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膽 - Dr. O Chiu


膽居六腑之首 - Dr. O Chiu
什麼是五臟六腑?五臟包括心、肺、肝、脾和腎,但六腑呢?有什麼功能?六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素問.五臟別論》說:「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居六腑之首的是膽。

膽的解剖:膽位於肝臟小葉間,呈囊狀,附於肝,《難經.四十二難》指出「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錢,盛精汁三合。」

膽的生理功能:貯藏和排泄膽汁。在《靈樞.本輸》稱「膽者,中精之府」,即貯藏膽汁之地方,而膽汁的來源,是《東醫寶鑒》所指出:「肝之餘氣,泄於膽,聚而成精」,說明中醫對這味苦色黃綠的膽汁,和肝膽的關係了解清楚,不過比較少提到膽汁的作用。膽汁是輔助和促進消化脂肪,使身體更易吸收,另外也有殺菌的功能。

肝膽相生相克

至於肝膽與脾胃的關係,從五行角度而論,肝膽屬「木」,而脾胃屬「土」,木既可克土,(克指克制、抑制),但在《素問.寶命全形篇》中提到「土得木而達」,即脾(土)得到肝(木)的協助而擴展,成功(達),顯示中醫認為肝膽與脾胃之間既有克制的一面,亦有輔助、促進的一面。

膽汁的形成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調節和控制,若肝的疏泄正常,則膽汁排泄暢通,脾胃功能亦順暢,相反亦是,如《四聖心裁》的描述,「土弱而不能達木,則木氣鬱塞,而膽病上逆,木邪橫侵,土被其賊,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
「膽病上逆」可能是膽管阻塞,膽汁不能正常向下流到小腸而逆向「谷住」在膽,或堵塞在肝內,「木邪橫侵」即是因肝病而影響(侵犯)脾胃,「脾不能升」則出現肚屙肚瀉,「胃不能降」則見嘔吐肚脹。可見中醫對肝膽病發和對腸胃影響的觀察是很清楚的。

膽主決斷:在《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指「膽者,中正之官,決斷 出焉」,《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決斷」可有兩個意義,一是指正常的決斷能力,能夠控制自己的意識和動作。肝藏魂魄,肝膽是相對應的一臟一腑,故有共同作用。

另一個意思是準確,恰如其分,不偏不倚。膽主決斷這觀念可謂深入民間,我們日常用語中「大膽」、「細膽」,已顯示在中國人思維中,膽與勇氣是互通,以膽「量」來量度勇氣,因此才有「膽如斗大」一成語,出自《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而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有趣的是,英文Melancholic(直接翻譯為 黑色膽汁),意思是憂鬱的情緒,顯然是古希臘的醫生也認為膽汁多少與情緒有關。

膽與勇氣互通

雖然現代醫學認為膽只是一個貯藏和濃縮膽汁的器官,沒有任何主決斷或勇氣的功能,但膽的大與細可否反映身體的精神狀態呢?膽受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e和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e支配,進食時,副交感神經(負責的休養生息,消化功能)便使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到小腸,膽囊便變細,當身體處於緊張狀態,交感神經(負責打鬥或跳命fight or flight)便使奧迪氏括約肌(Sphincter of Oddi,膽汁進入小腸的門口)關門,膽囊舒張,因而膽便充滿膽汁而脹大。

故當人面對危險,要勇氣,要「大膽」時,膽囊真的可能會大一些的。好像緊張時心跳快,心胸有壓力,中醫便錯誤認為「心藏神」,其實心和膽囊只是反映精神狀態而已。順帶一提,我們常笑別人「膽小如鼠」是錯的,因為鼠(Rat、馬和其他無脊椎動物Invertebrate)本來就是天生沒有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