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1日 星期三

腧穴



腧穴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義即是指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轉輸或輸注於體表的分肉腠理和骨節交會的特定的孔隙。故“靈樞小針解”曰:“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靈樞九針十二原“對腧穴的論述也指出:”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 ... ...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因此,古代文獻中對腧穴有”砭灸處“,”節“,”會“,”骨孔“,”氣穴“,”孔穴“等不同稱謂,俗稱”穴位“ 。“腧”,從肉旁, 作為腧穴的專用字而取代“輸”字。 腧穴既是“神氣之所遊行出入”的門戶,又通過經脈通道與臟腑之氣相通。所以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的病理變化常可在體表相應的腧穴引起各種反應,反之,在腧穴施行的針灸刺激,也可通過經絡通道內達臟腑,直趨病所發揮其補瀉或調整作用而產生治療效果。因此,必須熟練掌握腧穴的定位,歸經,主治等基本知識,才能在臨床上正確運用針灸治療疾病而收到較好的效果。

腧穴研究的發展

其過程可分為以下階段:①無定位階段。最初,人們用砭石割刺癰疽腫瘍,排膿放血,解除病痛。後逐漸發現有顯著痛感和壓痛處,砭刺效果更好,這就是“以痛為腧“的規律。”以痛為腧“常隨著患者疼痛反應不同,而在不同部位出現壓痛點,因此此階段無固定位置。②定位定名階段。經過反复實踐,用針刺或艾灸刺激體表的某些部位,對相應的某些疾病和症狀有治療作用;刺激某些部位,不僅對相應病症有效,而且對其他病症也有效,日積月累,逐漸發現了某些部位和某些病症具有相關性的規律。戰國晚期,秦漢時代,以“內經”等為代表,確定這些部位的取法和治療作用,並加以命名,就成為腧穴。③系統分類階段。又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實踐,人們發現各個腧穴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它們之間在治療作用上既有共性,又有相對的特異性。在魏晉唐宋時期,以“針灸甲乙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為代表,使經絡,部位,穴位逐漸結合起來研究,成為系統分類的基礎。尤其是在十四經脈上,腧穴治療作用的相關性更為突出,於是腧穴有了系統分類。④國際標準化階段。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辦事處曾派出安瑞中島醫師考察中國關於針灸穴名國際標準化的研究情況。1981年5月在東京,1982年12月西太區在馬尼拉,1985年7月在香港相繼召開了三次針灸穴位名標準化會議。1987年出版了“針灸穴名國際標準化手冊”。1990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部分專家編寫了“經穴部位” “,經穴部位文獻考與解剖”,並繪製了標準化穴位圖。後經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從 1991年元月1日起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在全國實施,1991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全國腧穴標準化方案推廣會。全國大學本科針灸教材(第二版)將其作為正式教學內容。這時的特點是名稱統一,定位統一,解剖內容統一,主要主治內容基本統一,刺灸法相對統一。

腧穴分類

一般分為經穴 , 經外奇穴和阿是穴 , 耳穴四類。①經穴:又稱十四經穴,是十二經脈和任脈 , 督脈循行路線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計 361個。②經外奇穴:凡未歸屬於十四經脈,定位明確,有特定療效的腧穴,稱為奇穴。③阿是穴:是病症在體表上的反應點,無固定部位,往往隨病而起,病癒即失。④耳穴:是病症在耳廓上的反應點,其分佈呈倒置胎兒狀。各腧穴雖經分類,但它們之間又有聯繫。不少奇穴位於十四經脈上,以後有歸屬於經穴的。不少阿是穴經過反复實踐,確定其部位和主治作用,加以命名者,又成為奇穴。因此,腧穴的分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並不是絕對的,它們相互補充,不斷發展,形成腧穴的體系(表1)。

腧穴命名

古人對腧穴的命名均有一定的依據和含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曾說:“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千金翼方”中也指出:“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歷代醫家主要是根據腧穴所在的部位或主治作用,結合自然現象和醫學理論等,採用取類比象的方法為其命名的。所以,了解腧穴名稱的含義及其命名依據,對於熟悉和牢記其定位與主治作用頗有助益。茲將腧穴命名的主要依據簡介如下: (一)根據所在部位命名主要根據腧穴所在的人體解剖部位而命名。例如腕骨,完骨,大椎,耳門,耳尖,乳中,乳根,脊中,臍中,囟會,頰車,顴醪等穴名均是古代人體解剖部位名稱,腧穴恰在這些部位,就分別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稱命名。所以,對這一類腧穴知其名稱即可確定其所在部位。 (二)根據治療作用命名主要是根據腧穴主治功效的某些突出特徵及其對某種疾病的特殊治療作用而命名。例如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腫之功;牽正治口渦;迎香通鼻竅,聽宮,聽會治耳鳴,耳聾,風府,風市祛風而有功。對這一類腧穴,見其名稱就可知道其主要的治療作用。 (三)利用天體地貌命名主要是借用自然界的天體(日,月,星辰),地貌(山,陵,丘,墟,溪,谷,溝,澤,池,泉,海,瀆等)的名稱,結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態特徵或氣血流注的情況而命名。例如上星,日月,太乙,太白,崑崙,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陽溪,水溝,尺澤,天池,極泉,小海,四瀆等。 (四)參照動植物形象命名主要是結合腧穴所在部位形態特徵或作用特點,採用相應的動植物形象比喻而命名。如伏兔,魚際,犢鼻,鶴頂,鳩尾,魚腰等穴是以動物形象喻義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態特徵;而攢竹,絲竹空,口禾醪等則以植物形象為其命名。理解這些腧穴名稱的含義,對準確取穴很有幫助。 (五)借用建築物命名根據腧穴所在部位的特徵或其作用特點,借用各種建築物的名稱形象為其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闕,庫房,地倉,梁門,神庭,氣戶,屋翳,天窗,中府,勞宮等均屬此類。此外還有以鄉,裡,市,街,道,衝,會,合,交,迎,關,樞等命名的腧穴也歸於此類。 (六)結合中醫學理論命名根據腧穴所在部位或其治療作用的某些特徵,結合中醫陰陽學說以及臟象,經絡,氣血等有關理論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臟腑名稱命名,神堂,神門,魄戶,魂門,意舍等則以臟腑的功能名稱命名;陰交,陰都,至陽,會陽,陽池,會陰,陽交等穴多以陰陽理論命名;三陽五會(百會),三陰交,三陽絡等穴則根據經絡學說中經脈循行與腧穴的特殊聯繫而命名。

腧穴定位

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骨度折量法,體表標誌法和指寸定位法三種。骨度折量法,是以體表骨節為主要標誌,設定尺寸,用以確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如足三裡在外膝眼下3寸,上巨虛在外膝眼下6寸,可根據屈膝時外膝眼至外踝中點連線分為16寸(16等分)來取定。因其大都以骨骼來衡量,所以稱骨度折量法(表2)。體表標誌法,是以人體五官,毛髮,指甲,乳頭,臍窩,骨關節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標誌來確定腧穴部位的方法。如兩眉之間取印堂穴,兩乳之間的中點取羶中穴等。指寸定位法,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其中,用中指中節兩端橫紋頭之間距離(屈指時)作1寸的,稱中指同身寸法。用拇指指節橫紋兩端之間距離作1寸的,稱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環,小四指相並作為 3寸的稱一夫法。

腧穴功能和臨床意義

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繫。在臨床上,醫生利用腧穴的功能特點,可以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 在疾病發生時,相應的腧穴往往可出現壓痛,酸楚,麻木,結節,腫脹,變色,丘疹,脫屑,凹陷等各種反應。腧穴上所出現的不同病理反應是疾病過程中臟腑經絡氣血失調的結果。因此,利用腧穴的病理反應特點可以幫助診斷疾病,現在常用的方法有:①捫穴診斷法,如同時壓迫足三裡,左穴敏感者屬胃病,右穴敏感者屬十二指腸病。②望穴診斷法,如望舌下靜脈(金津,玉液)對人體內瘀血有意義。③耳穴望診法,察看耳部皮膚的變色,變形,變性等。④儀器測定法,多利用穴位的導電特性診斷疾病。 通過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刺激相應的腧穴,可以疏通經絡,激發經氣,調整氣血運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刺激腧穴治療疾病的作用不僅對局部臟腑,器官病症有效,而且對相應經脈循行路線上與該穴相距較遠的臟腑,器官病症也有效果。這是腧穴的近治和遠治作用。腧穴的遠治作用,在十四經穴上反映尤其突出。此外,某些腧穴還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可專治某病,如至陰穴可矯正胎位,治療胎位不正。

腧穴十二經腧穴分說

(一)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是十二經脈循行開始之經,左右共22個腧穴。此經主要病候為:胸肺部脹滿,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小便頻數或黃赤,缺盆及手臂內側痛,手掌發熱,肩背痛或冷痛,外感風寒發熱。 1。中府穴位:胸前壁的外上方,雲門下 1寸,距任脈 6寸。取穴:仰臥,先定雲門,後定本穴。即任脈華蓋穴旁開 6寸處。 主治:咳嗽喘息,胸肋痛,肩背痛。針灸:針 3〜5分,灸3〜7壯,不宜深刺。 穴名淺解:本穴原名“府中俞”,“膺中俞”,後簡稱“中府”。手太陰經起於中焦,肺臟處於胸中,為吐納內外氣的府庫;且此穴為本經的募穴,募者集也,是本經經氣聚集較多之處,故名為中府。備考:本穴是手足太陰兩經之交會處。“百證賦”:“胸滿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 2。雲門穴位:鎖骨外端下緣凹陷中。取穴:仰臥,在中府上1寸,與任脈璇璣穴相平,外開 6寸處。 主治:同中府穴。針灸:同中府穴。 穴名淺解:按“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出天氣。”肺臟是臟腑之華蓋,象天。肺經之氣聚於中府,從雲門穴發出溫煦濡潤,如雲之出天氣也,故名雲門。 一說:肺居上焦,象天,病邪侵及肺臟,則上焦陰滯之氣盛,好似陰雲布敷。若對雲門穴或針或灸,則有疏散陰鬱之功,故在臨床上常用治療肺氣壅滯,喘悶不暢的證候。備考:患癆瘵者,常在中府,雲門穴有壓痛。 3。天府穴位:腋下3寸內廉赤白肉際。取穴:手掌向前,垂臂,當腋橫紋前端與尺澤穴成直線,適當乳頭相平處取之。 主治:氣喘,鼻衄,痛。針灸:以手平舉,針 3〜5分。 穴名淺解:肺居臟腑之上,故名之以天;府者聚也。肺經經氣出於雲門,布入上肢,在天府穴小集。故名天府。備考:“百症賦“:”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 4。俠白穴位:天府穴下1寸。取穴:從尺澤穴直上5寸取之(也要參考天府穴位)。 主治:咳嗽,煩滿。針灸:針 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俠”,古醫籍中與“挾”字通用。肺色白,兩臂下垂,此穴適值肺臟的兩旁,故名俠白。備考:“壽世保元”治赤白汗斑。 5。尺澤穴位:肘窩橫紋中。取穴:仰掌微屈肘,於約紋上,沿大筋外側取之。 主治:咳嗽,胸脅脹潢,肘臂痛,小兒驚風。針灸:針 3〜5分。 穴名淺解:按骨度折量寸法,從腕橫紋到肘橫紋折量為一尺。尺澤穴恰值肘橫紋之赤白肉際,為手太陰肺經的合穴。合象水之歸,水之所歸,大則為江海,小則為湖澤,況肺經合穴,在五行屬水,故以尺澤命名。本穴為合屬水,又以“澤”名,故針刺用補法則益陰,用瀉法則息熱。備考:“通玄指要賦”:“尺澤去肘疼筋緊。” 6。孔最穴位:前臂拇指側,去腕7寸。取穴:伸臂仰掌,從太淵穴直上7寸處取之。 主治:頭痛,咳嗽吐血,痔痛,肘臂厥痛,熱病汗不出。針灸:針 3〜7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孔最,為肺經的郄穴,“郄”者隙也。“孔”指孔竅,“最”當甚字解,兩字聯用,義為大孔竅;同時也含蓄著本穴有開瘀通竅的作用:故名。本穴為郄,郄穴多主急症,如咳血,咽痛,痔痛等症均可選用。備考:“甲乙”:厥頭痛,孔最主之。 7。列缺穴位:拇指側腕上1.5寸。取穴:以患者兩手虎口交叉,食指著於腕側上,指尖所到處筋骨陷中取之。 主治:頭痛,咽腫,小便頻數和不利。針灸:針 2〜3分(針尖向肘微斜刺入),灸3〜7壯。 穴名淺解:古人常將經脈走向以流水比喻。“列”義為排列,“缺”形容缺口,兩字聯用,是形容肺經經氣象水一樣流到此處,遇著缺口,分出一支流向手陽明大腸經,故以列缺命名。在肺經為絡穴,溝通肺與大腸表裡兩經。 一說:古人稱電為列缺,如“楊雄賦”,“霹靂列缺,吐火施鞭。”腧穴以電為名,似標誌著有愈頭痛迅猛之功。備考:“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善療偏頭患,遍身風痺麻,痰涎頻上壅,口噤不開牙... ...“”席宏賦“,”氣刺兩乳求太淵,未應之時尋列缺... ...“ 8。經渠穴位:拇指側腕上高骨的內緣。取穴:仰掌,從拇指側腕橫紋上1寸陷中取之。 主治:咳嗽,喉痺,腕痛,熱病汗不出。針灸:針 2〜3分,不可灸。 穴名淺解:“渠”,義為水溝。經氣以流水為喻,聚集於太淵,從經渠流出,故名經渠。此穴為肺經的經穴,屬金,常用於開瘀瀉熱。備考:“百證賦”:“熱病汗不出,大都更接於經渠。” 9。太淵穴位:掌後內側橫紋頭。取穴:一指按於寸部,近掌為太淵穴,近關為經渠穴。 主治:喘息,咽腫,心痛脈澀。針灸:針 2〜3分,進針時避開動脈。 穴名淺解:“太”,當大字解,“淵”,水深為淵。肺經經氣聚集本穴處最深,故以太淵形容之,並以為名。本穴為肺經的俞穴(代原穴),屬土,為肺經的母穴。凡本經實證宜用瀉法,虛證宜用補法。備考:“玉龍賦”:“咳嗽風痰,太淵列缺宜刺“。 10。魚際穴位:拇指本節後內例。取穴:沿拇指本節後內側,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咳嗽,咽腫,身熱頭痛。針炙:針 3〜5分,灸3〜5壯。 穴名淺解:拇指本節後的肌肉隆起,形魚如腹,古人稱之為魚,穴在赤白肉際(際,指邊際),故名之曰魚際。魚際不僅是腧穴的名稱,也是此一部分的體表名稱,如“靈樞•經脈篇”:“手太陰之脈 ... ...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本穴為肺經的滎穴,屬火,凡屬肺經的徵候,多用瀉法,少用補法。備考:“百徵賦”:咽痛兮,液門魚際去療“。 11。少商穴位:手大指端內側。取穴:大指內側去爪甲角約一分許,赤白肉際取之。 主治:咽腫,鼻衄,昏迷。針灸:針 1分。 穴名淺解:手太陰肺經屬金,在音為商,在時為秋。“秦問•六元正紀大論”以“太”和“少”來分別五音的陽和陰。肺經屬太陰,故以少商名之。本穴為肺經的井穴,屬木,救急常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備考:商(商,傷也),其氣肅殺,故為通瘀解熱的要穴。“百證賦”:“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
(二)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共40個腧穴。此經主要病候為:喉痺,齒痛,鼻流清涕或衄血,肩以下本經流注部位疼痛,邢氣盛則經脈所過處熱腫,虛則憎寒怕冷。 1。商陽穴位:手食指端的內側。取穴:食指撓側去爪甲角約 1分許,當赤白肉際。 主治:齒痛,喉痺,昏迷,手指麻木。針灸:針一分,針尖略向上方。 穴名淺解:大腸經與肺經均屬金,其音為商,於時為秋,具有清肅之氣。但由肺經少商穴交傳而來,是從陰經轉入陽經,故名為商陽。本穴為大腸經的井穴,屬金,主治“心下滿”。備考:“百證賦”:“寒瘧兮,商陽太溪驗。” 2。二間穴位: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取穴:屈指,當食指本節前橫紋頭陷中,赤白肉際。 主治:鼻衄,齒痛,喉痺。針灸:針 2〜3分,灸三壯。 穴名淺解:“間”,當隔字解。本穴適當次指內側,甲後第二節後(第二間隔),故名二間。本穴為大腸經的滎穴,屬水,為本經的子穴,凡本經實證,宜用瀉法。備考:“通玄指要賦”:“目昏不見,二間宜取。” 3。三間穴位: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取穴:握拳,於本節後掌骨內緣陷中取。 主治:喉痺,下齒痛,手指痛。針灸:針 3〜7分,灸3〜5壯。五指盡痛,可針入1寸5分,名為透掌針。 穴名淺解:本穴適當次指內側,甲後第三節後,故名為三間。本穴是大腸經的俞穴,屬木。凡木旺火盛,灼爍金經的疾患,均用瀉法。本穴一名小谷,二間穴一名間谷,均可為合谷穴的輔助穴。備考:“百證賦”:“目中漠漠,即尋攢竹三間。” 4。合谷穴位: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間。取穴:拇,食兩指伸張,當第一,二掌骨之間取之。 主治:頭痛,口眼斜,鼻衄,齒痛,喉痛,多汗。針灸:針 3〜5分,灸三壯。孕婦忌用。 穴名淺解:穴在拇,食指兩歧骨間凹陷中,因以兩山間的谷地喻之,名為合谷。合谷穴稍外方赤白肉際,名為虎口(非合谷穴處),因而一般也常以虎口名代之。合谷穴為大腸經的原穴,為經氣聚集最深之點,“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 “此外,兩合谷穴與兩太衝穴,名為四關,為開瀉熱閉,氣鬱,血瘀的名穴。備考:”百證賦“:”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四總穴歌“:”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5。陽穴位:腕關節拇指側兩筋間。取穴:手掌側置,拇指翹起,當第一掌骨後,伸拇長,短肌,肌腱之間,深陷處取之。 主治:頭痛,齒痛,手腕痛。針灸:針 3〜4分,灸3〜5壯。 穴名淺解:“”與“溪”字通,義指山間的水溝。凡經氣循行到筋骨凹陷處,在腧穴多以溪,池,淵,海,泉,谷名之。本穴位於合谷後的凹陷中,又隸屬於手陽明經,故名為陽溪。本穴為大腸經的經穴,屬火,火盛者宜瀉之。常為合谷穴的輔助穴。備考:“百證賦”:“肩陽溪,消癮風之熱極”。 6。偏歷穴位:陽溪穴後 3寸。取穴:肺經列缺穴上1寸5分,略偏外側取之。 主治:目赤,鼻衄,肩臂痛。針灸:針 3〜4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偏”在此處其義為斜向,“歷”義為經過。此穴為大腸經的絡穴,經氣循行到此處分出一支,斜向肺經流動,故名偏歷。備考:“標幽賦”:“刺偏歷利小便,醫大人之水蠱。” 7。溫溜穴位:陽溪穴後 5寸。取穴:屈肘橫肱立拳(用力握緊),適當臂前肌肉隆起如蛇頭形之下端取之。 主治:頭痛,面腫,腸鳴腹痛,肩臂痛。針灸:針 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溫”義為暖煦,“溜”義為緩流。 本穴為大腸經的郄穴,經氣流動到此穴處,溫煦深聚,故稱溫溜。凡寒濕凝滯之證,本穴有溫通散寒祛濕的作用。用力握拳,本穴適當臂前肌肉隆起形似蛇頭處,故一名為蛇頭。備考:“百證賦”:“審他項強傷寒,溫溜期門而主之。” 8。下廉穴位:曲池穴下4寸。取穴:屈肘橫肱立拳,在曲池與溫溜穴成直線處取之。 主治:頭風,眩暈,肘臂痛等。針灸:針 3〜5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廉”當“隅”字,也當“棱”字解。穴在曲池下4寸。當屈肘握拳,肌內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下端,因名下廉。備考:“甲乙經”:主溺勞,眼痛。 9。上廉穴位:曲池穴下3寸。取穴:同上穴。 主治:頭風,半身不遂,腸鳴腹痛等。針灸:針 5〜8分,灸3〜7壯。 穴名淺解:穴在曲池下3寸。屈肘握拳,肌肉棱起,形似菱角,穴在其上端,故名為上廉。備考:上下廉兩穴,均可作手三裡的輔助穴。 10。手三裡穴位:曲池穴下2寸。取穴:同上穴。 主治:齒痛,手臂麻木不仁,吐瀉等。針灸:針 5〜7分,灸3〜7壯。 穴名淺解:“太素•五節刺”:“天容無過一裡而止。”楊上善注:一裡一寸也。看來“裡”字在此不是用以計算里程之“裡” ,而應以楊上善注積為依據。手三裡穴的定位,醫籍多謂在曲池穴下2寸,今以“三裡”命名,似有未合。若於肘穴向下量之,恰為3寸,從而可以試想,對此穴命名時,其量穴的起點,是有差異的。一說:“裡”與“”通,手三裡與足三裡與體內上,中,下三焦有關,故以“三裡”標誌之。備考:手足陽明經的三裡穴,古代針灸家常在臨床時上下配合應用,如“席弘賦”:“手足上下針三裡,食癖氣塊憑此取。”“百證賦“:”且如兩臂頑麻,少海就傍於手三裡“。 11。曲池穴位:肘部外輔骨內,肘窩橫紋頭。取穴:屈肘橫肱立拳取之。 主治:半身不遂,月經不通,瘰癧,癮疹等。針灸:針 8〜15寸,灸3〜7壯。 穴名淺解:穴在肘骨曲角內緣橫紋端,為大腸經的合穴。經氣循行到此,聚集深入,以水喻氣,故名為曲池。此穴屬土,為本經的母穴,凡本經虛證宜補之。備考:“玉龍賦”:“人中曲池,可治其痿傴。” 12。肘(應作肘) 穴位:曲池穴斜外上一寸。取穴:屈肘橫肱,於大骨外緣取之。 主治:肘臂痛,攣急,麻木不仁。針灸:針 5〜8分,灸3〜7壯。 穴名淺解:“”與“”,一般以為兩字通用,究其實兩字讀音相同而字義相異。“”當深空解“,”其義為髖。“甲乙經”原作“肘” ,按穴名的竟義,應以“甲乙經”為是。備考:肩,肘兩穴,其竅頗深,易受寒邪侵犯,但也是治療肩肘痛痺的要穴。 13。五里穴位:曲池穴上3寸。取穴:屈肘橫肱,從曲池與肩穴直線處取。 主治:肘臂疼痛,瘰癧。針灸:灸7〜15壯。 穴名淺解:一裡為一寸,穴在天府下5寸(“素問•氣穴論”:“天府下五寸”),故名為五里。一說:“裡”通“”,五里穴與五臟之氣相通,故古人常列為禁針,如“靈樞•玉版第六十”:“通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五臟之氣盡矣。“備考:”百證賦“:”五里臂,生癧瘡而能治。“應以灸治為主。 14。臂穴位:曲池穴上7寸。取穴:屈肘橫肱,於曲池穴與肩髃穴線上肉端取之。 主治:項強,瘰癧,臂痛。針灸:針 3〜5分,灸七壯。 穴名淺解:腕至肘稱臂,肘上肩下稱肱。肱與臂俗統稱為臂。臑,“禮記•少儀”:“太牢以牛丸肩,臂臑折九個。”注:“臂臑謂肩腳也。”一說:肩峰下之肉嫩軟,稱臑。穴置肩下肉端,故以臂臑稱之。此穴為手足太陽,陽維的會穴,凡由太陽經傳來的陰寒之邪,導致肩臂疼痛者,針之良效。備考:“百證賦”:“五里臂臑,生癧瘡而能治。” 15。肩髃穴位:肩端兩骨間陷中。取穴:舉臂時肩部出現前後兩個凹陷,於前一凹陷中取之。 主治:半身不遂。癮疹,肩臂痛。針灸:針 6分至1寸5分,灸7〜77壯。 穴名淺解:“醫學入門”:“髃,音禺,肩頭骨也。”穴在肩上髃骨凹陷處,故名為肩髃。此穴為手陽明,陽的會穴。備考: “玉龍賦”:“風濕傳於兩肩,肩髃可療。” 16。巨骨穴位:肩上後側叉骨間。取穴:肩端上行,兩叉骨之間陷中取之。 主治:癭氣,瘰癧,肩臂不得屈伸。針灸:針 4〜7分,灸7〜15壯。 穴名淺解:鎖骨,古稱巨骨。穴在鎖骨肩端與肩胛崗兩大骨接頭的凹陷處,以骨名代用為穴名。此穴為手陽明,脈的會穴。備考:“甲乙經“:血瘀肩中痛不能動搖,巨骨主之。 17。天鼎穴位:扶突穴下1寸。取穴:結喉旁開 1寸5分為人迎穴,人迎穴後 1寸5分為扶突穴,天鼎穴就在扶突穴下1寸取之。 主治:喉痺,暴。針灸:針 3〜5分,灸3〜5壯。 穴名淺解:鼎為古人的食器,其形上有兩耳,下有三足,與人之頭頸形狀相似。該穴適在頸部(頭頸在人體屬於天部),言鼎以象形,故以天鼎名之。備考:“百證賦”:“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 18。扶突穴位:天鼎穴上1寸。取穴:胃經人迎穴後 1寸5分取之。 主治:喉中痰鳴,暴。針灸:針 3〜5分,灸3〜5壯。 穴名淺解:“禮記”投壺注:“鋪四指曰扶”,扶即現今的四橫指,約當同身寸的3寸。該穴在結喉突起旁3寸,故名扶突。備考:“甲乙經”:咽喉鳴喝喘息,扶突主之。 19。禾髎穴位:水溝旁5分。取穴:在鼻孔下,挾水溝旁取之。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口噤,鼻瘡。針灸:針 3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髎”,應改用,義為深空。禾,在秦漢以前皆指而粱言。人的鼻孔可以嗅谷氣,口咽能夠食五穀,該穴適當鼻孔下,口唇上,故以禾髎名之。備考:“靈光賦”:“兩鼻衄針禾髎。”20。迎香穴位:鼻翼旁開 5分。取穴:鼻翼溝根外端,鼻唇溝陷中取之。 主治:鼻衄,不聞香臭,多涕,口眼斜。針灸:針 3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迎接兩字為常用語,香,指氣味。此穴屬大腸經,與肺經為表裡。穴在鼻翼之旁,鼻司嗅,為肺竅,故以迎香名之。此穴為手,足陽明兩經的會穴,凡鼻不聞香臭之症,用之良效。備考:“玉龍賦”:“搐迎香於鼻內,消眼熱之紅。” “席弘賦”:“耳聾氣痞聽會針,迎香穴瀉功如神。”
(三)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左右共90穴。
此經主要病候為:腹脹,腹中雷鳴,水腫。胃熱則多食善飢,小便黃;胃寒則食少而脹。邪盛熱高則發狂,甚則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鼻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痺,胸膺及下肢經脈循行疼痛。 1。承泣穴位:目下7分。取穴:正視時瞳孔直下,當下眼瞼下方靠骨邊取之。 主治:目痛多淚,雀目,目動。針灸:針 4分,不宜灸。 穴名淺解:無聲垂淚渭之泣。該穴適當淚滴承受之處,故名為承泣,俗稱淚窩,與任脈承漿穴的命名意義相同。此穴為足陽明,陽屩,任脈之會。備考:“甲乙經”:目不明淚出,遠視。 2。四白穴位:目下一寸。取穴:適當承泣穴下3分,於顴骨孔處取之。 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動。針灸:針 2〜3分,針尖向顴骨孔處,不宜深刺和灸。 穴名淺解:“四”,指上下左右,“白”,當明字解。該穴能消散目翳,療目赤痛癢,使眼目向上下左右視物,皆光明白潔,故名為四白。備考:“銅人”:治眼生白翳,目動不息。 3。巨髎穴位:鼻孔旁8分。取穴:從四白穴直下,於鼻翼根旁開直瞳子取之。 主治:口眼斜,鼻衄齒痛,眼瞼動。針灸:針 3〜4分,灸三壯。 穴名淺解:“髎”應改作窌,義為深空。巨者大也。該穴適在顏面顴骨突起的斜下方,故名為巨窌。備考:“百證賦”:“胸膈停留瘀血,腎俞巨窌宜徵。“ 4。地倉穴位:口角旁4分。取穴:平口角旁開 4分取之。 主治:口眼喎斜,流涎。針灸:針 3〜7分(針尖斜向頰車穴),灸3〜7壯。 穴名淺解:“倉”,“說文”:“谷藏也”。“素問•六節臟象論”:“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腸胃。”該穴適在口角旁,因名為地倉。此穴為手,足陽陰,陽屩之會。備考:“玉龍歌”:“口眼喎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左瀉右依師正,右瀉左莫令斜。“”百徵賦“:”頰車地倉穴,正喎於片時。“ 5。大迎穴位:曲頰前1寸3分。取穴:鼓起兩腮,在下頜骨邊緣出現一溝形,按之有動脈應手處是穴(取時避開動脈)。 主治:口喎,口噤,齒痛。針灸:針 3分,灸三壯。 穴名淺解:“迎”,有合的含義,逆而就之,也謂之迎。“靈樞•熱病篇”:“臂陽明有入遍齒者,名曰大迎。”臂陽明,指的是手陽明經,而大迎穴屬於足陽明經。足陽明經在此穴處,迎手陽明經會而合之,故稱為大迎。備考:“百證賦“:”目兮,顴窌大迎。“ 6。頰車穴位:耳下曲頰端陷中。取穴:以指按曲頰稍前上方陷中取之。如將牙齒用力咬緊,則按處立即彈起,壓之深部有酸感。 主治:口眼喎斜,牙痛,口噤。針灸:針 4分(斜尖斜向地倉穴),灸〜7壯。 穴名淺解:下牙床骨負載著牙齒,咬切咀嚼食物,其所以能張能合,一松一緊的動作,有賴下頜關節可以上下左右滑動,該部位古人稱之為車。由於該部位為兩頰肌肉包攏,故以頰車名之。備考:“玉龍賦”:“頰車地倉療口。 7。下關穴位:當顴弓之下凹陷中。取穴:閉口取之,大開口則穴閉住。 主治:耳鳴耳痛,牙痛,口眼喎斜。針灸:針 3分(直刺),不宜灸。 穴名淺解:穴在顴骨弓下,“甲乙經”謂此穴“合口有孔,張口即閉”,為腭骨運動,牙齒開闔的機關,故稱為下關。此穴是足陽陰經與少陽經之會。備考:“銅人”:療聤耳,耳有膿汁出,牙車脫臼。 8。頭維穴位:額角發際內。取穴:從督脈神庭穴旁開 4寸5分取之。 主治:頭痛,目痛。針灸:針 3分(向上方沿皮刺)。禁灸。 穴名淺解:“素問•陰陽類論”謂:“三陽為經,二陽為維。”二陽,指陽明。此穴位於頭部,為足陽明脈氣所發,故名為頭維。一說:“廣雅•釋言”謂“維,隅也。”隅,可當“角”字解。此穴在頭部左右隅角,故以為名。本穴為足陽明,足少陽,陽維之會。備考:“玉龍賦”:“攢竹頭雄,治目疼頭痛。” 9。人迎穴位:結喉旁。取穴:結喉旁1寸5分,有頸動脈搏動,避開動脈取之。 主治:咽腫,咳嗽,癭氣,瘰癧。針灸:針 3分,不可深刺。禁灸。 穴名浅解:《素问•宝命全形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本穴位于结喉旁,为咽喉要地,是人赖以生存、迎送吞吐天气、地气(五谷之气)的部位,故名为人迎,又名天五会。此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备考:《天星秘诀》:耳鸣腰痛,先此后耳门及三里。 10.水突穴位:人迎穴下,气舍穴上。取穴:从人迎与气舍两穴之间取之。 主治:咽喉痛、咳逆气喘不能平卧。针灸:针3~4分,灸3~5壮。 穴名浅解:水,指水谷:突,在此有突出冲动的含义。人当进饮食、水谷下咽时,此穴的部位向上冲动,故名为水突,又名水门(水谷之门)。对于水饮上呛,用之有效。备考:《甲乙经》谓:咳逆上气,咽喉痈肿,水突主之。 11.气舍穴位:任脉天突穴旁开1寸5分。取穴:从人迎穴直下,任脉天突穴旁,锁骨上缘取之。 主治:喉痹、咳逆上气、瘰疬。针灸:针3~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人迎、水突是形容水谷进入的部位,而气舍正是形容呼吸之气排门入舍之处。因为该穴接近肺部。一说:人当强力忍气持重时,则该穴处即可见到膨起,因名之曰气舍。备考:《甲乙经》:咳逆上气,魄户及气舍主之。 12.缺盆穴位:锁骨上凹陷部的中央。取穴:正坐,从任脉天突穴外开4寸,锁骨上缘陷中取之。向下直对乳头。 主治:胸满喘咳,项强、瘰疬。针灸:针3~5分(不可深刺)。 穴名浅解:“缺”,在此处义为空虚的部位。人的胸腔形似盆状,而锁骨上窝,凹陷空虚,形同无盖之盆,故祖国医学在人体解剖上将此部位名为缺盆。本穴恰在无盖之盆的无盖处,故又以局部的解剖名称,代替了穴名。备考:《千金》:缺盆主胸中热,息贲胁下气上。 13.气户穴位:锁骨下缘。取穴:仰卧,从任脉璇璣穴横开4寸,与缺盆穴间隔一骨,向下直对乳头取之。 主治:咳喘、胸膺痛。针灸:3~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人的胸腔似盆,缺盆处似缺口,本穴在缺盆之下,接近肺的尖部,故以气户形容之。备考:《百证赋》:“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 14.库房穴位:气户穴下1寸6分。取穴:从任脉华盖穴旁开4寸陷中取之。 主治:胸胁胀满、咳唾浊痰。针灸:针3分,灸3~5壮。 穴名浅解:储物之舍谓之库房。该穴在气户穴下,为了譬喻肺气贮藏之所,故以库房名之。备考:《甲乙经》:胸胁胀满、咳逆上气、呼吸多唾浊沫脓血,库房主之。 15.屋翳穴位:库房穴下1寸5分。取穴:仰卧,紫宫穴旁开4寸陷中取之。 主治:胸胁支满、乳痛。针灸:针3分,灸3~5壮。 穴名浅解:《说文》段注:“屋者室之覆也。”凡遮蔽物的物体称翳(翳,为大羽毛扇)。在此处形容该穴处于胸腔之上,防护遮蔽着肺脏,故以屋翳名之。备考:《百证赋》:“至阴屋翳,疗痒疾之疼多。” 16.膺窗穴位:屋翳穴下1寸6分。取穴:仰卧,从任脉玉堂穴旁开4寸陷中取之。 主治:胸满短气、肋痛、乳痛。针灸:针3分,灸3~6壮。 穴名浅解:锁骨下、乳房上称膺;能通风透光之处为窗。凡胸膺气壅、胁痛胀满诸症,针之可以开郁散结,有如房室有窗,可以通气透光,故称为膺窗。备考《铜人》:治胸满短气,乳痈寒热不安。 17.乳中穴位:当乳头中。取穴、主治、针灸,略。 穴名浅解:乳,指乳房。该穴在乳头的正中,故称乳中。备考:乳中穴仅可作为寻取他穴的自然标志,不宜针灸。 18.乳根穴位:乳中穴下1寸6分。取穴:仰卧,从任脉中庭穴旁开4寸陷中取之。 主治:久咳、胸满、乳痛。针灸:针3分,灸5壮。 穴名浅解:基底曰根。本穴在乳房下缘,又因灸可治疗乳少、乳痈,故名为乳根。备考:《玉龙赋》:“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19.不容穴位:任脉巨阙穴旁2寸。取穴:仰卧,从脐上6寸旁开2寸取之。 主治:腹满、呕吐、心痛、不嗜食。针灸:针5分至1寸,灸7~15壮。 穴名浅解:本穴之下接近胃府,胃为水谷之海,虚空则能容;但饮食水谷充盈至此,即不能再纳,因名为不容。一说:“不”字有时音义同“痞”,不容实有“痞满”的含义。备考:《铜人》治腹满痃癖,不嗜食等症。 20.承满穴位:不容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上脘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腹胀、食不下、黄疸。针灸:同不容。 穴名浅解:胃府为水谷之海,势可承满;若水谷充盈过度,则至不容。不容穴在上,承满穴在下,两穴皆着重在满,故以名之。备考:《千金》:主胁下坚满痛。 21.梁门穴位:在承满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中脘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胃脘痛、大便滑泄。针灸:针5分至1寸,灸7~15壮。 穴名浅解:《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曰伏梁,起于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凡心阳不振,胃土寒滞,谷气难消,胀满横姿,好似有横梁潜塞,针灸此穴,有如消寒滞而开痞郁之门,故称为梁门。备考:《甲乙经》:腹中积气结痛,梁门主之。 22.关门穴位:梁门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建里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腹满积气、水肿、遗溺。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本穴接近胃肠部,古人以为该穴处是水谷从胃下注肠府的门户,故以关门名之。一说:以关门名之者,是由于该穴有治疗完谷不化、大肠滑泄的作用。备考:《甲乙经》:遗溺,关门及神门主之。 23.太乙穴位:关门穴下1寸。取穴:从任脉下脘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胃脘痛、癫狂。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太”字通大,“乙”字同一,又具盘曲之象。太乙穴恰在盘曲的大小肠之上,故名为太乙。一说:《河图》以中宫为太乙。中央属土,脾胃亦属土,万物赖土以生。穴名太乙,正意味着它具有治疗阳明府病的功效。备考:《甲乙经》:狂癫疾吐舌,太乙滑肉门主之。 24.滑肉门穴位:太乙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水分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脘腹痛、癫狂、舌强。针灸:针5分~1寸,灸5~15壮。 穴名浅解:“滑”当往来通利解。凡人体腹内脂膜以及松软的皮肉,均喜滑泽濡润,如出现燥涩僵硬,针灸本穴则有转涩滞为滑柔之功,故以滑肉门名之,又名滑幽门。有人谓“凡病之应疗以滑者,可取此穴,如肠套叠、肠梗阻……”我们认为颇合穴名的意趣。备考:《铜人》:滑肉门治癫疾呕逆吐舌。 25.天枢穴位:脐旁。取穴:仰卧,自脐中(神阙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腹泻、水肿、带下、小儿慢性疾患。针灸:针5分~l寸,灸7~15壮。 穴名浅解:“枢”在此义为枢纽。《素问•至真要大论》:“身半以上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地之分也,地气主之。半,所谓天枢也。”天气在上为阳,地气在下为阴,本穴有促使胸腹之气上下通畅融和、平衡阴阳的功效,因名为天枢。本穴为大肠的募穴,经气聚集较深,肠病多主之。备考:《百证赋》:“月潮违限,天枢水泉细详。” 26.外陵穴位:天枢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阴交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绕脐腹痛、疝痛。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陵”,突起处为陵。腹中如有凝滞积聚,则该穴部位外现陵起,故称为外陵。一说:外者内之对。腹腔肠壁多虚空,而该穴部位常膨然隆起,因以得名。备考:《铜人》:外陵治腹中痛,心如悬引脐腹痛。 27.大巨穴位:外陵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石门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小腹胀满、偏枯、小便难。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石门穴古称丹田,旁5分为四满穴,本穴在石门穴旁开2寸。真气聚集丹田,当充盈时,则为“四满”,膨隆时则成“大巨”,因以名之。备考:《铜人》:大巨治少腹胀满烦渴、疝、偏枯四肢不少。 28.水道穴位:大巨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关元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小便不通、狐疝、小腹胀满。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汪菴注:“上焦不治溢高源,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溢膀胱。”水气上逆,可用水突穴治之,水泛中焦,宜用水分穴导之,水入下焦,应以水道穴通之。这三个与水有关的腧穴,两个属于胃经,一个属于任脉,但分别散在于三焦。由于功能行水利尿,故名为水道。备考:《百证赋》:“脊强兮水道筋缩。” 29.归来穴位:水道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中极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睾丸上缩、经闭、奔豚。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本穴有使气血调和、阴阳融会之功,故能愈下垂之疾,如阴挺、疝气、奔豚等证候,因名为归来。一说:人当吸气时腹气上升,呼气时腹气下降,称为气息归根。本穴适置腹气下降的根区(中极穴旁),故以归来名之。备考:《千金》: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 30.气冲穴位:归来穴下1寸。取穴:仰卧,从任脉曲骨穴旁开2寸取之。 主治:偏坠、崩漏、奔豚。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灵枢•海论》:“胃者水谷之海,其俞在气街,下至三里。”气冲穴亦名气街。究其实际冲与街也有区别:冲者有动的意向,街者义为道路。胃经经气流动至气冲穴处,气流充盈,变宽转深,形成气的通衙(气街);而气冲穴仅是这个通衢上的一点,在此点上阳明经与冲脉相会。气冲穴能激发该经的经气,使脾胃一阴一阳之气,融适和恰,故能愈“腹有逆气,上致心腹胀满”等症,因名为气冲。备考:《百证赋》:“带下产崩,冲门气冲宜审。” 31.髀关穴位:伏兔穴后交纹中。取穴:垂膝正坐,于股根横纹中取之,向下直对伏兔穴。 主治:髀股痿、痹、麻木、腰痛、膝寒。针灸:针6分~1寸,灸3壮。 穴名浅解:股骨颈与坐骨体连接处,正是股骨得以运动的机关,传统医学称为髀枢。穴在股骨大粗隆的前下方,因以髀关名之。备考:《甲乙经》: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32.伏兔穴位:膝上6寸,隆起的肉端。取穴:从髌骨上缘向上6寸取之,略当大腿正面的中线上。 主治:腰胯痛、膝冷、风痹。针灸:针5分~1寸。禁灸。 穴名浅解:《针灸大成》载:“膝上6寸,起肉处,正跪、坐而取之,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看来是以该处肌肉之形状,代替了腧穴的名称。一说:人当跪坐时,两腿股直肌绷紧,并稍稍隆起,好似兔之牢伏不动。该穴适在这一肌肉之上,以伏兔名之,是比喻兔伏之性,不是比喻伏兔之形。备考:《铜人》:伏兔治风劳气逆,膝冷不得温。 33.阴市穴位:膝上3寸。取穴:从伏兔至髌骨上缘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膝寒瘘痹不仁、腿膝不能屈伸、少腹痛。针灸:针3~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市”当集字解。本穴以善疗阴寒之症著称,故以阴市名之。盖本穴其名曰阴,其用为阳,故能散寒湿,痿痹,考其别名为阴鼎(鼎,为丹炉),即可明了其大略。一说:上古遮蔽人体阴部的短衣名市,该穴适当膝上,故以为名。备考:《玉龙赋》:“风市阴市,驱腿脚之乏力。” 34.梁丘穴位:膝上2寸。取穴:正坐屈膝,从阴市向外斜下1寸两筋间陷中取之。 主治:胃痛、乳肿痛、膝痛。针灸:针3~5分,灸3~2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膝关节之上外侧,屈膝时有筋如梁似丘,故以为名。本穴为胃经的郄穴,反应灵敏,胃经急症多针刺之。备考:《甲乙经》:大惊乳痛,梁丘主之。 35.犊鼻穴位:膝外侧陷中。取穴:正坐屈膝成直角,当外膝眼陷中取之。 主治:膝痛。针灸:针5~7分(针尖斜向上刺)。 穴名浅解:小牛称犊。本穴在外膝眼,《金鉴》谓:“此处陷中两旁有空,状如牛鼻。”古人以其形象而名之为犊鼻。备考:《灵光赋》:“犊鼻治疗风邪疼。” 36.足三里穴位:膝下3寸。取穴:当膝眼下3寸,于胫骨前缘旁一横指处取之。 主治:胃脘痛、呕吐、泄泻、中风瘫痪。针灸:针5分~1寸,灸7~20壮。 穴名浅解:古人以一里为一寸,膝眼下3寸是穴,故名为足三里。一说:古人以“理”“里”通用,由于本穴可用于治理三焦诸病,如目疾、喉痹、胃脘痛、肠鸣泄泻,遗尿、膝酸痛等,固以为名。本穴为胃经的合穴,经气聚集最深,“主逆气而泄”。是临床常用穴。备考:《玉龙赋》“绝骨三里阴交,脚气宜此。” 37.巨虚上廉穴位:膝下6寸。取穴:正坐屈膝垂足,从足三里直下3寸取之。 主治:肠鸣飧泄,偏风手足不仁、脚气膝肿。针灸:针5分~1寸(足跟着地,足尖向膝跷起针之),灸3~5壮。 穴名浅解:《素问•针解篇》:“巨虚者,足独陷下者,下廉者陷下者也。”足跟着地足尖上跷时,则胫骨外侧缘出现巨大凹陷,故在上方为巨虚上廉,下方为巨虚下廉。“廉”在此当边缘解,“巨虚”指大空隙。一说:“巨虚”为马名(《广雅•释》),以形容腿之善走。本穴为大肠经的合穴,能治大肠经诸病。备考:《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 38.条口穴位:膝下8寸。取穴:从三里直下5寸取之。 主治:腹痛、泄泻、足痛无力。针灸:针3~7分(体位同上巨虚),灸3~5壮。 穴名浅解:正坐垂足,足跟着地,足尖上跷,则胫骨外缘肌肉成条状陷下,上为巨虚上廉,下为巨虚下廉,中间形成一条口状,而条口穴恰在巨虚下廉上一寸处,故以条口名之。备考:《甲乙经》: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条口主之。 39.巨虚下廉穴位:膝下9寸。取穴:正坐垂足,从三里穴直下6寸取之。 主治: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泄利、风寒湿痹。针灸:针3~7分(体位同巨虚上廉),灸7~15壮。 穴名浅解:可参考巨虚上廉腧穴命名的意义。本穴为小肠的合穴,主治小肠经诸病。备考:《甲乙经》:乳痈惊痹、胫肿、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 40.丰隆穴位:外踝上8寸。取穴:从条口穴外开一横指处取之。 主治:风痰壅盛、头痛眩晕、癫狂、大便难、呕吐。针灸:针5分~1寸,灸7~15壮。 穴名浅解:条口穴域肌肉凹陷,本穴恰在条口穴外开一横指肌肉丰满隆起处,故以丰隆各之。一说:凡风痰壅盛、头痛眩晕、癫狂等症,皆是清阳不升、浊阴失降之候。本穴具有调整人体气分升降的功效,若针灸得法,有如春雷一声,则阳升阴降,天地和泰,故以雷神之名代替了本穴之名。本穴为络,与脾经相接,主脾胃诸病。备考:《玉龙赋》:“涌泉关元丰隆,为治尸劳之例。”又“丰隆肺俞,痰嗽称奇。” 41.解溪穴位:足腕纹中央、两筋间。取穴:冲阳穴后1寸5分,与中封、丘墟二穴相平。 主治:头痛、腹胀、足膝痿痹。针灸:针5~7(针尖对足跟刺入),灸3~5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足背跗骨两筋的凹陷正中,胃经循行到此,好似溪流到此稍停,随即从两筋间得以流出,因名之为解溪。“解”者在此有解脱的含义。本穴为胃经的经穴,“经主喘咳寒热。”备考:《玉龙赋》:“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42.冲阳穴位:内庭穴上4寸。取穴:足背上最高处,有动脉应手。避开血管取之。 主治:口眼喎斜、足痿、上齿痛、腹胀。针灸:针3分,灸3壮。 穴名浅解:“冲”,有动的含义。胃经属阳,本穴又在足跗上两筋间动脉跳动处,故名为冲阳。本穴为胃经的原穴,经气聚集最深,凡属本脏之病,均可使用。备考:“铜人》:冲阳治偏风口眼喎斜,肘肿齿龋痛。 43.陷谷穴位:内庭穴后2寸。取穴:第二、三蹠骨间本节后外侧陷中取之。 主治:水肿、肠鸣腹痛。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穴在足大趾外侧,本节后凹陷处,好似山间之谷,故名为陷谷。本穴为本经的俞穴,“俞主体重节痛”。备考:《百证赋》:“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 44.内庭穴位:足中趾与次趾间陷中。取穴:在第二、三趾趾缝的上际取之。 主治:鼻衄、齿痛、胃脘痛。针灸:针3~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门内室前曰庭,正室亦可称庭。“兑” 在《易经》为门,本穴下边为厉兑穴,“厉兑”义为巨门。本穴好似在门庭之内,故以为名。一说:本穴主治多属胸腹的痛症,有人认为本穴“于体则庭,于用则内”,故以内庭为名。本穴为荥,“荥主身热”。备考:《通玄指要赋》:“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 45.厉兑穴位:足大趾次趾外侧端。取穴:于足次趾外侧,去爪甲角一分许取之。 主治:同上穴。针灸:针1分,灸3壮。 穴名浅解:《易经》:“兑,为门。”厉兑其义为巨门。巨门在前,内庭在后,说明古人对于腧穴的命名,相互多有关连。一说:本穴为阳经的井穴,属金,金于《易经》在兑,兑为泽,属阴象。“厉”字有危、病等含义。厉兑连用显示极阴之象。足之三阳经,皆“从头走足”,与足之三阴经相接。足三阳经的井穴,均以阴象命名,如足太阳经井穴至阴,足少阳经的井穴窍阴,其含义相似。本穴为井穴,“井主心下满”。备考:《百证赋》:“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
(四)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左右共42穴。此经主要病候为:胃脘痛、腹胀、饮食不化、舌根强痛、呕吐、噫气、心下急痛、心烦、便溏、下痢、黄疸、小便不利、身重肢痠、膝股内侧浮肿。 1.隐白穴位:足大趾内侧端。取穴:距趾内侧爪甲角约一分处取之。 主治:呕吐、暴泄、癫狂。针灸:针1~2分,灸2~3壮。 穴名浅解:“隐”可当蔽避解。白为金色。本穴为脾经的井穴属木。脾土生金,又承受厉兑之金,经气从本穴开始上升(从足走腹),而金气潜隐居下,故名为隐白。凡暴泄、癫狂、呕吐、衄血、尸厥等急促狂乱之症,宜激动此蕴育金气之穴,加以镇摄。备考:《铜人》:隐白,妇人月事过时不止,刺之立愈。 2.大都穴位:足大趾本节前陷中。取穴:足大趾内侧,趾蹠关节前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胃痛、腰痛、便秘。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都”在此义为丰盈。本穴在大趾内侧本节前,该处肌肉丰盈,故以大都名之。本穴为脾经荥穴,属火,“荥主身热”。备考:《百证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3.太白穴位:足内侧核骨下。取穴:于第一蹠骨小头后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胃痛、霍乱、腰痛。针灸:针3分,灸3~5壮。 穴名浅解:金星别名太白星,又神名,《淮南•坠形》:“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本穴在五俞穴中为俞,属土;但以太白星为名,已示意本穴在功用上对于土虚金弱,或金病累土之症,均可选用,因名为太白。备考:《通玄指要赋》:“太白宣导于气冲。” 4.公孙穴位:足大趾内侧本节后。取穴:于太白后一寸,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胃痛、膨胀。针灸:针5~8分,灸3~5壮。 穴名浅解:土居正中为公,旁支为络为孙。本穴是脾经沟通胃经的络穴,盖以脾土居中央在形位上为公,可以濡养四末,在功用上为孙(可治多种病症),故名为公孙。备考:《标幽赋》:“脾冷胃寒,泻公孙而立愈。” 5.商丘穴位:内踝下微前陷中。取穴:当足内踝的前下方陷中(在中封、照海之间)取之。 主治:肠鸣腹胀、溏泻、便秘、痔疮。针灸:针3分,灸3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足内踝前,“丘”在此处形容踝骨突起,好似丘陵。“商”于声为金。本穴为脾经的经穴,属金,故以商丘之名以标志之。本穴是脾经的子穴,凡本经实证,可泻之。备考:《玉龙赋》:“商丘解溪丘墟,脚痛堪追。” 6.三阴交穴位:内踝上3寸。取穴:于内踝直上3寸处,当胫骨后缘取之。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失眠、脾胃虚弱。针灸:针5~8分,灸5~10壮。孕妇禁针。 穴名浅解:本穴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三经的交会穴,固名为三阴交。凡属脾肝肾三经的证候与血分有关的,均可选用。但宜用补法,忌用泻法,盖阴血宜补不宜泻的缘故。备考:《百证赋》:“针三阴与气海,专司白浊与遗精。” 7.漏谷穴位:内踝上6寸。取穴:从三阴交直上3寸, 骨后缘陷中取之。 主治:腹胀满急、偏坠、腿膝冷、麻痹不仁。针灸:针5~8分,灸3~5壮。 穴名浅解:“漏”有渗的含义。《千金》载:“漏谷主久湿痹不能行,主小便不利。”《金鉴》谓: 漏谷“在夹骨隙中。”看来漏谷之名,以其能渗湿利尿,穴位又在胫腓二骨夹隙中而获得。备考:《甲乙经》:少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巅,漏谷主之。 8.地机穴位膝下5寸。取穴:从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取之。 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失精。针灸:针5~8分,灸3~7壮。 穴名浅解:《标幽赋》谓:“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大包主上焦,天枢主中焦,地机主下焦。”“地”在此有指下焦的含义,“机”者指变化。凡下焦病变如月经不调,男子失精腰痛,小便不利等,本穴皆可主治,故以地机名之。本穴为本经的郄穴,急症多选取之。备考:《百证赋》:“抑又论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 8.阴陵泉穴位:膝内侧辅骨下。取穴:于内辅骨下凹陷中取之。 主治:同上穴。针穴:针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膝内阴侧,适置膝部突起好似丘陵之下,而该穴又为脾经的合穴,属水,故以阴陵泉名之。备考:《百证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10.血海穴位:膝上内侧,赤白肉际。取穴:屈膝垂足正坐,在辅上廉之上方2寸处取之。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腿内侧生疮痒痛。针灸:针5分~1寸,灸3~5壮。 穴名浅解:众水之聚处为海。本穴属于脾经,脾统血,而该穴又以血海名之,提示该穴在功能上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本穴又名百虫窠,《大成》谓:百虫窠二穴即血海也,治下部生疮。备考:《灵光赋》:“气海血海疗五淋,中脘下脘治腹坚。” 11.箕门穴位:在阴股内动脉处。取穴:正坐,从血海上6寸动脉应手处取之。 主治:小便不通,遗弱,鼠蹊肿痛。针灸:针3~5分(避开血管,不可深刺),灸3~5壮。 穴名浅解:“箕”指簸箕,其形前敞后狭,古人常将不端正的坐式(两腿分张而坐),称为箕坐。本穴在阴股内动脉应手处,分张两股方能取之,故名以箕门。一说:箕为星名。南天常见四星分列,形如簸箕,本穴适当两股分张内侧,好似在箕星之门内,因名为箕门。备考:《素问•三部九候》:下部人,足太阴也,以候脾胃之气。 12.冲门穴位:大横穴下5寸横骨两端约文中。取穴:仰卧.从任脉曲骨穴旁开3寸5分取之。 主治:腹寒积聚疼痛、疝痛、癃闭。针灸:针7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冲”在此有升举突进的含义。冲脉起于胞中,向上沿着脊柱之里、而其浮行于体外的沿腹上行。冲门穴正是冲脉襄助脾气上升之点(冲脉是十二经之海),与冲脉在气冲穴处相会于足阳明经,有相似的意义,故以冲门名之。本穴为脾经、肝经、阴维之会,故对于子冲、腹中积聚疼痛、疝气均能治之。备考:《百证赋》:“痃癖兮,冲门血海强。” 13.府舍穴位:大横穴下4寸3分。取穴:仰卧,从冲门穴上7分,距任脉旁开4寸取之。 主治:呕吐泄泻、积聚、疝瘦。针灸:针3~7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府者聚也,舍者居也,如中府穴为胸气之府,府舍穴为腹气之府,取其上下呼应,故名为府舍。本穴是脾经、肝经、阴维之会。备考:《甲乙经》:厥逆霍乱,腹舍主之。 14.腹结穴位:大横穴下1寸3分。取穴:仰卧,从府舍穴上3寸,任脉旁开4寸取之。 主治:腹寒泻利、疝痛、绕脐腹痛。计灸:针5分~1寸,灸5~15壮。 穴名浅解:“结”义为结聚。凡腹中寒凝气结、积聚难消等症,本穴对之能开破,对泄利诸症又能收敛,故名为腹结。一说:“结”可当曲字解,形容腹内有肠盘曲,故本穴别名肠窟。备考:《甲乙经》:腹结治绕脐痛,上冲抢心。 15.大横穴位:脐旁侧腹部。取穴:仰卧,从任脉神阙穴旁开4寸取之。 主治:下痢、便秘、小腹寒痛。针灸:针5分~1寸,灸5~10壮。 穴名浅解:《千金》谓:“章门在大横纹外,直脐季肋端。”本穴适在脐旁大横纹中,故名大横。一说:本穴内应横结肠,能治肠府气分诸病,故名。本穴是脾经与阴维之会。备考:《百证赋》:“反张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 16.腹哀穴位:大横穴上3寸。取穴:仰卧,在乳头直下任脉建里穴旁开4寸取之。 主治:腹寒痛食不化,便秘或下痢脓血。针灸:针5分至7分,灸3~5壮。 穴名浅解:“哀”在此处有肠鸣的含义。本穴是脾经与阴维之会,重阴结于腹中,则食不化、下痢脓血、腹痛肠鸣,故以腹衰名之。备考:《甲乙经》:绕脐痛、抢心、膝寒、注利,腹哀主之。17.食窦穴位:任脉中庭穴旁开6寸。取穴:仰卧,从中庭穴旁开6寸,于第5肋间陷中取之。 主治:胸胁支满、隔间雷鸣。针灸:针3~4分,灸3~5壮。 穴名浅解:“窦”在此处当通路解。本穴一方标志着与食道有关,一方它有消水消食、降气的作用,故以食窦名之。备考:本穴别名命关,意味着是生命之关。《扁鹊心书》谓: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 18.天溪穴位:食窦穴上1寸6分。取穴:仰卧,从任脉膻中穴旁开6寸处取之。 主治:咳嗽、乳痈、呃逆。针灸:针4~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胸部属于上焦,为天部,穴在乳旁,又以“溪”形容之,故名之以天溪。一说:乳汁自身产出,自然流溢,因以天溪名之。备考:《大成》:主妇人乳肿、溃痈。 19.胸乡穴位:天溪穴上1寸6分。取穴:仰卧,从任脉玉堂穴旁开6寸取之。 主治:胸胁支满、引胸背痛。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寥阔之处都可以称乡,如水乡、山乡等。胸廓内藏肺脏,吸气时得以扩张,故以胸乡名之。凡胸闷气实之症,取之有效。备考:《甲乙》:胸胁满,却引背痛,卧不得转侧,胸乡主之。 20.周荣穴位:胸乡穴上1寸6分,中府穴下1肋。取穴:仰卧,从任脉紫宫穴旁开6寸处取之。 主治:胸胁胀满。咳逆、唾脓。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周”在此处指周身,“荣” 指营养。脾统血、脾主肌肉,其经气循行到此,向左右散布其精微,以荣养其周身,故名。凡土不生金之咳逆上气,脾胃升降失常之胸胁胀满,均可针灸本穴。备考:《千金》:周荣主食不下、喜饮。 21.大包穴位:腋下6寸。取穴:侧卧举臂,于腋中线当腋下6寸处取之。 主治:胸胁痛、喘息。针灸:针3分,灸3壮。 穴名浅解:大包穴为脾之大络。《大成》谓:“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经灌溉五脏”,故以大包名之。上有周荣穴布散其精微,下有大包穴濡敷于脏腑,说明腧穴命名,是互有关连。备考:《标幽赋》:“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
(五)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左右共18穴。本经病候:心痛、嗌干、口渴欲饮、目黄,实则喜笑不休,虚则悲泣惊恐。胁痛、手臂内侧痛,掌心发热。 1.极泉穴位:腋下筋间。取穴:手平伸举,当腋窝中间动脉应手处取之。 主治:心痛、目黄、臂肘冷痛。针灸:针3分,灸7壮。 穴名浅解:“极”当高字解。“泉”为水之源。本穴居心经最高之位,其经好似从高而深的部位流出,故名为极泉。备考:《铜人》:极泉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 2.青灵穴位:肘上三寸。取穴:仰卧,少海穴上3寸,手掌按后头取之。 主治:头痛、目黄、肩臂不举。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本穴属于手少阴经,少犹青也,具生发之气;心为君主之官,通窍而藏灵,因以青灵名之。观本穴主治多为虚症,便可印证穴名的意义。备考:《铜人》:青灵治肩臂不举,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3.少海穴位:肘内侧横纹头。取穴:仰卧,手掌按后头,于肘窝横纹头处取之。 主治:头痛、齿痛、瘰疬。针灸:针5~8分,灸3~5分壮。 穴名浅解:“少”在此处有代表手少阴经的含义,“海”为泉水所归。本穴为该经的合穴(其经气象百川汇合入海),属水,故以少海名之。备考:《席弘赋》:“心疼手颤少海间,若要除根覔阴市。” 4.灵道穴位:掌后1寸5分。取穴:仰掌,从掌后横纹神门穴向上量1寸5分取之。 主治:心痛、暴瘖、瘛瘲。针灸:针3~4分,灸3~7壮。 穴名浅解:“道”在此义为道路。本穴属心经,心主血,属阴,阴之精曰灵,故以灵道名之(通灵之道)。本穴为该经的经穴,属金,凡火盛尅金,喘咳之症,宜补此穴,益水以御火。备考:《千金》:灵道主心痛悲恐,相引瘛瘲。 5.通里穴位:掌后1寸。取穴:灵道穴下5分处取之。 主治:热痛心烦,心悸怔忡、头痛、暴瘖、目眩。针灸:针3分,灸3壮。 穴名浅解:本穴为心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阳小肠经,为表里经相通之穴,故名通里。“里”在此有二义,一为通理表里二经,一为通心经之里。备考:《玉龙赋》:“通里疗心惊而即瘥。” 6.阴郄穴位:掌后去腕5分。取穴:通里穴下5分处取之。 主治:心痛、惊悸、盗汗、鼻衄。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郄”义为隙,指孔窍。本穴属手少阴经,又是本经的郄穴,故名以阴郄。郄穴多用于急症。备考:《百证赋》:“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7.神门穴位:掌后锐骨端陷中。取穴:仰掌,在豆骨下尺骨端之凹陷处取之。 主治:失眠、怔忡、目黄胁痛、呕血。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本穴属心经,心藏神。门者为出入之处。本穴以神门名之,正意味着本穴为通神之门,与心脏关连密切。且本穴为俞穴,阴经以俞代原,故对于神志方面的疾患,均可选用。备考:《百证赋》:“发狂奔走,上脘同起于神门。” 8.少府穴位:掌内手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取穴:以手指屈向掌中,当小指与无名指尖着掌处中间陷中取之。 主治:心悸、阴挺、遗尿。针灸:同上穴。 穴名浅解:聚处为府。本穴属手少阴心经,属火;又是本经的荥穴,亦属火;意味着本经经气在本穴处聚集较深,故以少府名之。备考:《外台》:少府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痠掌中热,手蜷不伸。 9.少冲穴位:手小指端之内侧部。取穴:在手小指内侧去爪甲角1分许。 主治:心悸、中风昏迷。针灸:针1分,灸3壮。 穴名浅解:“冲”在此处义为冲进。本穴属手少阴心经,又是本经的井穴,属木。木能生火,意味着心经在本穴处开始向前游走冲进,故以少冲名之。备考:《百证赋》:“发热使少冲曲池之津。”《玉龙赋》:“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
(六)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左右共38穴,主要病候:耳聋、目疾、颔肿、咽喉痛,肩、臂外侧后缘痛。 1.少泽穴位: 手小指端的外侧部。取穴:从小指外侧端爪甲角一分许取之。 主治:头痛、目翳、催乳、鼻衄、中风昏迷。针灸:针1分,灸3壮。 穴名浅解:本穴为小肠经井穴,属金,金能生水。本经为火经,金水之穴,承本经之阳火尅制,化为阴柔之水,故以少泽名之。备考:《百证赋》:“攀睛攻少泽肝俞之所。”《玉龙赋》:“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之可推。” 2.前谷穴位: 手小指外侧本节前。取穴:握拳,于本节前骨边赤白肉际陷中取之。 主治:耳鸣、头项痛、乳痈。针灸:针2~3分,灸3~7壮。 穴名浅解:本穴位于小指外侧本节前凹陷处,故以前谷名之。本穴为该经的荥穴,属水,凡本经热症如喉痹、热病汗不出者宜补此穴,以溢水制火。备考:《图翼》:主治妇人产后无乳。 3.后溪穴位: 手小指外侧本节后。取穴:握拳,于小指尺侧本节后赤白肉际取之。 主治:头项强、目赤、耳聋、寒热。针灸:针5~8分,灸3~7壮。 穴名浅解:本穴位于小指外侧本节后凹陷处,承少泽、前谷之波泽,流经此处成溪,故以后溪名之。本穴为该经的俞穴,属木,为本经的母穴,凡本经虚症,宜补此穴。备考:《百证赋》:“治疸消黄,谐后溪劳宫而看。”“后溪环跳,腿疼刺而即轻。” 4.腕骨穴位: 掌后外侧高骨下陷中。取穴:握拳向内,自后溪穴向上移至两骨接合部陷中取之。 主治:头痛项强、耳鸣、目翳、黄疸、热病汗不出。针灸:针3~5分,灸3~7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手掌外侧高骨下陷中。由于靠近手腕,故以腕骨名之。本穴为该经的原穴,是重点穴。备考:《玉龙赋》:“脾虚黄疸,腕骨中脘何疑。” 5.阳谷穴位: 腕关节的小指侧。取穴:握拳向内,在腕骨穴后,相隔—骨陷中取之。 主治:耳鸣、耳聋、臂外侧痛。针灸:针3~4分(依取穴式进行),灸3~7壮。 穴名浅解:本穴位于腕关节外侧凹陷中,在阳侧,属于阳经,又是本经的经穴,属火,故以阳谷名之。凡本经实热之症宜泻之。备考:《百证赋》:“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 6.养老穴位: 腕后锐骨上。取穴:屈肘,掌心向颜面,以指模尺骨茎突之桡侧缝隙取之。 主治:目视不明、肩臂痠疼。针灸:针1~2分(依取穴法进针)灸3壮。 穴名浅解:老年人常有目视不明、肩臂痠痛等症。本穴为治疗该症的效穴,故以养老名之。本穴为小肠经的郄穴,急症多用。备考:《百证赋》:“目觉,急取养老天柱。” 7.支正穴位: 腕后5寸。取穴:从阳谷穴至小海穴成直线,去腕5寸取之。 主治:目眩、肘挛、手指不能握。针灸:针3~5分,灸3~5壮。 穴名浅解:取本穴时,必须支肘、正臂,故以为名。一说:本经为正,别走为支。本穴是该经的络穴,别走手少阴经故名。备考:《百证赋》:“目眩兮,支正飞扬。” 8.小海穴位: 肘内的两骨间,去肘端5分。取穴: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踝之间陷中取之。 主治:头痛、齿痛、耳聋。针灸:针3分,灸3~7壮。 穴名浅解:小肠为受盛之官,主化物而分别清浊,上与胃府相连,均为水谷之海;且本穴为合,属土,为该经的子穴;更兼穴位在表里经少海穴的近处,故以小海名之。备考:《千金》:小海主癫疾、羊痫吐舌。 9.肩贞穴位: 肩关节后下部。取穴:垂手,从腋后缝尖端上1寸处取之。 主治:肩胛痛,手臂麻木不仁。针灸:针5分~1寸。 穴名浅解:“贞”其义为正、为定,如“正者不正,邪气干也;不定者定,精气复也。”肩贞穴处,不宜受到外邪干扰,外邪干扰后,针灸肩贞穴能够祛邪扶正,故名为肩贞。备考:《甲乙》:耳鸣无闻,肩贞及完骨主之。 10.臑俞穴位: 三焦经肩髎穴后大骨下陷中。取穴:在肩贞穴直上。肩端后,大骨下缘陷中取之。 主治:肩臂痠痛。针灸:针8分~1寸,灸3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肌肉松软, 肉不着骨,名臑;该处易受外邪侵犯,故以臑俞名之。该穴为手太阳、阳维、阳蹻之会,为治疗肩臂痠痛的要穴。备考:《甲乙》:寒热肩肿,引胛中痛、肩臂痠。 11.天宗穴位: 秉风穴下大骨下陷中。取穴:秉风穴下,间隔骨岡,在其边缘取之。 主治:肩胛痠痛。针灸:针3分,灸5~7壮。 穴名浅解:《书•尧典》:禋于六宗。”疏:“天宗者,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江河岱也。”天宗、秉风、曲坦三穴,排列有天宗之象,故以天宗名之。备考:《甲乙》: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12.秉风穴位: 肩胛骨上方。取穴:肩胛骨上缘,天宗穴直上,距曲垣1.5寸处取之。 主治:肩胛疼痛难举。针炙:针5分,炙3~5壮。 穴名浅解:“秉”在此义为掌管。此穴主治诸风痹痛,故名为秉风。该穴为手太阳、阳明、手足太阳之会。备考:《甲乙》:肩痛不可举,天容及秉风主之。 13.曲垣穴位: 在肩中央曲胛陷中。取穴:当肩胛罔上缘中央凹陷处之。上与胆经肩井穴,三焦经天髎穴成直线。 主治:肩胛拘急疼痛。针炙:灸5分,炙3~7壮。 穴名浅解:穴在肩胛棘隆起处,该处斜曲如垣(短墻),故以曲垣名之。一说:天宗喻天上的宗星、宗正、宗人等垦,曲垣喻列星围拱主星之外垣,故名。备考:《甲乙》:肩胛周痹,曲垣主之。 14.肩外俞穴位: 肩胛骨由上方,去脊3寸。取穴:从督脉陶道穴外开3寸取之。 主治:肩背寒痛、颈项强急。针炙:针6分,炙3~7壮。 穴名浅解:该穴在肩部,距离督脉较远,并容易受外邪侵犯,故以肩外喻名之。备改:《甲乙》:肩胛中痛而寒至时,肩外俞主之。 15.肩中俞穴位: 肩胛骨内上方,去脊2寸。取穴:从督脉大椎穴外开2寸取之。 主治:咳喘上气、目视不明、肩背痛。针炙:针3~6分,炙5~10壮。 穴名浅解:该穴在肩部,距离督脉较近,亦易受外邪侵犯,故名为肩中俞。备考:《甲乙》:寒热厥,目不明,咳上气唾血,肩中俞主之。 按:有人谓肩外俞、肩中俞的“肩”字乃“脊”字之误;如按穴名的意义,以脊外俞、脊中俞易为人所理解,确否,有待考证。 16.天窗穴位: 大肠经扶突穴后。取穴:在扶突穴后(横量)5分处取之。 主治:耳聋耳呜、喉痹,暴。针炙:针3次,炙3壮。 穴名浅解:头颈部于人体属天部。该穴在扶突穴后,能疗耳聋、暴瘖、喉痹诸,如闭而得开,故以天窗名之。备考《外台》:天窗主耳聋无闻……。 17.天容穴位: 耳下曲颊后。取穴:天窗穴上1寸取之。 主治:耳聋、耳呜、喉痹。针炙:针5~8分,炙3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耳下曲颊后,治疗功效与天窗略同。但天窗用以开闭,在于救急,天容疗其失容(病态),在于缓辅,故名。一说:古人的头盔弯曲下垂,防护头颈,穴居其下,头颈为天部,故名天容。“容”《仪礼•乡射礼》注:容以革为之,可以容身(容为防矢之器)。备考:《千金》:天容主咳逆呕沫。 18.颧髎穴位: 面额骨锐端陷中。取穴:从眼外眦角直下,颧骨际陷中取之。 主治:口眼喎斜、齿痛。针炙:针2~3分。 穴名浅解:本穴在颧骨上的凹陷处,故名颧髎(髎,应改窌,义为空隙)。本穴为手太阳、少阳之会。备考:《百证赋》:“目兮颧髎大迎。” 19.听宫穴位: 耳珠前。取穴:耳屏前陷中取之。当三焦经耳门穴、胆经听会穴之间。 主治:耳聋、耳鸣、齿痛。针炙:针3~5分,炙3~5壮。 穴名浅解:本穴在耳屏前,张口出现凹陷处。耳司听,故以听宫名之。本穴为手足少阳和手太阳之会。备考:《百证赋》:“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

腧穴-配图


头颈部腧穴示意图
頭頸部腧穴示意圖
人体耳穴图
胸腹部经络腧穴示意图
胸腹部经络腧穴示意图
背腰部腧穴示意图
背腰部腧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上肢内侧穴位图
上肢部经络腧穴
上肢部经络腧穴
手针掌侧穴位
下肢外侧穴位图
下肢内侧穴位图
下肢部经络腧穴1
下肢部经络腧穴1
下肢部经络腧穴2
下肢部经络腧穴2
任脉图谱
督脉图谱
足少阳胆经循行示意图
足少阳胆经循行示意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