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冬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俗稱「生蛇」,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域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常見大病、久病之後,亦多見於癌症病人手術及放療、化療之後,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佔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抵抗力弱致發病
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得了帶狀皰疹一至三天後,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張力很大的丘疹、水皰,沿神經分布,集簇狀排列,呈條帶狀。患此病者,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布,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血皰,甚至出現壞死。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結痂,脫落後不留瘢痕;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
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影響睡眠,如果治療不及時,在皮損消退後,仍遺留疼痛,數月不能完全消退。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顏面,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面癱。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甚至還會導致失明。年齡大的、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病情會更為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很容易被誤診,應予以高度重視,以免貽誤治療。
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
治療原則:抗病毒、減少疼痛、預防繼發感染、縮短病程。對正在用細胞毒、免疫抑制劑或代謝拮抗劑的患者,因易產生病毒擴散,應盡量減低劑量或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