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0日 星期日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Slight heat)

小暑是什么时候?小暑是什么意思?小暑吃什么?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Slight heat) 


2010年 小暑
農曆 二零一零年五月廿六庚寅 虎
公曆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小暑

2009年 小暑
農曆 二零零九年閏五月十五己丑 牛
公曆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小暑
2008年 小暑
農曆 二零零八年六月初五戊子 鼠
公曆 2008年7月7日星期一 小暑
小暑(Slight heat) 是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每年的7月6日-7月8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05°為小暑 。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所以叫小暑。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到處綠樹濃陰,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時有熱浪襲人之感,暴雨也時常在小暑節氣光顧我國的大部分。由於這段時間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 防澇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說。更有“小暑南風,大署旱”“小暑打雷,大署破圩”的經驗總結。小暑若是吹南風,則大署時必定無雨,就是說小暑最忌吹南風,否則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衝決圩堤。
我國南方沿海地區包括台灣地區的小暑節氣,正是颱風來臨之際,《台灣府志》記載:“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台……台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五、六、七、八月發者為台。”
小暑時節,正是螢火蟲開始活躍的季節,蘆葦下、草叢中都是螢火蟲的發祥地,只要有綠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見到那忽明忽暗的點點白光,就像天上的星,閃閃移動,在徐徐的風中,伴隨著人們度過漫漫長夜。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於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正因為是忙季,我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則進一步指出:“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生有知亦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素問 - 保命全行論》亦雲:“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道教經典《太平經》也反覆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學說,即“人欲去兇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兇害也”。說明,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積極鍛鍊,才能得到長壽之軀。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鍊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靈樞 - 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中醫養生主張一個“平”字,即在任何情況之下不可有過激之處,如喜過則傷心,心傷則心跳神盪,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則精神失常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的集中表現,而這一切又以心為主宰,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然,心神受損又必涉及其他臟腑。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這 “喜”是在不過的情況下,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故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二字就是這個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在飲食調養上要改變飲食不節,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飲食應以適量為宜。過飢,則攝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氣血不足,引起形體倦怠消瘦,正氣虛弱,抵抗力降低,繼發其他病症;過飽,會超過脾胃的消化、吸收和運化功能,導致飲食阻滯,出現脘腹脹滿噯腐泛酸,厭食,吐瀉等食傷脾胃之病。《素問 - 痺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此即飲食要有節制之理。
夏季飲食不潔是引起多種胃腸道疾病的元兇,如痢疾、寄生蟲等疾病,若進食腐敗變質的有毒食物,還可導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瀉,重者出現昏迷或死亡。
飲食偏嗜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飲食調節適當,才能保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飲食偏嗜有過寒過熱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涼,可損傷脾胃陽氣,因寒濕內生發生腹痛洩瀉,偏食辛溫燥熱,可使胃腸積熱,出現口渴,腹滿脹痛,便秘最終釀為痔瘡;五味之偏是說人的精神氣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對應五臟,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若長期嗜好某種食物,就會使臟腑機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損傷內臟而發生疾病。如偏食咸味,會使血脈凝滯,面色無華;多食苦味,會使皮膚乾燥而毫毛脫落;多食辛味,會使筋脈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會使皮肉堅厚皺縮,口唇乾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則骨骼疼痛頭髮易脫落。重要的是由於嗜好偏過,不但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還能傷及脾胃以及其他臟腑,而致腳氣病、夜盲症和癭瘤等疾病。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食療養生中,飲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適宜,平時飲食不偏食,病時飲食講禁忌。如《千金要方 - 養性序》所說:“不欲極飢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人在大饑大渴時,最容易過飲過食,急食暴飲。所以在飢渴難耐之時,亦應緩緩進食,另外在沒有食慾的情況下,也不能勉強進食,過分強食,梁代醫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飢強食則脾勞”。
上述論點都說明了飲食有節,飲食清潔,飲食豐富的重要意義。

小暑養生食療
涼瓜八寶燉湯
一般認為,夏日多以“滾湯”為宜,但只要配伍得當,燉湯更加醇和清潤,其功效更明顯靈驗。涼瓜八寶燉湯便是其中的一種,它能消暑清熱而不傷脾,疏滯利水而不傷陰,氣味清潤、鮮美、可口,因而是夏日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靚湯之一。 
涼瓜又稱為苦瓜,性寒味苦,功能清暑祛熱,明目解毒,《滇南本草》謂其能“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臘鴨腎有消積滯和增強脾胃的功效。芡實性平味甘,功效健脾止瀉,補腎益精,《本草新編》曰:“芡實,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補腎去濕。”它的不膩不燥,最適合廣東人煲湯之用,所以在廣東湯品中芡實是使用最多的藥物之一。薏米性微寒,味甘、淡;能清熱排膿、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本草綱目》說它有“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的功用,《別錄》則認為它能“利腸胃,消水腫”。扁豆性平味甘,功能消暑化濕,健脾和中,《會約醫鏡》說它“生用清暑養胃,炒用健脾止瀉”。乾瑤柱、火腿肉則氣味鮮美惹人,功用滋陰補腎。豬瘦肉則是藥引又能使湯味更醇和鮮美。
材料:涼瓜500克、陳腎50克、芡實50克、薏米30克、乾瑤柱20克、豬瘦肉200克、扁豆20克、金華火腿肉15克、生薑3片。
製法:芡實、薏米、扁豆洗淨、浸泡;涼瓜、陳腎、豬瘦肉洗淨,均切為粒狀,金華火腿切薄片狀,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蓋好盅蓋,隔水燉3個小時便可。進飲時調入適量食鹽,此量可供3-4人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