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精 」與「神」- Dr. O Chiu


「精 」與「神」Dr. O Chiu
在農曆年,大家見面都互相問好,其中一句「精神爽利」、「龍馬精神」也一定聽過。但什麼是「精神」呢?為何如此重要?
不論中西醫,看病人時也十分重視病人的「精神」狀態,尤其是小朋友、嬰兒,望一眼,若「精精神神」,通常便是小問題,若病人「無厘精神」的話,行醫的則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精神差」可代表重病。「精神」時常一齊提起,代表大腦的活動水平和思維的活躍程度,但中醫學裏「精」與「神」是有不同意義的。

先天媾合

「精」一字是「米」加上「青」,「米」是中國人的主糧,是必須和至重要的,「青」字為「精」一字幫助發音,而本身有綠色、嫩之意。「青」是「生」字放在井〈月〉之上,如綠色植物生長在井邊之意。而「精」有真髓、精華、要素的意思。
古時中醫的思想,是與當時代的哲學分不開的,那時的想法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氣」所構成的,如春秋戰國時莊周在《莊子.知北游》中提到,「通天下一氣耳」。而「精」則是「氣」的精粹,亦是生命的來源,如《管子.內業》講到:「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在中醫學的理解中,「精」有不同解釋,包括是世界上所有氣的精華,也指人體當中的精華,和狹義指腎中所收藏的精和精液。
當「精」被解作人體的精華物質時(廣泛地包括氣、血、津液),其作用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長、發育、生殖和抵抗外邪。在醫書中,精有「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之分,「先天之精」是從父母而來的生殖之精,在《靈樞.經脈》指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可見男女兩性之精媾合,便形成這先天之精,化生成胚胎,再長大發育而成有五臟六腑和經脈氣血的胎兒;而在人出生之後,這「先天之精」仍不斷滋生,轉化成人體的氣,去推動臟腑的活動功能。

後天滋養

從現代角度解釋,「先天之精」可以是指男女人體內,性系統中的精子(Sperm)和女子卵巢中的卵子(Egg),當精子與卵子成功結合,便有新組成的遺傳訊息 DNA,當 DNA 的遺傳訊息轉錄成 RNA 分子,再從 RNA 釋譯成各色各樣的蛋白質,從而指揮人類細胞分製、成長、發育和變化,可說是 DNA 才是真真正正的「先天之精」。
不過「先天之精」DNA 的一切功能,也要有「後天之精」來協助,不斷的滋養和補充,而「後天之精」則是從五臟六腑所化生出來的精氣。現代的說法,「後天之精」是人體生命中的重要生物成分,如核酸、蛋白質、脂類、糖類和各類內分泌荷爾等。那「後天之精」的原料又從何而來呢?當然是從食物中的營養而來,中醫稱為「水谷之精」。
簡單地說,「先天之精」代表精子和卵子(及遺傳信息 DNA),結合後的新生命和其生長變化的生命力,人體從食物所得的營養「水谷之精」,再經五臟六腑而化生的精華物質「後天之精」,不斷與「先天之精」的生命力互相滋生,使個體健康成長。

兩精相搏謂之神 - Dr. O Chiu
「神」一字是「⺬」加上右邊的「申」,「⺬」代表了祭儀、靈界,「⺬」源自「示」,而「示」是象形文字,代表宗教用獻祭的祭壇。另一邊「申」是「曰」字加上打直的一幢指向天,「申」有申報、呈報、請示,故「神」一字代表宗教,靈性上的,比人高級的主宰或一些定律。
在古代哲學裏,「神」被用作代表自然界萬千變化中的內在規律和法則,或背後的動力,如在《荀子.天論》中所提到,「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淮南子.泰訓篇》也說到:「其生物也,莫見其所養而物長,其殺物也,莫見其所喪而物亡,此之謂神明。」古人見世上各生物的生老病死,既奧妙亦有規律,背後冥冥中有一股超乎人類的力量,便以「神」或「神明」稱之。

生命外在表現

這觀念自然地也影響了古代醫家對人體的理解,「神」在中醫裏也是極重要,在不同的地方,也提到「神」,不過意義也不盡相同。明顯例子,是「心藏神」中的「神」。心被視為「君主之官」的其中主因,便是因為心負責收藏神,如《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明代名醫張介賓在《類經.臟象類》解釋:「心為一身之君主,稟虛靈而含造化,具一理而應萬機,臟腑百骸,唯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意思是心中有神,而這「神」便是人體的一切心理和生理活動背後的主宰。
神既是人生命內在的主宰,亦必有外在的表現,在很多醫書中,「神」一字亦代表一切生命的外在表現,是可被觀察到和衡量的。在《景岳全書.傳忠錄.神氣存亡論》說「善乎神之為義,此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目光精彩,言語清亮,神思不亂……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贏色敗,……或無邪而言語失倫……以其形之神去也。」
張景岳提出了根據病人面目表情、言語氣息、形態動靜等等,來望「神」的情況,所謂「色之有神」、「聲之有神」、「脈貴有神」,這些「神」均是可被觀察的表徵。在《素問.移精變氣論》中講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其中的「神」也是這意思,是生命力盛衰的外在表現,醫者衡量這「神」的情況而去判斷病人病況輕重和預測未來發展。

後天之精滋養

除了「得神」和「失神」之外,中醫還有一稱「假神」,即垂危重病者,突然表現得精神轉佳、目光明亮、言語不休、食欲突然增強。中醫認為這是一種「迴光反照」、「殘燈復明」現象,是病人臨死時身體的特別反應。西醫檢查病人時,也十分注意病人的整體狀態 general condition,不過沒有一個特別名稱而已。
神,作為生命內的主宰,從那裏來呢?《靈樞.本神篇》講到「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神是從父母所授與的「先天之精」而來,更加要「後天之精」來不斷滋養,故《靈樞.平人絕谷篇》又講,「故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簡單地說,「神」在中醫裏代表了內裏生命力,和外在的健康狀態。
不過,日常用語中的「神」,如「神志」、「神態」、「精神」、「精神病」、俗語的「神經病」等,都是比較狹義的指我們腦部的意識思想、思維等。

精、氣、神


精、氣、神,中醫稱為三寶,就是說明這三者對於人體極為重要。氣在上面已經說過,現在先談精。精是人體生長、發育以及生殖的物質基礎。中醫把精歸於腎臟,《內經》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並認為“腎精”乃是生命之本,陰陽兩精相搏,合而成形,所謂“人始生,先成精”,然後腦、髓、骨、筋、脈、皮肉、毛髮等形體組織逐漸生成,精為生命的基礎,所以稱腎為“先天”。待出生以後,便靠飲食來給養,這是脾胃的作用,故稱脾胃為“後天”,並在臨證上認為先天不足,可用後天來調養。腎精是狹義概念之精。腎精,對於體力有密切影響,故患有遺精的人,多呈腰酸、背痛、足軟、腿弱;嚴重的神疲力乏、氣短、肌膚不潤澤、耳鳴、目無精光、不能久立,稱做“精極”。
氣的能動性顯示為神。人體的各組織都是有形的,還有一個進階的、無形的一種能力在主持活動,稱它為“神”。神充旺,內臟和形體就活潑,神一渙散,一切就不起作用了。神在內臟方面的活動,《難經》上曾指出:“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可知中醫所說的神、魂、魄、意、志等是用來區別各臟的活動現象,名稱雖有不同,總的說來只是一個神。神發生病變,便會產生胸膈煩悶、兩脅不舒、精神不能自主、手足無力、狂妄不識人、記憶力衰退、前陰萎縮、腰脊酸痛不能俯仰轉側等一系列症狀。
精、氣、神三者有著連鎖性的關係。氣生於精,精化為氣,精氣充盛,神自活躍,反之,神不充旺,定然精氣不足。同時神如活動過度,也能影響精氣,從而使形體衰弱。所以在養生和治療方面,又須互相照顧。
精、氣、神 - 養生三寶
中醫認為,精、氣、神乃人體三寶,精充、氣足、神全是人體健康的標誌。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曾指出:“精、氣、神不可損也,損之則傷生”。因此,保養好精、氣、神是我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古人云:“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這“三寡”則是養“三寶”的根本。

寡欲以養精

中醫認為,“欲多則損精”。縱欲不但丟失過多的精液,同時也損及五臟之精,“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腎精不固,神氣減少;脾精不堅,齒浮發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隨生,死亡隨至”。歷代醫家都主張,養生之道要以保養精氣為首務。《類經·攝生》指出:“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散。蓋精能生氣,氣能生神,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而益壯,皆本乎精也”。若縱欲,男則遺精、早泄、陽萎、生殖無力,甚至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精神不振、久則成癆。女則腎虛精虧、衝任不固、氣血逆亂、崩漏下血、白帶綿綿而下,不孕或流產、早產,甚至經血虧枯、經閉,面黃消瘦而成勞損之症。不僅如此,縱欲還可導致機體內分泌紊亂,影響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古人把房事過度稱作“伐性之斧”,意指能砍傷人體,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因此,清心寡欲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

寡言以養氣
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它具有動而不息的特徵,維持和推動著人體的生命活動。養氣的基本要求是少廢話。因為人體內的組織細胞要通過新陳代謝不斷獲得氧氣和排除二氧化碳,而肺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通過血液從肺泡交換來的氧氣,源源不斷地被送到機體的各個組織細胞中。一個人若是經常喋喋不休地大聲叫喊,就必然要消耗肺氣,影響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致使體內元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而百病叢生。有些人追求刺激,群聚一起搞惡作劇以取樂,狂呼亂叫,嬉笑不已,這樣只會損精耗氣,使人精神飛馳,血氣流蕩,變生他疾。

寡思以養神

寡思,即是讓人不要胡思亂想,以免用腦過度影響大腦皮層的生理活動。“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至也?”中醫裏的這種說法是很有道理的。思慮過度則使人氣機鬱結不行,引起種種疾病。《內經》有“思傷脾”、“思則氣結”、“多思則神殆”之論述,常見心情不快、頭目眩暈、不思飲食、脘腹脹悶,甚則出現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心悸氣短等症。女子因思慮過度,損傷心脾而致月經不調,甚至經閉等病證。久之則百病叢生,諸如神經衰弱、胃腸神經功能紊亂、高血壓病、冠心病,甚至癌症等便接踵而至。“凡人不能無思”,但要有個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更不要為身外之物煞費心思。這樣才可以把思想負擔儘量減輕,有利於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

順時生息 養精氣神


寒冬養生,除了保暖禦寒,中醫另有補養陽氣的食物與藥物,強調精神情志的伏藏。
中醫認為生命最精華的三個部分是「精」、「氣」、「神」,此三寶能形成多層保護的屏障,護衛著生命。而人的生命是「天地合氣」所形成的,因此順其外在環境的變化調整作息是最為基本的養生方式。
疾病的初期通常是沒有症狀的;一旦出現症狀,疾病通常已經進入了中、後期階段,組織與器官已經發生不可逆轉的病變,此時要想完全根治疾病是相當困難的;所以在沒有症狀之前,就應該養生與保健。
「保健」是西醫的名詞,而「養生」則是中醫的用語。西醫與中醫對生命的看法(理論)是有相當區別的;相應地,西醫保健與中醫養生的方法就有明顯的不同。
西醫對人體構造的論述基本上是以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為基礎,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已將西醫帶進分子的領域,並且許多疾病都可由分子層級的「自由基理論」來解釋。
中醫的生命理論
中醫的本源是五千年前黃帝所傳的「醫道」(《黃帝內經》為聖經)。《黃帝內經》認為人的生命是「天地合氣」所形成的,所以人生命的組成就包括「天的成分」與「地的成分」:
「天的成分」和天的特性一樣,是無形的(肉眼看不到的),例如神、魂、魄、氣、命門、三焦等。
「地的成分」和地(也就是地球)的特性一樣,是有形的(肉眼看得到的),例如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等,這也就是西醫所說的身體。
中醫又認為生命最精華的三個部分是「精」、「氣」、「神」三寶,而其中又以「神」(又稱「元神」)最為重要。所以中醫認為生命的生成是「元神」與人體的結合,而生命的死亡是「元神」與人體的永遠分離。
中醫養生的方法
中醫的養生方法是根據中醫的生命理論發展出來的。人的生命外有「形體」、內有「元神」,其內與其外都流通著「氣」。人體與外界環境是相通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然而生命的三寶「精」、「氣」、「神」,則能形成多層保護的屏障,護衛著生命。
《黃帝內經》對中醫的養生之道有下列兩個重點
一、外避「邪氣」的入侵:要依照環境與四季的變動,而有所因應,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二、內守「精」、「氣」、「神」三寶:要保養「精」、「氣」、「神」生命最精華的三寶,「養神」尤其重要,也就是精神方面的修養。養神的要旨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也就是說,要能夠清心寡慾、看淡名利,不受外物的引誘,如此才能養護丹田的先天「真氣」,並使「精」與「神」緊密結合,內守而不外洩,達到真正保養「精」、「氣」、「神」的養生最高目標。
依據中醫的陰陽理論,寒冬屬於陽氣伏藏(陰氣盛而陽氣衰),所以水成冰、地凍裂、萬物凋零。養生方面要注意下列要點:
一、飲食方面:要多吃能補養陽氣的食物,例如肉類(尤其是羊肉);氣虛(容易疲倦)的人可加用些補氣的中藥,例如黃耆、人參;陽虛(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加用些補陽的中藥,例如乾薑、附子、肉桂。
二、起居方面:要注意保暖身體,深居家室,不要外出接觸寒氣,也不要過於發汗,使寒氣入侵;尤其在冰天雪地之時,要早睡晚起,等待陽光。
三、精神方面:大地陽氣伏藏,人的情志也需要隱匿,心神要安於室,不要遊於外。
「養生」與「保健」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西醫的「保健」著重於減少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要使「有形」的身體健康。中醫的「養生」除了養護「有形」的身體外,更重要的是「養神」(保養「無形」的「元神」)。針對寒冬的養生與保健,中醫與西醫都重視保暖禦寒,中醫還加上補養陽氣的食物與藥物,與精神情志的伏藏。
文/王元甫(醫師、中醫醫學博士)

人體的生理病理與預防理論


人體的生理病理
五臟六腑中醫重視內臟的生理功能,並重視內臟病理變化的反映,還重視內臟之間和內臟與形體各組織的聯繫。根據內臟的性質和作用分為五個臟、六個腑,又把另外一部分稱為奇恆之腑和傳化之腑。
五臟是心、肝、脾、肺、腎,六腑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五臟中還有心包絡,為心的外衛,也有把它獨立出來,與五臟並列,稱為六臟,惟心包絡的功能和病變總是與心臟相一致的。臟和腑俱為內臟,其區別是:五臟藏精氣而不瀉,六腑傳化物而不藏。凡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谷功能的臟器,歸屬於腑;不直接傳化水谷而具有貯藏精氣功能的臟器,歸屬於臟。
1. 心
心生血,主藏神。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心臟本身不健全,或受情志的刺激,或因病邪的侵犯,就會出現心悸、驚惕、失眠,或善忘、喜笑失常,或譫語、神志昏迷等症狀。心臟有了病變,不僅本身無以自主,並能影響其他臟腑的活動,使之發生紊亂。
2. 肝
肝藏血,主謀慮。肝性剛強,故又有將軍的稱號,當受到精神刺激時,往往影響其正常功能而發生惱怒、頭脹等症狀,甚至火氣上逆而發生吐血。肝又為女子的“先天”(即有生殖機能在內的意思),故調經、種子必須重視對肝臟的治療。
3.脾
脾統血,主運化。維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營養,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華運輸到全身,故被稱為“後天”之本。倘脾的運化能力不足,則食後作脹,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脾又主運化水濕,水濕停滯的症狀,如胸悶嘔惡,大便洩瀉,肌膚浮腫,大多由於脾弱所致,因此利濕常用健脾方法。
4.肺
肺主氣,司清肅。肺氣不降,最易引起咳嗽、氣喘,在虛證的情況下,又常見少氣、言語低怯無力。肺對於心臟所主的血液循行,有調節作用,古人為了形容兩者間的密切關係,把心臟稱作君主,肺臟稱作相傅。
5.腎
腎藏精,主骨,主生殖。骨骼生長及生殖功能為腎所主。腎臟對於人的精力充沛起有積極作用,腎虛則腦轉、耳鳴,目無所見,腰痛、脛酸,懈怠思臥等症均起。
6.膽
膽為清淨之腑,主決斷。
7.胃
胃為水谷之海,主受納。胃與脾為表裡,前人雖分胃司受納,脾司消化,但胃的基本功能既能受納,亦能消化,故脾胃往往相提並論。並認為不能受納,也就談不到消化,因而又說“納谷者昌,絕谷者亡;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把胃的功能看得非常重要。
8.小腸
小腸為受盛之腑,主化物。小腸承受胃中腐熟的水谷,進一步分別清濁,使精華歸於五臟貯藏,糟粕歸於六腑排泄,並將糟粕中的水液歸於膀胱,渣滓歸於大腸。這些都是小腸化物的工作。
9.大腸
大腸為傳導之腑,主排泄。大腸接受小腸糟粕,負責輸送排泄,為整個消化過程的最後階段。由於大腸的功能是傳導糟粕,職司大便,故凡大便秘結,或洩瀉,以及痢疾和便血,都從大腸著手,而有通導、潤澤、固澀等不同的療法。
10.膀胱
膀胱貯尿排尿,司氣化。膀胱為水液聚匯之處,氣化不利,則小便癃閉;氣化不約,則遺溺、小便不禁。但膀胱的氣化與腎有關係,腎氣足則能化,腎氣虛則不能化,故治小便不利或不禁,有時應用溫腎之法。
11.三焦
三焦為通道,運行元氣和水液,主行水。三焦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組成。它的主要作用為行氣,疏通水道,例如治停水脹滿,常以利氣來幫助行水,所謂利氣,多用疏暢三焦的藥物。
每一個臟或每一個腑都有它的主要功能,並在相互協作中進行。故臟與臟之間有“相主”關係,如腎為心之主,心為肺之主,肺為肝之主,肝為脾之主。主是主持的意思,即相互制約,以維平衡的作用。臟與腑之間有“相合”關係,如肺合大腸,心合小腸,肝合膽,脾合胃,腎合膀胱。合是配合的意思,說明以臟為體,以腑為用,配合起來以完成二者的綜合功能。臟為陰屬裡,腑為陽屬表,因而這種配合也叫“表裡”。
臟腑雖然處於體內,但與外在形體的各組織器官有密切聯繫,所以觀察形體各組織和器官的表現,可以測知臟腑的情況,這在診斷上具有重要意義。內臟與形體各組織、器官的關係,在臨證上比較常用的,如肝開竅於目,其充在筋,其華在爪;心開竅於舌,其充在脈,其華在面;脾開竅於口,其充在肉,其華在唇;肺開竅於鼻,其充在皮,其華在毛;腎開竅於耳,其充在骨,其華在發。
臟腑之外尚有奇恆之腑,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奇恆的意義是似臟非臟,似腑非腑,形雖似腑而作用似臟;是異乎尋常的一種內臟。它們在人體中也是極其重要的部分。這些奇恆之府並不是孤立的,和臟腑都有聯繫,比如腦和心、肝有關係,又因腦和髓有關,髓又和骨有關,骨屬於腎,腦又和腎有關;女子胞即子宮屬肝,由於行經,養胎等與血有關,故又和心、脾有關。
中醫預防理論
預防的目的,為消滅疾病,保障健康。《內經》裡很早就提到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在《內經》的預防思想指導下,有關疾病預防的認識不斷發展,其要點如下。
第一,重視增強人體自身的正氣及協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除日常飲食起居不節外,與自然界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而本身的體力強弱尤為主要因素。故保持健康,首先要充實精力,其次應避免外邪的侵襲。
第二,上工治未病,即早期防治,認識到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事半而功倍。如《內經》指出“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這是說外邪侵害人體,多從表入裡,病在皮毛即當急治,拖延下去便逐步深入,等到傳入臟腑,病就嚴重而難治了。
第三,“上工治其萌芽”,在疾病初起予以控制,不使其擴大。疾病的發生、發展均有它的規律,要掌握病情,必須有預見性。例如《金匱要略》上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為肝病往往影響到脾,如果治肝病的時候照顧到脾,使脾不受到損害,那麼就可不讓肝病傳變,容易痊癒。中醫在臨證工作上十分重視病邪的發展,並強調要及時控制其變化。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中藥概念


名目繁多話中藥
從遠古時代的神農嘗百草開始,便有了中醫中藥。經過歷代醫家的艱辛求索與實踐,如今它已茁壯成長為醫苑中的一株奇葩,以其獨特的理論體系、用藥方式和卓著的療效,在現代醫學領域中大放異彩,倍受世人矚目。作為中醫藥學人,有亢奮,也有喜悅。那麼,什麼是中藥呢?
中藥一詞的概念,屢經歷史沿革,由“本草”到“草藥”、“中藥”、“中草藥”、“民族藥”、“天然藥”等 ,名目繁多。中藥的定義已有十餘個,但目前尚無一個完整的公認的概念。傳統的中藥概念,或囿於封閉,或拘於保守,或過於寬泛。
有人認為:中藥是中醫所用的藥物,其中以植物藥為最多,也包括動物藥和礦物藥。這似乎可以涵蓋傳統中藥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民間草藥、民族藥、現代中藥、洋中藥、植物藥,而中醫所用的西藥也被納入其中。
有人認為:中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及康復保健等方面的物質。可以包括傳統中藥、民間草藥、民族藥、現代中藥、洋中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藥中用等。但是沒有確切中醫理論指導的民族藥、民間草藥、引自國外傳統藥物、植物藥、洋生藥,卻難以包含其中。
還有人認為:中藥是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這似乎可以總攬傳統中藥、民間草藥、民族藥,但是現代中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藥、植物藥卻難以納入。
當今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作為一門傳統學科,中醫藥學理論應充分吸收和借鑒包括生物醫學在內的現代科技成果,中醫藥學的理論、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於傳統,應與時俱進,內要符合中國國情,外能接軌國際慣例。因此,在新形勢下,中藥的概念和內涵應具有開放性、兼容性,並與時俱進。
紅參
硃砂
荊芥
蛤蚧
因此有學者認為:目前廣義的中藥(Chinese Herbal Drugs)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于疾病預防、治療、診斷和康復的天然藥物及其製品的總稱。這裡所說的“中醫藥理論”是指廣義的中醫藥理論,既包括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論、豐富而具體的臨床經驗,也涵蓋浩如煙海的現代相關研究資料。因此,傳統的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草藥及其製品、民族藥及其製品、中草藥提取物、進口中藥和植物藥及其製品、中藥和天然藥物有效部位及其製品、有效成分結構修飾物及其製品、以天然活性成分為先導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藥物等均可涵蓋於廣義的中藥範疇之中。
也就是說,廣義的中藥範疇既包括漢族藥,也包括少數民族藥;既包括已上市的中藥和天然藥物,也包括未上市的中藥和天然藥物;既包括國內傳統藥物,也有引自國外的傳統藥物;既有天然產物,也有人工合成產物;既有混合物,也有單體化合物。不論是洋人還是國人率先研發和使用的,也不論是西醫藥學人員還是中醫藥學人員率先研發和使用的,只要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使用的,都可以算是中藥。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藥與天然藥物、中藥與“洋中藥”之間的界限已被打破,傳統的中藥概念和範疇已悄然在變。
所以,中藥不應拒洋排外,可以採取“拿來主義”,如西洋參、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檳榔、砂仁、龍腦、蘇木、番瀉葉、胖大海、藏紅花、兒茶、血竭等早已被我們的老祖宗“洋為中用”了。而今為何要將復方甘草片、莪術油注射液、小檗鹼類、青蒿素類、莨菪鹼類、阿托品類、嗎啡類、咖啡因類、水飛薊素類、甘草酸類、斑蝥素類、七葉皂 類、苦參素、秋水仙鹼、三尖杉鹼、喜樹鹼、鬼臼毒素、石松杉鹼、延胡索乙素、蘆丁、川芎 、穿心蓮內酯、薏苡仁內酯、人參皂  Rg3、熊去氧膽酸、三氧化二砷(砒霜)等源於中草藥的中藥精華藥物斥之為西藥?
所以,中藥不應拘於傳統,應該“與時俱進”,岩白菜素、丁香羅勒油、鴉膽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腦、西瓜霜、青黛、冰片、枯礬、蘇合香、楓香脂、顛茄葉及其製劑、水飛薊、洋地黃、羅布麻葉、長春花、蘿芙木、黃花夾竹桃、毛果芸香葉、當歸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黃流浸膏、絞股藍、紅景天、貫葉金絲桃、紫錐菊等已經納入中藥的管理。
中藥的概念和範疇不僅包括“粗、大、黑”的傳統中藥,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謂現代中藥(如中藥有效部位製劑,也僅有50%的大類成分清楚,還有50%的大類成分不清楚。即使50%的大類成分清楚,但究竟含有哪些單體成分、它們之間組成關係如何、作用機理如何等問題都不清楚),更應包括“不粗、不黑”的基於中草藥有效成分的化學藥(既包括未經修飾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其製劑,也包括經過修飾中草藥有效成分及其製劑,甚至以中草藥有效成分為先導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藥物也不應被拒之門外)。“不粗、不黑”的中藥是中藥創新與中藥現代化發展的一種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組學等新概念、新知識,傳統西醫學教科書中是沒有的,現在很自然地被納入現代醫學(西醫)範疇之中。同樣,中醫藥學也不應拒絕新的東西,要及時吸納新的東西,否則中醫藥學永遠停留於傳統,難有真正的出路。
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中藥的作用機理可以從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以下五個方面進行闡釋。
寒熱溫涼話四氣
臨床用藥必須明確藥物之氣(性),這點為歷代醫家所首肯。
古人認為藥物的“氣”稟受於天,“氣”的產生與天氣有關。因所受有差異,故有四氣的不同。而寒、熱、溫、涼,就是藥性模擬四時氣候而言的,所以稱“氣”。性,指藥性。狹義的“性”即指藥物的四氣而言,廣義的“性”則是泛指藥物的氣、味、毒性、功用、治療、製劑所宜等。
寒、熱、溫、涼四氣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而概括出來的,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應: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古人認為凡能治療熱證的藥物,屬寒性或涼性;能治療寒證的藥物,屬熱性或溫性。寒涼與溫熱相對立,而寒與涼、溫與熱則分別具有共同性;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另外,還有一種平性,因實際仍有微溫或微涼之偏,故雖有平性之名而不獨成一氣,仍總稱“四氣”。
藥物治病是利用藥物性氣調整人身之氣的偏盛偏衰,使之復歸於平衡。性氣的運用是針對證候的寒熱而施。具體見下表(表1):
表1    寒熱溫涼作用表

功效
主治病證
治則
副作用
寒涼藥
清熱瀉火 涼血解毒
清退虛熱 清化熱痰
瀉熱通便 清熱利尿
清心開竅 滋陰潛陽
涼肝息風
實熱煩渴 溫毒發斑
血熱吐衄 火毒瘡瘍
痰熱喘咳 熱結便秘
熱淋澀痛 黃疸水腫
高熱神昏 熱極生風
療熱以寒藥,熱者寒之
寒涼損中,傷陽伐氣
溫熱藥
溫里散寒 暖肝散結
補火助陽 溫陽利水
溫經通絡 引火歸元
回陽救逆
中寒腹痛 寒疝作痛
陽痿不舉 宮冷不孕
陰寒水腫 風寒痺證
血寒經閉 虛陽上越
亡陽虛脫
療寒以熱藥,寒者熱之
損津劫液,耗傷氣血,動火生熱
總之,寒涼藥治療陽熱證,溫熱藥治療陰寒證,這是臨床必須遵循的用藥原則,反之則必然導致病情的進 一步惡化,甚至引起死亡。
由於寒與涼、溫與熱之間有程度上的差異,因而用藥時要有一定的界限而不能混同。如當用熱藥而用溫藥,當用寒藥而用涼藥,則病重藥輕,達不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反之則徒損其陽。至於寒熱錯雜病證,則當寒熱之藥並投,使寒熱之證俱除。若遇真寒假熱當用熱藥治療;真熱假寒證則當以寒藥相投,不可真假混淆。
中藥藥理的現代研究資料表明:許多寒涼藥可抑制兒茶酚胺類合成,降低交感神經活性,並對腎上腺皮質功能、代謝功能也有抑制作用。不少寒涼藥多有鎮靜、抗驚厥等中樞抑制作用;而溫熱藥對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與皮質功能、代謝功能等也有一定增強作用。有些藥物如清熱藥、辛涼解表藥等多屬寒涼,除有不同程度地抗菌、抗病毒作用外,還分別具有抗毒素、抗炎等與感染有關的多種藥理作用,特別是其中許多藥物尚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或抗腫瘤、抗癌等作用。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人們有時會因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不暢,常說“心裡像翻倒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什麼味都有”。調料有五味,中藥也有五味,稱為辛、甘、酸、苦、咸。
人類最初是從食物中得到了味覺的感受,而許多中藥同時又是食物,人們就通過對食物的品嘗、辨別,進而聯想和推理,從而產生了對藥物味的認識。然而和四氣一樣,更重要的是五味也是通過長期臨床觀察,在藥效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來的。即五味不僅是藥物滋味的反映,更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而也就有了“藥物實際可嘗出的滋味種類遠不止藥味的五味”及“藥味和可嘗出的藥的滋味,有相當一部分不一致”等客觀事實。
具有不同味道的藥物作用於人體,產生不同的反應,也獲得不同的療效。
辛味藥主要含揮發油,甘味藥大部分含有機體代謝所需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糖類及其他活性物質,酸味藥中絕大多數含酸性成分如鞣質,苦味藥中苦寒藥以生物鹼和 類成分為主,苦溫藥則多含揮發油,咸味藥多含鈉、鉀、鈣、鎂、碘等無機鹽及其他活性成分。
另外,還有淡、澀味。淡有利小便的作用,澀味藥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後世醫家主張“淡附于甘”、“澀附於酸”,故仍只言五味。
此外,有些藥的氣味芳香,而其作用難以用四氣五味理論來解釋,又有芳香藥性之說。芳香藥早期只是作為辟邪防病的調香品,後由於外來香藥的不斷輸入,宋代以後其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對其認識亦不斷加深,形成芳香藥性學說,是四氣五味學說的補充和發展,也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藥達病所說歸經
歸經是指藥物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既指明了藥物治病的適用範圍,也表明了藥效所在。
歸經學說是中藥藥性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以所治療的具體病證為依據而總結出來的用藥理論。經絡可以溝通人體內外表裡,所以一旦機體發生病變,那麼體表病變就可以影響到內在臟腑、內在臟腑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上來。如心經病變可見心悸、失眠,用硃砂、遠志能愈之,說明此二藥歸心經。
歸經理論也是與臨床實踐密切結合的。東漢張仲景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臨床上便出現了六經用藥的歸經方法;溫病學派創立了衛氣營血以及三焦辨證體系,又使衛氣營血、三焦用藥的歸經方法應運而生。但不管採用何種歸經方法,均是以臟腑經絡學說為歸經的基礎。
掌握歸經理論對指導臨床用藥有很重要的意義。歸經理論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了方便。如熱證有肺熱、胃火、肝火之異,選藥治療各當有別:肺熱咳喘當用入肺經之桑白皮、貝母以瀉肺平喘;胃火牙痛則以歸胃經的石膏、黃連以清瀉胃火;肝熱目赤腫痛,用歸肝經的夏枯草、決明子以清肝明目。歸經理論還有助於療效相似藥物的鑑別應用。如同治頭痛,羌活善治太陽經後頭項疼痛,葛根善治陽明經前額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偏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巔頂痛。
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臨床用藥時,還當與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用藥。
對歸經理論的現代研究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選擇性分布是歸經的重要依據,而歸經卻不完全取決於分布量的多少。部分學者認為中藥的歸經理論與現代藥理學的受體概念有內在聯繫,歸經的物質基礎就是受體的存在,取決於受體分布於哪些臟腑、經絡相關的位置及所能起的作用。
總之,歸經理論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我們應當在繼承的基礎上,綜合採用多學科知識作更深入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更有利於指導臨床用藥。
藥海泛舟談浮沉
泛舟游弋於藥海,隨波起伏之際不禁令人想到了藥性理論的又一重要內容 藥物的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不同趨向,與疾病所表現的趨勢相對而言。
人體臟腑氣機或升或降,密切聯繫,不斷地進行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若臟腑氣機升降失司,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疾病在病勢上有向上(如嘔吐、呃逆)、向下(如脫肛、洩瀉)、向外(如自汗、盜汗)、向內(如表證未解入裡);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證)、在裡(如裡實便秘)、在上(如目赤腫痛)、在下(如遺尿尿頻)等不同。因而能夠針對病情,改善或消除這些病證的藥物相對而言就分別具有了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
升浮與沉降是兩種對立的作用傾向。一般來講,人們將向上、向外的作用稱升浮,升浮藥有昇陽舉陷、解散表邪、透發麻疹、托毒排膿、湧吐、開竅、散寒等作用,治療病位在表、病勢下陷的病證。向下、向裡的作用稱沉降,沉降藥有瀉下通便、清熱瀉火、利水消腫、重鎮安神、潛陽息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止呃、平喘、收斂固澀等作用,治療病位在裡、病勢上逆的病證。
藥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可受四氣五味、質地輕重、炮製方法、配伍用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味辛甘、性溫熱之品多為升浮藥,味酸苦咸、性寒涼之品多為沉降藥;花、葉、枝、皮等質輕的藥物多升浮,種子、果實、介殼、礦物等質重之品多沉降。炮製後的藥物升降浮沉也會改變,如酒製提升、鹽製下行、姜炒則散、醋炒則斂。
藥物的升降浮沉又可通過配伍發生轉化,少量升浮藥配大量沉降藥也隨之下降,少量沉降藥與大量升浮藥同用也隨之上升。還有部分藥物本身即具有雙向性,如川芎上行頭目,下走血海。
藥物的升降浮沉既有一般的共性,每味藥又各有特性,並且其升降浮沉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因此,對藥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須做到多方面的綜合分析,才能正確而恰當地運用。
水能載舟亦覆舟
近年來,伴隨綠色革命和回歸大自然的浪潮、中藥在治療慢性病和疑難雜病中的特殊療效,以及西藥的毒副作用強且開發週期長的不足,使中藥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禁用黃連以及日本小柴胡湯事件,比利時防已減肥事件,美國禁售、禁用麻黃、龍膽瀉肝丸等事件的發生,一度使中藥中毒病例的報道直線上升。人們在選擇中醫藥療法時已顯得猶豫徘徊,所以理性認識中藥的毒性已經十分必要。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重性,中藥也不例外。如果應用得當則可以祛病延年;反之,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會危害機體,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這一點,我們的祖先在發現中藥的同時,就已經觀察到了,所以就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就有“凡藥三分毒”的說法。
在古代,毒與藥不可分,混稱為毒藥,認為毒是藥物的氣味偏勝之性,此為廣義之毒性。魏晉以後,毒的含義逐漸變為專指那些藥性強烈、服後易出現毒副作用,甚至致人死命者。近代對毒藥的認識比較明確,將既有藥理作用能治病療疾,又有毒副作用可致中毒甚至死亡的中藥歸之為“毒藥”,如斑蝥、巴豆、川烏、草烏、砒石、馬前子等,化學研究也證實這些藥物含有毒成分,如臨床使用不當可致中毒,故屬“毒藥”。此為狹義之毒性。
斑蝥
砒霜
川烏
毒性是中藥的一種性能,與其他性能一樣,具有普遍性,因而廣義的毒性,與實際情況更能相符。現代的《普通毒理學導論》也明確指出:“藥物的任何作用,對健康人和非適應證的人都是具有毒副作用的;在這種情況下,藥物具有毒物的性質。”
中藥什麼情況下就不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引起中毒了呢?總的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劑量過大中藥毒性反應的發生和危害的輕重,主要取決於用量的大小。醫者處方過量;或患者不遵醫囑,恨病吃藥,欲求速效,擅自加大藥量;或長期服用具有蓄積毒性的中藥等均可發生中毒。
2 藥不對證中藥是用于糾偏治病的,對於正常人體或藥不對證,違背治療原則,很容易導致新的病理偏向,對人體造成傷害,從而表現出毒性。
3 藥材品種混用中藥的來源可能只涉及一個品種,也可能包括多個品種。不同品種的藥材,其毒性強弱是存在差異的。如傳統用的木通,有木通、川木通、關木通等不同品種,其中關木通對腎功能有損傷。為保證臨床安全用藥,必須注意一味藥所含不同品種之間的毒性差異。
關木通
川木通
4 藥材質量低劣同種藥材因產地、採集、貯存不同,或使藥物中有毒成分含量增加,或產生新的有毒成分,或混入有毒藥物,而存在質量差異,因而毒性強弱也有不同。環境污染和農藥濫用,可使藥材中重金屬和毒物的含量增加,影響用藥的安全。
5 炮製方法不當合理的炮製可以降低藥物的毒性,而不合理的炮製又可能導致藥物的毒性增加。炮製目的主要是減毒,若炮製的火候不夠,或所用輔料不合要求,則其砲製品容易造成中毒反應。
 6 給藥途徑不當機體的不同組織對藥物的吸收、反應、分布與排泄可能存在差異,不同的給藥途徑,不僅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也會影響藥物的毒性。一般來說,同樣毒物按照毒性反應出現的早晚,其排列次序為:靜脈注射、呼吸吸入、腹腔注射、肌內注射、皮下注射、口服和直腸灌注。
7 劑型與製劑工藝不當在劑量相同的前提下,同一藥物在不同劑型中毒性強弱可能存在差異,如作為注射劑,特別是靜脈注射劑,其毒性往往比口服劑大。其次一般中藥都含多種成分,各種成分之間還可能存在相互拮抗或相互協同的關係,而各種成分的理化特性不同,也可能使藥物在湯、丸、散、酒等劑型中所顯示的總體毒性存在差異。此外,同一藥物在不同劑型中,可能因製劑工藝不同,其毒性存在差異。   
8 配伍不當中藥通過合理配伍,可以使原有毒性減輕或消除。而如果配伍不當,則會使毒性增強,甚至產生新的毒性。另外,中藥與西藥配伍,也有類似情況。   
9 患者個體差異人體對毒物的反應往往因個體差異而有極大的不同。某些藥物的處方劑量雖然在安全範圍之內,但因個體差異如幼兒、年老體弱或過敏體質者可出現中毒。一般有過敏史或過敏性疾患,如哮喘、蕁麻疹等,也易產生中藥過敏,用時宜慎重。 
中藥是由天然的、具有能夠治病也能夠致命作用的動物、植物和礦物組成的。
首先,天然不等於無毒。天然與無毒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中藥是天然的,但它是因為具有能夠調節人體機能的作用而被確定為藥品的,是具有特殊屬性的天然物質,這種屬性當然包含毒性。在現代人回歸大自然的思潮影響下,中藥這一天然藥品受到人們青睞是必然的,商家為了迎合人們的口味,打出了“純中藥製劑,來自綠色,來自天然”的廣告,放大了人們認為中藥無毒的錯覺。在這種錯覺下,有的人生了病就到藥店隨便買些中藥來吃,有的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中藥,還有的人沒病也要服中藥或用中藥材做的保健品來防病。他們都以為中藥沒有毒副作用,就是吃錯了藥也不會有事,以至產生了過敏反應、蓄積性中毒、藥物性依賴等問題。
其次,毒性不等於毒藥。毒性是中藥的一種基本屬性,但是毒性不等於毒藥。既然中藥有毒性,服用時就必然有一個劑量、療程、服用禁忌的問題。超量、超療程、違反禁忌證服用必然會產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這是一個用藥常識問題,而不是服用中藥才會出現的問題。    
再次,藥品不等於食品。“是藥三分毒”是古人經過千百年用藥實踐對中藥的認識,也是對今人用藥的勸誡。可見毒性是藥物的共性。但是有些廠家打著“藥食同源”的旗號,大肆開發治療用的“保健食品”。在產品說明中,鼓吹天然中藥無毒害,卻不知“藥食雖然同源,卻未必同性”。甲醇和乙醇雖然只在碳鏈中有些小差異就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乙醇可以飲用,甲醇卻可致命。人參大補,但使用不當,亦可致病;全蠍熟食無毒,因毒素經加熱可以分解。但飲全蠍酒過量卻可致命,因毒素在酒中溶出充分且不被破壞。這些都不乏報道。所以食品或許可以隨便吃,藥品則不能隨便吃。
近年來圍繞中藥的毒性和毒理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已有的研究表明,有毒中藥的毒性與其所含有毒生物鹼(如烏頭、雷公藤、曼陀羅等)、有毒 類(如萬年青、八角楓、芫花、半夏、鴉膽子等)、有毒植物蛋白(如蒼耳子、火麻仁等)、有毒動物蛋白及毒素(如毒蛇、蟾蜍等)有關。自1993年起,馬兜鈴酸所致的中草藥腎病受到人們廣泛的重視。馬兜鈴酸又名木通甲素,可來源於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厚朴、細辛等中草藥。馬兜鈴酸所致中草藥腎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貧血和高血壓。馬兜鈴酸致腎病的機制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誘導腎小管細胞凋亡;促進腎間質成纖維細胞增生或活性增高;引起腎小血管壁缺血。
中藥中毒後,可出現臨床症狀較輕的過敏反應,也可能會出現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症狀,以及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發生中藥中毒後,一般過敏反應臨床症狀較輕者,停藥或經抗過敏反應對症處理,症狀可逐漸消失。因過敏致死者少見。而中毒反應一旦確診後,必須迅速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搶救,首先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及時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接著輸液、利尿甚至換血、透析等以增強解毒功能,加速毒物排出,之後對證採取各種辦法進行治療。
看到這裡,讀者也許要說了:“中藥中毒也這麼可怕呀,那我們可不敢吃了!”其實,中藥的毒性是早在幾千年前,就通過用藥實踐肯定了的客觀事實。從總體而言,中藥的毒性明顯小於化學藥物,但對其存在的毒性,也應高度重視。我們應當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借助現代的臨床研究和毒理學研究,對中藥的毒性加深認識或再次評價。
中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與所有藥品一樣,只是有個合理使用的問題。
首先,中藥應用時是非常講究劑量的。無論是單服藥的劑量過大,還是服用的時間過長,發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都會增強。如果能嚴格掌握好劑量和療程,就可以避免和減少毒副作用。在臨床使用中藥時,必須以保證安全並且取得預期療效為原則。應防止兩種片面性:一是使用所謂無毒藥時,盲目加大用量,忽視安全,以至引起中毒反應;二是使用所謂有毒藥時,為了確保用藥安全而過分小心,以至忽視療效,隨意將用量降低到有效劑量之下。幾千年來,我們祖先克服了實驗檢驗加工條件落後的困難,通過運用浸煮、蒸、曬、炒、砲、炙等簡單工藝,研究出了一套科學有效的克服中藥毒性的方法,經現代技術測試,確有減輕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有些外用藥用昇華方法提取竟達到與先進設備提取一樣的純度。甘草解百毒,姜汁浸半夏、烏頭、附子減其毒性,以及藥物藥性方面的相佐、相克、相須的運用,有效地提高了藥品的療效,達到了只取其效、不受其害的目的。
其次,在對待中藥毒性、中藥使用及中藥毒性研究等方面,既不能忽視中藥的毒性,也不能談毒色變,有毒就予以否定,而是要研究怎樣克服毒性,或利用毒性達到治療作用。同時,還要認識到一些毒性較明顯的藥物具有較強或較特殊的醫療作用。古今醫家利用有毒藥治療惡瘡腫毒、疥癬、癌腫及某些疑難證、急重證等,積累了不少經驗,獲得了肯定療效,證明有毒藥有其可以利用的一面。
由此可見,對有毒中藥,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罷而不用,只要加強管理,在臨床實踐基礎上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就能使之成為某些疾病的克星,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物質基礎知多少
所謂藥物作用機理,應指能不能用相應醫藥學理論來解釋其作用或指導其使用。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中藥作用機理很清楚。而西藥作用機理清楚,亦是指在西醫藥學理論體系內,若將其放到中醫藥學理論來衡量,其作用機理則不清。
但是為了使中醫藥能進一步為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從而為更多的人解除疾苦,我們也需要從現代醫藥學的角度來客觀地闡釋中藥治病的物質基礎、藥效作用和作用機理。
目前對200種左右的常用中藥材品種,從化學、藥理、含量測定、質量標準等多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鑑定。對升麻、天麻、靈芝、沉香、淫羊藿、黃 等傳統中藥進行過化學成分的分析,發現了部分中藥的有效成分。國家藥品和生物製品檢定所已建立中藥標準成分對照品100余種。
借鑒西藥研究經驗對單味中藥的有效部位及單體進行研究,業已出現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幾十種新中藥單體達到較高臨床治療水準,如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的雷公藤皂 、治療炎症的小檗鹼、抗膽鹼藥山莨菪鹼、治療青光眼藥丁公藤鹼Ⅱ、驅絛蟲藥鶴草酚、抗血栓藥毛冬青素、肌肉鬆弛藥氯甲左箭毒、膽鹼能神經阻滯藥樟柳鹼。
單味藥藥理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如研究發現黃 對自然衰老大鼠腦皮質、海馬、紋狀體3個腦區降低的M膽鹼受體和M1亞型受體密度有顯著的上調作用,並可調節老年大鼠血漿環核 酸含量;衰老大鼠心肌 β受體密度及T3、T4、皮質醇含量均降低,而用黃 、人參、枸杞子可使其升高;對肝硬化大鼠存在的下丘腦血管加壓素系統異常有改善作用;可以明顯提高腎病綜合徵大鼠血漿白蛋白水準,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和尿鈉排泄;對環磷 胺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細胞毒活性有顯著增強作用,並可能通過調控巨噬細胞C1q的分泌功能來增強免疫和抗腫瘤作用;黃 煎劑及含黃 小鼠血清均對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混合淋巴細胞培養反應及IL-2的產生有促進作用。冬蟲夏草水提液能降低正常心肌細胞內Ca2+的濃度,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內Ca2+超載現象,並明顯減輕缺氧再給氧時細胞內脂質過氧化。紅參在預防高血壓性視網膜動脈硬化起重要作用,能使內皮細胞膜的光整性、細胞器的結構及內皮細胞分泌各種血管舒縮物質保持正常,抑制平滑肌細胞的異常增生,還有擴張血管、減少外周阻力及調節血壓的作用。生地黃可明顯抑制皮質酮致“陰虛”模型小鼠巨噬細胞Ia抗原的高水準表達,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丹參注射液可明顯降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腦水腫,減少腦皮質及海馬組織丙二醛含量,提高過氧化氫 、超氧化物歧化 活性和還原型谷胱甘 、三磷酸腺 的含量。
在中藥藥效作用研究上,除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闡述中藥傳統功效以外,近年來,針對當前的難治性疾病以及現代醫藥迫切需要解決的病證,開展了中藥功能作用的研究,如中藥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研究,發現了大黃和大黃素等的活性;對中藥抗排異作用的研究,發現補骨脂等具有實驗性抗移植排斥反應的作用。在作用機理上,中藥對細胞信號轉導和基因調控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視。
同時,多年來圍繞著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在植物界的分布規律及中藥 - 物質基礎 - 藥效的電腦處理分析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先後收集了4萬多份中草藥療效的資訊,並應用電子電腦進行了規律性的分析,初步建立了中藥療效數據庫和中藥藥效物質基礎數據庫。對毛茛科、小檗科、木通科、大血藤科植物以及大黃屬、麥角屬、莨菪屬、紫草屬、人參屬、貝母屬、五味子屬等植物系統的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和臨床藥效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比較研究。
一方水土一方藥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之處,往往是蘊育優秀人才的搖籃,同樣也培育出了優秀的中藥材 道地藥材。
中藥資源比其他生物資源有更強的地域性,尤其是“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指的是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質優良、療效突出的藥材。中醫用藥歷來十分重視藥材產地,強調只有選擇道地藥材才能保證藥效,是臨床選藥治病的重要依據。
我國幅員遼闊,地跨溫帶、亞熱帶、熱帶及高寒地區等不同氣候帶,地貌複雜,平原沃土、高山丘陵、江河湖海構成了不同的生態環境,為多種藥用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上在漫長的生產過程中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栽培技術和採集方法,以及藥物品種經過不斷地擇優選擇,使許多優秀名貴藥材的生產,無論從品種、產量、質量上都有一定的區域性,最終形成了不少帶有產地氣候及土壤特徵的道地藥材。如素有“東北三寶”美稱的人參、鹿茸、熊膽;享譽天下的河南懷慶府的四大懷藥:地黃、山藥、牛膝、菊花;內蒙古的甘草、黃 ;安徽的滁白菊;廣東的陳皮;雲南的三七、茯苓;廣西的蛤蚧;四川的大黃、黃連、川芎;河北的棗仁等。這些道地藥材自古沿用至今,形成了杏林藥苑中的一株株瑰麗的奇葩。
道地藥材區域分布圖道地藥材的生產均需要特定的地理範圍和生態環境,在一些地方雖然也能生長發育,有時外貌生長也良好,但由於對生存環境不適應,其有效成分就有變化,質量也就相差很多,臨床療效也會大減。現代研究證明,不同產地的土壤、水質、氣候、雨量、濕度、溫度、光照、污染、肥料等自然條件,都直接地影響藥用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等一系列生態過程,特別是土壤成分更能影響中藥的內在化學成分的質和量,使藥效產生差異。
如下表(表2)的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大黃所含的致瀉成分  總量相差很大:

表2    不同地區及品種的大黃  總量表
掌葉大黃
唐古特大黃
藥用大黃
藏邊大黃
河套大黃
天山大黃
華北大黃
5.19%
4.36%
3.37%
2.94%
2.90%
2.10%
0.70%
其瀉下作用也以掌葉大黃最好,藥用大黃次之,其他地區、品種的大黃就相差更遠了。
但是,道地藥材在其形成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產地有時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隨著用藥經驗的積累,對不同地區生產的藥材認識上發生不斷變化。一些新的優質藥材不斷被認識發掘;一些道地藥材引種成功,產地擴展;也有一些道地藥材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產地發生變化。總之,道地藥材的主產區並非固定不變,其產量也畢竟有限,因此,在不影響藥效的前提下,不必過分拘泥於藥材生產的地域限制。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探索和研究中國傳統的頤養身心、增進健康、減少疾病、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並用這種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保健活動的實用科學。中醫養生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的精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中國人民非常重視養生益壽,並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極具民族特色,且流派紛呈、方法多樣的中醫養生學,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說起養生,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它與抗病防衰、延年益壽有關,但是,關於養生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包括哪些內容及具體方法,就不一定知道得那麼清楚。其實,養生學的起源與發展在中國少說也已經有4000餘年的歷史了。
早在茹毛飲血、鑽木取火的原始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們為了生存繁衍,在與大自然搏鬥的漫長歲月裡,從勞動與生活的實踐中,逐漸摸索認識到人體生命活動的一些規律,學會了一些防病保健的知識和方法,並相互傳授。發展到後來,人們把這種自覺的保健延年活動叫做“養生”。以後,人們又將這種保健活動加以理論上的歸納,稱之為“養生之道”,也就是現在的中醫養生學。經過長期的運用和不斷的充實,後人將偏於養生保健方面的內容發展為養性、攝生、道生、保生等;把側重老年延年益壽方面的內容又衍生出壽老、壽親、養老、壽世等,這樣就基本反映了養生的主要輪廓。因此,所謂養生,實際上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一般來說,人從出生到死亡,要經過長、壯、老、衰四個階段。在這四個階段中,人人都免不了要生病或遇到其他不測,為使人人都能盡終其生命極限,甚至達到百年的壽域,就必須要講究養生。“養生”要求人的身體能始終處於完整的動態平衡之中(即身體健康無病),並應具備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情感的自我調節能力;要注意生活與工作環境的調適,飲食與營養的調和,勞動與休息的適度,情志與道德修養的和諧,以及運動與健身,預防與治療等方面。古代養生家曾提出養生的兩個要點,那就是一要“養正性”,二要“順自然”。所謂養正性,就是要求人們採取正常的、有規律的思維活動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要保養正氣,調節好“精、氣、神”這人身“三寶”, 以保持人體處在陰陽相對和諧的生理狀態中。“順自然”,就是要求人們養生不僅要順從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且要隨時適應周圍環境。尤其在對待外界事務的影響方面,如名利等,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總之,健康長壽既是普通大眾的願望,更是實現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但是,它並非靠一朝一夕,或僅僅通過一兩個方面的調養就能實現。只有遵從人類生命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自然,切實掌握養生的具體方法,針對人體的各個方面,採取多種健身措施,持之以恆地進行調攝,才能達到目的。
第2章中醫養生保健學的基本理論2.1天人相應在很多人眼中,“天人相應”似乎是一種非常玄妙的修煉方法,與普通人無關。事實上“天人相應”是中醫學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人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
中醫學認為,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也就是說,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的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重要影響。例如說,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就能直接影響到人的情志、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
中醫養生學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認為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四時六氣的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順應自然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二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然而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地適應,而應是在認識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保持健康,免患疾病。
中醫養生保健學的基本理論
1)天人相應在很多人眼中,“天人相應”似乎是一種非常玄妙的修煉方法,與普通人無關。事實上“天人相應”是中醫學也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人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相應”的思想。
中醫學認為,人身就是一個小天地,也就是說,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係,不論四時氣候、晝夜晨昏,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的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重要影響。例如說,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就能直接影響到人的情志、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
中醫養生學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認為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四時六氣的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外界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達到養生防病的目的。順應自然是養生保健的重要環節,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變化規律,二是慎防異常自然變化的影響。然而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地適應,而應是在認識自然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保持健康,免患疾病

2)形神合一
在前面強調了,養生學脫胎於中醫,與中醫是密不可分的。養生學的很多理論,實際上也就是在中醫的基礎理論上發展起來的。所以,通過中醫學“形神合一”的理論,養生學提出了“形神共養”理論,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視形體的保健,也要重視心理和精神上的保健。
形,即人之形體,包括構成人體的臟腑、經絡、精、氣、血、津液、五官九竅、肢體以及筋、脈、肉、皮、骨等,其中主要是精與氣這兩個方面。神,即以神情、意識、思維為特點的心理活動現象,以及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二者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因為一般來說,形體健壯的人都精神飽滿;而精神飽滿、健旺,反過來又能促進形體健康。
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調攝,使得形體健壯,精力充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使身體和精神都能夠均衡統一與和諧。形神共養在具體運用上可分為兩個方面,即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前者是指從保護心理健康的基礎上使心理和形體都能達到健康;後者是指通過形體鍛鍊、飲食調解、起居調攝等方面,使形體與精神協調發展。與西方現代的普遍認識不同的是,傳統的中醫養生學十分重視精神的調養。它要求人們思想上安定清靜,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不妄發喜怒,也不要有貪欲和妄想,儘量能減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過度的情緒波動,以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3)動靜互涵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運動能鍛鍊人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增強體質,並能防止早衰。但並不表示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中醫養生學更強調靜養的作用,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才是養生的根本大法,以靜養生的原則更符合人體生命的內在規律。我國的老莊道家以及後來的道教都主張以靜養為主。
靜養主要強調的是心神宜靜。心神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只有神氣清靜,才能健康長壽。由於心神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中,那麼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靜養並不是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是要求精神專一,摒除雜念。正常的用心神,對強神健腦大有益處。
另一方面,形體的動靜狀態與精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密切的聯繫,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易導致精氣鬱滯,氣血凝結。運動可以促進精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抵禦病邪的能力,所以適當的運動是有益的。養生學中有著許多行之有效,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運動的方法,如“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至今仍為許多老年人所喜愛。
我國古代一些著名的長壽老人,在動靜結合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如南宋詩人陸遊一生讀書三萬卷,寫詩萬餘首,但同時,他每天堅持練劍,持續了40餘年不懈,最終享年85歲。又如清帝乾隆,雖深居宮中,政務繁忙,但他每天清晨都練習導引吐納之術,每年都抽出時間或狩獵,或南下旅遊,最後活到近90歲。

八段錦的練功圖 左右開弓似射雕

4)正氣為本
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機體正氣的虛衰。正氣的不足,是導致邪氣損害人體,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的原因;而正氣旺盛,是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而免於生病的象徵,是人體健壯的根本所在。養生學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認為延年益壽必須注意保養人體正氣,增強生命活力和適應自然界變化的能力,如加強體育鍛鍊、調節飲食起居及精神活動等。
保養正氣,就是保養精、氣、神這人身的“三寶”,而從人體生理功能特點來看,保養精氣神的根本,在於保護脾腎。腎為先天之本,內蘊元陰元陽,是人體陰陽之根本。腎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衰老的關係極為密切。若腎精充沛,內則五臟安和,外則肌膚潤澤,容顏煥發,耳聰目明。所以,腎氣旺盛,人就不易衰老,或者說,衰老的速度比較慢。而脾胃為後天之本,為水谷之海,是氣血生化之源。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氣血、津液、精髓等,都化生於脾胃。所以,脾胃強弱也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因此無論是調理腎元還是顧護脾胃,兩者是並行不悖、相得益彰的。
我國歷代養生家在保養正氣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運用扶正滋補的中藥和中藥復方上,自古以來就有不少記載。如人參、黃 、茯苓、地黃、靈芝等中藥;延年益壽丹、首烏延壽丹、還少丸、人參固本丸等中藥復方。現代藥理研究也證明,這些固本扶正的中藥確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在針灸保健方面,養生書中也記載著通過針刺或艾灸足三裡、三陰交、氣海、關元等穴位,作為日常固本培元的保健手段。在運動保健方面,有導引、氣功、按摩、武術等多種形式,這些也是我國古代就已形成的獨特的強身延年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使精氣充盈,血脈流通,從而能扶正祛邪。
5)辨證施養
辨證是中醫認識疾病的過程,即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的過程。證,即證候,是對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有聯繫的異常脈證所組成。證候與症狀不同,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是人體在自然諸因素、社會諸因素和個體自身諸因素相互影響下的綜合反映。由於個體受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同,個體自身也有差異,因而產生了不同的證候。中醫養生學從辨證分析的角度,通過觀察具體個體的反映狀態和體質差異,並充分考慮個體所在時間與地域的不同,然後由證入手進行個體化的養生和保健治療。因為並非每種養生方法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也並非人人都適合所有的養生手段,所以必須根據不同的年齡、體質、季節及所患疾病的性質等情況,而採取適當的方法。辨證施養正好體現出中醫養生學的價值和特色。
辨證施養的突出環節就是所謂的“三因治宜” 因時、因人、因地製宜。因時、因地、因人製宜,是指養生保健要根據時令、地域以及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而制定相應的方法。由於人體的健康,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全面考慮,綜合分析,才能制定出具體有效的保健措施。掌握了自然環境的變化規律和人體的體質、情緒及生活等情況,就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製宜處理問題,這樣注意養生保健的話,也就可以健康長壽。
中醫養生學認為,人與自然的關係包括人與“四時六氣”的關係和人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運用因時制宜養生,就是按照時令節氣的陰陽變化規律,保持自身的陰陽相對平衡,來防病養生。一般而言,春夏季節,自然界生機盎然,氣候由溫而熱,陽氣生發,對人類就需要在起居、飲食、運動鍛鍊、防病治病諸方面,順應自然生發之機,充養體內陽氣;秋冬時節,萬物收藏,攝生也應與之相應以護養陰精,使人體陰精內藏,以抗病延年。至於因地製宜養生,是指由於地勢高低、氣候條件及生活習慣各異,人的生理活動和病理特點也隨之各異,因而採取相應的養生保健措施。

因人製宜最能表現出養生學的辨證施養觀。因人製宜是指根據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等的特點,來考慮不同的養生方法。因為在人體生命的歷程中,有胎孕、兒童、青年、中年和老年不同階段,他們在生理、心理特點上都有明顯差異,所以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體質有偏的要進行糾正,才能有助於防病延年。中醫養生學中所說的體質指的是由於稟賦的不同,人體素質有強弱與寒熱之別、偏陽偏陰之異。了解體質偏頗的不同,對於針對性的保健有很大價值,因為不良體質是發病的內因,體質決定著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一般而言,陽盛之體,易患實証,須慎用溫補之品及溫熱燥烈之劑;陰盛陽虛之軀,易患痿症風濕等病,須慎服寒涼之物和苦寒傷陽之劑。

中醫養生保健之精神養生法精神養生
精神養生法精神養生,就是在“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保護和增強人的心理健康以達到形神高度統一,提高健康水準。所謂“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而且還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歷來養生家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壽老的基礎,目前可行的主要的精神養生的方法是清心靜神和怡養情志。

清心靜神
清心靜神,即保持心神清靜,合理地用神。而清靜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是思想的清靜,需要修煉才能夠達到。因為神氣清靜而無雜念,可達到真氣內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我們提倡的清心靜神主要是心神不妄動,用而不過,思想專一,排除雜念,不可見異思遷,想入非非 ,從而能專心致志地工作和學習。
近些年來,思想清靜與健康關係的研究越來越多。生理學研究證實,人在入靜以後,生命活動中樞的大腦又恢復到兒童時代大腦電波的慢波狀態,也就是人的衰老指標得到了“逆轉”。社會調查發現,凡是經過重大精神挫折和思想打擊之後,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調攝,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明顯的增加。所以,只有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練習氣功,才可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有益身心健康。
清心靜神,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 少思寡欲
少私,是指減少私心雜念;寡欲,是降低對名利和物欲的嗜慾。少私寡欲這個詞最早見於老子的《道德經》中。中醫學認為,妄思嗜慾出於心,嗜慾不止則會擾動精氣,無助於健康長壽。這是因為私心太重,慾望太高或太多,達不到目的,就會產生憂鬱、幻想、失望、悲傷、苦悶等不良情緒,從而擾亂清靜之神,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導致氣機紊亂而發病。如果能減少私心和慾望,從實際情況出發,節制對私慾和對名利的奢望,則可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使人變得心地坦然,心情舒暢,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那些高壽的老人,他們儘管滿頭銀絲,但依然面色紅潤,精神矍鑠。這與他們光明磊落、性格豁達、無欲無求的精神境界有莫大的關係。
2 抑目靜耳,養心斂思
養心,即保養心神;斂思,即專心致志,排除雜念,驅逐煩惱,心神內守。要維持心神內守,應注意避免外界事物對心神的不良刺激。眼耳是心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中醫認為其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調節。因為人生活在社會中,人事相處,耳目所觸,都要反映在大腦裡,從而影響心神,故耳目清靜,不讓瑣碎之事縈繞於心,自然會使心情舒暢、放鬆。凝神斂思的養生法,並非無知無欲,無理想無抱負,毫無精神寄託的空耗時光,也不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它是指在學習工作時專心致志,把名利慾望丟在一邊,則心神內守,思想清靜;在學習工作之餘,寄情于琴棋書畫、花鳥蟲魚,興趣盎然,自然凝神定志,瑣碎煩心之事不能干擾,亦有利於安定心神,此即所謂“動中求靜,以靜養動”法,這個方法對那些離退休後在家自我感覺無所事事的老年人是尤為適合的。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證明,清靜養神這種自我調節方法能避免外界因素對精神的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良好狀態中。只有精神靜謐,從容溫和,神用專一,排除雜念才能做到安靜和調,心胸豁達,神清氣和,樂觀愉快,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習和工作,而且能使整體協調,生活規律,有助於健康長壽。

怡養情志
怡養情志,即保持心情舒暢愉悅,並順應外界刺激的變化,適當地控制情緒,以調節自己的情志活動。情志又稱情感,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精神心理的綜合反映。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況下,屬於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因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現,而且各種情志活動都是抒發自己的感情並起著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
1 七情的調節
七情,就是指喜、怒、憂、思、恐、悲、驚七種情志變化。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不同的情感反應。在一般情況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精神刺激,並超過人體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氣機逆亂,功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之中,常可見到大發脾氣之人,往往面紅耳赤,甚至昏厥,這在中醫叫做“怒傷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動不已而誘發心臟疾患的,稱“喜傷心”;鬱悶思慮過度而無食慾的,為“思傷脾”;悲傷哀號導致胸悶氣憋的,是“憂傷肺”;突然遭受驚嚇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稱之為“恐傷腎”。
正因如此,中醫養生學十分重視對七情的調控,並總結出了一套以情勝情的精神治療法。以情勝情,是利用情志分屬五臟,五臟歸屬五行,而五行之間相互資生、相互制約,情志也相應而有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以此解除情志病因所致的情志病證,使恢復或重建心身平衡的狀態。如喜為心志,五行屬火,但過極則傷心氣和心陰。恐,五行屬水,水克火,且恐令氣怯,能避免對抗過喜之象,恰是以水折火,故有“恐勝喜”的療法,這也與現今的情緒轉移法相吻合。
2 和暢性情
保持良好的情緒,樂觀地對待生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修養,也是健康防病、益壽延年的重要因素。孔子認為,樂觀有忘憂而不知老的養生作用,樂觀還可使氣血流暢,滋養神氣,使神志和調,胸懷舒暢,久則能防止各種疾病的發生,以盡享天年。特別是老年人,要老有所為,摒除垂暮感和退縮的思想情緒,在閒暇時間參加各種情趣高雅、動靜結合的娛樂活動,以陶冶情操。如欣賞音樂,書法繪畫,種花養鳥,弈棋垂釣以及外出旅遊等。

運動養生法

運用傳統的體育運動方式進行,以活動筋骨、調節氣息、靜心寧神來暢達經絡、疏通氣血、和調臟腑,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這種養生方法稱為運動養生,又稱為傳統健身術。中華民族的運動健身術有自己的特色,它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特點,強調意念、呼吸和軀體運動相配合的保健活動。傳統的運動養生,經過歷代養生家的不斷總結和補充,逐漸形成了運動肢體、自我按摩以練形,呼吸吐納、調整鼻息以練氣,寧靜思想、排除雜念以練意的保健方法。而且就其每一種具體的養生方法而言,又總是身、心、息並調,精、氣、神並練。特別是調神、息、意,幾乎貫穿於所有傳統運動養生法中。中醫養生學中運動養生法有很多種,下面介紹的是以調形為主的太極拳和以調息為主的氣功。

1)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拳術之一。由於其動作舒展輕柔,動中有靜,圓活連貫,外可活動筋骨,內可流通氣血,協調臟腑,故不但用于技擊、防身,而且更廣泛地用于健身防病,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傳統養生法。以“太極”為名,系取我國古代《易經》哲學理論為指導思想,採太極圖圓柔連貫、陰陽合抱之勢為運動綱領。運動中手、眼、身、步伐動作協調,與呼吸吐納、神意內守有機結合。這樣使鍛鍊時形體外動,意識內靜,動靜結合,以靜禦動,內外兼修,以內製外,虛實相間,虛中求實,以意導氣,以氣動身,身動圓活,如環無端,從而經絡疏通,氣血流暢,遍達周身,充分體現“太極”本意,激發協調人體自身的陰陽氣血,使內氣發於丹田,並復歸於丹田,丹田氣充,腎精內蟄,神氣內斂。太極拳所以能防治疾病,健身益壽,道理即在於此。
太極拳的鍛鍊要領有:

一) 要神靜體松,以靜禦動。練太極拳時切忌精神和軀體肌肉的緊張,要始終保持神靜,排除思想雜念,以使意識內守,全神貫注。形體放鬆,上要沉肩墜肘,下要松胯寬腰,以使經脈暢達,氣血周流。

二) 要全身協調,以腰為軸。練太極拳要求全身協調,渾然一體,以腰部的軸心運動為綱,做到定根於腳,發勁於腿,主宰於腰,形動於指,神注於眼,手動於外,氣動於內,神為主帥,身為神使,做到手到、意到、氣到,而眼神先至。

三) 要呼吸均勻,氣沉丹田。調息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呼吸以腹式自然呼吸為主,呼吸之深長均勻與動作之輕柔圓活相應。一般來說,吸氣時,動作為合,氣沉丹田,呼氣時,動作為開,氣發丹田。

太極拳流派眾多,主要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和孫式等五大流派,各派架勢各有特點。目前廣泛流行的由中國國家體委推行的簡化太極拳,即是以楊式太極拳改編的,通稱為“太極二十四勢”。簡化太極拳共為24式,打一套簡化太極拳大約需要6分鐘左右的時間。

太極拳可養神、調氣、健身,對於潰瘍病、慢性胃腸病、氣管炎、慢性肝炎、心血管病、神經衰弱等病症具有預防和治療效果。
張三豐原式太極拳圖(萬籟聲整理)

練習太極拳應選擇公園、廣場、樹林、花園等環境安靜而幽美、空氣清新而曠達的場所,每日早晚及傍晚均可進行。練習時要根據個人體質,循序漸進。每次練習時可先分段練,漸漸打完整套拳路,當身體不適時,應酌情暫停。飽食及醉酒之後,也不宜立即練習。圖2就是張三豐所創的太極拳圖譜。

飲食養生法

飲食養生,就是按照中醫理論調整飲食,注意飲食宜忌,合理地攝取食物,以增進健康、益壽延年的養生方法。飲食是供給機體營養物質的源泉,是人賴以生存和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古語“民以食為天”就是這個意思。
飲食養生的目的在於通過合理而適度地補充營養,以補益精氣,並通過飲食調配,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頗,從而增進健康,延緩衰老。由於飲食為人所必需,而飲食不當又最易影響健康,故食養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 謹和五味
五味,即酸、甘、辛、苦、咸,在中醫學中則泛指各種食物。謹和五味,即飲食五味要適當調配,以取得豐富、全面的營養。這是中醫食養的主要方法。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 食宜清淡
清淡的飲食,即以素食為主,俗稱“粗茶淡飯”。具體地說,就是以五穀雜糧為主食,輔以豆類、蔬菜、瓜果、植物油之類,儘量少食酒肉肥甘之品。中醫養生學歷來講究素食,反對膏粱厚味,過食肥甘。因為偏嗜肉食,每易致病。民間諺語就有“魚生火,肉生痰”之說,意思是魚肉之類,聚而難化,則不為津液而化為痰涎,久則生火。在對我國和日本百歲老人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他們之所以長壽,都有飲食清淡、以素為主的飲食特點。人到老年,胃腸功能漸衰,消化吸收及排泄機能下降,而素食易於消化,粗茶淡飯利於大便的排泄,故老年人的飲食更應以素食為主,這對老年養生有很大意義。蔬菜的營養優點,可以總結為五大好處,包括增加營養、有助消化,防止某種營養缺乏症的發生,防止肥胖,有利於血管的疏通,防癌治癌。現代營養學家認為,新鮮蔬菜、乾果、漿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極高,是延年益壽的可取之品。

(2) 食戒偏嗜
人體要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物質,所以食品要合理搭配,不斷攝取各種不同的食物,切忌單調、偏嗜。只有全面的飲食,適量的營養,才能保證生長發育和健康長壽。
中醫將食物的味道歸納為酸、甘、辛、苦、咸五種,通稱“五味”。五味不同,對人體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五味調和,有利於健康。在《黃帝內經》的“生氣通天論”篇和“五臟生成”篇中都談到了五味調和的重要性。只要飲食搭配得當,五味和諧,則有助於機體消化吸收,滋養臟腑、筋骨、氣血,因而有利於健康長壽。如果食物太偏,五味調攝失常,則會損害五臟之精氣,危害健康。
五味各分屬五臟:辛,有發散、行氣、行血、潤養的作用,主入肺經,能宣發肺氣;酸,有收斂柔潤的作用,主入肝經,能柔肝緩急;甘,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主入脾經,能補中益氣;苦,能洩,能燥,能堅,主入心經,可瀉心火,堅心陰;咸,有軟堅散結的作用,主入腎經,能滋腎精,固腎氣。以上五味,對於五臟各有所利,各有所歸,但總以適度為原則。
中醫養生學認為,食物有寒熱溫涼等不同屬性。如鵝蛋性溫,雞蛋性平,鴨蛋性涼;牛羊肉性溫,豬肉性平等。所以,若長期偏食某一類食物可導致體內陰陽平衡失調。現將常用食物分為溫熱、寒涼和平性三類。
溫熱類: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鴿肉、羊乳、牛乳、黃魚、紅棗、桂圓、荔枝、金橘、韭菜、芫荽、生薑、大蒜、花椒、蔥、胡椒等。
平性類:豬肉、豬肝、雞蛋、白木耳、赤小豆、豌豆、蘿蔔、蓮子、藕、山藥、薏米、菠菜、大白菜、豆角、鯽魚等。
寒涼類:鴨肉、蜂蜜、海藻、海帶、綠豆、冬瓜、西瓜、絲瓜、黃瓜、萵苣、竹筍、黑木耳、香蕉、柿子、梨、豆腐等。
另外,食物氣味各異,人的體質、年齡、性別也各不相同,因此對於飲食的選擇搭配要注意因人而異。

二) 藥粥與藥膳
藥膳是指具有保健醫療功效的菜餚類食品,以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採用一定的中藥與相應的食物搭配調製而成的保健食品。藥膳一般以滋補藥為主,或其他特定藥物為原料,按照中醫的四性五味原則組方,經過中國傳統烹飪調製,如炙、蒸、煎、燴、炒、燒、煮、炸、燉、熬、漬、醃等,再與特定的食物配合烹調而成。它是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藉藥力,藥助食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食養食療方法。
藥粥嚴格意義上講也是藥膳的一種,它是用粳米或糯米等以及適當的藥物熬製的滋補養生食品。歷代養生家都非常注重食粥,因為粥這種食品能暢胃氣、生津液,且加入各種藥材後,更能發揮其和中護脾胃的功效。
藥粥與藥膳的種類很多,如清代養生家曹廷棟就編制粥譜百餘種。根據配方之不同,可分為滋補健身、防病治病兩大類,有補氣、補血、滋陰、壯陽、清熱、利尿、消食、理氣、安神,以及益智、防衰、增壽等作用。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養生藥粥和藥膳:
(1) 人參黃芪粥
組成:人參12g,生黃芪20g,粳米80g,白糖5g,白朮10g。
用法:人參、黃芪、白朮清水浸泡40分鐘後濃煎,取出藥汁煮粳米粥,加白糖趁熱食用,早晚各一次。
功效:補正氣,療虛損,抗衰老。

薯蕷粥
(2) 薯蕷粥
組成:生懷山藥100g,粳米150g。
用法:上兩味加水適量同煮,並注意多攪拌。不拘時服。
功效:補脾健胃,滋補肺腎。

(3) 百合粥
組成:百合30g,粳米250g,冰糖適量。
用法:百合、粳米同煮,熟時加入冰糖即可。每日三次。
功效:清心安神,潤肺。

棗仁龍眼粥
(4) 棗仁龍眼粥
組成:酸棗仁15g,龍眼肉8g,粳米80g,紅糖6g。
用法:酸棗仁搗碎末,用紗布包好,龍眼肉切成小粒,與粳米同煮,加紅糖即成,可根據口味加入蔥花。早晚熱食。
功效:養心安神,健脾補血。

(5) 荷葉粥
組成:(鮮)荷葉1張,生扁豆50g,粳米100g。
用法:扁豆、粳米同煮,將熟時把荷葉覆粥上,文火燜熟,去荷葉,加糖少許。不拘時服。
功效:消暑熱,生津,並有降脂降壓的效果。

(6) 燕窩冰糖燉雪梨
組成:雪梨1個,燕窩3g,冰糖10g。
用法:將梨切開兩邊,挖去梨心及梨核,放入燕窩、冰糖,梨兩邊用竹簽相對插好,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服食。
功效:養陰潤燥,益氣補虛。

(7) 當歸羊肉湯
組成:羊肉800g,當歸25g, 黨參20g, 姜塊40g, 蔥頭50g, 黃酒50g, 醋20g,精鹽20g,花椒20粒,胡椒面2g, 八角茴香1個, 陳皮40g。
用法:將羊肉用精鹽、醋反覆揉搓後,洗淨,切塊。將當歸、黨參、陳皮、八角茴香、花椒洗淨後,裝入白紗布袋中封口。先用旺火將砂鍋內羊肉塊燒開,放入布袋,加黃酒、蔥、醋等佐料,改用中火熬1小時,再用小火熬爛,最後調味。
功效:補益氣血,祛寒止痛。

蟲草蒸老鴨
(8) 蟲草蒸老鴨
組成:冬蟲夏草5枚,老雄鴨1只,黃酒、生薑、蔥白、食鹽各適量。
用法:老鴨去毛及內臟洗淨,放入開水鍋中略燙後撈出。鴨頭劈開,放入蟲草,用線扎好,放入大缽中。加入佐料和清水,隔水蒸約2小時即成。功效:補虛益精、滋陰助陽。
       (9) 川貝雪梨煲豬肺
組成:川貝母10g,雪梨2個,豬肺約250g。
用法:先將梨去皮、切塊,豬肺切成片狀,與川貝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慢火熬煮3小時後服食。
功效:補肺,潤肺,止咳。
(10) 蓮子龍眼湯
組成:蓮子30g,芡實30g,薏米30g,龍眼肉8g,蜂蜜適量。
用法:將上四味加水500毫升,微火煮1小時即可。蜂蜜調味,1次服完。美容宜常服。
功效:健脾益氣,補血潤膚,增白美容。


藥物養生法
具有防衰抗老作用的藥物,稱為延年益壽藥物。運用這類藥物來達到延緩衰老、健體強身的目的,即是藥物養生。藥物養生保健是中國古代養生學家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經過長期的養生防病的醫療實踐總結出來的養生方法。漢代誕生的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我國漢代以前的藥物理論和治病、養生保健的用藥經驗。該書記載的365種藥物中,具有“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之作用的就有160余種。這160余種與延緩衰老有關的藥物中,如人參、黃 、白朮、地黃、何首烏、靈芝等,經現代研究,均有強身防病、延緩衰老、增加壽命的作用。
生、長、壯、老、死是人類壽命的自然規律。藥物養生法用之得當,可以使人體維持在老年前期的狀態,防止人體的進一步衰老,甚至使衰老的機體逆轉,回覆到壯年時的感覺;若用之失當,不僅無益,反而有害。中藥的養生作用只限於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並不能“長生不老”。

延年益壽的常用藥物
 (1) 健脾益氣類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本品大補元氣,為治療虛勞內傷的第一要藥,對年老氣虛、久病虛脫者尤為適宜。
人參
黃芪

黃芪:味甘,性微溫。本品可補氣昇陽,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補益五臟。久服可壯骨強身,治諸氣虛。
茯苓:味甘淡,性平。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滲濕利水之功用。歷代醫家均視其為常用的延年益壽之品。
山藥:味甘,性平。本品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作用。因此,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經常服用山藥,好處頗多。

(2) 益腎溫陽類
菟絲子:味甘辛,微溫。本品具有補肝腎、益精髓、堅筋骨、益氣力、明目輕身之功效,有溫而不燥、補而不滯的特點。
鹿茸:味甘咸,性溫。本品能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為常用的滋補藥物,對年老體衰者尤為適合。

肉蓯蓉
肉蓯蓉:味甘咸,性溫。本品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之功,特別是其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對很多婦科病證療效很好。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味甘,性溫。本品有補腎固精、益肺平喘之功效,且平補陰陽、溫而不燥,為補虛療損之良藥。

(3) 滋補陰血類
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本品有填精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黑須發的功效,其補血滋陰之力尤強。

熟地黃
何首烏:味苦甘澀,性溫。本品具有補益精血、澀精止遺、補益肝腎的作用。其生用還有潤腸通便之效。
枸杞子:味甘,性平。本品有補腎益精、益血明目、烏發悅顏之功效,為滋補保健之佳品。因老年人陰虛者多,故此藥用之甚佳。
黃精:味甘,性平。本品有補脾潤肺、補腎益精、強筋骨、烏鬚發、療五勞七傷的作用。
3.6.2 延年益壽的常用方劑
(1) 人參固本丸
成分:人參、天冬、麥冬、生地黃、熟地黃、白蜜。
功效:益氣養陰。
主治:氣陰兩虛,氣短乏力,口渴心煩,頭昏腰酸。
(2) 八珍糕
成分:茯苓、蓮子、芡實、扁豆、薏米、藕粉、黨參、白朮、白糖。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和中。
主治:年邁體衰,臟腑虛損,脾胃虛弱,食少腹脹。
(3) 補天大造丸
成分:側柏葉、熟地黃、生地黃、牛膝、杜仲、天冬、麥冬、陳皮、乾姜、白朮、五味子、黃柏、當歸、小茴香、枸杞子、紫河車。
功效:大補腎元。
主治:老人腎陰腎陽俱虛,腰膝無力,口渴煩熱。
(4) 十全大補湯
成分:人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黃 、肉桂、麥冬、五味子、炙甘草、生薑、大棗。
功效:健脾益腎。
主治:老年人氣血衰少,倦怠乏力。
(5) 還少丹
成分:山藥、牛膝、遠志、山萸肉、楮實、五味子、巴戟天、石菖蒲、肉蓯蓉、杜仲、茴香、枸杞子、熟地黃、白蜜、大棗。
功效:補腎益氣。
主治:真氣虛損,肌體瘦削,目暗耳鳴,氣血凝滯,脾胃怯弱,飲食無味。
(6) 大造丸
成分:紫河車、黃柏、杜仲、牛膝、生地黃、砂仁、茯苓、天冬、麥冬、人參。
功效:滋陰補腎。
主治:虛損癆瘵,神志內守,水熱內虧,男子遺精,女子帶下。
(7) 斑龍丸
成分:茯苓、補骨脂、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熟地黃。
功效:補腎氣,滋腎陰。 
主治:老年人腎陰腎陽俱虛,腰酸,陽痿,難寐。
(8) 首烏延壽丹
成分:何首烏、豨薟草、菟絲子、杜仲、牛膝、女貞子、桑葉、忍冬藤、生地黃、桑椹、黑芝麻、金櫻子、旱蓮草。
功效:平補肝腎,烏鬚發。
主治:老年人腰膝酸軟,心煩難寐,頭暈乏力。


環境養生法
這一節主要探討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闡明與環境有關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提出改善環境質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指導人們選擇和尋找適宜的生活環境,使其與人體生命活動規律協調一致,從而預防疾病,增強體質,保護人體健康。
所謂養生環境,是指空氣、水源、陽光、土壤、植被、住宅、社會人文等因素綜合起來,所形成的有利於人類生活工作的外部條件。在中國傳統哲學裡,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適宜的生活環境可保證工作和居住的正常進行,促進人類的健康長壽,有利於民族的繁衍興旺。反之,如果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處理不當,不僅損害人體健康,還會產生遠期潛在危害,威脅子孫後代。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人類的疾病70%~90%與環境有關。人類若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環境的和諧關係。

自然環境與健康
古代中國人十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認為萬物都孕育著生命,都具有適合其存在的最佳環境和條件;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則有創造益於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的理想環境的能力。中國古老的風水術,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就是探討如何尋找並提供這種環境的理論和藝術。風水,又稱堪輿,“風”與“堪”指天道,是人周圍的天文條件;“水”與“輿”指地道,是人周圍的地理環境。風水,實際上是中國人的天地觀或自然觀,它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去“改造”破壞環境。在一定意義上,風水術是集地質地理學、生態學、建築學、倫理學、美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古代建築設計理論。
中醫學認為,自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人的壽命的長短。因此要求人們除了儘可能主動地適應自然環境的變遷外,還要積極主動地改造自然環境,從而創造適宜的環境,提高健康水準,減少疾病的發生。在《黃帝內經》中曾指出居住在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的人多長壽;居住在空氣污濁、氣候炎熱的低窪地區的人多短命。孫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中也提到,只要住到背山鄰水、氣候清爽、土地肥沃、泉水清冽的地方,就能保證住戶安寧。而且孫思邈也身體力行,據史料記載,他在老年時,就選擇了山清水秀的環境,造屋植木,種花修池,至百餘歲方乃駕鶴西去。自古僧侶皇族的廟宇行宮,多建在高山、海島、多樹林的風景優美地區,說明我國人民對於理想的養生環境的選擇,是有獨到認識的。
那麼,人類適宜的自然環境,應具備哪些條件呢?綜合古今研究情況,大體上應具備以下幾點,即潔淨而充足的水源、新鮮的空氣、充沛的陽光、良好的植被以及幽靜秀麗的景觀等。這個適宜的自然環境,不僅應滿足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還要適應人類特殊的心理要求,甚至要與不同的民族、風俗相協調。
另外,由於現今不良的自然環境因素太多,已經威脅到人的生活。水源、空氣、土壤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組成部分,我們要健康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要慎重選擇適宜自己的自然環境,還要採取有效的保健預防措施,儘量避免自然環境中有害因素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居住環境與健康
人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在住宅環境中度過的。因此,如何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選擇住宅和營造房屋,創造一個科學合理、舒適寧靜的居住環境,對保障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十分重視選擇住宅環境,認為適宜的住宅環境不僅能為人類的生存提供基本條件,還能有效利用自然界中對人體有益的各種因素,使體魄強健,精神愉快。歷代學者在這方面做過不少獨到的研究工作,如《太平御覽》專列“居處”一章,《遵生八箋》也有“居室安處”條目,專門論述這個問題。綜合古今有關環境科學的論述,理想的住宅環境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1) 住宅選址
一般而言,要選擇依山傍水的地勢建築住宅。依山建房,冬季山體及山上的樹木作為天然屏障,可遮擋猛烈的風沙,減緩寒冷的氣流;夏季山上茂密的樹林,可減少陽光的強烈輻射,調節炎熱的氣候,且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使人感到融身於美麗的大自然中,更增添生活情趣。傍水而居,使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尤其清澈甘冽、終年不斷的山泉,可潮潤空氣,且很少污染。
(2) 住宅朝向
建房座向的選擇是根據地理位置所決定的。就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建房的最佳座向是坐北朝南。因為這樣有利於室溫調節。在我國的冬季尤其是北方,經常西北風勁吹,寒流襲人,如房門朝北,冷風可直入室內;在夏季,東南風吹拂,如房門朝北,涼風就不能直接進入室內,室內空氣不流通,悶熱憋氣。
坐北朝南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利於室內採光。我國地處北半球,太陽位置多半偏南。夏季溫度偏高,太陽光線與南牆的夾角小,牆面和窗戶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反而減少,尤其中午前後,太陽的位置最高,陽光幾乎直射地面,強烈的陽光照不到室內,避免了室溫過高,使得房間內可略微陰涼一些。反之,冬季太陽偏低,陽光從外面直射進來,如房門、窗戶朝南,陽光可以直接照入室內,且光照時間較長。因此,條件允許時,最好選擇南向建房。
(3) 因地製宜設計
我國地域廣闊,全國分為不同建築氣候區。在居室建築上,要考慮到各地區的地理氣候、生活習慣和物質條件,因地製宜設計出不同風格的房屋結構。如我國北方雨水較少,故屋頂設計坡度小,而南方雨水多,屋頂設計坡度就大;再如牆壁厚度,東北一帶流行夾層暖牆,建築用磚也比普通規格厚,這就是為了適應當地漫長的冬季取暖需要。還有陝北的窯洞、草原上的氈房、西南邊陲的竹樓,這些傳統建築都體現著各地鮮明的氣候和地域特色。

房事養生法
房事養生,又可稱為性保健,是一門古老而又新穎的學科。房事,又稱為性生活。房事養生,就是根據人體的生理特點和生命規律,採取健康的性行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質量,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性行為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是人類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故有人把性生活、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列為人類的三大生活。房事養生保健的根本任務,是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掌握性的必要知識和正確的性行為,培養高尚的性道德觀念,提高人口的素質。
性教育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嚴肅的事情。由於長期封建禮教的灌輸,把性的問題看作禁區,使社會很多成員感到一種性壓抑感,受到自我思想的束縛。普及和提高性知識,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談到生殖器官,就像談到肺、胃和腎一樣處之泰然,這是一個民族文化層次與文明程度較高的體現。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性愛、性衝動和性行為是人體的一種本能,絕不是低級和污穢的事。性生活是滿足生理需要和保持生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和諧美滿的性生活,可以使人心情愉悅,身體健康,祛病延年。如果一味禁錮性慾,所願不遂,悲思憂慮,則會肝鬱脾傷,腎精暗耗,產生多種疾病,如女子月經不調、夢交,男子遺精、陽痿等,對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響。所以,禁慾既是違反自然規律,也是違背人類天性和生理規律的。

陰陽圖

房事與陰陽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房事活動體現了一個陰陽整體的觀念。在我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竹簡中曾記載,世界上最重要的是陰陽交錯的生生不息。古人以陰陽思辨自然,以陰陽剖析自身,所以東方哲學認為,男女、陰陽、天地同成一體。所謂陰陽之道,乃是性愛的真髓、核心,這一基本理論和法則是研究人類生活的一大需要。我國傳統的儒教經典把性慾和食慾放在同一地位。這是為了說明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則,“保存自己”和“繁衍種族”是生物的兩大使命,因此,性慾和食慾乃是生物的自然屬性。人類的繁衍昌盛亦是從男女陰陽規律而來。我國古代道教很重視養生,也很重視陰陽之道的研究,不僅不把它看作修行的阻礙,而且堪稱重要的修煉方法之一。性生活在道教中又叫“房中術”或“玄素”,其主要目的在於保精、致氣、還精、補腦。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男女相需好比是天地相合,若男女兩者不合,則違背陰陽之道。由此可見,房事生活本乎自然之道,這是養生延壽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中醫學對房事的內容有很多描述,主要側重於性心理方面,也就是注重性慾和性衝動對男女生理上帶來的影響。進入青春發育期後的男女,都有性慾和性衝動,這是生理發育時心理發展的一種正常現象。

男子的性慾集中表現在性器官上,當具有很高的性交慾望時,隨著性興奮的增強,陰莖在外觀上有不同的變化。《廣嗣紀要》將這種變化概括為“三至”,陽具勃起時,是肝氣的作用;勃起併發熱,是心氣的作用;勃起時間長,是腎氣的作用。三氣俱至,陰莖勃起壯大,發熱而能持久,常可促進女方的性慾和喜悅。古人對男子性慾的觀察,從陰莖的勃起、壯大、發熱、堅勁、持久進行分析,強調要有強烈的性興奮,才能進行性生活。
女子的性慾並不集中於性器官,表現複雜而廣泛。既需要性快感,更需要身體各個部位的溫柔接觸和感情交流。《玉房秘訣》將女子的性慾表現概括為“女之九氣”,如呼吸加深,時時吞咽唾液,低聲呻吟,用唇吮吸男方肌膚,摟抱男方,或以兩腿勾纏男方,主動撫摸男方陰莖,陰道流出潤滑液體等。

男女相悅

節慾葆精
不可縱慾,是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內容之一。歷史上對性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探索,主要有三種觀念和流派,一是縱慾,一是禁慾,一是節慾。前兩者是極端而有害的,而節慾觀則客觀、辯證地指出了性生活的適度與節制,對人有著重要的養生意義。節慾葆精是養生學節慾觀的重要體現,也是防衰抗老的重要一環。
要達到養精的目的,必須抓住兩個環節。其一為節慾。所謂節慾,是指對男女間的性慾要有節制。當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的生理要求,欲不可絕,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適度,不使太過,做到既不絕對禁慾又不縱慾過度,即是節慾的真正含義。節慾的關鍵,在於能清心淡意,不是慾念妄生。因此,平素要注意道德情操的培養,做到非禮勿視,甚至坐懷不亂的程度。其二是葆精。因為精(又稱天癸)是決定男女性功能生長發育直至旺盛衰退的基本物質,來源於父母先天之精氣,又依靠後天脾胃水谷之精微滋養而成,所以十分寶貴。若傷精,則必然會導致性功能減退和早衰,甚至產生多種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精氣漸衰,更要注意遠離房事,以延緩衰老進程,盡享天年。我國古代的封建帝王,多有房事放縱者,長壽的很少。有人統計,從秦漢至明清,中國有生卒年可查的皇帝共有209人,其中活過60歲的只有23人,平均壽命只有可憐的39歲。由此可見,對於節慾葆精這個環節,切切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