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0日 星期一

氣血津液


氣血津液理論
氣和血並重,更把氣作為血的統帥,這是中醫生理上的一種認識方法。氣的名稱相當多,有元氣、真氣,這些都是指整個人體內氣血和其他物質及能力,名雖異而實為一種。另有陽氣、陰氣之稱,這是從元氣內分別兩大作用,說明一種能保衛體表,另一種能保持精力不使虧耗,故也叫真陽、真陰。還有宗氣、中氣,是指元氣中有一部分屬於上焦肺,另一部分屬於中焦脾胃,所以亦叫肺氣、胃氣。概括地說,均為元氣。
氣的分類   
氣血的氣,有些地方代表能力,有些地方代表物質,因而有氣屬無形、血為有形的說法。
血液的作用,《內經》上指出:“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說明全身都靠血液營養,所以又說:“以奉生身,莫貴于此”。在生理方面,特別指出:“心生血,肝藏血,脾統血”。凡是心臟衰弱或血虧,循行失調,會出現心悸、驚惕、脈來歇止;當精神過度刺激影響“肝藏血”的職守,容易引起吐衄;若脾臟功能發生病變,也會失其統攝作用,產生大便出血和婦女月經過多及崩漏等證。治療上常用的和血、養血和引血歸經方法,大多是針對心、肝、脾三臟而用的。
津液是人體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腸液、涕、淚、唾等。津液廣布於臟腑器官之內和組織之間,起著滋潤濡養作用,又是氣的載體,使氣行於全身。津液又是化生血液的物質之一。津液又分為“津”和“液”。一般地說,性質清稀,流動性大的,主要分布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等部位,並滲入血液,起滋養作用的為“津”。性質較為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於關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的,稱之為“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