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目繁多話中藥
從遠古時代的神農嘗百草開始,便有了中醫中藥。經過歷代醫家的艱辛求索與實踐,如今它已茁壯成長為醫苑中的一株奇葩,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用藥方式和卓著的療效,在現代醫學領域中大放異彩,倍受世人矚目。作為中醫藥學人,有亢奮,也有喜悅。那麼,什麼是中藥呢?
中藥一詞的概念,屢經歷史沿革,由“本草”到“草藥”、“中藥”、“中草藥”、“民族藥”、“天然藥”等 ,名目繁多。中藥的定義已有十餘個,但目前尚無一個完整的公認的概念。傳統的中藥概念,或囿於封閉,或拘於保守,或過於寬泛。
有人認為:中藥是中醫所用的藥物,其中以植物藥為最多,也包括動物藥和礦物藥。這似乎可以涵蓋傳統中藥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民間草藥、民族藥、現代中藥、洋中藥、植物藥,而中醫所用的西藥也被納入其中。
有人認為: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及康復保健等方面的物質。可以包括傳統中藥、民間草藥、民族藥、現代中藥、洋中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藥中用等。但是沒有確切中醫理論指導的民族藥、民間草藥、引自國外傳統藥物、植物藥、洋生藥,卻難以包含其中。
還有人認為:中藥是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這似乎可以總攬傳統中藥、民間草藥、民族藥,但是現代中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藥、植物藥卻難以納入。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門傳統學科,中醫藥學理論應充分吸收和借鑒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現代科技成果,中醫藥學的理論、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於傳統,應與時俱進,內要符合中國國情,外能接軌國際慣例。因此,在新形勢下,中藥的概念和內涵應具有開放性、兼容性,並與時俱進。
紅參
硃砂
荊芥
蛤蚧
因此有學者認為:目前廣義的中藥(Chinese Herbal Drugs)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疾病預防、治療、診斷和康復的天然藥物及其製品的總稱。這裡所說的“中醫藥理論”是指廣義的中醫藥理論,既包括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論、豐富而具體的臨床經驗,也涵蓋浩如煙海的現代相關研究資料。因此,傳統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草藥及其製品、民族藥及其製品、中草藥提取物、進口中藥和植物藥及其製品、中藥和天然藥物有效部位及其製品、有效成分結構修飾物及其製品、以天然活性成分為先導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藥物等均可涵蓋於廣義的中藥範疇之中。
也就是說,廣義的中藥範疇既包括漢族藥,也包括少數民族藥;既包括已上市的中藥和天然藥物,也包括未上市的中藥和天然藥物;既包括國內傳統藥物,也有引自國外的傳統藥物;既有天然產物,也有人工合成產物;既有混合物,也有單體化合物。不論是洋人還是國人率先研發和使用的,也不論是西醫藥學人員還是中醫藥學人員率先研發和使用的,只要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都可以算是中藥。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藥與天然藥物、中藥與“洋中藥”之間的界限已被打破,傳統的中藥概念和範疇已悄然在變。
所以,中藥不應拒洋排外,可以採取“拿來主義”,如西洋參、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檳榔、砂仁、龍腦、蘇木、番瀉葉、胖大海、藏紅花、兒茶、血竭等早已被我們的老祖宗“洋為中用”了。而今為何要將復方甘草片、莪術油注射液、小檗鹼類、青蒿素類、莨菪鹼類、阿托品類、嗎啡類、咖啡因類、水飛薊素類、甘草酸類、斑蝥素類、七葉皂 類、苦參素、秋水仙鹼、三尖杉鹼、喜樹鹼、鬼臼毒素、石松杉鹼、延胡索乙素、蘆丁、川芎 、穿心蓮內酯、薏苡仁內酯、人參皂 Rg3、熊去氧膽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源於中草藥的中藥精華藥物斥之為西藥?
所以,中藥不應拘於傳統,應該“與時俱進”,岩白菜素、丁香羅勒油、鴉膽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腦、西瓜霜、青黛、冰片、枯礬、蘇合香、楓香脂、顛茄葉及其製劑、水飛薊、洋地黃、羅布麻葉、長春花、蘿芙木、黃花夾竹桃、毛果芸香葉、當歸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黃流浸膏、絞股藍、紅景天、貫葉金絲桃、紫錐菊等已經納入中藥的管理。
中藥的概念和範疇不僅包括“粗、大、黑”的傳統中藥,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謂現代中藥(如中藥有效部位製劑,也僅有50%的大類成分清楚,還有50%的大類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類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單體成分、它們之間組成關係如何、作用機理如何等問題都不清楚),更應包括“不粗、不黑”的基於中草藥有效成分的化學藥(既包括未經修飾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其製劑,也包括經過修飾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其製劑,甚至以中草藥有效成分為先導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藥物也不應被拒之門外)。“不粗、不黑”的中藥是中藥創新與中藥現代化發展的一種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組學等新概念、新知識,傳統西醫學教科書中是沒有的,現在很自然地被納入現代醫學(西醫)範疇之中。同樣,中醫藥學也不應拒絕新的東西,要及時吸納新的東西,否則中醫藥學永遠停留於傳統,難有真正的出路。
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中藥的作用機理可以從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釋。
寒熱溫涼話四氣
臨床用藥必須明確藥物之氣(性),這點為歷代醫家所首肯。
古人認為藥物的“氣”稟受於天,“氣”的產生與天氣有關。因所受有差異,故有四氣的不同。而寒、熱、溫、涼,就是藥性模擬四時氣候而言的,所以稱“氣”。性,指藥性。狹義的“性”即指藥物的四氣而言,廣義的“性”則是泛指藥物的氣、味、毒性、功用、治療、製劑所宜等。
寒、熱、溫、涼四氣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而概括出來的,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應: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古人認為凡能治療熱證的藥物,屬寒性或涼性;能治療寒證的藥物,屬熱性或溫性。寒涼與溫熱相對立,而寒與涼、溫與熱則分別具有共同性;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另外,還有一種平性,因實際仍有微溫或微涼之偏,故雖有平性之名而不獨成一氣,仍總稱“四氣”。
藥物治病是利用藥物性氣調整人身之氣的偏盛偏衰,使之復歸於平衡。性氣的運用是針對證候的寒熱而施。具體見下表(表1):
表1 寒熱溫涼作用表
|
功效
|
主治病證
|
治則
|
副作用
|
寒涼藥
|
清熱瀉火 涼血解毒
清退虛熱 清化熱痰
瀉熱通便 清熱利尿
清心開竅 滋陰潛陽
涼肝息風
|
實熱煩渴 溫毒發斑 血熱吐衄 火毒瘡瘍 痰熱喘咳 熱結便秘 熱淋澀痛 黃疸水腫 高熱神昏 熱極生風
|
療熱以寒藥,熱者寒之
|
寒涼損中,傷陽伐氣
|
溫熱藥
|
溫里散寒 暖肝散結 補火助陽 溫陽利水
溫經通絡 引火歸元
回陽救逆
|
中寒腹痛 寒疝作痛
陽痿不舉 宮冷不孕
陰寒水腫 風寒痺證
血寒經閉 虛陽上越
亡陽虛脫
|
療寒以熱藥,寒者熱之
|
損津劫液,耗傷氣血,動火生熱
|
總之,寒涼藥治療陽熱證,溫熱藥治療陰寒證,這是臨床必須遵循的用藥原則,反之則必然導致病情的進 一步惡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於寒與涼、溫與熱之間有程度上的差異,因而用藥時要有一定的界限而不能混同。如當用熱藥而用溫藥,當用寒藥而用涼藥,則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反之則徒損其陽。至於寒熱錯雜病證,則當寒熱之藥並投,使寒熱之證俱除。若遇真寒假熱當用熱藥治療;真熱假寒證則當以寒藥相投,不可真假混淆。
中藥藥理的現代研究資料表明:許多寒涼藥可抑制兒茶酚胺類合成,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並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代謝功能也有抑制作用。不少寒涼藥多有鎮靜、抗驚厥等中樞抑制作用;而溫熱藥對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與皮質功能、代謝功能等也有一定增強作用。有些藥物如清熱藥、辛涼解表藥等多屬寒涼,除有不同程度地抗菌、抗病毒作用外,還分別具有抗毒素、抗炎等與感染有關的多種藥理作用,特別是其中許多藥物尚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或抗腫瘤、抗癌等作用。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人們有時會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不暢,常說“心裡像翻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麼味都有”。調料有五味,中藥也有五味,稱為辛、甘、酸、苦、咸。
人類最初是從食物中得到了味覺的感受,而許多中藥同時又是食物,人們就通過對食物的品嘗、辨別,進而聯想和推理,從而產生了對藥物味的認識。然而和四氣一樣,更重要的是五味也是通過長期臨床觀察,在藥效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來的。即五味不僅是藥物滋味的反映,更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而也就有了“藥物實際可嘗出的滋味種類遠不止藥味的五味”及“藥味和可嘗出的藥的滋味,有相當一部分不一致”等客觀事實。
具有不同味道的藥物作用於人體,產生不同的反應,也獲得不同的療效。
辛味藥主要含揮發油,甘味藥大部分含有機體代謝所需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糖類及其他活性物質,酸味藥中絕大多數含酸性成分如鞣質,苦味藥中苦寒藥以生物鹼和 類成分為主,苦溫藥則多含揮發油,咸味藥多含鈉、鉀、鈣、鎂、碘等無機鹽及其他活性成分。
另外,還有淡、澀味。淡有利小便的作用,澀味藥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後世醫家主張“淡附于甘”、“澀附於酸”,故仍只言五味。
此外,有些藥的氣味芳香,而其作用難以用四氣五味理論來解釋,又有芳香藥性之說。芳香藥早期只是作為辟邪防病的調香品,後由於外來香藥的不斷輸入,宋代以後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對其認識亦不斷加深,形成芳香藥性學說,是四氣五味學說的補充和發展,也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藥達病所說歸經
歸經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既指明了藥物治病的適用範圍,也表明了藥效所在。
歸經學說是中藥藥性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而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經絡可以溝通人體內外表裡,所以一旦機體發生病變,那麼體表病變就可以影響到內在臟腑、內在臟腑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上來。如心經病變可見心悸、失眠,用硃砂、遠志能愈之,說明此二藥歸心經。
歸經理論也是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的。東漢張仲景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臨床上便出現了六經用藥的歸經方法;溫病學派創立了衛氣營血以及三焦辨證體系,又使衛氣營血、三焦用藥的歸經方法應運而生。但不管採用何種歸經方法,均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歸經的基礎。
掌握歸經理論對指導臨床用藥有很重要的意義。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方便。如熱證有肺熱、胃火、肝火之異,選藥治療各當有別:肺熱咳喘當用入肺經之桑白皮、貝母以瀉肺平喘;胃火牙痛則以歸胃經的石膏、黃連以清瀉胃火;肝熱目赤腫痛,用歸肝經的夏枯草、決明子以清肝明目。歸經理論還有助於療效相似藥物的鑑別應用。如同治頭痛,羌活善治太陽經後頭項疼痛,葛根善治陽明經前額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偏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巔頂痛。
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臨床用藥時,還當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用藥。
對歸經理論的現代研究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選擇性分布是歸經的重要依據,而歸經卻不完全取決於分布量的多少。部分學者認為中藥的歸經理論與現代藥理學的受體概念有內在聯繫,歸經的物質基礎就是受體的存在,取決於受體分布於哪些臟腑、經絡相關的位置及所能起的作用。
總之,歸經理論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應當在繼承的基礎上,綜合採用多學科知識作更深入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利於指導臨床用藥。
藥海泛舟談浮沉
泛舟游弋於藥海,隨波起伏之際不禁令人想到了藥性理論的又一重要內容 藥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不同趨向,與疾病所表現的趨勢相對而言。
人體臟腑氣機或升或降,密切聯繫,不斷地進行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若臟腑氣機升降失司,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疾病在病勢上有向上(如嘔吐、呃逆)、向下(如脫肛、洩瀉)、向外(如自汗、盜汗)、向內(如表證未解入裡);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證)、在裡(如裡實便秘)、在上(如目赤腫痛)、在下(如遺尿尿頻)等不同。因而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物相對而言就分別具有了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
升浮與沉降是兩種對立的作用傾向。一般來講,人們將向上、向外的作用稱升浮,升浮藥有昇陽舉陷、解散表邪、透發麻疹、托毒排膿、湧吐、開竅、散寒等作用,治療病位在表、病勢下陷的病證。向下、向裡的作用稱沉降,沉降藥有瀉下通便、清熱瀉火、利水消腫、重鎮安神、潛陽息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止呃、平喘、收斂固澀等作用,治療病位在裡、病勢上逆的病證。
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氣五味、質地輕重、炮製方法、配伍用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味辛甘、性溫熱之品多為升浮藥,味酸苦咸、性寒涼之品多為沉降藥;花、葉、枝、皮等質輕的藥物多升浮,種子、果實、介殼、礦物等質重之品多沉降。炮製後的藥物升降浮沉也會改變,如酒製提升、鹽製下行、姜炒則散、醋炒則斂。
藥物的升降浮沉又可通過配伍發生轉化,少量升浮藥配大量沉降藥也隨之下降,少量沉降藥與大量升浮藥同用也隨之上升。還有部分藥物本身即具有雙向性,如川芎上行頭目,下走血海。
藥物的升降浮沉既有一般的共性,每味藥又各有特性,並且其升降浮沉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對藥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須做到多方面的綜合分析,才能正確而恰當地運用。
水能載舟亦覆舟
近年來,伴隨綠色革命和回歸大自然的浪潮、中藥在治療慢性病和疑難雜病中的特殊療效,以及西藥的毒副作用強且開發週期長的不足,使中藥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禁用黃連以及日本小柴胡湯事件,比利時防已減肥事件,美國禁售、禁用麻黃、龍膽瀉肝丸等事件的發生,一度使中藥中毒病例的報道直線上升。人們在選擇中醫藥療法時已顯得猶豫徘徊,所以理性認識中藥的毒性已經十分必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中藥也不例外。如果應用得當則可以祛病延年;反之,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會危害機體,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這一點,我們的祖先在發現中藥的同時,就已經觀察到了,所以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有“凡藥三分毒”的說法。
在古代,毒與藥不可分,混稱為毒藥,認為毒是藥物的氣味偏勝之性,此為廣義之毒性。魏晉以後,毒的含義逐漸變為專指那些藥性強烈、服後易出現毒副作用,甚至致人死命者。近代對毒藥的認識比較明確,將既有藥理作用能治病療疾,又有毒副作用可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藥歸之為“毒藥”,如斑蝥、巴豆、川烏、草烏、砒石、馬前子等,化學研究也證實這些藥物含有毒成分,如臨床使用不當可致中毒,故屬“毒藥”。此為狹義之毒性。
斑蝥
砒霜
川烏
毒性是中藥的一種性能,與其他性能一樣,具有普遍性,因而廣義的毒性,與實際情況更能相符。現代的《普通毒理學導論》也明確指出:“藥物的任何作用,對健康人和非適應證的人都是具有毒副作用的;在這種情況下,藥物具有毒物的性質。”
中藥什麼情況下就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引起中毒了呢?總的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劑量過大中藥毒性反應的發生和危害的輕重,主要取決於用量的大小。醫者處方過量;或患者不遵醫囑,恨病吃藥,欲求速效,擅自加大藥量;或長期服用具有蓄積毒性的中藥等均可發生中毒。
2 藥不對證中藥是用于糾偏治病的,對於正常人體或藥不對證,違背治療原則,很容易導致新的病理偏向,對人體造成傷害,從而表現出毒性。
3 藥材品種混用中藥的來源可能只涉及一個品種,也可能包括多個品種。不同品種的藥材,其毒性強弱是存在差異的。如傳統用的木通,有木通、川木通、關木通等不同品種,其中關木通對腎功能有損傷。為保證臨床安全用藥,必須注意一味藥所含不同品種之間的毒性差異。
關木通
川木通
4 藥材質量低劣同種藥材因產地、採集、貯存不同,或使藥物中有毒成分含量增加,或產生新的有毒成分,或混入有毒藥物,而存在質量差異,因而毒性強弱也有不同。環境污染和農藥濫用,可使藥材中重金屬和毒物的含量增加,影響用藥的安全。
5 炮製方法不當合理的炮製可以降低藥物的毒性,而不合理的炮製又可能導致藥物的毒性增加。炮製目的主要是減毒,若炮製的火候不夠,或所用輔料不合要求,則其砲製品容易造成中毒反應。
6 給藥途徑不當機體的不同組織對藥物的吸收、反應、分布與排泄可能存在差異,不同的給藥途徑,不僅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也會影響藥物的毒性。一般來說,同樣毒物按照毒性反應出現的早晚,其排列次序為:靜脈注射、呼吸吸入、腹腔注射、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和直腸灌注。
7 劑型與製劑工藝不當在劑量相同的前提下,同一藥物在不同劑型中毒性強弱可能存在差異,如作為注射劑,特別是靜脈注射劑,其毒性往往比口服劑大。其次一般中藥都含多種成分,各種成分之間還可能存在相互拮抗或相互協同的關係,而各種成分的理化特性不同,也可能使藥物在湯、丸、散、酒等劑型中所顯示的總體毒性存在差異。此外,同一藥物在不同劑型中,可能因製劑工藝不同,其毒性存在差異。
8 配伍不當中藥通過合理配伍,可以使原有毒性減輕或消除。而如果配伍不當,則會使毒性增強,甚至產生新的毒性。另外,中藥與西藥配伍,也有類似情況。
9 患者個體差異人體對毒物的反應往往因個體差異而有極大的不同。某些藥物的處方劑量雖然在安全範圍之內,但因個體差異如幼兒、年老體弱或過敏體質者可出現中毒。一般有過敏史或過敏性疾患,如哮喘、蕁麻疹等,也易產生中藥過敏,用時宜慎重。
中藥是由天然的、具有能夠治病也能夠致命作用的動物、植物和礦物組成的。
首先,天然不等於無毒。天然與無毒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中藥是天然的,但它是因為具有能夠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而被確定為藥品的,是具有特殊屬性的天然物質,這種屬性當然包含毒性。在現代人回歸大自然的思潮影響下,中藥這一天然藥品受到人們青睞是必然的,商家為了迎合人們的口味,打出了“純中藥製劑,來自綠色,來自天然”的廣告,放大了人們認為中藥無毒的錯覺。在這種錯覺下,有的人生了病就到藥店隨便買些中藥來吃,有的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中藥,還有的人沒病也要服中藥或用中藥材做的保健品來防病。他們都以為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就是吃錯了藥也不會有事,以至產生了過敏反應、蓄積性中毒、藥物性依賴等問題。
其次,毒性不等於毒藥。毒性是中藥的一種基本屬性,但是毒性不等於毒藥。既然中藥有毒性,服用時就必然有一個劑量、療程、服用禁忌的問題。超量、超療程、違反禁忌證服用必然會產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這是一個用藥常識問題,而不是服用中藥才會出現的問題。
再次,藥品不等於食品。“是藥三分毒”是古人經過千百年用藥實踐對中藥的認識,也是對今人用藥的勸誡。可見毒性是藥物的共性。但是有些廠家打著“藥食同源”的旗號,大肆開發治療用的“保健食品”。在產品說明中,鼓吹天然中藥無毒害,卻不知“藥食雖然同源,卻未必同性”。甲醇和乙醇雖然只在碳鏈中有些小差異就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乙醇可以飲用,甲醇卻可致命。人參大補,但使用不當,亦可致病;全蠍熟食無毒,因毒素經加熱可以分解。但飲全蠍酒過量卻可致命,因毒素在酒中溶出充分且不被破壞。這些都不乏報道。所以食品或許可以隨便吃,藥品則不能隨便吃。
近年來圍繞中藥的毒性和毒理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有毒中藥的毒性與其所含有毒生物鹼(如烏頭、雷公藤、曼陀羅等)、有毒 類(如萬年青、八角楓、芫花、半夏、鴉膽子等)、有毒植物蛋白(如蒼耳子、火麻仁等)、有毒動物蛋白及毒素(如毒蛇、蟾蜍等)有關。自1993年起,馬兜鈴酸所致的中草藥腎病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馬兜鈴酸又名木通甲素,可來源於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厚朴、細辛等中草藥。馬兜鈴酸所致中草藥腎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貧血和高血壓。馬兜鈴酸致腎病的機制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誘導腎小管細胞凋亡;促進腎間質成纖維細胞增生或活性增高;引起腎小血管壁缺血。
中藥中毒後,可出現臨床症狀較輕的過敏反應,也可能會出現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症狀,以及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發生中藥中毒後,一般過敏反應臨床症狀較輕者,停藥或經抗過敏反應對症處理,症狀可逐漸消失。因過敏致死者少見。而中毒反應一旦確診後,必須迅速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搶救,首先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及時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接著輸液、利尿甚至換血、透析等以增強解毒功能,加速毒物排出,之後對證採取各種辦法進行治療。
看到這裡,讀者也許要說了:“中藥中毒也這麼可怕呀,那我們可不敢吃了!”其實,中藥的毒性是早在幾千年前,就通過用藥實踐肯定了的客觀事實。從總體而言,中藥的毒性明顯小於化學藥物,但對其存在的毒性,也應高度重視。我們應當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借助現代的臨床研究和毒理學研究,對中藥的毒性加深認識或再次評價。
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與所有藥品一樣,只是有個合理使用的問題。
首先,中藥應用時是非常講究劑量的。無論是單服藥的劑量過大,還是服用的時間過長,發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都會增強。如果能嚴格掌握好劑量和療程,就可以避免和減少毒副作用。在臨床使用中藥時,必須以保證安全並且取得預期療效為原則。應防止兩種片面性:一是使用所謂無毒藥時,盲目加大用量,忽視安全,以至引起中毒反應;二是使用所謂有毒藥時,為了確保用藥安全而過分小心,以至忽視療效,隨意將用量降低到有效劑量之下。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克服了實驗檢驗加工條件落後的困難,通過運用浸煮、蒸、曬、炒、砲、炙等簡單工藝,研究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克服中藥毒性的方法,經現代技術測試,確有減輕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有些外用藥用昇華方法提取竟達到與先進設備提取一樣的純度。甘草解百毒,姜汁浸半夏、烏頭、附子減其毒性,以及藥物藥性方面的相佐、相克、相須的運用,有效地提高了藥品的療效,達到了只取其效、不受其害的目的。
其次,在對待中藥毒性、中藥使用及中藥毒性研究等方面,既不能忽視中藥的毒性,也不能談毒色變,有毒就予以否定,而是要研究怎樣克服毒性,或利用毒性達到治療作用。同時,還要認識到一些毒性較明顯的藥物具有較強或較特殊的醫療作用。古今醫家利用有毒藥治療惡瘡腫毒、疥癬、癌腫及某些疑難證、急重證等,積累了不少經驗,獲得了肯定療效,證明有毒藥有其可以利用的一面。
由此可見,對有毒中藥,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罷而不用,只要加強管理,在臨床實踐基礎上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就能使之成為某些疾病的克星,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物質基礎知多少
所謂藥物作用機理,應指能不能用相應醫藥學理論來解釋其作用或指導其使用。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中藥作用機理很清楚。而西藥作用機理清楚,亦是指在西醫藥學理論體系內,若將其放到中醫藥學理論來衡量,其作用機理則不清。
但是為了使中醫藥能進一步為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從而為更多的人解除疾苦,我們也需要從現代醫藥學的角度來客觀地闡釋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藥效作用和作用機理。
目前對200種左右的常用中藥材品種,從化學、藥理、含量測定、質量標準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鑑定。對升麻、天麻、靈芝、沉香、淫羊藿、黃 等傳統中藥進行過化學成分的分析,發現了部分中藥的有效成分。國家藥品和生物製品檢定所已建立中藥標準成分對照品100余種。
借鑒西藥研究經驗對單味中藥的有效部位及單體進行研究,業已出現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幾十種新中藥單體達到較高臨床治療水準,如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的雷公藤皂 、治療炎症的小檗鹼、抗膽鹼藥山莨菪鹼、治療青光眼藥丁公藤鹼Ⅱ、驅絛蟲藥鶴草酚、抗血栓藥毛冬青素、肌肉鬆弛藥氯甲左箭毒、膽鹼能神經阻滯藥樟柳鹼。
單味藥藥理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如研究發現黃 對自然衰老大鼠腦皮質、海馬、紋狀體3個腦區降低的M膽鹼受體和M1亞型受體密度有顯著的上調作用,並可調節老年大鼠血漿環核 酸含量;衰老大鼠心肌 β受體密度及T3、T4、皮質醇含量均降低,而用黃 、人參、枸杞子可使其升高;對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腦血管加壓素系統異常有改善作用;可以明顯提高腎病綜合徵大鼠血漿白蛋白水準,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和尿鈉排泄;對環磷 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細胞毒活性有顯著增強作用,並可能通過調控巨噬細胞C1q的分泌功能來增強免疫和抗腫瘤作用;黃 煎劑及含黃 小鼠血清均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反應及IL-2的產生有促進作用。冬蟲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細胞內Ca2+的濃度,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內Ca2+超載現象,並明顯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內脂質過氧化。紅參在預防高血壓性視網膜動脈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內皮細胞膜的光整性、細胞器的結構及內皮細胞分泌各種血管舒縮物質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生,還有擴張血管、減少外周阻力及調節血壓的作用。生地黃可明顯抑制皮質酮致“陰虛”模型小鼠巨噬細胞Ia抗原的高水準表達,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丹參注射液可明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腦水腫,減少腦皮質及海馬組織丙二醛含量,提高過氧化氫 、超氧化物歧化 活性和還原型谷胱甘 、三磷酸腺 的含量。
在中藥藥效作用研究上,除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闡述中藥傳統功效以外,近年來,針對當前的難治性疾病以及現代醫藥迫切需要解決的病證,開展了中藥功能作用的研究,如中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發現了大黃和大黃素等的活性;對中藥抗排異作用的研究,發現補骨脂等具有實驗性抗移植排斥反應的作用。在作用機理上,中藥對細胞信號轉導和基因調控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視。
同時,多年來圍繞著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在植物界的分布規律及中藥 - 物質基礎 - 藥效的電腦處理分析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後收集了4萬多份中草藥療效的資訊,並應用電子電腦進行了規律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藥療效數據庫和中藥藥效物質基礎數據庫。對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大血藤科植物以及大黃屬、麥角屬、莨菪屬、紫草屬、人參屬、貝母屬、五味子屬等植物系統的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和臨床藥效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比較研究。
一方水土一方藥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處,往往是蘊育優秀人才的搖籃,同樣也培育出了優秀的中藥材 道地藥材。
中藥資源比其他生物資源有更強的地域性,尤其是“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指的是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質優良、療效突出的藥材。中醫用藥歷來十分重視藥材產地,強調只有選擇道地藥材才能保證藥效,是臨床選藥治病的重要依據。
我國幅員遼闊,地跨溫帶、亞熱帶、熱帶及高寒地區等不同氣候帶,地貌複雜,平原沃土、高山丘陵、江河湖海構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為多種藥用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上在漫長的生產過程中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栽培技術和採集方法,以及藥物品種經過不斷地擇優選擇,使許多優秀名貴藥材的生產,無論從品種、產量、質量上都有一定的區域性,最終形成了不少帶有產地氣候及土壤特徵的道地藥材。如素有“東北三寶”美稱的人參、鹿茸、熊膽;享譽天下的河南懷慶府的四大懷藥:地黃、山藥、牛膝、菊花;內蒙古的甘草、黃 ;安徽的滁白菊;廣東的陳皮;雲南的三七、茯苓;廣西的蛤蚧;四川的大黃、黃連、川芎;河北的棗仁等。這些道地藥材自古沿用至今,形成了杏林藥苑中的一株株瑰麗的奇葩。
道地藥材區域分布圖道地藥材的生產均需要特定的地理範圍和生態環境,在一些地方雖然也能生長發育,有時外貌生長也良好,但由於對生存環境不適應,其有效成分就有變化,質量也就相差很多,臨床療效也會大減。現代研究證明,不同產地的土壤、水質、氣候、雨量、濕度、溫度、光照、污染、肥料等自然條件,都直接地影響藥用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等一系列生態過程,特別是土壤成分更能影響中藥的內在化學成分的質和量,使藥效產生差異。
如下表(表2)的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大黃所含的致瀉成分 總量相差很大:
表2 不同地區及品種的大黃 總量表
掌葉大黃
|
唐古特大黃
|
藥用大黃
|
藏邊大黃
|
河套大黃
|
天山大黃
|
華北大黃
|
5.19%
|
4.36%
|
3.37%
|
2.94%
|
2.90%
|
2.10%
|
0.70%
|
其瀉下作用也以掌葉大黃最好,藥用大黃次之,其他地區、品種的大黃就相差更遠了。
但是,道地藥材在其形成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產地有時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隨著用藥經驗的積累,對不同地區生產的藥材認識上發生不斷變化。一些新的優質藥材不斷被認識發掘;一些道地藥材引種成功,產地擴展;也有一些道地藥材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產地發生變化。總之,道地藥材的主產區並非固定不變,其產量也畢竟有限,因此,在不影響藥效的前提下,不必過分拘泥於藥材生產的地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