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心 - Dr. O Chiu


談「心」 - Dr. O Chiu - 2008年12月12日
五臟之中,心被看成最重要。在《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心為「君主之官」,即心是皇帝君主,其他如肺是宰相,肝做諫議之職等。
對於心的部位與形態,中醫的描述很清楚,《靈樞.脹論》說:「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膻中」即人體兩乳之間。《素問.平人氣象論》提到「虛裏,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虛裏」是心尖搏動部位,中醫即很重視這「虛裏」,稱之為「脈宗氣也」,即心脈搏的源頭。
西醫亦十分着重這心尖搏動的位置,做醫學生檢查心臟時,若不很「扮嘢」地摸清楚這Apex Beat,必然「肥佬」,因為這「虛裏」的位置和跳動力量有異,代表了心臟發大或其他病變。
心臟的形態被形容為倒垂未開的蓮蕊,它的主要功能有二:心主血脈,心藏神,其他理論包括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通;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相為表裏。
在《素問.痿論》中說到「心主身之血脈」,便是這理論的典故,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脈。血,即血液,心主血,一是推動血液的循環,二是參與血液的生成,《侶山堂類辯》說,「血乃中焦之汁,流溢於中以為精,奉心化赤而成血」,即心參與造成鮮紅色的血。脈,《類經》說:「脈者,非氣非血,所以通乎氣血者也」。脈是身體氣和血的通道,心主血脈的意思是心與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而血在心與脈管中運行,是靠心臟的跳動,使血能發揮營養和滋潤的作用。雖然中醫的解剖學比較落後,未能分出動脈和靜脈,但大致上也認識到心是負責「泵」血的功能,與西醫理解一致,不過事實上心與血的生成沒有關係,使血成鮮紅色的是肺。
在《靈樞.大惑論》說到「心者,神之舍也」。《素問.宣明王氣篇》:「心藏神」,兩者意思相近。
「神」廣義上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狹義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故心藏神,是指出心具有主宰人體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為何中醫相信心藏神呢?可能是基於觀察到心若有病,例如心臟病,整個人立刻有問題,包括精神意識減弱、暈倒,又或者緊張激動時,心胸便有壓迫感,心跳也隨即加快,故推論心是收藏着「神明」。
明代以前「心藏神」是被接受的金科玉律,但在明清以後,開始有人提出異議,如李梴在《醫學入門.心》提到有「血肉的心」和「神明之心」之分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辛夷》中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清代名醫汪昂、王清任亦認同神藏於腦看法。可惜,限於當時的客觀條件,神藏於腦只是一個觀念,而「心藏神」是祖宗教落,沒有被正式推翻,而時至今日中醫教科書仍是在教「心藏神」這觀念,是否有點過時呢?從現代科學來看,人的精神情緒當然是腦的功能,「心藏神」這個合理的推論,其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不過近年有一個有趣的課題,話說有一些人在經歷了換心臟手術後,生還者有明顯性格上的改變,而且是與捐心臟者的性格接近,例如文靜的變成喜歡刺激活動,食物喜好,對藝術的興趣,皆與捐心者近似,故有學者提出了人體細胞有記憶的理論(Cellular memory)。
不過,這是真是假還未有定論,起碼主流的科學並不接納。若果有一日被證明是真的,便真是「心藏神」了。下周再談心。

 
對心的誤解2008年12月19日
 
「心在志為喜」:外界環境因素,當然會引起情緒反應,例如喜、怒、憂、思、恐,稱為五志,而心臟則負責「喜」。開心快樂對心主血脈有好處,但過分的喜樂反過來亦會傷及心。心負責快樂的情緒,若這功能過於亢進,則使人喜笑不止,若這功能不足,則使人易於悲傷,如《素問.調經論》說:「神有餘則笑不止,神不足則悲。」最後,因為心為神明之主,任何五志過極,也會傷及心神,故《靈樞.邪氣藏腑病形》說「愁憂恐懼則傷心。」
從西醫角度來看,心主要功能是個「泵」,並沒有任何與情志有關的內在功能。當然,各樣情緒變化可波及心,使心跳、血壓和胸部的肌肉有不同的感覺,例如緊張心跳快及大力,開心胸口舒暢,但把「喜」與心的功能連結是美麗的推斷,與現代科學不合。
「心在液為汗」:心與汗關係密切。《黃帝內經素問集注》提到「心主血,汗乃血之液也。」身體血液充足,才能氣血正常運行,有足夠水分才有汗出。我們受驚時心跳加快,出身冷汗,也使世人聯想到心與汗的關係,如《素問.經脈別論》說,「驚而奪精,汗出於心」。不過,現代醫學知道,緊張時的心跳與出汗,均是因神經系統控制,心與汗並沒直接的關連。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意思是心與全身脈(血管)相連,華是光彩之意,「其華在面」即當心的主血脈功能正常(即泵血有力,血量充足,血流暢順),人的面色便紅潤有光澤,反之,心有病、血壓低或貧血,自然面色蒼白無華。這是正確的觀察,面色有紅潤光澤當然要有正常的心和充足的血,但面色無華則不一定是心臟有病變,例如任何原因的貧血也會面色蒼白,或因痛楚而導致體表血管收縮,但與心臟無關。曾追隨過一些中醫,就是基於「其華在面」,凡見到面色較為蒼白,便有理無理診斷為心血虛,實有些以偏蓋全。
「心在竅為舌」: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的「心主舌……在竅為舌」,即心正常才能有舌的正常功能,如味覺和正常表達語言能力。如《靈樞.脈度》說:「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相反,心有疾病也影響到舌的形態,如《外台秘要》說:「舌主心,臟熱即應舌生瘡裂破」,和表達神明能力異常,則有舌強(言語不清),舌卷(舌體卷縮,不能伸出)等病。所以《望診遵經》教導「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測其臟腑經絡寒熱虛實也。」雖然這理論的邏輯性很合理,但現代醫學知道舌頭的活動和味覺,與腦神經有關,與心並沒有直接關聯。
在「臟象」學說裏(即是從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去估計和推理內臟的功能),心的功能除了心、血、脈外,還有主宰精神意識思維,看面色及舌,便可知道心的情況,但實情是把腦、骨髓造血功能包含當中。在缺乏解剖和現代科學的時代,中醫學對心的了解可說是了不起,但有些觀念是時候更新了。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臟腑 - Dr. O Chiu


臟腑 -  Dr. O Chiu
「中醫西說」目的是用現代化的文字介紹中醫,以及從西醫的角度作一些思考。要先明白一個課題,才能作出有意義的思考和判斷對錯,知對錯才會有進步。
以下數周將介紹中醫對臟腑的理論。中醫如何知道人體內臟的功能呢?是靠觀察和推測。當觀察到身體表現於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便推測體內的內臟有何作用,如見到人們呼吸、咳、喘等,便推測肺部與呼吸有關。這種以表象來研究內臟的方法,稱為臟象學說。
臟腑,是我們對體內器官的總稱,但為什麼叫臟腑呢?臟字是「肉」字邊,「藏」字在右,即藏於體內的器官,而這器官的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腑又何解?同樣是「肉」字邊,「府」在右,當中「」解作廣大廣闊,而「付」則是支付、移交、給予、傳遞,表示這器官的功能是接受,傳送我們的食物。

在《素問.五臟別論》中對臟腑有很生動的描寫,指導中醫對臟腑的理解。「所謂五臟者,藏(收藏)精氣而不瀉(無故外泄)也,故滿(保持充滿)而不能實(壅實,不流暢)。六腑者,傳化物(傳導和轉化水谷食物)而不藏(貯藏),故實(能充實)而不能滿(持久充滿而沒有虛實)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則胃實(充實)而腸虛(空虛);食下,則腸實(充實)而胃虛(空虛)。」五臟負責收藏 「精氣」,「精氣」可以是身體必須的物質,也可代表臟器的生理功能,另外,也收藏人的精神情志,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提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即古人相信要有正常的五臟運行,人體才有正常的思維活動和情緒變化。

臟是實心而無空腔的器官,相反腑(包括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都有空腔,負責「傳化物而不藏」,空腔就像管導,把東西傳來傳去,中醫生動地用了「胃實腸虛,腸實胃虛」來形容腑的傳導功能,與現代醫學所知腸道的蠕動同一原理。腑不單止是「傳遞食物」,還有轉化的功能,將食物中有用的營養(中醫稱為精徵)分開和吸收,無用的糟粕以糞便形態排出,這消化吸收的功能,《素問》用「傳化物而不藏」來形容,可見古人對腸道的功能與現代醫學是相當一致的。臟腑互相配合,腑負責從食物中吸收有用營養,傳送到五臟來負責貯藏,當五臟各有功能,互相配合,人體便健康和有正常的精神情緒。

當然,五臟六腑也不能包括了身體全部的生理功能。對很多器官,中醫也嘗試去理解其功能,例如腦、骨髓、骨、 脈、 膽囊、子宮(女子胞)等,中醫稱這些為「奇恆之腑」。「奇」代表異常,不同。「恆」代表恆常。「奇恆」即異於平常。 為何叫「奇恆之腑」,因為有些器官形態上為中空器官,與六腑相似,卻不與水谷直接接觸,即「似腑非腑」,但功能上類似五臟有貯藏精氣作用,即「似臟非臟」,在人體中異於一般臟腑。以後日子和各位再討論。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醫過」- Dr. O Chiu


「醫過」-  Dr. O Chiu
中醫認知的發病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勞逸過度與飲食失常。以上發病原因而產生的病理產物,如水濕痰飲、瘀血、結石,這些壞東西又成為新的致病因素。其他致病的原因甚多,如外意外、火燒、溺水及蛇蟲鼠蟻寄生蟲等,中醫書都有提及,但當中還有一個極重要致病因素~「醫過」、「藥邪」。
 
「醫過」是指因醫生的過失,對病人造成的傷害,而「藥邪」則是指用藥不當而引致疾病。《黃帝內經.素問:疏五過論》便提到醫師五種過失,逐個來看。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嘗富後貧,……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在初次給病人診治時,必須詢問病人職業、地位等變遷,如位高而失勢者,……或是以前富裕而現以貧困而發病的……若遇這些疾病,隨便處理,這在診治上是第一種過失。不問病人職業地位的變遷,一錯也 。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愚醫治之……,不知病情,……此治之二過也。」診察病人,應問其飲食起居和周圍環境,精神上有沒有突然歡樂、突然痛苦,或者先樂後苦,……學識粗淺的醫生……,不問便不了解病情,……這是診治上的第二種過失。不問飲食起居、思想情緒的變化,二錯也。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三過也。」善於診脈的醫生,必然能夠分析各式各樣之脈,很容易便掌握它的變化。如醫生不懂得脈理,其診斷就不算高明。這是診治上的第三種過失。不能細緻分析脈象的變化,三錯也。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及欲侯王。……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四過也。」診病時三種要注意的情況,要問病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的貴賤,地位變遷的挫折,有無升官發財的妄想……如果醫生態度不嚴謹,不能轉變患者的精神意識,自己又表現得柔弱無能,手足無措,病人心情思潮則不會轉移改善,治療也就不會有效果。這是診治上的第四種過失。不問病人背景,醫生自己也不濟,四錯也。
 
「凡診者,必知終始,有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五過也。」大凡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病因和發病後的情況,才能掌握病情,把脈診病時,應注意男女之別……醫生不能明辨,不問發病之病因,只說預後不良(prognosis)(預測病人難以治癒),也是粗率的醫生。這是診治上的第五種過失。不了解發病的原因和發病後的情況,五錯也 。
 
好好地為病人問病歷,要考慮到病人的職業背景,了解病人近來的起居改變,情緒上落,做身體檢查和把脈時要小心,遇到有需要的病人,醫生要以嚴謹態度,為病者提供心理輔導,這是《黃帝內經》中對醫師的要求,做不到的話,是醫師的過失。
 
家庭科醫生的訓練,是看病人時是以「生物、精神、社會」(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Approach)模式來解讀病人的生理病狀,即是為病人的診病,要考慮到病症和疾病背後會否有精神上和社會環境上的原因,否則考家庭專科試時一定不合格,而 《黃帝內經》數千年前已定下了這標準!醫生犯錯使病人受損,當然不止於此,下周我會再談「醫過」和「藥邪」。但要避免出錯,小心的診病,嚴謹的態度,扎實的醫學知識是絕不能少的基本條件。
 
上文指出,為病人診病時,要細心問病歷,關注病人的背景、情緒、生活環境。醫者要精於脈理。病人有情緒困擾,醫生應以嚴謹態度為病人開解情緒,否則便不能治好病人。若病人情況因延誤而加重,這便是醫過,即醫生的過失。還有很多例子。
 
有些醫生喜歡把病情誇大來嚇病人,理由是使病人「乖乖」食藥和覆診,這是不必要地加重病人心理負擔,是醫過。歷代名醫都提出論述,教導後輩行醫之道,例如有關醫者的言行態度,明代龔延賢在《小兒衞生總微論方》告誡醫生「凡為醫者,性存溫雅,志必謙恭,動須禮節,舉乃和柔……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難,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我想每個病人都希望見到他的醫生有如此的質素。香港是個商業社會,很不幸商業原素也滲入了醫生與病人之間。我見不少首次來就診的病人,若是用醫療卡(即所謂公司病人與公司醫生的關係),都對我說:「我知你哋公司醫生收得平,用藥『慳得就慳』,我寧願加錢都要快啲好番。」我心想若病人已假設醫者為自己收入着想多於病人福祉,還會對醫者的診治有信心嗎?我通常以「貧富用心皆一,貴賤使藥無別」來回應,也希望在診療時能贏得病人信任。若考慮金錢多於病人福祉,是醫過。
 
除了語言態度之不妥外,文字不規範也是常見的醫過,例如中醫處方用藥,有些醫師為免病人到其他地方「執藥」,故用一些藥的別名、僻名,或字體潦草;西醫則自創一些代號,結果是增加配錯藥的機會和延誤病情。《吳醫匯講》一書由清代醫家唐大烈編,其中一篇顧文烜《書方宜人共識說》提到「凡書方案,字期清爽,藥期共曉」便是最好的提示。
 
另一種醫過是誤診和所引致的誤治,和對原來病症的延治。誤診這問題今日尤其嚴重,因為現今有很多輔助檢查,例如X光、電腦掃描、內窺鏡等,不多不少也是入侵性(Invasive)和創傷性(Traumatic),當然不能「有做錯,無放過」。
 
就算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上醫者仍是有犯錯的可能。若醫生對藥物的性味、功效、安全劑量、副作用及配搭禁忌不夠認識,使用不當,那麼他處方的藥本身便有害,中醫稱這為「藥邪」,即藥物是致病的原因。西醫用藥也有同類問題,因藥物愈出愈多,很多藥之間會互相影響,故一直提議用少而不用多的藥,要避免「太多藥」(Poly-pharmacy)的危險。
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針灸,在《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談到落針時要「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般小心。西方軍事用語中,對需要精確無誤的行動,也用上「手術般的準確」(Surgical strike)來比喻,可見在人們心中手術是不應出錯的。但可惜我們時不時還聽到一些醫療事故,如割錯乳房、手術中意外出血等。
 
西醫對醫療後遺症一點也不陌生,稱為 Iatrogenesis,通常是指因診治過程中的不良後果和死亡個案,包括藥物及手術的副作用和醫療事故。醫療事故不一定是因醫生而起,可以是護士、藥劑師及其他醫護人員等。據一個在美國調查推斷,在2000年,繼心臟病、癌症後第三大致死原因便是醫療後遺症,當中包括不必要的手術、藥物事故及不良反應、醫院中的感染,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西方科學的倫理,包括醫者不去診治自己的親人(怕有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但中國人則希望「醫者父母心」,我想是希望醫者有那「父母愛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和「小心呵護」的態度。這正是減低醫過的最好方法,否則一切外加的「制度守則」,也是徒然。

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中風

中風,大家都知道,是血管壁積有過多廢物,而令血管收窄再阻塞而成。傳統西醫把血管壁鈣質過多的症狀列為動脈硬化(Arteriosclerosis),而積聚過多膽固醇物體的稱為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但中醫則以病情輕重分為「中經絡」(半身不遂)、「中臟腑」(言語意識障礙)兩階段。中醫依病情發展進程,分別採用降逆順氣、鎮肝潛陽、清熱熄風、通腑化痰、活血通脈、疏絡蠲痺、安神開竅等治法,皆有不錯的效果。
最近有研究指出,華人中風主要原因是腦血管栓塞,外國人則以頸部血管引致中風為多。事實上,人體的腦血管是最幼細的,十分容易變窄。

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若出現吞嚥困難症候,很可能是大腦動脈血流不足,導致「暫時性腦缺血」;或因動脈粥狀硬化使腦血管變窄,血流量減少;也可能是頭或頸椎動脈中病變小血栓塊掉落,暫時堵塞了大腦動脈小分支或網膜動脈,當栓塊碎裂跑至靜脈后,血液又恢復暢通,這就是俗稱的「小中風」。

小中風,並非無預警的。元代名醫朱丹溪就指出︰「眩暈者,中風之漸也。」元代醫書《衛生寶艦》中,首先指出中風先兆︰「凡人初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不用者,三年內必有大風之疾也。」

只要有高血壓、糖尿病、心律不整病史的人,或血脂肪過高、肥胖、喝酒、口服避孕藥、曾有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及有頸動脈雜音者,都是中風的高危險群。

當突發性的眩暈頭痛、視力模糊、頸部僵硬,兩足前脛骨中部時有痠脹的現象發生時,再加上一側手足肢體麻木和眩暈,就是腦中風將要發生的前兆。若兼有面麻和舌麻,說話吐字不清、流口涎,則表示腦供血量已經不足,中風就要發生了。

依傳統醫學觀點來看,中風主因是臟腑陰陽氣血虛損,功能失去平衡,內生風、火、痰、瘀等病理產物。氣血瘀滯、痰火流竄、風陽升動,都是先兆發生的主因。

《醫宗金鑑,雜病心法》提到,「中風先兆」以病因可分類「風邪外中」及「痰火內發」兩種證型。前者臨床表現為手足無力、語言蹇澀、時有肌肉微動牽掣及大指、次指麻木不用,與現代所謂的「腦血栓」類似,治方以「羌活愈風湯」為主。后者則出現神短昏昏,言語失常、上盛下虛、頭眩腳軟與「腦溢血」相當,治以「清熱化痰湯」為主。

中風急救
黃金時間三小時 
腦中風的發作症狀千變萬化,發生部位以大腦最多,主要症狀為半身麻木、無力、言語障礙等;若發生在后腦,則有頭暈、昏眩、嘔吐、走路不策、複視、四肢無力、麻木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昏迷、不醒人事。

不少人對腦中風發作缺乏認識及警覺性,當症狀出現時,還忙著為病人按摩或刮痧,延誤了送醫的黃金時間,等症狀變嚴重了才趕緊送急診室急救,但治療效果已大打折扣。

一般而言,腦細胞只要缺血超過五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動物實驗證實,若將兔子的血管綁住一小時再放開,對腦細胞所造成的傷害尚可恢復;若超過三小時,細胞膜就會壞死,缺血範圍逐漸擴大,造成不可逆的傷,產生明顯症狀,因此,腦中風發作后,必須把握三小時的黃金急救時間,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此外,目前有一種治療腦中風的藥物,血栓溶解劑正在展開臨床試驗,此藥物原來用于治療心肌梗塞,醫學上發現,它也可用來治療腦中風,打通血管。根據臨床使用經驗,此藥于腦中風發生后三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若超過三小時才使用,反而會造成出血,使病情惡化,因此,腦中風病患若在病發后三小時內送醫急救,且合乎用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條件,即可使用此藥物進行治療。 

腦中風發生時該怎么辦?一旦發生腦中風,應讓病患平躺,並注意呼吸道順暢。若病患有嘔吐物時,應讓其側臥,以免嘔吐物及分泌物進入氣管造成吸入肺炎,同時應將病患身上的緊身衣物(如領帶或胸罩)解開,以維持病患足夠的換氣量,病患意識不清時,絕對不要從口中灌入藥物或其它東西。

并立即在第一時間,在中風患者的十指尖端(十宣穴)放血,可先從雙手中指指尖開始,一般用消毒過的針,點針指尖,擠出5~10滴血,這樣有利于降低血壓和腦壓,以利于患者的生命。
最重要的是,家屬千萬不要懷疑腦中風發作症狀,觀察只是在拖延時間而已,應把中風視為像車禍一樣的緊急,立即送醫院急診室急救,以爭取急救黃金時間。

中醫療法
視病情對症下藥 


以病情輕重分為「中經絡」(半身不遂)、「中臟腑」(言語意識障礙)兩階段,閉證(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與脫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大小便自遺、肢體癱軟)為臨床症候。中醫依病情發展進程,分別採用降逆順氣、鎮肝潛陽、清熱熄風、通腑化痰、活血通脈、疏絡蠲痺、安神開竅等治法,皆有不錯的效果。

若因腦部短暫缺血造成小中風情況,臨床可採用「活血化瘀」法來改善。如抗腦部缺氧的蒲黃、靈脂;擴張血管的葛根、赤芍、雞血藤;改善微循環的丹參、川芎、紅花、當歸;改善血濃度的地龍、桃仁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赤芍、水蛭、毛冬青等藥物配伍治療;搭配針灸復健,一般都能明顯好轉。

復健治療
高壓氧效果不俗

中、重度中風單靠西醫復健治療,效果十分緩慢,不少研究顯示,針灸和高壓氧輔助復健,也有不錯的效果。

過去中風患者多靠正統西醫的物理、職能和語言治療來進行復健,中風的區域和嚴重程度不同,復健的效果也不一樣;近幾年,國外也有不少研究支持針灸的復健療效,而台灣林口長庚和台北陽明醫院均進行針刺和一般復健治療的比較研究均發現,針刺可加速神經系統復原,使病患可較快站立及步行。

此外,最早用來治療潛水伕病的高壓氧,近來也應用在中風患者的治療上。阻塞性腦中風會造成部份腦神經缺氧壞死,高壓氧可改善缺氧性腦組織的供氧,增加側肢循環的血氧濃度,在中風發作初期,可減少腦部壞死區域擴大,也可讓腦部神經細胞重新發揮功能,所以,高壓氧已漸漸成為治療阻塞性腦中風的新趨勢。

養生之道
四多四少防病纏 


研究發現,近來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主因是先天性腦動脈瘤和血管畸形破裂出血、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內膜炎、口服避孕藥、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為高危險群。

平日飲食少鹽、少油、少甜、少酒;多蔬、多魚、多豆、多菇,就能有效降低血壓和血黏稠度;加上定期測量血壓及治療,便可防患未然。

掌握先兆,才能消除中風的危險因素。清代醫家王清任曾說︰「中風因不痛不癢,無寒無熱,無礙飲食起居,人最易疏忽」。誠懇呼籲民眾千萬別「疏忽」養生而致中風。

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


氣虛症候群


很多人身體虛弱希望調養身體,經中醫師診斷之後告訴您『氣血不足』哦!『氣血不足』到底是什麼?這是很多病人心中的疑問,在中醫學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今天的重點倒是放在氣不足,也就是『氣虛症候群』。
「氣虛」不是單指「疲倦」而已,他是一組症候群,也就是很多相關症狀的綜合體,可以表現為全身或某一臟腑機能衰退的現象,臨床以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自汗、活動勞累時諸症加劇、舌淡、脈虛無力等為主要症狀。造成氣虛的原因很多,如久病、重病、或勞累過度而使元氣損耗,或因先天不足,後天飲食失調,營養缺乏而使元氣生成匱乏,以及由於年老體弱,精氣不足等因素,均可導致氣虛。
氣虛症候群只是一個概略性的診斷名詞,臨床上還可以再細分為:

一般氣虛:主要症狀有全身疲乏無力、精神不濟、懶得說話、講話有氣無力、自汗(在不熱的環境裡,白天坐著不動也會不斷冒虛汗)、懶得活動、舌質淡胖嫩、脈虛弱無力。
肺氣虛:主要症狀中以呼吸短促,沒力氣說話,講話聲音不宏亮等較為突出,併有慢性咳嗽、咳痰、容易感冒,某些型的鼻子過敏、氣喘等症。
心氣虛:主要症狀中以心悸怔忡(正常人於休息狀態不會察覺自己的心跳,但這類的病人連在休息狀態中,都會覺得自己的心臟像是做了很劇烈的運動,快要跳出胸口無法平靜下來)、氣短等症為主,併有脈結代(把脈時心跳不規則),或遲或數,但虛軟無力、心神不寧等症。
脾胃氣虛:主要症狀中以面色痿黃、精神疲憊、四肢倦怠、食慾減退等症為主,併多伴有脘腹賬悶、消化不良、大便像鴨糞般及中氣下陷脫肛、尿液頻數等症。
腎氣虛:主要症狀中以面色蒼白或灰滯、頭暈目眩、耳鳴耳聾、併有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尿有餘瀝或失禁、遺尿或小便解不出來、性機能減退等症。
   有些嚴重的病人會發生數個臟腑同時氣虛的情形,像是心脾氣虛、脾腎氣虛等。「氣虛」繼續嚴重下去,會變成「氣下陷」。「氣下陷」簡單來說,不僅氣不足,還合併臟腑升舉無力的現象,這些症狀常常表現在某些器官的下垂,像是胃下垂、子宮下垂、膀胱下垂、腎下垂,亦即維繫這些器官的韌帶鬆弛無力。
   中國醫學強調「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當人開始有外邪侵入的時候,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正氣不足,就像同一辦公室的朋友,會生病的老是那幾個人。因此想要保有健康的身體,最好先照顧自己的「氣」,免得「氣虛症候群」選上您。


陰虛與老化


大家對「氣虛」、「血虛」耳熟能詳,可能比較少聽到「陰虛」、「陽虛」這樣的診斷名詞,中醫的「陰」、「陽」講的是什麼東西呢?中醫把對人體具有推動、溫煦作用的氣,稱之為「陽」,像是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一樣;而把對人體具有營養、滋潤作用的物質稱之為「陰」,例如唾液、汗液、組織液、淚液、皮脂腺分泌、關節液…等,因此「陰虛」顧名思義,就是「陰」的虛損,會呈現組織乾燥、腺體萎縮、局部脫水等情形。
人體老化有幾個指標可供參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脫水,皮脂腺分泌也會減少,身體含水量會下降,女性可以由50%下降到40%,因此皮膚暗沉、乾燥脫皮、萎縮起皺紋、毛髮分叉乾澀、眼睛乾燥、關節潤滑液不夠造成屈伸不靈活、脊椎椎間盤含水量下降,使得身高也變矮。
因此治療「陰虛症候群」,可以改善身體脫水、乾燥、延緩老化的速度,很多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是脫水,那麼就多喝水好了,為什麼還要服用中醫的滋陰藥?我想深受其苦的「陰虛」病人,一定會告訴你,我喝了很多水,只是一直上廁所,乾燥有病變的部位,仍然像沙漠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依中醫的觀點而言,「陰虛」還會做更詳盡的分類,例如眼睛乾澀屬於肝陰虛;陰道萎縮乾燥、退化性關節炎屬於腎陰虛;口腔乾燥屬於脾胃陰虛;乾咳少痰屬於肺陰虛;心悸失眠屬於心陰虛…等。
臨床上中醫師會根據不同的診斷,給予不同的滋陰藥,可以有效的治療到所需要的標靶器官,從而改善病情,常用的滋陰藥有石斛、玄蔘、沙蔘、龜甲、鱉甲、東洋蔘、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楮實子、山茱萸、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等。補陰的中藥成方,有左歸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甘露飲、補肺阿膠湯、天王補心丹……等;補陰的食物,有黑豆、桑椹、檸檬、愛玉、白木耳、百合、燕窩……等,但不同的病人,要用什麼種滋陰藥?又劑量該如何掌握?需要服用多久?是否需要配合別種類的中藥?都該和中醫師討論過後再服用。

陰虛體質虛火旺


陰虛體質即俗稱「虛火旺型」的體質,常見於小兒與老人身體虛弱卻容易出汗的患者,此外也好發於夜貓族、更年期症候群、「腦神經衰弱症」等精神官能症,和一些風濕免疫疾病的患者。這類體質的人常會因工作壓力太大或思慮過度,導致面容憔悴、咽乾口燥、嘴唇火紅、皮膚乾燥、食慾不振、形體消瘦、難以入眠、嘴巴破舌頭乾燥、心煩心悸、頭暈耳鳴、手足心熱、多汗等,或便秘尿黃等症狀。
常見到陰虛體質的患者亂補一通,越補越糟糕,不是吃黃耆、當歸,就是吃十全大補湯,再不然就是吃四物湯,越補虛火越旺,原來中醫的虛證分為氣虛、陽虛、陰虛、血虛等,前面講的黃耆、當歸、十全大補湯、四物湯,只能補氣、補血和補陽,沒辦法補陰,甚至會加重虛火的病情,無怪乎病人自己亂補,越補虛火越旺!那麼正確的方式該怎麼補呢?一般來說,陰虛體質適合選用具補陰功效的中藥進補,如石斛、玄蔘、沙蔘、龜甲、鱉甲、東洋蔘、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楮實子、山茱萸、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等。
補陰的中藥成方,可選用左歸丸、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甘露飲、補肺阿膠湯、天王補心丹……等;補陰的食物,有黑豆、桑椹、檸檬、愛玉、白木耳、百合、燕窩……等,如果和補陰中藥製成藥膳常吃,就可以改善陰虛體質,如果已經這樣吃,還是沒辦法改善自己的病情,最好請中醫師診治才好。
小秘方――吃什麼好呢?
何首烏雞
何首烏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的塊根,因炮製方法不同,在商品上有「生首烏」及「製首烏」之分。生首烏,即新鮮的何首烏經曬乾切片而成;製首烏,是取用首烏片加上黃酒與黑豆汁攪拌混合,經反覆蒸曬至黑色而成。生首烏有解毒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來治療身體上的癰疽瘡瘍,以及淋巴腺的疾病等,此外生首烏的瀉下作用比較強,可以治療便秘,因此生首烏比較不適合用來當藥膳,想要拿來做藥膳最好選擇製首烏。
製首烏可以促進血液的新生,為補陰虛養血調經之要藥,可以治療面色萎黃、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失眠、月經異常或月經量過多等。此外也有補腎填精的效果,因此可以治療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腦神經衰弱、鬚髮早白等症狀,所以有抗老化的作用。另外還有強心、降膽固醇等作用。
做法與用量:
何首烏30公克,雞半隻,燉湯服用即可。

你怕冷嗎?談陽虛症候群


略懂中醫的人,大概對「氣虛」都不陌生,氣虛就是身體處於製造能量不足的狀態,其表現有頭暈、容易疲勞、四肢無力、講話沒有力氣,甚至懶的說話,常上氣不接下氣,尤其是爬樓梯、運動時更為明顯。但是什麼叫做「陽虛」?可能很多人就沒聽過這種診斷名詞,其實就是台語俗稱的「冷底」。氣虛若不治療,可進一步導致陽虛,陽虛是身體能量更加不足的狀態;「陽」就是太陽、陽光,讀者可以想像寒冬之季,太陽不出來時是不是感覺會更冷?故其表現除了以上氣虛的症狀外,還加上明顯的怕冷,或身體其他局部病灶有冰冷的現象,例如胃部寒冷容易腹瀉、四肢冰冷、腰部涼涼的、膝蓋冷冷的、月經來時下腹部冰冷、頭部怕吹風等。
寒流來襲,溫度驟降,每個人都會覺得寒冷,這是正常的。所謂病態性的怕冷,是指比一般人對寒冷的反應更嚴重,例如有些人在冬夜腳底冰冷一整晚都無法入睡,那就太影響生活品質了。通常怕冷人也經常怕風,無風時也常覺得寒冷。怕冷的程度有輕有重,輕者增加衣物即可消失,它常是身體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治療著重在改善身體機能低下的狀態。
如果平時怕冷又怕風,容易感冒受涼,身體較弱,易出虛汗,受冷則面色淡白,手腳常是冷的,稍微活動就氣短無力,冬日未到就穿起厚重的衣服,舌苔薄白,脈虛弱,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治療可以選用十全大補湯、玉屏風散等服用一段時間,以增強體表的防禦功能。
年紀較大的人和個別年輕人也特別怕冷,以腰背部最為明顯,並易見腰酸腿痛或足跟痛,手腳涼甚或經痛、陽痿早洩、頻尿、夜尿多等,舌苔薄白、舌質淡,這是腎陽虛的表現,治療應溫補腎陽為主。但治療這種怕冷症狀不是短時間即能生效的,要比較耐心地好好調理。
 
有的人只出現手腳冰涼,而無其他全身症狀,這常與外界氣溫有關。得暖後即可好轉或消失。這是由於體虛,感受寒邪,使血脈轉行不暢所致,治療應養血散寒,例如當歸生薑羊肉湯等。總之,中醫師治療「陽虛」,會再仔細判斷部位和臟腑,提出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模式。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中醫的血虛是否西醫的貧血?


中醫的血虛是否西醫的貧血?

很多女病人,因為頭昏、月經量少,而求診於中醫,看完病後,中醫師會告訴她們患有「血虛」或「欠血」(台語),要她們於月經結束後,稍微吃一點四物湯補補血,做為輔助治療。當這些患者,下次來看我的門診時,她們便會直接了當的告訴我,上一個醫師說她患有「貧血」,於是乎中醫的「血虛」,便被病人理所當然的轉述成西醫的「貧血」!?
有些人聽到中醫講自己是“血虛”,便以為是患了西醫的貧血症。 實際上,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到底西醫的「貧血」,和中醫的「欠血」(即血虛),這兩個說法有不一樣嗎?
首先,我們要先瞭解兩者定義上的差別。
西醫的貧血 
西醫認為「貧血」所衍生出來的症狀,其實是因血液中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降低所致,根據西方醫學給貧血下的定義:假若一個成年人在海平面的高度,其血中紅血球量男性小於450萬/UL而女性小於400萬/uL、血紅素男性小於14克/dL而女性小於12克/dL的情形,就要懷疑是貧血了,因此要診斷「貧血」,比較正確的方法是先要抽血,抽血確定貧血存在之後,再繼續追查引起貧血的種類和原因。切勿因為自己常頭暈,或臉色不好,就妄自下診斷,認為自己患有「貧血」。
中醫的血虛
什麼是中醫的「血虛」呢?「血虛」指的是一組症候群,是指患者所出現的症狀,症狀會表現出臉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手足發麻、頭暈眼花心悸身體消瘦健忘易驚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婦女月經量少、閉經等…等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血虛証」。
「血虛証」並不等於西醫的某一種病。同時,在內、外、婦、兒各科病症中都可以見到血虛的症候。因為中醫所指的血,不僅代表西醫的血液,而已還包括了高級神經系統的許多功能活動。故中醫所診斷的“血虛”症,絕對不等於西醫的貧血症。
氣血的生理功能
中醫講到「血」,就一定要提到「氣」,中醫認為氣和血是構成機體的基本物質。氣屬陽,血屬陰;氣為動力,血為基礎。簡單的說,氣對人體生命活動有推動和溫煦等作用;血是經脈中流行的紅色液體,血在氣的推動下,內至五臟六腑,外達皮膚肉筋骨,循行全身,對全身組織器官起著營養和滋潤的作用。中國醫學認為血的運行由心所主,血液的生成及統攝有賴於脾(非西醫的脾臟)氣的健旺,血的貯藏及調節則有賴於肝(非完全指的是西醫的肝臟),而腎(非完全指的是西醫的腎臟)主骨生髓,為造血之根本。所以血病的病機常和心、肝、脾、腎等臟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中醫在治療貧血的病人時,不是只有單純的補血,有時還要補其他臟腑的氣之不足。
西醫的「貧血」和中醫的「血虛」有交集嗎?
「貧血」的臨床表現與「血虛証」的症狀頗為類似,究竟中醫的「血虛証」是否指的就是西醫的「貧血」呢?事實上西方醫學所謂的「貧血」並不完全等於中醫的「血虛」。臨床上可以發現,患有中醫「血虛証」的病人,抽血檢查後,發現自己的血紅素並沒有下降;而罹患西醫「貧血」的病人,也不見得會頭暈,或出現如中醫「血虛証」的諸多症狀,這得視病人貧血的程度,與發生時間的長短而定。
不過臨床上可以發現的是,當貧血愈嚴重,即血紅素降的愈低(當Hb小於9以下),則「貧血」與「血虛」証兩者的關係會愈密切。當身體發生單純而且嚴重的貧血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一些代償反應及變化,比如心跳增強、心跳次數增加、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臟擴大、或是大的收縮期雜音、甚至舒張期雜音。因此我們的身體會表現出臉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爪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身體消瘦,手足麻木,健忘易驚,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等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謂的「血虛証」
中醫對血虛症的治療
中醫對血虛症的治療,多採用四物湯(當歸、熟地、白芍、川芎)加減。 同時,根據中醫“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理論,血虛者往往兼有氣虛的表現,在治療血虛的方劑中,加入黨參、黃耆、甘草、山藥等補氣之藥,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中藥補血藥藥性 一般而言,中藥補血藥中偏溫、偏滋膩的多,以藥理學而言,有的能增加白血球、血小板、紅血球、血紅蛋白,有的能促進骨髓造血,有的與補充鐵離子有關。部份的藥還有抗衰老的作用。血虛臨床上以氣血兩虧、氣陰兩虧、精血兩虧居多,所以臨床用藥常與補氣、補精、補陰藥同用。 補血藥藥理作用 能增加白血球的藥有何首烏、山萸肉、女貞子、黃耆、白朮、補骨脂、茜草、雞血藤、八角茴香、石韋。 增加血小板的藥有熟地、何首烏、虎杖、大黃。 能增加紅血球的藥有熟地、阿膠、何首烏、當歸、黨參、黃耆、鹿茸、鹿角、代赭石、靈磁石。補血食療可以吃什麼? 補血的食物大多是「血肉有情之物」,以血補血,如雞血、鴨血、豬血、豬肝、鰻魚、墨魚、鯽魚、豬蹄、肉骨頭、烏骨雞,有增加紅血球作用。植物類的有龍眼肉、紅糖、黑芝麻、胡桃肉。 食療方如:胡桃肉拌紅糖可治產後血虛,雞肝夾心餅乾可治小兒貧血,熟地、何首烏拌黑芝麻粉治少年白髮,豬肝湯治貧血,鹿角片煮春雞治再生不良性貧血。 
月經前後該吃四物湯嗎? 這個問題經常被患者問起,但是並沒有什麼一定的答案,最保守的說法當然是說,中醫用藥根據個人體質不同,以四物湯而言,其加減方劑相當多,例如 1. 陰虛有火偏虛熱者:加黃柏、知母 - 名「知柏四物湯」, 2. 子宮虛冷:加艾葉、四製香附。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經水不調。 3. 衝任虛損,經水淋瀝,及血虛下痢:加阿膠、艾葉、甘草稱為「芎歸膠艾湯」 如果只想祭五臟廟,燉燉雞,熬個排骨湯,味道不錯。 如果想治病單用四物湯,用藥未免輕了些,效果難免打折扣,所以這個答案是,如果能夠在根據體質加減藥會更好。 
「血虛証」是中醫虛証分類中,一個很重要的診斷名詞,治療上有名的方子如:四物湯、聖愈湯、八珍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等,臨床上用藥應該根據臟腑辨証與病情的輕重做適度的調整。
下一次再有人告訴你,他患有貧血,應該多問他一句「你怎麼知道的」?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結石 - Dr. O Chiu


結石 -  Dr. O Chiu
自從奶粉有毒的事件公開後,人們聽到很多腎結石的新聞。報紙電台經常訪問專家意見、討論病狀及治療方法等,不過甚少聽到香港中醫界發表對腎石的意見。
中醫對結石(包括膽石、腎石、胃石等)並不陌生。在《靈樞.脹論》中提到「膽脹者,脅下痛脹」便是膽石的病症。為何有膽石呢?若因情志失調而傷肝,使肝膽疏泄不利,膽汁壅阻,濕熱內生,日久結聚而成膽石。另因過食肥膩食物,使痰濕困脾,阻於肝膽,濕鬱化熱,薰蒸肝膽,膽汁郁積久而化石。其他因素如外邪、蟲積、瘀血阻滯也是造成膽石的原因。

在《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中說到:「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腎主水,水結則化為石,故腎客沙石。腎虛為熱所乘,熱則成淋。」而「淋」這字解作滴瀝、滴下。石淋則是小便滴下不順,時而有小砂石排出,是古人對泌尿系統結石的名稱。
在沒有任何科學知識的情況下,古人對結石的形成是這樣理解的:因情志、飲食等原因,使身體的運作減慢,膽汁或腎水流動不暢,加上濕熱內生,日久煎熬而成結石,就如煮食煲湯一般,加火煎熬愈耐,湯便從稀釋變黏稠,再耐一點便成糊膏,冷卻便成石塊一樣。
西醫又如何看膽石的成因呢?從成分來說,膽石有兩大類:膽固醇石(Cholesterol stones)和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膽固醇石呈黃綠色,可大可小,大部分的膽石都是這類,相信是膽汁形成時太多膽固醇和膽紅素(Bilirubin),而膽鹽( Bile salt)不夠;加上膽囊排空不暢順有關,膽固醇在膽囊沉澱而成。食得太肥膩和高膽固醇,年齡大過四十、女性、糖尿病、肥胖都是高危因素。

色素結石又可分為黑色素結石(Black stones)及棕色素結石(Brown stones),色素結石則與膽紅素的代謝問題有關,因此在溶血、肝硬化、膽系統感染的病人身上容易發現。從這角度看,中醫對膽石形成的推理也與西醫接近,中醫形容的「肝膽疏泄不順,膽汁壅阻」即近於西醫膽囊排空受阻,中醫描繪成的「肥膩食物,痰濕阻於肝膽」近似膽固醇和膽紅素過多,「日久煎熬」即膽石需要時間形成,故成年長者較多。

至於腎石,常見的為含鈣(Calcium)結石、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與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佔所有結石的75%;其次為尿酸石(Uric acid stones)和感染性結石(Infectious stones)。一些情況如脫水、吸收太多或太少的鈣、食太多含草酸食物(馬齒莧、菠菜、朱古力、果仁、豆類、草莓)、過量維他命 C、太鹹味、太多肉類蛋白、太多嘌呤飲食(Purine),都會增加腎石危險,但再問下去,為何有些人易生賢石,有些人則不會,則醫學上也未有答案。

在結石形成後,所引起的徵狀,中西醫的觀察則很接近。這些病理產物可以無任何症狀,也可以反覆表現成脹痛、痠痛或絞痛,膽石可導致膽發炎、黃疸。腎石則除痛外,可引致血尿、尿道感染、腎積水或腎衰竭。結石治療不好均可致命。

從預防角度看,膽石高危者要多食高纖維(蔬果和五穀類)及少食高脂、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鎂(Magnesium)食物(如堅果仁、穀類、豆類、綠色蔬菜、魚等未加工食物),多做運動,保持理想體重。腎石高危者則要多飲水,使每日小便量約兩公升以上,多飲含檸檬酸鹽(Citrate)的飲品(如新鮮的檸檬汁),多食含鎂的食物,少食肉類,飲食宜少鹹,吸收適量的鈣,減少食草酸高的食物,以及避免吸收過量維他命 C。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瘀血


瘀血 -  Dr. O Chiu
人們對瘀血絕不陌生,跌倒扭傷的手腫腳腫,之後皮下紫紫藍藍的,便是瘀血,不過這只是其中一類,成因是身體受到創傷,或大或小的血管因外力而拉斷,血液從血管流到身體組織,形成瘀血。「瘀」字解作「積血」,是停留積聚的血,而瘀血是泛指身體內停滯着、不能正常循環,也沒有生理功能的血,可以是離開血管的,也可以是停留在血管裏面的,中醫又稱這些瘀血為惡血、敗血等。
 
中醫如何解釋瘀血的形成呢?與上周談及水濕痰飲一樣,中醫相信致病因素,包括外邪入侵,例如風邪使氣血閉鬱,寒邪使氣血凝澀等。《靈樞.百病始生篇》提到憂怒的結果是「凝血蘊裏而不散」,最後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講:「夫人飲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滯不行。」故外感、情志、飲食和勞逸,既是痰飲,也是瘀血的成因,不過瘀血有一個更常見、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意外創傷。除外傷外,其他病因不能直接導致瘀血的形成,是通過氣血功能的障礙。
 
「氣」是中醫的特有觀念,意思是很廣泛的,但在氣血運行與瘀血的形成上,「氣」可以解作為心臟的「泵」血力量和血液流動情況。中醫相信氣虛可致血瘀,可能是心衰歇使血流遲緩而成瘀血。氣滯血瘀,若血管因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而狹窄,血液停滯不前便成瘀。現今常聽到的深靜脈栓塞症(Deep Venous Thrombosis)或經濟客位併發症(Economic class syndrome)可說是氣虛氣滯致瘀血的現代例子。還有血寒而致瘀,冬天的手腳凍到紫色便是印證。血熱成瘀,西醫知道嚴重的感染(Sepsis)可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中醫則用很樸素的說法來解釋,是血液受熱煎熬而粘滯。
 
瘀血形成之後,不但不能為身體組織提供氧氣和養分,還會局部阻塞血液運行,造成更多病狀。如瘀阻心絡,見胸悶心痛,即西醫的心胶痛(Angina)。
瘀阻肺絡,會有胸痛,咳血氣促,即西醫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瘀在肢體,局部有腫痛青紫,活動障礙,即深靜脈栓塞症,或間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除以上例子,還有很多例子,如便秘、淋證、失眠、脫髮、發熱、出汗、白帶、不孕、痛症等,從西醫來看未必與瘀血有關,但中醫則認為瘀血可能是其中因素,為什麼呢?因為中醫對「瘀血」的診症標準(Diagnostic criteria)很寬鬆,只要有疼痛(多形容為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腫塊、面色紫暗、爪甲青紫、舌質有斑點、舌下靜脈曲張、脈沉澀與細澀或強澀,有以上任何一點也可以診成瘀血,無怪乎中醫有「久病從瘀」的說法了。這不是說中醫錯了,而是西醫從未用「瘀血」這角度來考慮這類病。
 
順帶一提,剛受傷時,身體組織還處於傷害,出血是自然難免,但血管本身會收縮,血小板的自動凝結,目的是堵住斷裂血管,減少流失血量,若這時用力按摩或用熱敷,只會使血管再破裂出血,愈來愈腫和瘀。最好的做法是用壓力(手或繃帶包紮),以減少患處出血,可以的話提高患處來減低靜脈內壓力和血流量,用冰敷受傷處。待數日後,受傷血管已經癒合封閉,再用熱敷和輕輕按摩,目的是加速血塊吸收和組織修復,早日痊癒。


養生之道,先認識「體質」


養生之道,先認識「體質」

陰陽平衡 祛病延年
在門診的患者當中,常可聽見病人抱怨體質不好,一不小心就生病,感冒,希望中醫師能幫忙調理體質。到底「體質」是什麼?中醫中藥能不能改善體質呢?這個問題恐怕也是很多病家的困擾。
談到體質,首先需瞭解「體質」的定義是什麼?所謂的「體質」即指人體的形態和功能,在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性。而這種特殊性通常決定個人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及其病機演變的傾向性,甚至對人體壽命的長短,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如何去判斷自已的體質呢?中醫把人體的體質大略地分為陽盛質、陽虛質、陰虛質、瘀血質、氣鬱質、痰濕質等六大類。今分述如下:
陽盛質:就是俗稱的火氣大,這類病人通常形體健壯,面色紅潤,很怕熱而且流很多汗,故喜涼飲好吹冷氣,胃口不錯,但常伴有口苦口臭,眼睛較紅,大便秘結或薰臭、小便顏色較深等,常見於青少年及壯年男性。
陽虛質:
其特徵剛好跟陽盛質相反,即俗稱的虛寒型體質。這類病人有時會虛胖,但臉色通常是蒼白而無光澤;比平常人怕冷,尤其到了冬夜更是四肢冰冷,久久無法入睡,此外這種病人也常感到精神疲憊,大便較軟或容易拉肚子,且易頻尿,尤其是晚上以後小便次數特別多。

陰虛質:
即俗稱的虛火型的體質,常見於神經官能症的病人,即時下流行的「腦神經衰弱症」。這類病人通常因工作壓力太大或思慮過度,導致形體消瘦,難以入眠,口乾舌燥、心煩心悸、頭暈耳鳴、手足心熱,或便秘尿黃等。

瘀血質:這類體質也滿常見,病人通常血液循環較差,常見這裡酸、那裡麻,有時甚至會有刺痛或如刀割般的疼痛感覺,主要特徵為顏面或身上皮膚粘膜的顏色較為晦暗,而且皮膚乾燥、角化過度如魚鱗狀,或身上常有紅縷赤痕,瘀斑、腫塊,甚至有出血傾向,婦女月經血塊過多等,皆屬此種體質。
氣鬱質:多因長久的情緒壓抑而導致憂鬱寡歡,獨自悶悶不樂,心胸有憋氣感,喜歎息,咽喉有異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激動等情緒失控的現象出現,常見於大家庭的婆媳不和之下的受害者,更年期患者,及慢性咽喉炎的病人。
痰濕質:
此種體質在台灣亦屬多見,因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而且現代人的飲食富含大量的卡路里,所以造成這類痰濕型的體質相當普遍。這一型的病人常見其形體肥胖,但卻是中看不中用,極易疲勞,常覺得身體有如千斤重而嗜睡;此外還容易關節酸痛、時常腹瀉,皮下長結節(如脂肪瘤),女性還會有白帶過多等現象。
從前面的六項分類,可以判斷自己大概是屬於那一種體質,有些人病情比較複雜,可能同時兼具有好幾種體質,寫到這裡,不禁你我的心中都有疑問,是什麼因素造成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呢?根據中醫的說法,約有十種原因影響體質的形成,分別是:(1)先天稟賦(即遺傳)(2)地理環境、氣候(3)飲食營養(4)精神情志(5)起居作息、房事(6)工作與運動(7)疾病、傷害(8)藥物的影響(9)年齡(10)性別。
以上十種因素造成個人體質的差異性,進而影響每個人對疾病的抵抗力或易感性的不同。比如說,有些人非常不愛惜眼睛,躲在棉被裡照手電筒看武俠小說十幾年,也不會近視,有些人則小學時代已近視頗深。又如陽盛質的人喜歡飲冷吹涼,也不會不舒服,而陽虛質的人若也如法炮製,恐怕不一會兒就要鬧胃痛,或感冒了,但也不是說陽盛的人就得天獨厚而不會生病,某些陽盛質的人若吃太多高熱量的食物,如辛辣油炸、補藥,或熱性水果(如荔枝、龍眼),很可能就會流鼻血、口瘡、長青春痘、大便出血、失眠煩躁等,舉了這些例子只是要告訴大家,不同類型的體質所好發的疾病是不一樣的。
因此中醫師要改善病人的體質,就是針對病人體質上的弱點,給予藥物、食療或特殊的體育鍛練法(如氣功、外丹功、太極拳等)來矯正其太過或不足之處,即達到中醫的「陰陽平衡」、「致中和」之意,是故中醫所強調的「養生」,就是利用體質的可變性,和影響體質形成的後天因素,來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中醫觀點看痔瘡


中醫觀點看痔瘡

一般人認為痔瘡是一種隱疾,就醫時很多病人,會難為情的給醫師檢查肛門這個部位,甚至害羞的患者,會要求先吃吃藥、擦擦藥膏就好。當痔瘡病情嚴重時,不論行走、坐、臥和如廁時,都會造成很大的困擾與痛苦,年輕的患者還會被封個「少年得志(痔)」的諢號,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常聽人說「十人九痔」,好像痔瘡發病的盛行率很高,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勞心多於勞力,上班坐辦公桌,出門坐車,回到家坐在客廳裡看電視,過年期間熬夜打麻將,四體不勤的結果,痔瘡也就跟著來報到。總而言之,痔瘡就是指直腸與肛門相交之處,因血脈郁滯(意思即是說,局部的血管叢發生擴大、曲張),形成大小不等之腫塊,甚至出現疼痛、潰瘍、出血、脫出等症。
 痔瘡依照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外痔、內痔、混合痔。痔瘡根據其嚴重的程度又可以分為數期,越早期越適合用中藥治療,如果已經把病情拖的很嚴重的話,恐怕只好借助西醫的外科治療。痔瘡根據其組織型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內科、外科治療模式。因此筆者比較傾向於建議病人,如果懷疑自己是否罹患痔瘡,先到西醫醫院檢查一下,評估是否有癌症或其他內科疾病的可能性?自己的痔瘡是否嚴重到必須開刀,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比較適合用中醫的方式治療。
得了痔瘡該吃什麼樣的中藥呢?痔瘡依中醫的觀點,可以大略的區分成以下幾個証型: 
一、濕熱蘊結型:
可能因為飲食不節制,喜歡吃辛辣高油脂的食物,或過量飲酒,或消化系統原本就有病變,造成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多,導致痔瘡的形成。臨床表現多為肛門下墜腫脹疼痛,排便不爽,肛門有裏急後重的感覺,可以有便後出血的現象,其他可能伴隨著疲倦,身體有沉重的感覺,消化不良等現象,藥物方面,可以選用「醫宗今鑑」的止痛如神湯。

二、腸燥便秘型:可能因為體質火氣大的因素,也可能因為飲食不節制,喜歡吃辛辣的食物,或服用過量的溫補類藥物,或者因為腸子的蠕動功能不佳,造成大便次數減少,質地堅硬,排便困難,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得肛門附近充血更加嚴重,導致痔瘡的形成。腸燥便秘型還可以再細分為實証和虛証,屬實証型治療可以選用大承氣湯加減,如果屬虛証型,治療可以選用增液承氣湯、麻子仁丸、五仁丸等方子加減應用。
三、氣虛失固型:多好發於平常身體就屬於弱不禁風的人,尤其以中老年人居多,痔瘡的病史也比較久,排便時痔瘡極易脫出,可能因為站太久或坐太久,或因多胞胎妊娠或因婦女多產,或因背負太重的物品,過度勞累,或因慢性腹瀉以及不當的痔瘡手術,導致痔瘡脫出。嚴重的氣虛下陷,還會導致脫出的痔瘡及黏膜無法縮回,增加發炎、潰瘍出血的機會。治療可以選用補中益氣湯、當歸補血湯、八珍湯等方子加減應用。
四、血瘀氣滯型:多是老病號,尤其以中老年人又不愛運動的族群居多,痔瘡的病史也比較久,而且內痔、外痔相互連結混合成塊,痔瘡的顏色暗紅瘀血,甚至帶一點紫色,排便時痔瘡極易脫出,局部按壓痔瘡的感覺比較堅硬,同時也不容易推回肛門內,萬一破皮潰瘍時,出血量也比較多,也比較疼痛。治療可以選用「外科大成」的涼血地黃湯等方子加減應用。
也有的患者,不屬於前面所敘述的四種類型,也有的患者,是屬於前面所敘述的數種混合型,因此想要判斷自己的痔瘡,在中醫學理上的分類,最好請教專業的中醫師。
其他尚有一些很簡單實用的外治法,如中藥紫雲膏不拘次數,常常塗抹於患部,當病情嚴重時,抹藥的量和頻率都可以增加。
方劑:
紫雲膏,方子的組成為紫草、當歸、麻油、黃蠟等。
此外,時下流行「免治馬桶」,不僅馬桶座的溫度,可以隨著氣候的冷熱做調整,沖洗肛門的水溫和水量,也可以隨著自己的喜好做適度的修正,對於肛門罹患痔瘡的患者,套一句現在流行的話,「好好寶貝您的肛門,讓它天天享受SPA吧!」別誤會!我可不是在替馬桶公司做廣告,不過天天用水療的方式按摩肛門,對於改善痔瘡,的確有幫忙。
對付痔瘡很難嗎?事實上一點都不難,痔瘡也不是一定非得開刀切除不可,它只是需要您多一點的瞭解,多付出一點愛心和照顧,您會發現,痔瘡原來並不那麼難纏。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肝


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肝


這是中醫、西醫與病人三者之間,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一個問題。最常見到的情形是病人去看中醫,經過望、聞、問、切之後,中醫師說是「肝」不好,於是緊張兮兮的病人,立刻跑到檢驗所或西醫的醫院抽血檢查,甚至連肝臟的超音波都做了,結果「肝臟」一切正常,使得西醫覺得中醫「莫名其妙」!病人雖然覺得中醫「莫名其妙」,但是所吃的中藥卻又確實改善身體上諸多不適的症狀。這些身體上的不適,有時甚至是西醫檢查不出來,或是不知道怎麼診斷的疾病,為什麼吃中藥反而有效,原因到底出在那裡呢?
原來中醫的「肝」與西醫的「肝」,定義上大不相同。西醫的「肝」,指的是消化系統的「肝臟」,而中醫的「肝」指的到底又是什麼東西呢?
原來中醫的「肝」,其主要的功能有兩個,一是藏血,二是疏泄。

「肝」主藏血

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能夠根據人體活動或者是休息時的需要,供應血液於全身,或者藏血於肝臟,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失調的臨床症狀
◎肝血不足
可以出現面色萎黃如貧血症,視力糢糊或夜盲症,肌肉容易震顫如巴金森氏症,四肢容易抽筋或發麻,指甲沒有光澤或是變形脆裂,常做夢或說夢話,膽小易驚,甚至夢遊等,還會造成月經量少,甚至月經不來等現象。

◎肝陰不足、肝經風熱
「肝陰不足」,會導致兩眼乾澀。如果是「肝經風熱」,會發現眼睛充血,而且又癢又痛,如結膜炎等。

◎肝火旺、肝風內動
「肝火旺」,病人可能會出現口臭口苦、小便黃、大便秘、頭痛、臉色脹紅,甚至長青春痘、頭皮屑等。如果是「肝風內動」,病人還會出現四肢抽搐、目斜上吊等,如熱痙攣,癲癇,急性腦膜炎等,相當於西醫神經系統方面的毛病。

「肝」主疏泄
    
肝具有疏通氣血,以保持人體情志活動的正常,並有通調水道和協助消化食物的功能。協助脾胃(中醫的消化系統,即西醫的胃腸)消化食物這一點,倒是與西醫肝臟的功能大致相同。
失調的臨床症狀

◎疏泄不及或太過
肝氣疏泄不及,在情緒方面會多愁善感,常常嘆息,懷疑心重的情形。在身體方面則造成胸脅肋骨處脹滿疼痛,喘不過氣,咽喉有異物感,食慾欠佳等症狀。如果是肝氣疏泄太過,病人會比較急躁易怒,失眠頭痛,胃痛,嚴重的病人還會吐血、流鼻血呢!

◎通調水道及消化食物異常
通調水道異常會造成氣滯血瘀,阻礙身體內水分的正常分佈,臨床上常見肝硬化導致的腹水,或其他非心臟、腎臟導致的不明原因水腫。協助消化食物的功能如果失調的話,可能出現反胃噯氣,腹部脹滿或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嘔吐、黃疸等症狀。

由此可知,消化功能只是中醫「肝」的一小部份功能,事實上中醫的「肝」,是一個多功能的臟器,它涵括西醫的肝臟以及眼睛、神經、精神、血液、循環、內分泌等系統的部分功能。
    
中醫把「肝」的疾病區分的這樣詳細,當然是和它用藥治療的分類有關。所以,中醫也是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中醫如同其他科學,有其專有名詞。期盼寫出這篇文章後,能增進大家對中醫一些基本理論的了解。下一次當有人告訴你,他的肝不好,請先問清楚是中醫的「肝」?還是西醫的「肝」?

中醫的「腎」= 西醫的「腎」?


中醫的「腎」= 西醫的「腎」?

這也是中醫、西醫與病人三者之間,僅次於「肝」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一個問題。最常見到的情形是病人去看中醫,經過望、聞、問、切之後,中醫師說是「腎」不好或是「腎虧」,於是緊張兮兮的病人,立刻跑到檢驗所或西醫的醫院抽血和檢查小便,甚至連腎臟的超音波、X光都做了,結果「腎臟」一切正常,使得西醫覺得中醫莫名其妙,而中醫也覺得患者渾身不舒服,「腎虛」這麼明顯,西醫居然看不出所以然來?還告訴病人一切正常,真是匪夷所思!原因到底出在那裡呢?
原來中醫的「腎」與西醫的「腎臟」,定義上大不相同。西醫的「腎」,指的是泌尿系統的「腎臟」,中醫的「腎」範圍要比與西醫的「腎臟」大得多,因此中醫師會跟病人解釋是「腎」有問題,不是「腎臟」有問題。中醫的「腎」功能有那些呢?中醫的「腎」如果有毛病,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
中醫的「腎」主藏精,主水液,主納氣,主骨生髓,上通於腦,其華在髮,開竅於耳。腎在中醫的臟腑學說(類似西醫的生理病理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中醫認為「腎是生命之根」、「腎為先天之本」,有主宰生命的作用。腎的功能極多,大致可以區分為腎陰、腎陽兩方面,腎陰對人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濡潤、滋養的作用;腎陽則對人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溫煦和生化的作用。腎陰和腎陽,與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等各項功能關係密切,它除了具有泌尿系統的功能之外,還與神經、骨骼、造血、生殖、免疫、內分泌等系統有關。
「腎」主藏精
1.生理功能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此「精」即人體「精華」的意思,可以大概地分類如下:一是指此「精」乃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人類賴此功能正常,才得以健全的生長和發育,和現代醫學的基因、遺傳等觀念相仿;其二是指此「精」乃生殖之精,有掌管男性精子、女性卵子的功能,藉以繁殖後代,與現代的生殖醫學相關;其三意指此「精」乃臟腑之精,可以將血液中循環的物質,透過腎臟重吸收的結果,將營養素留住在體內,再度供應全身其他器官的需要,另外將血液中的廢棄物藉由尿液來排出,此種功能與現代醫學的腎臟相當。
2.失調的臨床症狀
◎腎虧
當發生腎虛時,如果是小兒,可以發現病童生長發育遲緩,或患有染色體異常的疾病;如果是大人,可以出現一系列未老先衰的症狀,例如腰酸背痛、明顯的掉頭髮、重聽耳鳴、牙齒鬆動、記憶力減退、性功能低下,在女性甚至可以出現卵巢功能提早衰竭等現象。有些中醫會告訴病人,他們的身體已經呈現「腎虧」(即腎精虧損)的狀況了,指的就是這種未老先衰的現象。
◎腎陰/陽虛
而腎陰虛是在腎精虧損的狀況下,加上虛火過旺,因此除了腎精虧損已有的症狀之外,還容易出現頭暈目眩、潮熱盜汗、怕熱、身體消瘦,甚至會出現男子遺精,女子夢交等症狀。
而腎陽虛是在腎精虧損的狀況下,加上陽氣不足以溫養臟腑所造成的症候群,臨床上可以出現精神疲憊、腰膝冷痛、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很少流汗,這種病人只要稍微喝一點水,小便就會變得相當頻繁、尿量多而且顏色清清如水,嚴重的話,男性還可以出現陽痿、早洩,女性則出現不易受孕,或是容易流產、早產等現象。
這類患者久病之後,常常會發生腎陰陽兩虛的現象,因此連病人自己都會觀察到,他們的身體比一般人更怕冷,也比正常人更不耐熱,但是當長期投予補腎藥之後,這些惱人的症狀不但大幅改善,還發現有很明顯的抗衰老的作用。由此可知,補腎的原理,可以大幅改善人類的生殖內分泌系統,以及在老年時期的生理功能。
「腎」主水液
1.生理功能
中醫認為「腎主水液」,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中醫認為腎對水液的代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將飲食而來的水分,或是「腎臟」重吸收的水分,輸送到全身去,一小部份並轉化而成為人體的津液(指人體內正常的水液,如淚液、唾液、腸液、關節液等),以補充血液容量,和滋養五臟六腑、組織器官的作用。
「腎主水液」的另一個作用,是將各臟腑、組織器官利用後的水分(包括身體的代謝廢物),轉變為汗液和尿液之後,排出體外。
2.失調的臨床症狀
當身體的津液不足,例如某些免疫疾病像是乾燥症候群(Sjogren syndrome),病人會出現眼睛乾燥(乾眼症)、口腔乾燥、鼻腔乾燥,甚至頭髮和皮膚都很乾燥的現象,此時從中醫「腎」的觀點來考量這類的病人,或許可以補足西醫在治療上的盲點。另外當「腎主水液」的功能異常,病人有可能會出現水腫的現象,不過所有的中西醫都知道,當身體出現有水腫的情形時,不見得一定就是腎臟有毛病,一定要再做進一步相關的檢查,以供鑑別診斷。
「腎」主納氣
1.生理功能
中醫認為「腎主納氣」,意思是說,人體的呼吸功能雖然是由「肺臟」所主,但是中醫認為吸入之氣,必須下達於腎,這就好比練氣功,或是練太極拳時,必須練習腹式呼吸法,並且要意守丹田,也唯有肺和腎的功能正常,則呼吸系統較不易出毛病。
2.失調的臨床症狀
這種觀念應用在治療呼吸系統的慢性疾病時,有一定的療效,例如台灣有很多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病人,中醫根據「發作時治肺,緩解時治腎」的原則,減少了很多病人復發的機率,也減緩了再發作時的嚴重程度。因此筆者建議這類的病人,在急性嚴重發作的時候,不妨先用西藥治標,但在緩解期時,則不妨服用中藥治本。
「腎」主骨生髓
1.生理功能
腎臟可以分泌促紅血球生成因子,簡稱REF,REF經過一系列的轉化,可以刺激骨髓加緊製造紅血球,而雄性素可以使REF的分泌量增加,造成「主骨生髓」。
2.失調的臨床症狀
老年人的腰酸背痛,大多數中醫師會下一個診斷,即「腎虛腰痛」,病人在吃了補腎的中藥之後,也確實大大的緩解。另外西醫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會開一些性荷爾蒙製劑給病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這些性荷爾蒙製劑其實就是一種補腎藥。在治療再生不良性貧血這種血液疾病時,中藥會使用如鹿茸、仙靈脾等補腎陽的中藥來改善造血功能,西醫則會選擇男性荷爾蒙來加強療效,西醫雖然沒有像中醫這樣強調「腎主骨生髓」的理論,但在治療上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每每令我佩服先人的智慧。
「腎」上通於腦,其華在髮
1.生理功能
記得幾年前,衛生署有一篇研究計畫,結論是中藥的六味地黃丸,有補腦健腦的作用,可以增強腦部的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症,於是市面上的六味地黃丸一度還供不應求呢!其實大部份的補腎藥也都有補腦的作用,還有抗老化和治療酸痛的效果,而中藥的補腦補腎藥,多的如過江之鯽,也不是只有六味地黃丸一種而已。臨床上常常可以觀察到,凡是腎氣強的人,不僅耳聰目明,同時還會擁有一頭烏
黑亮麗的秀髮呢!所以中醫學提到「腎氣上通於腦,其華在髮」,不是沒有道理的!
「腎」開竅於耳
1.生理功能
中醫學提到「腎開竅於耳」,認為耳的聽覺功能靈敏與否,與腎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這當然不是指所有的耳朵疾病,都與中醫的腎或西醫的腎臟有關,但是中醫發現到內耳的聽覺神經和腎有關,頗令生活在現代的我輩,感到驚奇不已!因為西醫直到最近的幾十年,才發現到某些遺傳疾病,或是染色體異常的小孩,當他們檢查到病兒耳朵異常的同時,也發現到這些孩童的腎臟並不健全。

2.失調的臨床症狀
罹患 Alport syndrome 的小孩,這是一種自體顯性遺傳的疾病,病童會發生漸進式的感音性重聽,同時發生血尿、顏面水腫等腎臟病變,最後通常在青年期便死於尿毒症。此外在使用一些對腎臟有毒性的抗生素時,如基配醣體(Aminoglycoside)時,也得小心這些抗生素對耳朵的毒害(包括聽覺和平衡的功能)。
因此,中醫學的理論,是不是也有它獨到之處呢?中醫把「腎」的功能與疾病區分的這樣詳細,當然是用藥治療的分類有關。所以,中醫也是一套有系統的學問,也是一門科學。我個人認為,中醫學比較傾向是屬於一種功能醫學,而西醫則比較傾向是屬於一種解剖醫學,兩者之間的確有很多不大相同之處,但是平心而論,中醫學與西醫學各有其優點與缺點,沒有一種醫學是十全十美。期盼寫出這篇文章,讓各界對中醫的基本理論有個概念,並能澄清大家對中西醫學之間,一些常見而且容易被混淆的觀念。



作者:陳維苓 中西醫師 


※本文章內容智慧財產權,屬於陳維苓醫師,請整篇完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