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陽三焦經脈 |
现代医学并无三焦这个名词。中医医学则言:[司掌后天元气之源]。肾是人天赋[先天之气]的发源地,而三焦乃是人出生后,将经由食物而获得的[后天之气]吸收体内,并让其循环内脏的机能。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上焦由脖子根部开始直通心窝处,包含主要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焦由心窝开始至肚脐为止,包含消化系统。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包含泌尿排泄系统。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主要任务。三焦经的穴道于心包经中已有提及,而上焦的膻中、中焦的中脘、下焦的阴交都是调节机能的重要穴位。三焦经的经脉发生异常时,身体会出现各种症状,如重听、眼角痛、喉咙或脸颊痛。脖子、下巴、肩膀、手臂疼痛。又,中焦部份的心窝至肚脐的肌肉发硬,则是生殖器、泌尿器异常的征兆。三焦经的主要穴位有二十三个。
|
神秘的三焦經:人體健康的總指揮
三焦有什麼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場婚禮的司儀、一台晚會的導演、一個協會的秘書長、一個工程的總指揮。它使得各個臟腑間能夠相互合作、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地為身體服務。
我們通常說“五臟六腑”,那六腑是什麼?沒有學過一點中醫知識的人是說不清楚的,通常只能說全五腑 胃、大腸、小腸、膀胱、膽。還有一腑,就是三焦。我們的五腑都像一個容器,且時滿時空,就像我們的胃腸,被食物填滿又排空,週而復始。三焦就是裝載全部臟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個人的體腔。古人將三焦分為三部分 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膽,下焦腎、膀胱、大小腸。
三焦有什麼功能呢?它就像是一場婚禮的司儀、一台晚會的導演、一個協會的秘書長、一個工程的總指揮。它使得各個臟腑間能夠相互合作、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地為身體服務。對於它的具體形狀,從古至今就爭論不休,現代有的醫家把它等同於淋巴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組織間隙、微循環等,但都不能涵蓋三焦的實際功用。咱們也沒必要把三焦硬與西醫解剖意義下的器官進行類比。
按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解釋,三焦是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器官。這時它更像是一個財務總管,負責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氣血和能量。
“三焦者,總領五臟、六腑、榮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三焦之氣和則內外和,逆則內外逆。”
上邊這段文字是漢代華佗所寫《中藏經》中的一段話,此書文字古奧,但對三焦的這段闡述倒是通俗易懂。先不說此語是不是真的出自華佗之口,但三焦在五臟六腑當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簡而言之,三焦有兩大主要功用:
一、通調水道。《靈樞經》上說:“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
二、運化水谷。正如明代醫家吳勉學在《醫學發明》中所說:“水谷往來,皆待此以通達。”“焦”通“”,乃引火之物,以火才可腐熟食物,古人遣詞命名皆有深意。
三焦之功能如此強大,理應在治療上屢建奇功,但實際遠非如此,因為大多數醫者對三焦概念、功用模糊不清,很少有人去探究它的真正奧妙,只是停留在對傳統注釋的一知半解上。機理不明,自然也就無法應用,以致有人根本想不起用三焦經來治療臟腑病這條思路。
這也難怪,古人在三焦治療上就沒留下很豐富的例證供我們參考,就是簡單的闡述都難得一見。明代醫家孫一奎有幾句話或許是其經驗之談:“上焦主納而不出,其治在羶中;中焦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臍旁;下焦分清泌濁,其治在臍下。”古人說話都是如此簡約,按現代人的思想好像跟沒說一樣,其實古人只是給我們打開一扇窗,外面的風景還是要我們自己去看的。有心者可以藉此通達深入,而更多的人還是指望別人一一指點給他 青山在遠處,白雲在上邊,還有流水、小橋 否則即使再開兩扇窗,也是一無所見。
學習經絡可深可淺,雖不能登堂入室去探寶,咱們順藤摸瓜去摘些果子卻也是舉手之勞。請注意觀察一下你出現症狀的位置,看它是發生在哪條經絡循行的路線上,你只要刺激這條經絡上的相關穴位,那麼症狀都會有些改善的。
還說三焦經吧,它的終止點叫絲竹空,正好在我們長魚尾紋的地方,而且很多女士這個地方最易長斑,所以刺激三焦經是可以防止長斑和減少魚尾紋的。這條經繞著耳朵轉了大半圈,所以耳朵的疾患可以說是通治了,耳聾、耳鳴、耳痛都可通過刺激本經穴位得到緩解。這條經從脖子側後方下行至肩膀小腸經的前面,所以和小腸經合治肩膀痛。還能治療頸部淋巴結炎、甲狀腺腫等發生在頸部的疾病。由於順肩膀而下行到臂後側,所以又可治療肩周炎,再下行通過肘臂、腕,那麼 網球肘、腱鞘炎也都是三焦經的適應證。
有一位中年女士,因丈夫有外遇,與其大吵後突然右耳轟鳴不止、晝夜不休,無法入睡。西藥治療3天毫無療效,朋友求我幫忙,病人此時頭痛欲裂、心煩氣躁。我本欲在太衝穴施針以瀉肝火,但此穴用手掐毫無痛覺,知其肝火已上巔頂,針“太衝”已鞭長莫及。便用三稜針在頭頂“百會”附近連刺3下,出血10毫升左右,患者頓覺頭目清爽,但耳鳴依舊。於是沿三焦經從“角孫”至“翳風”到“天牖”一路刮痧,出紫痧多而厚,刮至“天牖”時,耳鳴驟然停止。由此也可以看出,三焦經不正是肝火宣發的出氣筒嗎?曾接觸過許多更年期綜合徵的女士,她們的三焦經個個痛不可摸。
此外,三焦經還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功效呢!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支溝穴可以治脅痛岔氣,液門穴可以治口乾咽痛。
記得春天和十來個朋友去郊遊,都坐在一輛麵包車上,可能是山路不平,車顛簸得很厲害,同行的一位女士突然腰痛得坐不住了,我們趕緊把車停下。這位女士曾因腰椎三度滑脫,做過手術,今天突然舊病復發,又是在荒郊野外,急得大家不知所措,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我。可車上空間太擠,根本沒地方按摩。我飛快地思考著有何變通的方法。上身的什麼經絡穴位能通到腰椎去呢?突然,《難經》當中的一句話“三焦,元氣之別使”在腦中一閃,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元氣乃命門所發,而命門穴正在腰椎位置。當下取三焦經的原穴“陽池”並在其周圍尋找痛點,在兩個手背找最痛點進行按揉,只揉了不過5分鐘,她的腰就一點不痛了。當然,這種手法只是應急,並不能除根。但那天,我們大家卻因為這小小的三焦經而能盡興遊玩卻無後顧之憂。
還有個一緊張就胸悶的朋友,看書、看報、看電視都會莫名地胸悶憋氣、上腹堵脹,胸口就像勒上了禁錮的外殼,不得喘息。經過西醫多少次體檢也沒查出一點毛病來,都認為他是神經緊張鬧的!一次朋友聚會,在打鬧嬉戲中我無意間用拳頭錘了他的胳膊一下,原本是玩笑之舉,他卻痛苦不堪,摀著肩膀直叫疼:“老兄,輕點成嗎,又不是武俠片點穴!”我其實根本沒用力,大家也覺得他小題大做,不就敲了一下胳膊嗎?哪至如此?可看他又不像是故作姿態,我用手按了按他的傷處,他疼得直咧嘴,可馬上又樂了:“老兄,你真神了?剛才還胸悶得緊,喘氣都憋,經你這一打,倒痛快了。”邊說邊自己按摩起被我敲疼的那塊肌肉,胸悶很快就完全消失了。此時我才留心觀察他上臂被敲疼的地方原來是三焦經的消濼穴,這樣看來,他的胸悶當是上焦氣郁而成。想來好笑,我的“無心之過”卻解了他的“無名之苦”,還讓我更多地領悟了“三焦主氣”這句話的奧妙,真是“一搥兩得”!
我每天都在積累知識,但我發現學富五車的人很多都沒有思維。我每天都在參研事理,但我殫精竭慮仍沒有看到覺悟的靈光,倒是在半夢半醒之間,亦真亦幻之際,失神凝望之時,或許有些不期然的東西,那似乎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求醫錄
求醫問:為什麼生氣會跑到三焦經,氣是怎麼走的啊?
Jnc答:因為肝經和膽經之間有通路,而膽經和三焦經內部也有通路,三焦是全身氣的調度員,氣的問題都歸它管,就和出了交通問題要找交警是一個道理。
Xxsh問:我自小坐車就暈,聞到汽油味就不舒服,會打嗝,只不過我可以控制住不吐。可現代社會想不坐車都難,有沒有什麼穴位可以治療暈車?
中里巴人答:這種問題多數是氣鬧的,下次坐車前你揉勞宮,或事先揉中脘取嗝看看。
作者: 中里巴人
- 起於小指次指之端
- 上出兩指之間
- 循手表腕
- 出臂外兩骨之間
- 上貫肘
- 循臑外
- 上肩
- 而交出足少陽之後
- 入缺盆
- 布膻中,散落心胞
- 下膈,循屬三焦
- 其支者從膻中
- 上出缺盆
- 上項
- 繫耳後直上
- 出耳上角
- 以屈下頰至_
-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
- 至目銳眥
經穴
起於關衝,止於絲竹空,左右各23穴位。
關衝 | 在無名指尺側爪甲根部,約去指甲角0.1寸許取穴 | 清熱解表、清心聰耳 | 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舌強、心煩、熱病 | 井穴 |
液門 | 在第四、五掌指關節前凹陷中取穴 | 清頭聰耳、和解表裡 | 頭痛、目赤、耳聾、耳鳴、喉痹、瘧疾、臂痛 | 滎穴 |
中渚 | 在掌指關節後方,第四、五掌骨小頭後緣間陷中 | 清熱利咽、明目聰耳 | 頭痛、目眩、目赤、目生翳膜目痛、耳聾、耳鳴、喉痹、熱病、脊膂痛、肩背肘臂痠痛 | 輸穴 |
陽池 | 在第四指直上,腕部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與小指固有肌腱之間凹陷處 | 利喉聰耳、和解表裡 | 耳聾、瘧疾、消渴、口乾、喉痹、腕痛、肩背痛 | 原穴 |
外關 | 陽池上2寸,當橈、尺二骨之間取穴 | 解表清熱,聰耳明目 | 傷寒、熱病、頭痛、頰痛、耳聾、耳鳴、目赤腫痛、脅痛、肩背痛、肘臂伸屈不利、手指疼痛、手顫 | 絡穴;通於陽維脈 |
支溝 | 陽池上3寸,當橈、尺兩骨之間取穴 | 清熱聰耳、降逆潤腸 | 耳聾、耳鳴、暴喑、熱病、嘔吐、便秘、脅肋痛、肩背痠痛 | 經穴 |
會宗 | 陽池上3寸,支溝穴在尺側旁開約5分,當尺骨之橈側緣取穴 | 聰耳鎮痙 | 耳聾、癇證、上肢肌膚痛 | 隙穴 |
三陽絡 | 支溝穴上1寸,尺、橈兩骨之間取穴 | 聰耳利咽 | 耳聾、暴喑、齬齒痛、嗜臥、手臂痛 | |
四瀆 | 肘尖下方5寸,尺、橈兩骨之間取穴 | 聰耳利咽 | 暴聾、暴喑、齬齒痛、手臂痛 | |
天井 | 在尺骨鷹嘴後上方1寸凹陷中 | 聰耳寧神、理氣消痰 | 耳聾、癲癇、瘰癧 、嚶氣、偏頭痛、脅肋痛、頸項肩背痛 | 合穴 |
清冷淵 | 天井穴上1寸凹陷處,伸肘取穴 | 溫經散寒 | 頭痛、振寒、肩背痛不能舉 | |
消濼 | 在肩髎穴與天井穴的連線上,當臑會與清冷淵中點取穴 | 清熱散風、清心寧神 | 風痺、頭痛、癲疾、項背急 | |
臑會 | 在肩髎與天井穴連線上,肩髎穴下3寸,當肱骨尺側緣,三角肌後緣取穴 | 理氣消痰 | 嚶氣、瘰癧、肩胛肩背痛 | 手少陽、陽維之會 |
肩髎 | 在肩峰後下際,上臂外展平舉,於肩骨禺後約1寸之凹陷中取穴 | 止痛利節 | 臂痛、肩重不能舉 | |
天髎 | 在肩井穴與曲垣穴連線的中點,當肩胛骨上角端凹陷處取穴 | 清熱解表、寬胸理氣 | 胸中煩悶、肩臂痠疼、缺盆中痛,身熱汗不出,頸項急 | 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
天牖 | 胸鎖乳突肌後緣,平下頷角,即約在天容穴與天柱穴之間取穴 | 通利七竅、消痰截瘧 | 暴聾、目不明、淚出、鼻衄、不知香臭、喉痺、頭眩、肩背痛、痎瘧。 | |
翳風 | 耳垂下緣,當胸索乳突肌與下頷骨之間凹陷中取穴 | 牽正口僻、聰耳消腫 | 耳聾、耳鳴、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頰腫、瘰歷。 | 手足少陽之會 |
瘛脈 | 耳後,當翳風穴與角孫沿耳翼連線的下1/3折點處取穴 | 聰耳定驚 | 耳聾、耳鳴、頭痛、小兒驚癇、嘔吐、泄痢 | |
顱息 | 耳後,當翳風穴與角孫穴沿耳翼連線的上1/3折點處取穴 | 散風清熱、鎮痙聰耳 | 頭痛、身熱、耳鳴、耳腫、喘息、小兒驚癇、嘔吐涎沫 | |
角孫 | 折耳翼在耳尖端的髮際處取穴 | 明目退翳 | 頭項強、目翳、齒痛、唇吻強 | |
耳門 | 耳屏上切跡前方,下頷骨[骨果]狀突後緣凹陷中,張口取穴 | 聰耳消腫 | 耳聾、耳鳴、聤耳、齒痛、唇吻強、頭頷痛 | |
和髎 | 在耳門前上方,平耳廓根前,鬢髮後際,當顳淺動脈處取穴 | 消腫止痛、聰耳寧神 | 耳鳴、牙關拘急、口喎、頭重痛、頷腫、鼻準腫痛 | |
絲竹空 | 眉毛外端凹陷中取穴 | 散風清熱、寧神鎮痙 | 頭痛、眩暈、目赤痛、眼瞼閏動、齒痛、癲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