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學說也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內經上說:「經脉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又說:「十二經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鄭重地指出了經絡的重要性,為醫者必修的一門課程。它和陰陽、五行學說一樣,貫串在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治法、藥物等各個方面,並起有重大的作用。
經絡,直者為經,橫者為絡,網羅全身,錯綜聯系。它的作用是內屬臟腑,外絡形體,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全身經絡,主要的為十二經脉、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和奇經八脉。其中十二經脉分為六支陽經、六支陰經,逐經相傳,循行臟腑、頭面、四肢;經別是十二經脉的別出,在陽經和陰經之間構成表裡配合,著重於深部的聯系;經筋是起於肢末,行於體表,著重於淺部的聯系;奇經八脉則為調節十二經脉的。所以經脉是氣血運行必由的通路,貫串在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後,從而將人體各部分包括五臟、六腑、頭面、軀幹、四肢、九竅等,聯系成為有機的統一整體。並由於經絡互相銜接,由陰入陽,由陽入陰,從裡走表,從表走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氣血流行,循環不息,所謂陰陽相隨,內外相貫,如環無端。
人體生理功能,是以五臟六腑為主,但使人體內外、上下保持著平衡的協調,進行有機的整體活動,則經絡起有重要的作用。經絡學說,是前人在長時期的臨症實踐中根據無數病例治療效果的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故用經絡來分析症候,也能作為辨症論治的準則之一。一般外邪的傳變,大多通過經絡由表入裡,由淺入深。如以真中風病來說,輕者中絡,症見肌膚麻木,口眼歪斜;稍重中經,症見左癱右瘓,身重不勝;再重則中腑、中臟,症見口噤、舌強、神昏不醒、便溺或阻或遺。又如自內臟發生的疾病,同樣會在所屬經絡反映出來,如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脇,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氣留則痛,臨症上常可遇到。
在臨症治療上,經絡也是重要依據之一。大家熟悉的針刺手上合谷穴,能治齦腫齒痛;刺足三里穴,能治胃病,這些都是通過經絡所起的作用。此外,經絡與處方用藥也有關係,如中藥學上將藥物的主治功能分屬十二經,見那一經病用那一類藥。像麻黃入太陽經,葛根入陽明經,柴胡入少陽經。以上三藥均能治療風寒頭痛,如痛在後腦及項者,屬太陽經,用麻黃;痛在前額及眉棱骨者,屬陽明經,用葛根;痛在頭之兩側或一側者,屬少陽經,用柴胡。其它尚有一些藥常用於某種病症,成為某種病的主藥,如辛夷用於鼻塞,荔子核用於疝氣,薑黃用於手臂痛,狗脊用於背脊疼痛等,都是從分經上來的。
一般認為經絡學說專門指導針灸治療的理論根據,這是不全面的。中醫無論內科、外科以及婦、幼、推拿、正骨各科,從來沒有脫離以經絡學說為指導的範疇。經絡學說的重要性,在長期實驗中已經證明其實際價值,在實驗研究中也初步證實了好些問題。近年如針刺委中、內庭、足三里等穴後,胃的蠕動、波速、波輻、胃張力及排空時間均有顯明變化;針刺合谷、三陰交等穴,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和間隔縮短;針刺膻中、天突、合谷、巨闕等穴,在X綫下觀察到食管壁蠕動增強,食管腔增大,能緩解吞咽困難的痛苦等。這些不僅說明了針刺對內臟活動的影響,也說明了經絡與臟器的關係,值得注意。
十二經脉 (包括奇經八脉)
與臟腑有密切聯系,臟腑也需要它來和各個組織取得密切聯系,這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脉和絡脉的簡稱。經脉上下直行,絡脉左右橫行,用粗淺的比喻來理解,經似地上的長江大河,絡似江河之間的溪流溝瀆,上下銜接,左右貫通,好像一個環子,周流不息,循行無端。
經絡相當複雜,主要的有十二支,稱做正經,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絡經,是為手三陰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陽明大腸經,是為手三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是為足三陰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胆經,足陽明胃經,是為足三陽經。這十二經的循行路綫,有一個簡單的口訣:「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臟。」就是手陰經從胸走手而交於手陽經,再由手陽經從手走頭而交於足陽經,再由足陽經從頭走足而交於足陰經,再由足陰經從足走內臟而交於手陰經,成為一個循環。把十二經分開來說,由手太陰而手陽明,而足陽明,而足太陰,而手少陰,而手太陽,而足太陽,而足少陰,而手厥陰,而手少陽,而足少陽,而足厥陰,而手太陰。這樣,循環不息地由陰入陽,由陽入陰,從表走裡,從裡走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一般以為經絡適用於針灸,殊不知經絡由於循行全身,很自然地把全身劃分為若干區域,並建立起體表和內臟的表裡關係,因而可從某一區域內所發生的症狀,測知發病的經、臟,並能根據這一經、臟來進行治療,所以在內科臨症上也佔重要地位。例如十二經的發病:肺手太陰經發病常見喘咳,缺盆中痛,兩手交心,臑臂內側前緣痛厥,掌心發熱;大腸手陽明經發病常見齒痛喉痹,肩前臑內作痛,食指痛不能動;胃足陽明經發病常見鼻衄,口喎,唇內生瘡,膝臏腫痛,沿膺乳股脛外側足背皆痛,足中指不能屈伸;脾足太陰經發病常見舌本強硬,胃脘痛,股膝內側發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心手少陰經發病常見心痛,脇痛,臑臂內側後緣痛厥,掌心發熱;小腸手太陽經發病常見咽痛,頰腫、肘臂外側後緣疼痛;膀胱足太陽經發病常見頭痛,項強,腰脊痛,尻膕踹足均痛,足小趾不用;腎足少陰經發病常見咽腫,煩心,脊股內側後緣疼痛痿厥,足心熱痛;心包厥陰經發病常見手心熱,肘臂拘攣,腋下腫,胸脇脹滿;三焦手少陽經發病常見耳聾,喉痹,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側均痛,無名指不用;胆足少陽經發病常見頭痛,眼外角痛,腋下腫,胸脇髀膝外側直至脛骨外踝前皆痛;肝足厥陰經發病常見喉乾,胸滿,疝氣,遺尿,或小便不利。以上十二經病症,均可就其何處痛,何處熱腫,分別治療所屬的各經、臟,瞭若指掌。
十二經有別行的一部分,出入陰經和陽經之間,作為中途聯系的通路,比較絡脉為深長,稱做「經別」。經別之外,又有循行體表不入內臟,起於四肢末梢,行於四肢腕、肘、腋、踝、膝、股之間,與經別走入深部恰恰相反的,稱做「經筋」。還有十五絡為經脉傳注的紐帶,絡和孫絡錯綜複雜分佈於諸經之間。
十二經稱為正經,與它相對的有「奇經」,包括督脉、任脉、沖脉、帶脉、陽蹻脉、陰蹻脉、陽維脉、陰維脉,稱做奇經八脉,可補正經的不足。八脉中督脉沿脊內行於身後,主一身之陽;任脉沿腹內行於身前,主一身之陰;沖脉走腹內散於胸中,為十二經的沖要,皆起於會陰部,所謂一源而三歧;帶脉則環繞季脇下,猶如束帶,總約諸經,蹻有蹻捷的意義,其脉行於肢體外側稱為陽蹻,行於內側的稱陰蹻;維有維系的意義,維系諸陽經的為陽維,維系諸陰經的為陰維。八脉中督脉、任脉和十二經相合,稱為十四經,最為重要。
十四經各有穴位,穴有孔隙的含義,故也稱「孔穴」。這些穴位聯屬在一定的經脉上,為臟氣輸出而聚集於體表的部位,故又稱「腧穴」和「經穴」,腧即傳輸的意思,因而或作「輸穴」,並簡寫為「俞穴」。十四經共有三百六十多穴,各有專名,茲簡單地介紹各經起止穴位和總穴數如下。
一、手太陰經:起於中焦中府穴,止於拇指少商穴,共十一穴。
二、手陽明經:起於食指商陽穴,止於鼻旁迎香穴,共二十穴。
三、足陽明經:起於目下承泣穴中,止於次趾厲兌穴,共四十五穴。
四、足太陰經:起於大趾隱白穴,止於胸脇大包穴,共二十一穴。
五、手少陰經:起於胸中極泉穴,止於少指少沖穴,共九穴。
六、手太陽經:起於小指小澤穴,止於耳前聽宮穴,共十九穴。
七、足太陽經:起於眼內角睛明穴,止於小趾至陰穴,共六十七穴。
八、足少陰經:起於足底涌泉穴,止於巨骨下俞府穴,共二十七穴。
九、手厥陰經:起於胸中天池穴,止於無名指中沖穴,共九穴。
十、手少陽經:起於無名指關沖穴,止於眼外角絲竹空穴,共二十三穴。
十一、足少陽經:起於眼外角童子髎穴,止於小趾、次趾竅陰穴,共四十四穴。
十二、足厥陰經:起於大趾大敦穴,止於胸中期門穴,共十四穴。
十三、督脉:起於尾骶端長強穴,止於唇內上齦齦交穴,共二十八穴。
十四、任脉:起於兩陰間會陰穴,止於唇下承漿穴,共二十四穴。
臟腑與經絡,在生理方面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喩嘉言曾說:「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但明白臟腑經絡以後,又究竟如何來應用於臨症呢?現在舉肝作例子來說明。從臟腑與經絡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對於肝病的認識可分如下數項。
一、依據「肝藏血」,又「其化為榮」。認識到貧血症與肝有密切關係。
二、依據「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又「謀慮出焉」。認識到肝病與疲勞和情緒極有關係。
三、依據「肝者將軍之官」,又「在志為怒」。認識到肝氣善於橫逆沖激。
四、依據「其性為暄」又「此為陰中之少陽」。認識到肝病能發生「火」的症狀。
五、依據「風氣通於肝」,又「其用為動」。認識到肝病又能發生「風」的症狀。
六、依據「春三月此為發陳,逆之則傷肝」,又「其令宣發」。認識到肝病會有氣血不能條達和鬱結的現象。
七、依據「肝開竅於目」,又「其華在爪,其充在筋」。認識到肝病能影響眼目和筋膜。
八、依據「肝足厥陰之脉,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上貫膈,佈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出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認識到肝病又可影響到頭面、巔頂、脇肋、小腹、前陰和下肢等部。
此外,依據五行生克規律,「水生木、木克土」。認識到腎陰虧乏能生肝病,肝病易使脾胃受害,因而有陰虛肝旺,肝胃不和等名稱。這樣,根據肝臟和肝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去認識肝病,就成為治療肝病的一套理論。以此作為依據,從而分析症狀,考慮治法,都可頭頭是道了。
十二經脈屬絡臟腑表
手太陰 | 肺 | 大腸 | 手陽明 | 大腸 | 肺 |
手少陰 | 心 | 小腸 | 手太陽 | 小腸 | 心 |
手厥陰 | 心包 | 三焦 | 手少陽 | 三焦 | 心包 |
足太陰 | 脾 | 胃 | 足陽明 | 胃 | 脾 |
足少陰 | 腎 | 膀胱 | 足太陽 | 膀胱 | 腎 |
足厥陰 | 肝 | 膽 | 足少陽 | 膽 | 肝 |
十二經脈分布部位簡表
手 三 陰 | 手太陰肺經 | 胸旁→上肢內側前→大指 | 屬肺,絡大腸 |
手厥陰心包經 | 乳旁→上肢內側中→中指 | 屬心包,絡三焦 | |
手少陰心經 | 腋下→上肢內側後→小指 | 屬心系,絡小腸 | |
手 三 陽 | 手陽明大腸經 | 鼻旁←頸←肩前←上之外側前←次指 | 屬大腸,絡肺 |
手少陽三焦經 | 眉梢←爾後←頸←肩後←上之外側中←無名指 | 屬三焦,絡心包 | |
手太陽小腸經 | 耳前←頸←肩胛←上之外側後←小指 | 屬小腸,絡心 | |
足 三 陽 | 足陽明胃經 | 目下→面周→頸前→胸腹第二側線→下肢外側前→次趾 | 屬胃,絡脾 |
足少陽膽經 | 外眥→頭顳→項側→脅腰側→下肢外側中→第四趾 | 屬膽,絡肝 | |
足太陽膀胱經 | 內眥→頭頂第一側線→項後→背腰第一、二側線→骶→下肢外側後→小趾 | 絡腦,絡腎,屬膀胱 | |
足 三 陰 | 足太陰脾經 | 胸腹第三側線←下肢內側前、中←大趾內 | 屬脾,絡胃 |
足厥陰肝經 | 脅部←陰部←下肢內側中、前←大趾外 | 屬肝,絡膽 | |
足少陰腎經 | 胸腹第一側線←下肢內側後←足心←小趾下 | 屬腎,絡膀胱,絡心 |
十二經脈
手三陰經從胸走手,手三陽經從手走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足三陰經從足走胸。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的概念
奇經八脈是指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經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撟脈、陽驕脈、陰維脈、陽維脈。奇者,異也。因其異于十二正經,故稱“奇經”。它們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運行起著溢蓄、調節作用。
八脈在相互之間,並無固定的陰陽表裡的配偶關係,因而稱為〝奇經〞。十二經脈猶如〝江河〞,奇經八脈猶如〝湖澤〞。督─總督、任─總任、衝─衝要、帶─約束、蹻─蹻捷、維─維繫。
奇經八脈的生理特點
奇經八脈的生理特點有三:
1 奇經八脈與臟腑無直接絡屬關係。
2 奇經八脈之間無表裡配合關係。
3 奇經八脈的分佈不像十二經脈分佈遍及全身,人體的上肢無奇經八脈的分佈。
其走向也與十二經脈不同,除帶脈外,餘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1 奇經八脈與臟腑無直接絡屬關係。
2 奇經八脈之間無表裡配合關係。
3 奇經八脈的分佈不像十二經脈分佈遍及全身,人體的上肢無奇經八脈的分佈。
其走向也與十二經脈不同,除帶脈外,餘者皆由下而上地循行。
分布部位與交會經脈
督脈 | 後正中線 | 足太陽、任脈 |
任脈 | 前正中線 | 足陽明、督脈 |
衝脈 | 腹第一側線 | 足少陰 |
帶脈 | 腰側 | 足少陽 |
陽蹻 | 下肢外側、肩、頭部 | 足太陽、足少陽、手太陽、手陽明、足陽明 |
陰蹻 | 下肢內側、眼 | 足少陰 |
陽維 | 下肢外側、肩、頭項 | 足太陽、足少陽、手太陽、手少陽、督脈 |
陰維 | 下肢內側、腹第三側線、頸 | 足少陰、足太陰、足厥陰、任脈 |
十二經別
經別是十二經脈除去構成上述整體循環的主要通路以外所別行的一部分,〝別行的正經〞,簡名〝經別〞。
- 手太陰經別:手太陰之正,別入淵腋少陰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陽,上出缺盆,循喉嚨,復入陽明。此六合也。
- 手陽明經別: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骨禺,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
- 足陽明經別:足陽明之正,上至髀,入於腹裡,屬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安頁出頁,還繫目系,合於陽明也。
- 足太陰經別: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此為三合也。
- 手少陰經別:手少陰之正,別入於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 手太陽經別:手太陽之正,指地,別於肩解,入腋走心,繫小腸也。
- 足太陽經別:足太陽之正,別入於膕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別入於肛,屬於膀胱,散之腎,循膂當心入散;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此為一經也。。
- 足少陰經別:足少陰之正,膕中,別走太陽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直者,繫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為一合。成以諸陰之別,皆為正也。
- 手厥陰經別:手心主之正,別入淵腋三寸,入胸中,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此為五合也。
- 手少陽經別: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散於胸中也。
- 足少陽經別:足少陽之正,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別者,入季脅之間,循胸裡屬膽,散之上肝貫心,以上挾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繫目系,合少陽於外眥也。
- 足厥陰經別:足厥陰之正,別 跗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別俱行,此為二合也。
十二經筋
古人最初將筋與脈相混稱“筋脈”,後逐漸將筋與脈分開。筋者,肉之力也。故筋乃是肌肉的總稱。古人將全身的筋肉,按十二經脈循行部位劃分為十二組肌肉群,仍以手足三陰三陽之名稱之。
四肢 | 軀幹 | 頭部 | |
足太陽之筋 | 小趾上,外踝,踵,膝,膕 | 臀,夾脊,肩骨禺,缺盆 | 頸,舌本,枕骨,頭鼻,目上,鼻旁,完骨 |
足少陽之筋 | 第四趾上,外踝,膝外側,髀,伏兔 | 尻,季脅,腋前,膺乳,缺盆 | 耳後,額角,顛上,頷,鼻旁,外眥 |
足陽明之筋 | 中三趾,跗上,膝外側,脛,膝外輔骨,伏兔,髀 | 髀樞,脅,脊,陰器,腹,缺盆 | 頸,口,鼻旁,鼻上,目下,耳前 |
足太陰之筋 | 大趾外側,內踝,膝外輔骨,陰骨,髀 | 陰器,腹,臍,腹裡,脅,胸中,脊 | |
足少陰之筋 | 小趾下,內踝下,內輔下,陰股 | 陰器,脊內,夾膂 | 項,枕骨 |
足厥陰之筋 | 大趾,內踝前,脛,內輔下,陰股 | 陰器, | |
手太陽之筋 | 小指上,腕,肘內銳骨,腋下 | 肩胛 | 頸,耳後完骨,耳中,耳上,頷,外眥,耳前,額,角 |
手少陽之筋 | 無名指,腕,肘 | 肩 | 頸,曲頰,舌本,耳前,外眥,角 |
手陽明之筋 | 次指,腕,肘外,肩骨禺 | 肩胛,夾脊 | 頸,頰,鼻旁,角,頷 |
手太陰之筋 | 大指上,魚後,寸口外側,肘中,腋下 | 缺盆,肩前骨禺,胸裡,膈,季肋 | |
手少陰之筋 | 小指內側,銳骨,肘內側,腋 | 乳裡,胸中,膈,臍 | |
手厥陰之筋 | 中指,肘內側,臂陰,腋下 | 前後夾脅,胸中,膈 |
十五別絡
別絡,是自經脈別出的分支,在經與經之間,擔任主要的聯絡活動。
經名 絡名 循行部位 病候實證 虛證手太陰 | 列缺 | 起於腕上分肉之間,與本經經脈並行,直入掌內,散入手魚邊緣,本經由此別走聯絡手陽明經絡 | 腕上銳骨部及手掌發熱 | 張口呵欠,小便次數多 |
手少陰 | 通里 | 在腕上一寸半處,沿本經經脈上行,入於心中 | 胸膈支撐不舒 | 不能言語 |
手厥陰 | 內關 | 在腕上二寸處兩筋之間,沿本經經脈上行,繫於心包絡 | 心痛 | 頭強不利 |
手太陽 | 支正 | 在腕上五寸處,內注於手少陰經絡,其別者上行過肘,絡於肩_ | 骨節弛緩,肘關節不能運動 | 皮膚上生出贅疣 |
手陽明 | 偏歷 | 在腕上三寸處,別走而入於手太陰經絡,其別者,沿臂上行,至肩_之上,再行曲頰,編絡於齒, 別出的走入耳中,合於該部的宗脈 | 齲齒,耳聾 | 牙齒發冷,膈間閉塞不暢 |
手少陽 | 外關 | 在腕上二寸處,向外繞行於臂部,再上行注入胸中和手厥陰經相合 | 肘關節拘攣 | 肘關節弛緩不收 |
足太陽 | 飛揚 | 在足外踝上七寸處,別走足少陰經絡 | 鼻塞流涕,頭、背部疼痛 | 鼻流清涕 |
足少陽 | 光明 | 在足外踝上五寸處,別走足厥陰別絡,向下行絡於足面 | 厥冷 | 足軟無力,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 |
足陽明 | 豐隆 | 在足外踝上八寸處,別走足太陰經絡;一支別行,沿脛骨外緣,上行絡於頭項部, 與其他各經的經氣相會合,向下繞絡咽喉 | 癲狂 | 足弛緩不收,脛部肌肉萎縮 |
足太陰 | 公孫 | 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處,別走足陽明經絡;一支別行,上入腹內,絡於腸胃 | 腸中切痛 | 腹脹如鼓 |
足少陰 | 大鐘 | 在足內踝後繞足跟而至足外內踝,別走足太陽經絡;又一支與本經經脈相併上行,走於心包絡下,向外貫穿腰脊 | 大小便不通 | 腰痛 |
足厥陰 | 蠹溝 | 在內踝上五寸處,別行走足少陽經絡,又一支別行經脛部上至睾丸部歸結於陰莖 | 陰器挺長 | 陰器暴癢 |
任脈 | 尾翳 | 在胸前鳩尾下,自此下行散入腹中 | 腹皮疼痛 | 腹皮搔癢 |
督脈 | 長強 | 挾膂上行至項,散入頭部,再下行當左右肩胛處別行走足太陽經絡,深入貫穿膂內 | 脊柱強直不利俯仰 | 頭重而顫搖 |
脾之大絡 | 大包 | 在側胸部淵腋穴下三寸處,這支大絡布散於胸脅 | 周身疼痛 | 周身骨節弛緩無力 |
特定穴的分類及意義
特定穴是指十四經中具有特殊治療作用,並有特定稱號的腧穴。十二經脈在肘膝關節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的腧穴,分別名為井、滎、輸、經、合,合稱五輸。五輸是一組具有作用大、療效高、主治規律性強及運用範圍廣等特點的腧穴,故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體含義的。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陰經五輸穴表
臟腑 | 井(木) | 滎(火) | 輸(土) | 經(金) | 合(水) |
肺 | 少商 | 魚際 | 太淵 | 經渠 | 尺澤 |
心包 | 中衝 | 勞宮 | 大陵 | 間使 | 曲澤 |
心 | 少衝 | 少府 | 神門 | 靈道 | 少海 |
脾 | 隱白 | 大都 | 太白 | 商丘 | 陰陵泉 |
肝 | 大敦 | 行間 | 太衝 | 中封 | 曲泉 |
腎 | 湧泉 | 然谷 | 太莃 | 復溜 | 陰谷 |
陽經五輸穴表
臟腑 | 井(金) | 滎(水) | 輸(木) | 經(火) | 合(土) |
大腸 | 商陽 | 二間 | 三間 | 陽谿 | 曲池 |
三焦 | 衝關 | 液門 | 中渚 | 支溝 | 天井 |
小腸 | 少澤 | 前谷 | 後谿 | 陽谷 | 小海 |
胃 | 厲兌 | 內庭 | 陷谷 | 解谿 | 足三里 |
膽 | 足竅陰 | 俠谿 | 足臨泣 | 陽輔 | 陽陵泉 |
膀胱 | 至陰 | 通谷 | 束骨 | 崑崙 | 委中 |
十二經脈循行路線
奇經八脈經脈循行路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