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1日 星期三

中醫病因學


中醫病因學
一、外因
病因就是致病因素,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種。凡病從外來者為外因,病從內起者為內因,不屬以上範圍內的如意外創傷和蟲獸傷害等為不內外因。
外因方面以六淫為主,即風、寒、暑、濕、燥、火。寒、暑、濕、燥、風本為一年四季的常氣,春主風、夏主暑、長夏主濕、秋主燥、冬主寒,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五氣。又因暑即是熱,熱極能化火,其餘風、濕、燥、寒在一定條件下亦能化火,因而又將「火」加入,一般稱作「六氣」。六氣本為正常氣候,亦稱「正氣」,如果非其時而有其氣,便是反常氣候,就叫「邪氣」,如風邪、暑邪、濕邪之類,又因這種現象都是越出常軌,故又叫「六淫」。
六淫是外感的主要因素,當人體內外環境失調時,感受六淫後即能發病。其中除暑和燥二氣在夏秋季節外,風、寒、濕、火四季均能發現,故外感病因又以這四氣為最多。
一、風:風性多動善變,流行最廣,常因季節不同,跟著氣候轉化,而有風溫、風熱、風寒之異。又常與其它邪氣結合為風暑、風濕、風燥、風火等,故前人稱風為百病之長。
感染風邪發病,輕者在上焦氣分為傷風,出現惡風、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聲重。重者在經絡臟腑為「中風」,出現口眼歪斜,語言蹇澀,半身不遂,猝然倒仆,輕微的移時即能蘇醒,嚴重的不省人事。但這種「中風」(中醫稱之為「真中風」) 與由於內因引起者不同,必有「發熱或不發熱、有汗或無汗」等表症可辨。
風從內生的,多由陰血虧損或痰火熱甚所造成,使人昏厥、驚搐、暈眩、麻木、角弓反張等,雖似風的症狀,但與外風截然不同,稱做「內風」。
二、寒:寒為陰邪,性主收引。傷於體表者為傷寒,呈現惡寒、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脉象浮緊、舌苔白膩等症狀。直接傷於裡者為「中寒」,呈現嘔吐清水、腹痛、腸鳴、大便泄瀉,並有嚴重的肢冷脉伏。
祛散寒邪,只有辛溫一法,但傷寒以解表為主,中寒則宜溫中回陽。傷寒傳變可以化熱,不能固執溫散,中寒很少化熱,且常使陽氣日漸衰退。
寒邪最易傷陽,而陽氣衰弱的亦能產生寒象,如嘔吐、腹痛、泄瀉、肢冷等症,這是寒從內生,故稱做「內寒」。由於這種寒根本上由於陽虛引起,故治以扶陽為主,與中寒的溫法有所區別。
三、暑:暑是夏令的主氣。根據內經說:「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又說:「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可知暑病就是熱病,僅是季節上的分別而已。故感受暑熱,多見壯熱、口渴、心煩、自汗等熱症,由於暑熱傷氣,影響心臟,又常兼見喘喝、脉洪而虛。
暑熱挾風傷表,影響上焦,類似風溫症初起,有惡風、身熱、口渴、自汗等症。倘在烈日下長途奔走,或在田野勞動,感受暑熱,則身熱口渴,頭痛,氣粗,體重肢軟,精神倦怠,小便短赤,這就稱為中暑,也叫中喝。體質素虛,過度勞累,汗多心弱,亦能頭暈,心煩,倒地不省人事,冷汗不止。
中暑是熱症,多因動 (如烈日下勞動奔走) 而得之,陽主動,故也稱陽暑;相反地,暑令有靜而得病的,即避暑於涼亭水榭,或貪涼露宿,迎風裸臥,因而發生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症,或因恣啖生冷,再加上腹痛、泄瀉的,就稱做陰暑。陰暑實際上是一個寒邪症。
暑熱之氣最易傷氣傷陰,稽留不解,能使陰液耗傷,精神疲憊,有如虛癆,稱為暑瘵。
暑熱往往挾有濕氣,這是由於天熱地濕鬱蒸的結果,或多啖瓜果,內先積濕,再感暑邪,則暑濕愈盛。故暑症常兼胸悶、嘔惡等症,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濕的說法。
四、濕:濕為重濁之邪,粘滯難化。在外因中多指霧露或天雨潮濕,感受者發為寒熱,鼻塞,頭脹如裹,骨節痠疼。也有因坐臥濕地,居處潮濕,或水中作業,汗出沾衣,濕邪由皮膚流入肌肉、經絡,則發生浮腫和關節疼痛重著等症。
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生冷瓜果、甜膩食品,能使脾陽不運,濕自內生,稱做內濕。內濕在上則為胸悶、氣分不暢、痰多;在中則為脘痞、嘔吐、飲食呆減、消化不良;在下則為腹滿、溲少、大便泄瀉;也能上至頭為面浮,下至足為腳腫,流竄肌肉經絡為四肢痠痛。
濕屬陰性,與風邪結合為風濕,與寒邪結合為寒濕,比較易治,若與熱邪結合為濕熱,則如油入麵,急切難解。濕和熱性質不相同,濕熱病的症狀亦多矛盾,例如濕溫症身熱,足冷,口渴喜熱飲,舌苔厚膩而黃,治療時必須雙方兼顧。
五、燥:燥為秋季主氣,亦稱秋燥。外感秋燥之邪多在上焦,類似傷風,表現為微寒微熱,頭痛,口乾,唇乾,鼻乾,咽喉乾,乾咳無痰,或痰少粘滯挾血,大便燥結等。
燥亦為火之餘氣,熱病之後往往發現乾燥現象。燥與津血又有密切關係,津血內虧,燥症易起。凡此皆屬內傷,不同秋燥時氣外乘,故秋燥當於甘涼劑中佐入微辛清泄,此則但宜甘涼清潤。內傷燥症範圍較廣,在外則皮膚乾糙,口唇燥裂,目澀,鼻孔覺熱;在內則渴飲、善飢,咽乾噎膈,便閉,尿黃短澀等。
過服溫熱之品,或用汗、吐、下法克伐太過,均能傷津亡液,出現燥象,並能釀成痿躄、痙病、勞嗽等重症。
六、火:從外因方面來說,火是一種熱邪,由風、寒、暑、燥、濕五氣所化。及其燔灼則充斥三焦,表現為口臭,喉痛紅腫,舌生芒刺,胸悶煩躁,口渴引冷,腹滿溲赤,甚至發斑發疹,神昏狂亂,迫血妄行,有如燎原之勢。
五臟亦能化火,稱做五志之火。以肝膽之火 (又稱「相火」),最為多見,症現目赤,口苦,頭昏脹痛,面紅耳鳴,睡眠不安,亂夢顛倒,胸悶,脇脹,以及夢遺、淋濁等。不論五氣化火或五志之火,多為實火,當用苦寒直折,不是一般清熱劑所能治療。
陰虛內熱,出現潮熱盜汗,面頰泛紅,虛煩不眠,舌紅光剝。或陽虛於下,火浮於上,出現牙痛、心煩、頭汗、耳鳴等症,稱為「虛火」。虛火是與實火相對而言,實火可瀉,虛火當補,實火可降,虛火當引之歸原。實火和虛火均有水虧現象,但實火多先火旺而後水虧,其勢急;虛火則先水虧而後火旺,其勢緩。
外感症由六淫引起,是指風、寒、暑、濕、燥、火之邪侵襲肌表的症候。另有直接侵害內臟的如中寒等,雖屬外邪不能認作外感病。同時如內風、內寒、內濕、以及津血內虧之燥,五志內鬱之火,雖與六淫的名稱相同,但性質不同,應加以嚴格區別。特別是對於外因和內因錯雜並見的症候,如外寒和內濕兼病及外寒和外濕,同屬寒濕二邪,治法各異,必須分辨清楚。
疫癘之邪,亦為外來致病因素之一。疫是互相染易,不問大小,病狀相似,即傳染的意思;癘是指自然界一種毒戾之氣,危害健康最大,不同於普通的六淫之邪。癘氣的發生,多由淫雨、亢旱,或家畜瘟死,穢物腐敗等醞釀所成。從性質上分為寒疫和瘟疫兩項,多由口鼻吸受,直入腸胃,發病極速。
感染六淫之邪不即發病,經過一個相當時期方才出現病症,例如,冬天受了寒邪,到夏天才生溫病;夏天受了暑邪,到秋天才出現暑病。這就稱作「伏邪」。伏邪和新感相對,主要是從症狀的表裡、輕重和傳變的遲速來鑒別。以溫病為例:新感溫病初起多表症,來勢較輕,逐漸化熱,由表入裡,傳變也比較慢。伏邪溫病初起無表症,一發作後就顯出內熱甚重,有傷陰耗液的趨勢,即使由於新感觸動伏邪引發,初起雖有表症,但它的傳變也特別迅速。

二、內因
內因以七情為主,還有痰、瘀、寄生蟲等,同為重要因素。
一、七情:七情即憂、思、喜、怒、悲、恐、驚,內經上指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又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據此,七情發病是一種情志病,是因於外界事物的刺激,使精神上發生變化。由於外界刺激的不同,精神的變化也有不同的反映。常見的症狀,如抑鬱不樂,喜怒無常,心煩意亂,驚惕善疑,失眠多夢,悲哀哭泣,不飢不食,胸悶太息,嚴重的神志恍惚,語言錯亂,如癲如痴。
七情引起的病變,主要是氣的變化,內經提出了氣上、氣緩、氣消、氣下、氣亂、氣結,後人根據這些理論又有氣滯、氣壅、氣鬱、氣閉等名稱。總的說來,七情的影響最先是氣,氣與血是不可分離的,故病情進一步就影響到血。氣血受七情影響為病有虛有實,但在初期實多虛少,故以調達氣血,使其舒暢和平,實為重要步驟。
七情變化既由外界刺激引起,似可作為外因,但是與一般的外因發病畢竟不一樣。外因引起的只要去其外因其病即愈,七情已經在精神上起到變化,並使內在的生活情況改變,即使刺激不再存在時也不能立即恢復。
同樣的七情病,由於刺激有強弱,在病症上就有顯著的差別。同時,病人的體質和敏感性,對受病亦有極大關係,需要仔細觀察。
二、痰:脾陽衰弱,水濕不化,凝聚成痰;肺熱煎熬津液,亦能成痰。痰與內臟的關係,以肺和脾最為密切。
痰的主要症狀為咳嗽,阻礙氣機肅降則為喘息;亦能流竄經絡,出現手足麻木、舌強蹇澀、瘰癧癭瘤等症。若和其它因素結合,有寒痰、熱痰、燥痰、濕痰、風痰等,則症狀更為複雜了。
痰在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因痰生病之外,很多病症均能引起痰濁,既有痰濁必須兼顧。顯而易見的如傷風、傷寒,多有咳痰,疏散風寒劑中往往佐入化痰藥。中風症尤以滌痰開竅為治療要著。
三、飲食:飲食為營養的泉源,但恣貪口腹,沒有節制,運化不及,亦能致病。如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吐逆吞酸,或引起寒熱、頭痛、泄瀉的,稱做傷食。
傷食,多成腸胃病。即內經所說的「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也有本身消化薄弱,不能多食,食後飽脹,稍進油膩,大便溏薄,中醫稱為脾虛。並以能食不消化為胃強脾弱,知飢不能食為脾強胃弱。
四、蟲:以蛔蟲、蟯蟲、寸白蟲等腸寄生蟲為常見。多由濕熱素重、飲食不潔、雜進生菜瓜果和香燥肥甘等而成。
患有腸寄生蟲病的症狀,呈現面黃飢瘦,眼眶、鼻下黑色,鼻孔或肛門作癢,唇內生白點如粟粒,食慾減退或異常亢進,有的還嗜食生米、茶葉,腹內陣痛,面部變色。在小兒尤易釀成疳積,腹大堅滿,俗呼疳膨食積。
癆瘵即傳屍癆,由癆蟲傳染,病在於肺。症見咳嗽咯血,失音氣促,骨蒸盜汗,面色晄白,顴紅如妝,傷人最甚。
    病因雖分外因和內因,但不能把它們孤立起來看。中醫分疾病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就以六淫和七情作為兩者的主因,其實,外因不通過內因不容易侵害人體,同樣地內因也往往由外因而引發。同時,除了發病的主因之外,還應當注意其他因素,如生活、營養、居住條件等,均有極大關係。

三、不內外因
疾病的發生,有意外損害,既不屬於內因,又不屬於外因,稱為不內外因。
一、房室傷:指色慾過度,精氣受傷。不僅身體虛弱,還易招致病邪。其症狀多為面色憔悴,神情憂鬱,腰背痠痛,四肢清冷,夢遺滑精,陽萎早泄,因而引起心悸、盜汗、潮熱等。
二、金刃傷:指刀劍創傷或跌打損傷一類。主要是體表腫痛、出血,或筋傷、骨折、皮爛,或瘀血凝滯等。  
三、湯火傷:指湯火燙傷或火灼燒傷。
四、蟲獸傷:指毒蛇猛獸等咬傷,除了體表受到直接傷害外,還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
五、中毒:一般多指食物中毒或藥物中毒,如內經所說:「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猝持寸口,何病能中。」金匱要略也指出了「鹽多食,傷人肺」及「礬石生入腹,破人心肝」等。
不內外因和內因、外因也有關係,譬如刀傷後外邪再從創口侵入,能發生嚴重的破傷風症。所以三因中任何一因,都不能把它孤立起來。
三因之說,最早見於金匱要略:「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脉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後來陳無擇作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簡稱三因方),指出:「一曰內因,為七情,發自臟腑,形於肢體;二曰外因,為六淫,起於經絡,舍於臟腑;三曰不內外因,為飲食、饑飽、叫呼傷氣,以及虎狼毒蟲、金瘡、壓溺之類。」以上二說雖然同樣分為三因,意義並不一樣。金匱要略以外邪為主,認為傷於皮膚和血脉為淺,即為外因;由經絡入臟腑為深,即為內因。是以病症的部位淺深分內外,不是從病因上分內外。三因方則以天人表裡立論,以六淫侵害、病從外來者為外因;七情所傷、病從生者為內因;而以飲食饑飽等與六淫七情無關者為不內外因。從病因來說,當以三因方的分類較為明確,他在每類之後,還有論有方劑,可以採作參考資料。

四、三因括約
病之來,必有因,一個原因可以生出多種不同的病,而同一病症也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造成。所以中醫有「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特點,一個藥方能治幾種不同的病,有時在一種病上又必須用幾個藥方來治療。例如同一熱邪,有的表現為發熱,有的咳嗽,有的失血,只要求得是熱邪,病症雖異都能用清涼劑;又如同一發熱,有因熱邪、因寒邪、因血症而起的,發熱雖同而所以引起發熱的原因不同,就不能專用清涼劑退熱了。這是說明病因對於治療的重要性,故治療任何一種病,首先要把原因弄清楚。
為了便於初步掌握病因,我想把內因、外因和不內外因加以合併和補充,提出十三個綱要,即:風、寒、暑、濕、燥、火、疫、痰、食、蟲、氣、血、虛,並綜合地結合一般治法,加以說明如下。這當然是不夠成熟的,而且必須在了解三因以後才能應用,但對臨症上尚有一定的幫助。
一、風:輕者傷於表,症見鼻塞聲重,時流清涕,咳嗽;稍重則身熱頭痛,自汗或無汗。重者中於裡,在經絡為口眼歪斜,手臂麻木,肌肉不仁,身體重著;在臟腑為口流痰涎,舌強語蹇,昏不知人。
風邪從外來,必須驅之外出,治法不離辛散。在表宜宣肺疏風,在裡宜追風達邪。至於治中風症而用滋陰熄風、滌痰或降火諸法的,乃屬類中風的療法,當於因虛,因痰、因火各因中求之。
二、寒:傷於表,症見惡寒身熱、頭項強痛、體疼、無汗,中於裡為嘔吐、泄瀉、腹痛、四肢厥冷。
寒邪亦為外邪,但性寒易傷陽氣,故在表用辛溫疏解,在裡當溫中,倘表裡同病,則溫中散表並用。
三、暑:輕者,症見身熱汗多,煩渴,倦怠少氣;重則為昏倒,壯熱,身軟,汗出、氣粗。
暑雖外邪,性熱耗氣,不當發汗。輕症宜宣熱却暑,重症宜清心滌暑。暑與熱的差別在於暑挾濕氣,故常佐芳香之品。倘由於貪涼、飲冷而招致的陰暑病,根本上是一種寒症,可參照寒邪治療。
四、濕:表濕,症見寒熱、頭脹如裹、胸悶、體重;內濕,在中焦為胸悶、舌膩、脾胃不和;在下焦為泄瀉、足腫,小便不利。積濕成水,則腹部腫脹,或流溢皮膚為上下浮腫。
濕系重濁有形之邪,用芳香可以化濕,苦溫可以燥濕,風藥可以勝濕,利尿可以導濕,通便可以逐濕。故在表宜發汗祛濕;在中焦輕者宜芳香化濕,重者宜溫燥濕濁;在下焦宜滲利膀胱或攻逐積水。濕與熱合,成為濕熱症,治法不離清熱化濕,就須衡量濕重熱輕或熱重濕輕而隨症使用。
五、燥:秋燥傷表,症見微熱、乾咳、鼻燥、口乾。津液枯燥,傷於內,則為口乾、消渴、唇燥皸裂、大便閉結。
在表宜辛甘微涼,輕宣上焦;在內宜甘涼清潤,滋養肺胃。倘陰血枯燥而現動風症狀,則應列入虛症範圍論治。
六、火:邪熱燔灼,症見壯熱,口臭,腹滿便結;邪火鬱結不發,則症見煩悶、頭脹、喉腫、牙痛;君火上亢,則症見煩躁不寐,舌尖紅絳;相火不靜,則症見頭脹耳鳴,夢遺;虛火內燔,則症見潮熱盜汗,面部泛紅等。
火性炎上,其用為熱,治法以清降為主。實火宜承制,鬱火宜宣發,君火宜寧靜,相火宜苦泄,虛火宜潛養。因火而熱,因熱而燥,明暸火和燥,熱已包括在內。
七、疫:寒疫,症見背寒頭脹,胸悶、手麻;溫疫,症見壯熱神昏,咽痛、發斑。
疫症不循經絡傳變,雖有表裡之分,大多邪伏中焦,治宜辟穢溫化,或清瘟敗毒。
八、痰:風痰,多見咳嗽惡風;痰熱,多見咳嗽口乾;濕痰,多見咳嗽嘔惡;痰飲,多見咳嗽氣短;痰水停積,多見咳嗽胸脇作痛;痰氣凝結,多發瘰癧等。
痰的生成,不外濕聚、熱煉而成。濕宜健脾化痰,熱宜清肺化痰。然後再依具體情況,加以分別治療:外感用宣散,痰飲用溫化,痰水停積用瀉下,痰核瘰癧用消磨耎堅。痰的症狀在外感和內傷症中經常出現,或作主症治,或作兼症治,隨症斟酌。
九、食:傷食在胃,症見胸滿舌酸,噫出腐氣;在腸則為腹痛泄瀉。
食滯內阻,以消導為主,在胃宜消運,在腸宜導滯。因傷食導而引起的其它病症,如痢疾等治法均不例外。
十、蟲:蟲症多見心嘈,腹痛陣作,面色萎黃,甚則腹部膨脹如鼓。
有蟲當予殺蟲,一般多用殺蟲劑治療,亦有用辛酸苦降合劑,使蟲萎靡致死。
十一、氣:氣滯,症見憂鬱、惱怒、胸脇不暢、脘腹脹滿;氣逆,則症見胸宇堵塞、呼吸短促;氣浮,則症見心悸、驚惕、神思不安;氣陷,則症見萎頓困倦,四肢無力、腹內常有下墜感。
中醫對氣分病是極為重視的,內經說:「百病皆生於氣。」氣滯宜疏利,氣逆宜肅降,氣浮宜鎮靜,氣陷宜升提。一切血病往往由氣分引起,或雖不因氣分引起而須從氣分治療的,均宜密切注意。
十二、血:血熱,症見妄行溢出之症;血寒,多見凝滯之症;血瘀多見癥積、月經閉阻。血不固攝,多見吐衄、崩漏不止。
血宜循行通暢,血病則不是流溢妄行,即是凝滯不行。行者當止,宜清涼,宜固澀;不行者當通,宜溫和,宜散瘀。其有氣虛不攝或氣滯瘀阻者,宜參用益氣攝血或理氣去瘀法。
十三、虛:精虛,症見腦鳴,脊背痛,腰痠,腳軟,陽萎早泄;神虛,為心悸,失眠、恍惚,健忘,不能思考;氣虛,為音低,呼吸短促,常感胸悶、疲勞,自汗,消化遲鈍;血虛,為頭暈,脫髮,瓜甲不華,面色晄白,形瘦,膚燥,月經量少色淡,或經閉不潮。
虛症當補,精虛補腎,神虛補心,血虛補肝,氣虛補肺與脾。也可簡分為陽虛和陰虛,陽虛則怕冷,少氣,自汗,食減,大便溏;陰虛為骨蒸,怔忡,盜汗,遺精,經閉等。補陽宜甘溫益火,補陰宜以甘涼滋水為主。
十三個綱要裡,我們把七情分散在各方面,加入了氣、血兩項。氣和血雖然不是病因,而且氣和血的病變常由多種原因引起,但已經引起了氣或血的病變,往往成為一個重要病因。比如因七情引起氣鬱,可以影響其它內臟產生一系列的病症,治療上也以調氣為主。所以內經對外感病指出風為百病之長,對內傷症又指出百病皆生於氣。很明顯,氣在病理上也是病因之一。此外,又補充了虛作為原因,虛是其它因素所致的後果,然既成為虛也能產生其它病變。例如傷風發汗太多,造成陽虛,症見汗出不止,即當從虛治;久瀉不止,造成脾腎兩虛,此時,可以拋棄發病原因不管,而從虛治;其它疲勞過度、房室過度造成的虛弱,和一般病後、婦女產後的虛弱症,同樣要從虛治。總之,因病可以致虛,因虛亦能致病,一到虛的地步,就成為一個病因了。
每個病因所引起的症狀相當複雜,而且有的時候,病因和病症還有互為因果的情況。臨症上變化雖多,能夠抓住幾個主要的綱,依據表裡、虛實、寒熱的辨症方法,將主因、主症分別清楚,從而按照主治加減,便不至茫無頭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