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5日 星期三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

1. 常見的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使罐內形成負壓,以致罐吸附於皮膚或穴位,產生溫熱刺激,使被拔部位有充血、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盛行於唐朝、明清時期,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目前大陸上用以協助風濕痛、胃痛、咳喘、扭傷、腹痛泄瀉、神經性皮炎、面癱、毒蟲咬傷、癰疽之病患克服病痛。
罐的種類很多,有竹罐、陶罐、玻璃罐,亦有用口圈平整光滑的瓶罐、茶杯或竹筒等。常用的有火罐法、藥罐法、水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等。火罐法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種,乃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出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附著在皮膚上的外治法。

竹罐 玻璃罐 真空抽氣罐
藥罐法也叫煮竹筒法,是把藥與竹罐一同煮,趁熱急按皮膚或穴位、患部的外治法。唐朝王壽所著的外台秘要,就已經有煮竹筒法,治療結核病的記載,所選取之藥,以芳香走竄、疏散風寒、行氣活血為主(如艾葉、紫蘇、防風、石菖蒲、白芷、當歸、生薑等),操作時要注意把罐內之藥水倒掉,以防止沸水燙傷,然後按壓在皮膚上。走罐法是在玻璃罐口,和患處周圍,塗一些潤滑油,按病情需要,即時用雙手推罐上、下、左、右滑動的外治法,此法可用以協助腰背竄痛。刺血拔罐法是拔罐與刺血作用於患部的綜合外治法,此法用在癰疽將潰、膿毒無以外發,或挫傷血腫等。
目前因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醫療器械紛紛出現,拔罐之工具有用橡皮塞封口的罐子,緊扣在需上罐的部位,再用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抽出罐內空氣,使之產生負壓,即能吸住皮膚,或用抽氣筒套在塑膠罐的活塞上,將空氣吸出,抽氣罐漸漸演變為當今的負壓罐,也出現了電溫罐、磁罐等。

2. 拔罐部位的選擇
人之腰背肌肉平坦,且各臟腑皆在腰背有對應之區域,如肝區、肺區、脾區、腎區、胃區,故在背腰兩側輪流上罐,不影響工作或休息,並減少上罐時的疼痛,故為拔罐的最佳選擇區;而頭部範圍小,胸腹部皮肉嫩,四肢要勞動,除非必要,暫不上罐。
傳統中醫強調人體之陰陽平衡是藉經絡來協調,經絡學說中之奇經八脈,作用如湖泊,有溢蓄調節之作用,協助病人克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人,更該協助其加強自我調節的功能,故要考慮疏通奇經八脈,尤其是任督二脈(因其有自己的腧穴)。督脈在背正中的脊椎線上,又以大椎及腰俞穴所在部位最為重要。
十二經脈中之六條陽經,皆經過大椎,而腰俞穴位在五臟六腑的下端,故大椎、腰俞為重要的上罐所在;胸前上罐不方便,故疏通任脈時,以尾閭穴,即尾根區,上罐較適宜。有些病如咳嗽,需在胸腹上罐,在華蓋區開罐才見速效,以迅速止咳;但若輕咳,不如在腰背區開罐,以減輕疼痛;風寒牙疼、風寒頭疼可在尾根區、臍中區上罐;發燒不退有可能腎水不足,水不能剋火,故可在腎區拔火罐,以增強腎功能,疏導腎經,以助降火。

3. 拔罐留罐時間的長短
拔火罐之吸力要達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病人能承受的最大吸力),一般來說,也就是皮膚被吸起約2~4公分的高度。留罐時間約5~15分鐘,達到充血性罐或淤血性罐即可,在這幾分鐘內,有些患者皮膚出現水泡,又重複上罐者,在罐口部位出現黃、白、赤膿水,有些施術者用針挑破水泡,加速病氣的排除,但要注意防止感染。
有些施術者卻加長留罐時間為40分鐘,其所依據的理論是在靈樞‧營衛生會篇,這個章節一文中提到「人受氣於谷…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衛不體,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指出了人體內氣血沿經脈運行一周,約需半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約運行五十周,所以留罐40分鐘,約為氣血運行一周的時間,經絡各處的病氣,就可能由罐口部被排除。臨床上視疾病性質及病體狀況靈活運用,例如有些過敏性哮喘、心下痞硬,拔膻中、巨厥10分鐘即起水泡,有的患者因酒後困乏、胃痛、拔胃脘5分鐘即起滿水泡,水濕、酒濕、感冒者易起水泡,而有的拔30分鐘亦不見得起泡。

4. 拔罐的方法
臨床上依據患者之情況,施術者選用具體的施術方法,以協助病人。有坐罐法、排罐法、走罐法、閃罐法、熨罐和滾罐,搖罐和轉罐、提罐、發泡罐、針罐、血罐、藥罐等。
把形成負壓的罐體,吸拔在體表的某一部位,或選好之穴位上,皮膚及淺層肌肉被吸拔至罐內,吸拔部位有皮膚潮紅或皮下瘀血成紫黑色之情況。此為坐罐法,是最普及也是使用最久之罐法;肩、腰、背、頭痛或疔疽排膿皆適用。依病情久暫及體質不同有輕、中、重三種拔罐法。一般以單手上提罐體,帶動肌肉為度。若用重手手法,留罐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出現水泡。

排罐是以多個大罐,排列或交錯地吸拔於選定部位之一種增強手法,適用於腰背、胸腹、下肢等肌肉豐厚之處。

走罐又稱為行罐、推罐,是在施術部位或火罐口內,塗以適量介質,罐體拔於皮膚後,循著經絡(膀胱經)推拉罐體,可急可緩、可輕可重,但要柔和,以單手或雙手握罐體,下拉上推,與皮膚接觸的過程中,罐口把皮膚刮出紅色,適用於急症、熱症。直行走罐多用於背部,單手握罐體,做直線移動,以疏理膀胱經或用於大腿及小腿肚處(股四頭肌及比目魚肌)。旋轉走罐是單手握住罐體,做順時鐘或逆時鐘或8字形之旋轉,常用在腰骶、腹部或肩關節,可同時疏理多條經脈。走罐要注意罐內應保持一定程度的負壓。

閃罐法是把罐體反覆吸拔,開啟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通過彈性的一吸、一啟、一緊、一鬆,形成物理刺激,使皮膚經充血、不充血、再充血等階段,循環往復,以改善血液循環,臨床上在某處或某一穴位,反覆吸啟30~50次,施術者要隨時掌握罐體溫度。

熨罐與滾罐法是由閃罐法演化而來。當反覆閃罐,罐體發熱時適時將罐體翻轉,以燙手之罐底,按到所選部位或穴位,再迅速抬起罐體,用另一隻手掌,按壓所熨部位,一方面保護皮膚,一方面使「熱」力深透。而滾罐法是操作者手持罐口,在相應穴位和皮膚上滾動。

搖罐是罐體吸拔穴位後,用手輕按罐底,先順時針,再逆時針,輕輕搖動罐體各20~30次,力量要柔和,不宜快。轉罐為單手搖罐,向左作水平轉動達90°~180°,然後再向反方向轉動,反覆10~20次,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如此均勻而有節奏的吸拔在皮膚上的罐體,使穴位區域反覆受牽拉,而增加了刺激量。

提罐是緩緩上提罐體,雖有力,但不將罐體拉脫為度,反覆上提拉動皮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常用在胃痛不適、婦女痛經、肝鬱不舒脅痛、脘部腹悶。

臨床上有體瘦、頸短者,很難在斜方肌及頸部吸拔,故在施術部位(如斜方肌上緣、脛骨前肌群)塗潤滑介質,手握罐體,在罐口邊緣,由上向下輕刮,與走罐、閃罐法同時並用。

發泡罐是吸拔部位產生水泡,啟開罐後並無痛感,可以針挑破或不必挑破,1~2天後,組織自行吸收,此法需患者同意,並密切注意、防止感染。

罐內針,是針刺入特定穴位後,再在針上拔火罐,留針5~10分鐘,選用玻璃火罐,並隨時觀察罐內變化,此法不得用在胸背,以免造成氣胸。針外罐法是針刺後,起針以火罐吸拔針孔;行坐罐、針挑罐是在選好的穴位作常規消毒,用針挑破皮膚(刺痕淺)後用罐吸拔。梅花針罐是選好部位,經常規消毒後,以梅花針叩擊,見皮膚潮紅,略有血樣滲出物,隨後用大號玻璃罐吸拔。血罐是以消毒過之三稜針,刺破皮膚,吸拔出一定血液。該法適用於風熱感冒,急性扭傷,要密切注意出血量,身體弱者,吸拔時間不可過久,起罐後要塗龍膽紫藥水,以防止感染。

藥罐法是藥與罐同煮,可把活血袪風藥,如羌活、獨活、當歸、紅花、麻黃、艾葉、川椒、川烏、草烏、木瓜置鍋內煮沸,再放入竹罐或木罐煮10~20分鐘,取出後罐口朝下,以毛巾緊扣罐口,擦掉罐口熱水,立即吸拔,扣在選定之區域或穴位。

5. 拔罐的臨床應用
大陸學者張淳及王濱的臨床記載,拔火罐可協助患者克服的適應症有胃脘痛、腹痛、厭食、泄瀉、呃逆、噯氣、便秘、中風、面癱、精神情志病、心絞痛、高血壓、低血壓、咳嗽、哮喘、頭痛、頸肩部疼痛、胸痛、背痛、腰痛、下肢痛、腱鞘囊腫、痛經、經多、經少、經少、經遲、經閉、漏症、經行頭痛、黃褐斑、帶症、乳癰、產後身痛、閉尿、遺尿、癱瘓、肺炎、泄瀉、目赤腫痛、溢泪(不自主的流眼淚)、蕁麻疹、纏腰火丹(帶狀疱疹)及痤瘡等。他們治療41例風寒外襲型感冒,令患者取坐位,雙手撐床沿,裸露背部,在督脈及膀胱經,塗一層石蠟油,把罐體吸拔於大椎穴後,手扶罐體,沿督脈緩慢向下推移到至陽穴,再上推到大椎穴,共6~8次,留罐於大椎穴,同法沿膀胱經,循行於大杼穴與膈俞穴之間。坐罐留於風門穴,若有咳嗽加拔雙側肺俞,留罐5~8分鐘,總有效率95%。

河北省杜豁然及杜洪飛以針、灸配合拔火罐,協助30為痙攣性斜頸患者。
1983年福建省學者協助105位蕁麻疹(屬中醫癮疹、風疹塊之範疇,臨床上可分為風熱、風寒及陰血不足等型)患者,取神闕穴,每天拔火罐三次,每次3~5分鐘,三天為一療程,有效率達96%。
大陸學者協助180位泄瀉(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如水樣)患者,用閃火罐法,取龜尾穴(尾椎骨端),留罐5~10分鐘,一天一次,療效顯著。


小儿厌食症 不妨试试拔罐疗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