中醫病因簡介
中醫學認為,人體各臟腑組織之間,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既對立又統一,它們不斷地產生矛盾、解決矛盾,這種動態平衡,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當平衡狀態遭到破壞,而又不能立即自行恢復時,就會發生疾病。
破壞人體相對平衡狀態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
現代西醫學一向從純物理角度去分析疾病的成因,而大多數病因經已受到確認,例如細菌、病毒、化學因素等。雖然西醫學能針對性地排除這些致病因素,緩解相應症狀,但對整體幫助不大,機體內在病變仍舊未能恢復。中醫認識病因,除上述客觀條件外,還通過分析疾病表現來推求病因,依據症狀去了解內在缺憾和發病途徑為其主要目的,並作為藥物治療的指引,稱為"辨證求因"。
中醫的致病因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外在六淫邪氣侵襲及情志內傷。內、外因素相互影響,以陰陽及五行原則去理解展發展變化。
中醫把有關致病因素統稱為"病邪"。外在"六淫"病邪,指外界自然氣候方面;內在"七情"病邪指精神活動方面。古代醫家對病因作過歸類,如《素問.調經論》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什麼是外感六淫?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人類依賴天地萬物而生存,亦遵循四季規律而成長發育。風、寒、暑、濕、燥、火,本是自然界四季氣候的正常變化,被稱為"六氣"。由於六氣異常變化,發生太過(如暴熱、暴冷等)或不及時(如春天氣溫不暖反寒,秋天應涼反熱等),超出人體適應能力,就成為致病因素,這種情況下中醫稱為"六淫"或"六邪",屬外在病源。
歸納六淫致病的特點有﹕
六淫致病多與季節氣候、居住環境有關。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久居濕地易受濕邪侵犯,高溫環境易中暑等。
六淫既可單獨侵襲人體,也可兩種以上聯合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寒感冒、風寒濕痹等。
六淫入侵後,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如寒邪深入體內又可轉化為熱邪,暑濕積聚過久可轉化為燥邪等。
六淫通常遁體表肌膚組織間或口鼻等孔竅由外入內。故有 "外感六淫"之稱。
從現代臨床觀察,所謂六淫致病,除氣候因素外,還包括生物(細菌、病毒)、物理、化學等引起的病變在內。此外,某些非外來六淫感染,而是內在臟腑功能失調,產生類似六淫致病的表現,它們也具有六淫致病特點,中醫稱為"內生五邪",包括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內熱)五種病理狀態。
外感六淫發病條件
六淫致病通常發生在季節氣候、居住環境突然起變化,超出了個體適應範圍時。雖然六淫致病途徑相同,但人體受感後是否發病,主要依據人體本身的抵抗能力。一般健康人很少受影響,邪只會在體表衛氣虛弱時致病。中藥可以保持或提高這種對抗外邪的能力,有預防作用。
有關癘氣 由於古時瘟疫流行,中醫很早就有流行病學的知識;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它具有發病急驟,病情較重,症狀相似,傳染性強,易於流行等特點。不同於外感六淫,其發生多與氣候的特殊變化,環境衛生不良有關;氣候因素反常,如久旱、酷熱,濕寒、瘴氣等;環境和飲食因素如空氣,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預防與隔離工作不恰當也是重要途徑。
風
風屬木,為春天的主氣;但四季皆有風,故風邪引起的疾病不限於春季。中醫認為風邪是外感致病中最重要病因。風邪有外感和內生之分;外源性風邪經由皮膚肌肉間隙入侵身體,產生咳嗽,鼻塞流涕,頭痛,暈眩,噴嚏等症狀。如《素問.風論》說﹕"風氣藏於皮膚之間,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內生風邪多因心、肝、腎功能失調所致,主要表現有暈眩,無力,神經性抽搐,視力模糊,及肌肉關節僵硬等。
有關風証的表現特點﹕
風屬陽邪 - 風具升發即向上、向外散發的特性。易於侵犯人體頭面、體表部位。風邪穿透力較強,使皮膚肌肉組織鬆懈,毛孔開張;引起頭痛,出汗,惡風症狀。
風邪善行而數變 - 風邪病程發展迅速,表現變幻無常,如中風患者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蕁麻疹患者皮膚瘙癢,病處不固定,此起彼伏。另外,風亦有躍動的特性,因此將一些具有類似特性的症狀,如抽搐、震顫、眩暈等歸納為風邪所致。
風為百病之首 - 風是外感六淫中最主要的病因,是外邪致病的先導,其他如濕、寒、燥邪等,常常依附它而共同侵犯人體。
寒
寒屬水,為冬季主氣。外感寒邪常在氣溫低,人體保暖不足時。另外,涉水淋雨,或出汗吹風,亦常為重要原因。內寒則是機體陽氣不之足,失去溫煦能力的病理反映。中醫認為進食過多寒涼食物,亦是引起內寒的一種原因。外寒與內寒雖有區別,但相互影響;一方面身體因陽氣虛,外寒乘機侵犯;另一方面外寒入侵機體後,長期積聚不散,又損害陽氣,導致內寒病變。
有關寒証的表現特點: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 身體陽氣受損,就出現陽虛陰盛的寒証;例如外寒侵襲肌膚體表,會表現惡寒、頭痛及皮膚蒼白;寒邪直入經絡,引起關節肌肉抽搐、疼痛、四肢冰冷;寒邪停在臟腑如脾胃,則有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
寒有凝滯的特性 "凝滯"即凝結、阻滯不通之意。人體在陽氣的溫煦下,推動氣、血、津液在體內運行不息。一旦寒邪偏盛,陽氣受損,使經脈內氣、血不通暢,則引起疼痛。故寒証常見疼痛症狀。
寒有收引的特性 "收引"即收縮牽引之意。寒邪侵襲人體,易使氣的運行凝滯,同時肌膚、經絡、筋腱等就會收縮。例如寒邪侵襲肌膚體表,使毛孔閉塞,會導致惡寒、發熱、不出汗等;寒邪在脈絡中,則氣血凝滯不暢,引起頭痛及全身疼痛;寒邪停滯在關節脈絡,則可使肢體伸屈不靈活,或冰冷麻木。
暑
暑屬火,為夏季主氣。暑邪純屬外邪。暑証的主要表現有全身熱盛、大汗、口乾咽燥、便秘及心悸等。
有關暑証的表現特點:
暑為陽邪 - 暑邪非常炎熱,引起熱証表現,如身熱,煩燥,面紅,口渴等。
暑邪容易耗傷津液及氣 - 暑邪使肌膚孔竅疏鬆,引致出汗並消耗大量水液,而同時氣隨津液泄出,導致氣虛。所以暑傷者,往往可見氣短,疲倦,四肢乏力,口渴,少尿等。
暑邪通常挾帶濕邪侵犯 - 盛夏除氣候炎熱外,雨水亦多,故暑病,通常兼挾濕邪侵犯。臨床特徵除有發熱,心煩,口渴等暑熱証外,通常伴有四肢困倦,胸悶噁心,腹瀉等濕証。
濕
濕屬土,為長夏(夏末秋前)之主氣。濕邪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潮濕氣候,或涉水淋雨,居處環境潮濕等所致;內濕是由於脾功能失調,體內水濕停滯形成的病理狀態。在發病過程中外濕和內濕相互影響。
有關濕証的表現特點:
濕性重濁 - 濕病常表現額頭昏沉,周身困重,或四肢酸軟沉重等。另外,濕病亦有穢濁分泌,即眼耳口鼻分泌增多、大便稀爛有粘液、婦女白帶過多、皮膚濕疹等現象。
濕邪易阻遏氣機 - 濕屬陰性,會阻遏氣的運行,使經脈不暢,導致胸悶、腹脹等。中醫認為脾胃是代謝水液的主要臟腑,濕邪往往首先侵犯該處,所以常常引致腹瀉,水腫,無食愁,噁心,嘔吐等。
濕性粘滯 - 指兩方面表現 : (1)濕証使排出物及分泌物增多,帶有粘膩、滯澀、不爽的特徵。(2)濕病多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或返復,例如濕疹、風濕性關節炎等。
濕邪易侵犯身體下部 - 濕邪多引起身體下部病變。如水腫以下肢較為明顯,此外小便困難、白帶增多、腹瀉等亦多見。
燥
燥屬金,為秋季主氣。中醫認為外燥傷人,多從口鼻而入,身體首先會以肺的衛氣來抵抗。外燥有溫燥、涼燥之分,溫燥病多見於初秋仍有夏熱餘氣之時;涼燥病多見於深秋近冬而寒氣漸盛之時。內燥証則是由於慢性病消耗過多精血,或熱病使津液乾涸,或藥物誤治,或失血過多所致。燥証的主要表現有皮膚乾燥起皺,頭髮乾旱,有頭皮,口乾唇裂,便秘等。
有關燥証的表現特點:
燥邪易傷津液 - 燥邪性質乾澀,最易消耗體內津液,造成口乾咽燥,口渴,皮膚乾燥或爆裂,毛髮乾旱,小便減少,便秘等。
燥易傷肺 - 中醫認為肺臟調節全身之氣,包括呼吸清氣,所以肺臟是氣的交換場所。它最易受燥邪影響,病邪入肺,會引起乾咳,痰量少,喘氣,胸痛等症狀。
火
中醫將火與熱互稱。它們性質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分別;溫之進一步為熱,熱極為火。火熱病亦有內、外之分;外來的溫熱病邪直接侵襲人體致病;內生火熱邪則通常是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使體內陽氣亢盛而成。不過一般情況下,熱多屬外邪,例如風熱、暑熱、濕熱之類;而火則常由內生,例如心火、肝火、膽火等病變。另外,感受風、寒、暑、濕、燥等各種外邪,或精神刺激,在一定條件下皆可轉化火邪,故有"五氣之火"、"五志化火"之說。
有關火熱証的表現特點:
火為陽邪,易侵犯身體頂部 - 火熱邪多擾攘人體頭頂部。臨床所見除有熱的表現,如面紅,目赤,心煩,口渴,出汗外,亦常見失眠,狂躁,或神智不清等。
火易耗傷津液及氣 - 火邪引起熱象,消耗津液,所以有口渴,咽乾舌燥,小便短赤,便秘等症。由於津液不足以轉化為氣,氣又隨津液泄出,導致氣虛,表現氣短懶言,體倦乏力等氣虛証表現。
火易生風動血 - 火邪常常灼燙肝經,由於肝功能受損,筋脈失去滋養。病者出現高熱,神昏譫語,四肢抽搐,眼睛上視,頸項強直等,屬於內風病理狀態,中醫稱為"熱極生風"或"肝風內動"之証。同時,火熱病邪使血流加速,灼傷脈絡,導致各種出血症,如吐血、流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及婦女月經過多等。
火邪易致膿腫瘡瘍 - 中醫認為火邪深入內部後,可屯積並腐蝕附近組織,引發為膿腫瘡瘍。因此臨床辨証,如發現瘡瘍局部紅腫,突出並感灼熱者,則屬於火邪致病。
外感六淫發病條件
六淫致病通常發生在季節氣候、居住環境突然起變化,超出了個體適應範圍時。雖然六淫致病途徑相同,但人體受感後是否發病,主要依據人體本身的抵抗能力。一般健康人很少受影響,邪只會在體表衛氣虛弱時致病。中藥可以保持或提高這種對抗外邪的能力,有預防作用。
有關癘氣
由於古時瘟疫流行,中醫很早就有流行病學的知識;癘氣是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它具有發病急驟,病情較重,症狀相似,傳染性強,易於流行等特點。不同於外感六淫,其發生多與氣候的特殊變化,環境衛生不良有關;氣候因素反常,如久旱、酷熱,濕寒、瘴氣等;環境和飲食因素如空氣,水源,或食物受到污染;預防與隔離工作不恰當也是重要途徑。
什麼是內傷七情?
中醫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情志活動是以臟腑精氣作為物質基礎,而外界刺激作用於相應的內臟,才能表現出特定的情志變化。故說"七情分屬於五臟";其基本規律是:心的情志為喜,肝的情志為怒,脾的情志為思,肺的情志為憂,腎的情志為恐。《黃帝內經.素問》概括:"人有五臟生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七情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造成功能紊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現今西方醫學漸趨於重視精神因素對身心疾病的影響,並已證明它對內臟產生實質損害,這方面的知識早已是中醫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精神刺激過度,引起內在陰陽失衡,氣血在經脈內流動失常,以至臟腑功能失調,繼而產生疾病。一旦病理變化開始,再來調整情緒也難以控制,長期情緒擾亂的結果,往往必須依賴藥物治療。
精神障礙所引起的疾病有如下特點:
不同情緒刺激,對臟腑的影響不一。 多數表現為相聯繫的臟腑功能紊亂;如憤怒傷肝,導致血隨氣上湧,出現吐血或昏厥等。思慮傷脾,出現無食欲、腹脹、腹瀉等消化証候。 相反,內在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亦可反過來引起精神障礙。如肝陰(血)不足則容易憤怒,心火亢盛則會發狂等。
中醫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喜樂 (中醫所謂的喜樂是指偏於激動不安,興奮的情緒狀態。)
《黃帝內經.靈樞》曰:"喜樂者,神蕩散而不藏"。中醫所謂的喜樂是指偏於激動不安,興奮的情緒狀態。喜樂主要影響心臟,正常情況下,可以緩和緊張,使身體內外通利,心情舒暢。心臟負責精神、意識、思維等高級神經的活動,暴喜產生心火,出現精神不能集中,心悸,失眠,多夢等。
憤怒 (憤怒易引起血壓上升)
中醫所講的憤怒包括怨恨,易怒及挫敗的情緒範疇。憤怒最直接影響肝臟,使其疏泄調節功能受損,於是造成氣血流動錯亂,出現面紅耳赤,嘔血,暈眩,昏厥等。另外長期憤怒,亦會累及脾胃消化功能。《素問.調經論》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日常生活所見,一些面色紅潤人仕很容易因為小事情而動怒。
憂鬱 (憂鬱影響肺部呼吸)
《靈樞.本神》曰:"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憂鬱者表現憂心忡忡,愁眉苦臉,整日歎息。過度憂愁傷害肺臟,繼而影響呼吸,所以常有胸悶氣短表現。另外,憂鬱也影響與肺有表裏關係的大腸;所以憂鬱人士更易患有潰瘍性結腸炎。
思慮 (過度集中精神易傷脾胃)
中醫認為長期集中精神或沉思太過,令思維紊亂,也會導致多種病証。任何需要高度思索的活動都會引起失衡,最直接傷及脾胃,最終引起氣的流動不順暢,繼而表現疲倦,瞌睡,及不能集中精神。
悲傷 (長期悲傷情緒影響肺臟)
中醫認為悲傷是憂鬱的進一步發展。正常健康的悲傷情緒發洩,有助加深肺部呼吸。但長期悲傷就會引致肺氣虛弱,影響肺臟對全身的調節功能。
恐懼 (長期恐懼情緒引致失調)
恐懼是精神極度緊張而造成的膽怯。如果長期受恐懼困擾,不能舒解,則引起病變。中醫認為會直接損害腎臟;極度恐懼下,腎之精氣無力升舉,提攝功能不足,則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流產等。
驚慌 (驚慌情緒影響腎功能)
驚慌是突遇非常事故,導致精神猝然緊張的情緒反應。突受驚嚇,使心臟之氣錯亂逆行,心血受損,表現為當場目瞪口呆,手足無措,繼而精神錯亂。恐懼與驚慌相關,通常先有驚慌,繼則產生恐懼。故驚恐並稱,持續的驚恐最終損害腎臟。
根據臨床觀察,情緒異常波動對病患者確有影響,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遽惡化。例如高血壓患者,若遇事惱怒,血壓會迅速上升,更可能突然昏厥,或中風。心臟病患者亦常因情緒波動而使病情變化。
其他中醫病因
在中醫病因學範疇內,除了外感六淫及內傷七情,其他必須考慮的因素如體質、生活習慣或意外亦是重要條件。
體質
主要指個體素質的差異。中醫學認為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重要因素,而正氣取決於個人的體質。體質與先天稟賦有關,即父母遺傳的元氣 或先天之精,使後代的先天生理結構具有不同特點。例如性格有剛強柔弱,體質強壯瘦弱,身形長短,功能活動偏陰偏陽等。因此發病情況亦有個體差別。先天虛弱很易受致病素因影響,所以更應小心避免一些潛在性因素。
生活習慣
飲食、工作和休息等生活習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推持健康的基本條件。如果這方面失調,就會影響生理功能,降低身體抵抗力。這方面的研究如今已成為西醫學焦點。
工作與休息
中醫認為無論體力或腦力都應維持適當地運用,使身體氣血流通,保持生命活力。休息可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及腦力。長期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都能誘發疾病。
勞累過度:包括體力過度、用腦過度,性生活過度。
體力過度
長期體力勞動,不但使肌肉骨骼勞損,更加耗用氣血,導致精神疲憊及消瘦,身體抵抗力日差。例如運動員進行密集的體能訓練,看似體格強壯,其實很容易受傷及感染。中醫認為這種密集訓練,耗損腎精,形成慢性氣虛。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很多中國強身運動如氣功或太極,並不如西方運動般劇烈,但符合中醫養生保健概念。與西方運動員比較,這些鍛鍊人士往往更加健康及長壽。
用腦過度
中醫認為思慮太過,主要對心及脾造成損害。思慮是脾的情緒,而心負責神智活動,因此用腦太過,影響心及脾的功能。出現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以及消化不良症狀如無食慾,腹脹,腹瀉等。
性生活過度
腎臟負責貯藏精,精是生命的基礎物質,不宜過度耗泄。性生活不節制,耗用過多腎精。臨床常出現腰膝酸軟,暈眩耳鳴,精神萎靡,性功能減退,或遺精,早洩,甚至陽痿等病。
安逸過度 (適量運動有益)
指精神思維或體力勞動方面長期不運用。人體每天需要適當的活動,氣血才能流暢;否則導致臟腑運作不足,表現無食慾,乏力,精神不振,肢體軟弱,或發胖臃腫,活動時感到心悸,氣喘及出汗等,或繼發其它疾病。
飲食習慣 (飲食是中醫診症的重要考慮因素)
飲食是攝取營養 ,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資。但沒有節制,不清潔及偏食,是導致疾病的常因。食物靠脾胃消化轉化為水谷精微,再由肺臟輸送全身。不良飲食影響消化吸收,不但氣血生成減少,中醫認為還會形成內濕、痰飲,再轉化為熱邪,或變生其它疾病。
中醫注重飲食的中庸之道,均衡規律是基本要求。飲食無規律,或過饑過飽。例如進食過多冷凍食物,可以導致痰濕病邪產生及積聚;太過肥膩飲食,容易產生內熱,引起膿腫瘡毒。進吃腐敗變質食物,會引起中毒症狀。飲食偏嗜包括偏涼、偏熱和口味偏嗜(請參考中醫飲食保健) ,亦引起某些營養缺乏而致病。
意外
這方面包括跌打創傷,燒傷,蟲獸咬傷等。視乎情況而有不同的病情。輕者引起皮膚肌肉組織破損,造成出血,腫痛,骨折或脫臼等;重者可損傷內臟及經脈,造成臟腑出血,瘀血,功能障礙,甚至死亡。
特殊病理
中醫認為人體受某種致病因素作用後,在發展過程中,會形成特殊病理產物。如前述的"內生五邪",即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火(內熱)。除此之外,常見的是痰飲和瘀血。形成後,他們又能直接或間接作用於人體某一臟腑組織,引發新的病理改變, 產生更多病証,故又屬致病因素之一。
痰飲
痰和飲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還包括無形的、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的"無形之痰",臨床上必須通過証候表現來確定。
痰飲常常由前述的外感六淫,或飲食,或內傷七情等,使體內津液代謝障礙,即中醫稱的"氣化水液"功能失常,以致水液停滯而成。肺 、 脾 、 腎及三焦與津液代謝關係密切;肺負責全身津液輸佈;脾負責消化水液,腎陽是水液代謝的能量;三焦是水液運行的道路。上述各種臟腑功能失常,均可積聚水濕繼而產生痰濁。痰飲形成後,飲通常停積於胃腸、胸部及肌膚,而痰則多數跟隨氣流動,侵犯全身各處,形成多種病証,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說。
痰飲形成之後,臨床表現不一,常見的相關病証有喘咳,眩暈,胸痹,癲癇,中風及結核等。
瘀血
瘀血指全身血脈運行不暢,或血行阻滯,或血液滲漏出脈絡未能消散等病理狀況。瘀血多因氣虛、氣滯、血寒、血熱、創傷等,使血行不暢或出血而成。 瘀血形成之後,主要使組織失去血液的濡養。其臨床表現較複雜,可有以下特點:即刺痛,紫紺,腫塊,出血(血色暗紫有血塊),面色黧黑,皮膚粗糙,舌色暗紫,或有瘀點、瘀斑,脈搏細弱不順暢或無規律。
總結
中醫學認為,臨床上沒有無原因的証候,任何証候都是由於某種原因的影響和作用,使機體產生相應的病態反映。其中內在因素較外在因素更重要,因為只有在機體正氣不足時,外邪才能入侵。正氣是指人體抗禦病邪、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一切物質和機能的綜合概括。換言之,病邪只是發病的條件,是否發病還得根據機體的內在因素而定。體格及精神健全的人可以抵抗外在環境的極端變化。亦因此,解釋了中醫所強調的未病先防概念,養生措施如飲食、運動、情志、藥物預防,統統由此發展而來。
另外;根據臨床觀察,情緒異常波動對病患者確有影響,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遽惡化。例如高血壓患者,若遇事惱怒,血壓會迅速上升,更可能突然昏厥,或中風。心臟病患者亦常因情緒波動而使病情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