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5日 星期三

經筋療法

經筋療法,即中醫經筋學理論敘述的經筋病證的診療方法。由於經筋是經絡的連屬部分,故經療法實質是經脈針灸療法新領域的開發。筋經療法沉寂千年重返醫壇放異彩,使我國傳統醫學​​的針灸和筋經療法,形成了“華葉遞榮”的新格局。這無疑對於針灸在世界的吸引力、對中醫的國際地位、對經筋療法自身醫術優勢的發揮等,皆具有實際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經筋療法,源遠流長。據有關中料記載,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紀的甲骨文卜辭中,便有“手病、臂病、關節病”等筋病概念醫術啟蒙。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禮·天宮》,便載有“以酸養骨,以辛養筋,以咸養脈,以甘養肉”等描述筋脈疾患的治療法則。分元前五至七世紀馬五堆出土的帛書記載的《十一脈》,首次在我國醫史上提出“經絡”名詞,同時,描述了“十一脈”的循行路踐;它便是我國傳統醫學​​《經絡學說》的鼻祖。約於公元前350年成書的《黃帝內經》、分別在,'經脈篇”和“經筋篇”等,系統而較完整地記載了我國傳統醫學​​著名的“經絡學說”雄文,成為中醫、針灸、按摩推拿、氣功等醫術的核心。此外,中醫古籍《類經》等,對經絡,”學術理論,作了充實、註解和發揮;特別是對經筋學所作的重要而簡明的充實,為經筋療法的發展產生了積極推動作用。

經筋療法,基礎立論,源於中醫經絡學說,包括經脈學和經筋學兩大理論體系;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絡脈組成的經脈體系;由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和十二皮部組成的經筋體系。經脈體係是我國針灸療法的基礎理論,它已經獲得舉世聞名的長足發展。但由於歷史因素及認識上的原因,經筋體系理論闡述的我國經筋療法醫術,長期缺乏系統性的發掘研究,至今仍然未得到應有的開發;故社會人士以至今日中醫隊伍的多數醫務人員,只熟悉經脈針灸,而對經筋學理論和經筋療法疏解。業已發掘而得經筋療法,便是在上述我國經筋療法的歷史背景,在當前國際形式需求,在中醫經絡學說闡述的經筋學理論基礎上。按照《內經·大惑》敘述的“脈與脈並為系”為啟導,通盤考究《內經》各個篇章的有關論述,闡述人體科學理論;結合民間“經筋醫術”現代醫學和邊緣科學知識,遵循“古為今用”、“繼承不泥古,發展不離宗”的精神;融通古今醫學哲理,創立新的經筋療法醫學理論體系;爾後將理論回到臨床實踐,接受實踐檢驗,歷時一載,系統總結其精華,遂告其成。鑑於經筋療法主要來源於經筋學理論,故乃以經筋為命名,稱之經筋療法。


何謂經筋?

明.張介賓提出:「十二經脈之外而複有經筋者,何也?蓋經脈營行表裏,故出入臟腑,以次相傳;經筋聯綴百骸,故維絡周身,各有定位。雖經筋所盛之處,則唯四肢溪穀之間為最,以筋會於節也。筋屬木,其華在爪,故十二經筋皆起於四肢指爪之間,而後盛於輔骨,結於肘腕,系於關節,聯於肌肉,上於頸項,終於頭面,此人身經筋之大略也。」
功能:絡綴形體,著藏經絡、通行氣血,溝通上下、內外,應天序、護臟腑,聯屬關節,主司運動。體現生命體正常生理功能活動。
經筋是龐大的軟組織結構平衡體,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一個大系統。經筋內著藏經絡、神經、血管、淋巴等系統(經筋系統內部是一個大循環,由多系活性的、協控的微循環系統所組合成的大系統。與骨骼系統、臟腑器官等形成人體有機活性態整體巨系統結構。);其功能運作良好,身體就能保持健康。

經筋病理基礎
經筋病理基礎主要論述經筋性結構受創或慢性勞損後,經筋性組織保護性攣縮、扭轉、牽拉或位移,或失去平衡時,經筋性組織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擠壓、攣縮、積聚、粘連、瘢痕等病理性改變;迫使經筋性內循環系統產生阻礙,致筋路受阻、氣血瘀滯、營養不良、神經傳導不暢及紊亂,形成惡性循環,是導致臨床各類經筋性病症的主要因素。
古人有云:「有諸內,必行於外」、「病藏於內,証形於外」。薛己《正體類要。序》指出:「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說明形體內外之間,在生理上是相互連系,相互協調;在病理上是相互轉變,互以影響。經筋性病症會影響內臟功能活動,內臟病變也會反應到體表經筋之上。這就是筋性內臟病產生的重要機制。治病也分外治法和內治法,內服外用務求達到全面治療目的。

病因病機
內因:筋障→橫絡盛加於大經之上
外因:外感、勞損傷→風寒濕邪經筋扭錯
產生致痛基礎:「津液澀滲」、「迫切而為沬」,「排分肉、肉裂而痛」
[編輯]何謂經筋療法?

在經筋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經筋相關技術或方法,作用於經筋體治療經筋相關疾病和保健身體的過程,稱經筋療法。 經筋療法來源於臨床實踐,是臨床實踐性特強的治療方法。經筋(療法)之理與易筋經之理,異曲同工。易筋經,即是專論述易筋之經典。易筋經認為事物無不可易,筋也然;通過對筋的鍛鍊、理順,使筋路滌暢排除內障。古人雲:但使五臟元真通暢,則百病不生(即無阻無障)。 經筋療法就是通過訓練有素的專業醫師,在人體經筋體之上進行手法為主的操作,尋找疾病的根源──經筋病源體(筋障);並以經筋骨架整療術等為主體的經筋療法技術,以清除病源體(筋障)為目的的調整治療,「理順病筋、捺正錯節」。經筋是經筋療法的直接作用對象,經筋治療手段,以整全的理念,對經筋系統進行全面整體性的調理,使經筋性通路系統通暢,來達到保健和治療目的。

經筋醫學是什麼?
經筋醫學是研究人體經筋與骨骼系統的整體形態結構的正常功能、分佈與循行規律、病因病理、臨床體征,以及應用於臨床的檢查手段、診斷和治療。並結合預防、康復和保健的一門專業學科。經筋醫學認為,人體具有本能強大的自然自癒力量,其發病原因主要為經筋通道受阻及骨架失穩後引致各類臨床病症,只要消除經筋阻障及調整骨架(筋障),使氣血、經絡通暢,身體免疫機制就能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即可修復病竈、消除疾病,並恢復身體康健。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刺針治療、綜合治療和運動治療等。

經筋病變體征,是在經筋體系所屬的肌筋膜帶及結締組織等,人體軟體組織病變所形成的臨床病態形證表現。由於這組人體組織結構體系龐大、成分複雜,起止、分佈及功能各異,並形成縱橫交織狀態,故經筋病變臨床體征,具有廣泛性、多形性等待點。臨床檢查時,需根據經筋的不同分佈部位、不同組織性質,來加以識別確認。經筋病變體征,在經筋學科換稱為經筋病灶。
一、經筋病變;臨床陽性體征概念
(一)經筋病變體征概念
經筋病變體征,是在經筋體系所屬的肌筋膜帶及結締組織等,人體軟體組織病變所形成的臨床病態形證表現。由於這組人體組織結構體系龐大、成分複雜,起止、分佈及功能各異,並形成縱橫交織狀態,故經筋病變臨床體征,具有廣泛性、多形性等待點。臨床檢查時,需根據經筋的不同分佈部位、不同組織性質,來加以識別確認。經筋病變體征,在經筋學科換稱為經筋病灶。
(二)經筋病變體征檢查任務要求
1.按醫療常規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常規化檢,以瞭解全身健康狀況,並為進行特殊檢查提供基礎依據。
2.對基礎檢查發現疾患可疑跡象,進行必要的特殊檢查,以明確疾病性質。
3.對經筋病症可疑的惡性變及骨性病變,要加以鑒別和排除。
4.進行經筋專科有關檢查。如肌電圖檢查,電刺激興奮點檢查,經絡測定儀檢查,經穴區帶檢查,內臟皮膚反應過敏區檢查,經筋病灶檢查等。
本節重點介紹經筋病灶檢查的手觸查灶法。
(三)經筋查灶法的地位作用
經筋查灶法在經筋療法的應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發揮積極的作用。
1.它於人身軀體直到200多個經筋穴位,填補了古醫籍中十二經筋圖線缺乏經筋胸穴的缺陷,為經筋療法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2.查明上述的經筋腦穴,具有定位準確、得氣顯著、治療功效特殊等待點,為經筋療法形成高療效的學科奠定了基礎,同時為針灸探索高效、特殊腦穴,提供重要途徑。
3.經筋查灶法,在明確經筋病症具有單純型的經筋病灶喻穴點的基礎上,深入查明複合型的經筋腧穴,具有點一線一面一多維性的特點,為經筋療法確立由點的局部治療,發展成為點、線、面及多維性的整體辨證施治,提供了科學依據;在臨床運用中,對經筋病症的施治,產生了原發與繼發、標與本並治的效應。
4.經筋查灶法,揭示出經筋病症臨床表現具有多種特性,如結灶性、瘀滯性、累及性及累及演進性、牽涉反應性、收縮性及收縮失均性、致疲勞或緊張性、隱蔽性、壓迫性、症狀類似性等,對解決臨床醫療面臨的諸多課題,產生了積極作用。
5.經筋查灶法,首次在醫界揭示出48種難治病及病因未明疾患,存在經筋病變的致因,對醫治奇難雜症具有現實意義。
二、經筋病灶檢查
經筋病灶檢查,即經筋臨床陽性體征檢查,簡稱經筋查灶,是經筋專科恃有的檢查方法。本檢查法,以雙手密切配合的物理觸診檢查為主,查明經筋病灶所在部位、形證特點,及其連鎖反應規律,為臨床施治提供依據。多年的臨床實踐說明,本檢查方法具有靈敏度高,識別力強,定位準確、操作方便、實用,安全可靠等優點,是目前解決經筋病症疑難課題便捷的有效的檢查方法。
(一)檢查前準備及檢查程式
病人一般取臥位,醫者於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基礎上,進行經筋查灶檢查。全身性查灶,一般的檢查順序是從頭部起始,延及頸、肩、胸、腹、背、腰及四肢。首先從中瞭解病人軀體所患經筋病變的大體情況,接著對重點病區及繼發連鎖反應形成的體證詳細檢查,以全面查出明顯的及隱伏性的陽性病灶體征為目的,記錄病灶的分佈部位,為分別分次施治提供依據。
(二)檢查方法及技術要求
檢查方法:採用手觸診查法。兩手密切配合,左手著重協助固定診察部位及提供診察之方便,右手根據所檢查部位的生理形態、肌筋的厚薄及層次、正常組織的張力、結構形狀等情況,分別運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與四小指的握合力(即指合力),構成主要探查工具。同時,運用指力、撐力、腕力、臀力及時力協調配合,對行檢區域,作淺、中、深層次、由淺而深、由輕而重地,以循、觸、摸、按、切、拿、彈撥、推按、拔刮、鉗掐、揉捏等手法行檢。通過正與異觸覺的對比方法,結合患者對檢查的反應,識別陽性病灶是否存在及其表現的特徵、所出部位的所在,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等,以確定陽性病灶。對於一時難以認辨的病灶,需作反復的複檢,或作會診檢查及待殊檢查。對可疑菌性感染、惡性變等異態病灶,要及時作相應檢查,鑒別確診。
技術要求:對行檢查的技術基本要求是,對行檢的部位區域的生理結構狀況熟悉;能夠發揮拇指指尖及指腹的靈敏作用;切實學會使用指合力的功能作用;雙手密切配合,能及時、準確地發揮及認辨陽性病灶;具有識別真假陽性病灶的能力;查出陽性體征,具有疾病形成性質,要用通盤考慮的聯繫思維方法去認識。
(三)軀體陽性病灶高發區及病灶形征特點擇述
在對經筋病灶的行檢中,應特別注意高發病區域的重點檢查,及病灶連鎖反應區、線的檢查,在此基礎上再作多維病灶的檢查。這是經筋病灶檢查及治療的關鍵課題之一。
據古代醫典十二經筋圖線形成原理,結合人體動態活動的考究認定,由於機體的動態活動產生具有猶似醫典十二經筋的牽拉線力作用。當這些線力群超閾限地作用幹應力點時,便可導致應力點發生病理性筋結點(病灶點);而後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再由面的一維向多維化演進;最終導致經筋病變的點、線、面及多維系列病變的形成。這是經筋除去外因作用之外的,內在病變規律。這一規律,不僅較符合實際,科學地解釋了十二經筋圖線,及古人所稱之筋結形成原理;而且,根據這一原理運用于經筋查灶檢查,可獲得在軀體的經筋病灶前的規律分佈圖(詳見繪製的經筋病灶圖)。
驅體高發病灶區、線以及多維性病變系列,便是根據上述原理和規律,進行檢查而確認的經筋學科內容。
1.常見經筋高發區,病灶示範檢查
(1)常見經筋病灶高發點:肌筋的起點及終止附著點(擬似古人所稱的左右盡筋頭),肌筋的交會點。例如,胖腸肌肌筋的承山交會點、髂肌與腰大肌肌筋幹腹股溝(沖脈處)的交會點等。肌筋的力學受力點。例如,肩胛提肌肌筋2~4頸椎橫突點、頸側受力點及肩胛骨內上角點。游離骨質點。例如,腰3橫棘突、頸2橫突、十二游離肋端、劍突尖端點等,骨粗隆。例如,肱骨粗隆、肱骨內上踝、外上踝及股骨內外踝等。
(2)常見經筋病灶高發線:骨縫溝、線。例如,顳上線、項上線、顱骨人字縫、冠狀縫等。經筋循行徑線連鎖反應型病灶。例如,手太陽經筋循經的頭頸側-肩背-臂時-腕部的線性灶;足陽明的下側腹-中腹-胸-頸部的連鎖反應病灶等。十二經筋的循行路徑,皆可查到相應的線性型反應病灶。
(3)面性型反應病灶:面性型的病灶,系指在同一的平面,可查到多經並病的病灶。例如,手三陽經所循經的頸、肩、臂部位,常可查到三經並病的陽性病灶,是經筋療法病灶區的劃分基礎(下述)。
(4)多維性型反應病灶:多維,系指具備兩個層次面以上的物理像結構,它構成物質的立體感。人體的構形,有前後左右四個側面,呈扁圓形構體。肌筋在機體動態活動過程,皆多發生左與右、前與後的既是桔抗,又是協調統一的動作。故肌筋的損傷,具有多維性並存的客觀規律。經筋療法依據上述原理,在檢查經筋症灶時,確立起多維性的查灶消灶方法。例如,腰痛病人,既要作腰部及腿部的局部性及線型性病灶陽性體征的檢查;同時,要對病人進行腹股溝及腹部深層緩筋的查灶。又如肩周炎患者,經筋療法不僅把目光集中于肩周的局部體征檢查;而且,對其頸、肩、臂的連帶關係,依次進行前後上下的四維查灶,及多維系列性解鎖
根據人體構形及經筋呈多維性分佈特點,經筋療法確認,經筋病灶的點、線、面及多維性分佈構形的內在規律,體現了本療法的整體辨證觀,成為本學科具有高療效的基礎。
2.經筋陽性病灶形征特點綜述經筋陽性病灶,系指病理狀態下經筋組織的生物體態變異,用經筋查灶可以識別、辨認的臨床陽性體征。正確識別辨認陽性病灶形證特點、是經筋療法學科的重要課題。現將經筋陽性病灶,形征特點歸納綜述如下。
(1)陽性病灶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注析:前已述及,經筋陽性病灶,乃是經筋組織在病理狀態下的生物體態變異。因此,陽性病灶應具備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是:在原經筋組織生理形態的基礎上形態改變。它可以通過知其常則知其變的正常與變異對照比較,獲得識別及分類。經筋陽性病灶(或稱經筋穴位)同針灸腧穴,雖然在診療的應用方面具有相同的含意,但在形態及分佈方式、使用方法、治療手段等,存在較大的差別。例如,陽性經筋病灶位置的確認,必須在機體查到有形的體征始可確定。其確立的陽性體證治療穴位,體現出中醫因人、因病而治的辨證施治法則,不限於以固定的穴位來套治同類的病症。經筋陽性病灶,建立的點、線、面及多維性構成的體系,既具有局部性的點性、線性及機體一個側面的面性腧穴,又能從機體的整體確立了多維性的診療法則,是經筋學科顯著區別於一般療法之所在;它起到經筋病症的原發與繼發、標與本並治的作用。
(2)經筋陽性病灶形證的一般臨床表現形式:經筋病灶臨床表現,多因人、因病、因經筋組織成分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它具備可查及的形征。其形征特點分述如下:
粗糙狀病灶。粗糙狀病灶,是經筋陽性病灶的一種表現形式,臨床較為常見。好發於經筋組織活動度較大、受磨擦損傷機遇較多的部位。例如,腕關節的橈骨莖突遠端、上胸胸肋關節附近周邊,硬、軟肋骨銜接處的筋膜等,是單調固定體位的職業病患者、超限閾活動量較大運動員、部隊戰士及體質較單薄的婦女等常見陽性的經筋病灶出現者。於患部檢查,可觸知患處經筋組織呈粗糙樣病態形征,用切撥法及指尖按旋法的檢查易於查出;切按時,醫者的觸感同患者病態異常感覺相吻合.粗糙樣病灶,臨床多處於隱蔽狀態,患考常以其他症狀苦訴而就診,極易造成臨床上的誤診。X光、CT、B超等先進食品檢查工具,對本病灶的分辨力較低,多不作陽性體征報告,成為現行醫療的誤區之一。
增厚型病灶。增厚型經筋陽性病灶,系臨床常見的經筋病灶之一。其;臨床表現,是經筋病變部位組織增厚,疼痛明顯,反復發作,遷延不愈;急性發作期,多伴隨局部組織發生水腫,以至反應性輕微紅腫。患者常以明確的定位病症求醫。主訴的起病成因,有挫傷、捩傷、跌僕及撞擊病傷史等;亦可有自身不明其起病原因者。病程較長是本病型的一般共同點。好發於頭部、胸廓、肢體遠端及關節周圍。用指尖切撥法檢查,可查出局部經筋組織增厚、硬度增加,以至局部隆突、周圍水腫等。病灶面積較寬者,在查及增厚性病灶範圍內,尚可檢到索樣性的病灶伴存。增厚型病灶,除了局部疼痛、功能障礙等之外,臨床上常因其所處的不同部位,產生牽涉性反應的多種不易察覺的症狀。
微粒樣病灶。病灶呈芝麻狀、綠豆樣大小,好發于微小關節周圍,淺而薄層的肌筋膜機體部位。例如,指指關節腕關節伸側的骨性小關節,橈骨莖突遠端及足跟關節周圍的骨小突等,多系微小筋膜及微韌帶附著點損傷所形成的筋結病灶,是造成關節炎混淆致因之一;筋膜性的筋頭結灶,好發于顳筋區、頸項筋區、胸腰筋膜區及大腿外側的闊筋膜張肌、脛前肌筋膜區等。
④顆粒及結節型病灶。病灶大小如黃豆,花生米、蒜米、蠶豆樣不等,好發於微小的肌性組織及盡筋頭的附著點,如大皺眉肌、小皺眉肌、遮肌等;股內側肌及股外側肌於膝關節附近的盡筋頭附著點;肱橈肌肌腱於橈骨遠端的莖突附著部位等。肌肉及附著於骨性組織的膜性筋膜,皆有可發生附著點的筋結病灶,但其疼痛症狀導致病人主訴者,多在遠端的盡筋頭,是中醫所稱的著痹及現代醫學所稱的骨性關節炎的常見致因之一。
線樣及竹小片狀病灶。病灶細長。細者,若絲線樣,稍粗者,若小竹片狀,亦見呈小索佯形狀病灶。好發于顳筋區、後項淺筋膜、胸骨體前正中線、顳上線及人字縫等;腰部肋脊角及其附近,也是本病灶形征的好發區域;頸背及後上胸至肩前的線性樣病灶,多由斜方肌的肌性組織形成,成為頸肌肌纖維炎的伴隨病灶;後下胸的小片型病灶,常由所在部位的肌筋膜非菌性炎症所形成;額筋區的細長形病灶,多由所在部位筋膜及部份血管的質變發生。
索樣型病灶。病灶如索洋,較長而弦緊,多在皮下觸及,好發於腹部臍下五皺襞、腹白線、半月線及腹側;腹部的索樣病灶,常於肌筋膜聯合部位查及,與筋膜聯合的構形比較相稱,但其正常的質地產生了顯著改變。病灶增厚、攣縮、弦緊及異常的觸壓疼痛、導致淺層腹痛及以理筋法將患者病痛解除等說明,腹筋疼痛是成為腹痛的原因之一。腹側的索樣病灶,多好發於膜性的肌束,以腹外斜肌的病變較為常見,其上結於下胸胸肋的致痛,常可成為肝氣鬱結及肝膽綜合征的混淆;其後下肋弓的筋結,常成為腰痛連腹的成;因之一.肢體遠端的索型病灶,多見於相應的肌性、筋性及肌健病變,於相應筋健查灶,可獲得有效查明。
結塊型病灶。結塊型肌筋病灶,是機體常見多發的筋性陽性體證的一種類型。好發於骨骼的肌筋膜、肌束膜、肌健及肌間膜等的損傷部位,其形狀大小,根據原組織形態及損傷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小者如黃豆形,中等者若馬錢子、小板栗等;粗大的結塊呈鴨腿型、棱狀形、扁圓及長塊形等,擬似于現代醫學的肌纖維織炎、肌凝塊症等的病理形證。此外,還可能存在部分滑液囊及脂肪墊等的參與。
結塊型病灶的硬結塊灶多呈點一線一面及多維性分佈,其中足太陽經筋所循經的腿後側及腰背脊椎兩側、足少陽經分佈於側身的肌筋,一般較易於查到其病情不同程度的陽性體證,並且,多呈現頸點、肩點、腰點、臀點、胭窩點、承山穴位點等的重點區域性筋結。軟塊型的病灶,常好發于頭部,成為不明原性頭暈頭痛的致因之一。局限型的肌筋病灶,常有多種肌筋性綜合征的臨床體征,例如,崗上肌的結塊,可成為臨床上崗上肌綜合的症狀及體征表現。廣泛型的肌筋結塊,臨床上常可導致全身性症狀出現,例如,可出現疼痛綜合征、緊張綜合證、慢性疲勞綜合征等。
深層進行探索經筋病灶的形成機制、臨床形征表現特點及其導發的隱蔽症狀,不僅對經筋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現實意義,而且,通過聯繫臨床醫療的研討,有利於解答現行臨床醫療面臨的疑題。例如,胸廓筋性病灶潛伏,常可成為不明原性胸悶胸痛的致因;頭頸部的隱性筋結病灶,常成為慢性頭暈頭痛的致因等。經筋療法,現已查到40多種難治病及原因未明疾患存在筋性病變的致因,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
3.經筋病灶好發區域經筋病變,發生於人身軀體的多個部位。故經筋病灶,遍佈全身,星羅棋佈,為便於診治方便,經筋學科在臨床實踐積累的經驗基礎上,將經筋病灶好發部位,按醫學通俗名稱,結合經筋學科特點,劃分區域,列舉區域名稱,求之統一認識,便於推廣應用,便於承納同行提出寶貴意見。現將經筋病灶好發區域,列舉如下(附圖參見第二章第六節)
(1)頭部經筋病灶好發區
眶膈筋區:即眼眶周及鼻骨兩側筋區。
額筋區:即前額筋區所屬筋性組織。
顳筋區:頸上線以下、眼至耳間筋區。
耳筋區,自耳上、耳前及耳的筋區。
百會筋區:前後發際聯線中點及顱頂部。
枕筋區及枕側筋區:枕部及枕側。
顳合筋區:顳下部、耳前區及顴弓下沿筋區。
麵筋區:面頰及口周筋區。
(2) 頸筋區
風池筋區:針灸風池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風府筋區:針灸風府穴及其左右上下之筋。
乳突下筋區:乳突前後及其下部的頸筋區。
頸側筋區:後頸側部。
頸後筋區:後頸正中線及旁線。
(3)肩臂筋區
崗上筋區:肩胛崗上部及頸至肩部的筋區。
喙突筋區:椽突至肱前側筋區。
肩筋區:肩部的肩關節及上臂肌筋。
肘筋區:肘關節及煎臂肌筋。
腕掌筋區:腕關節及掌指肌筋和關節。
(4)背部筋區
肩胛筋區:肩胛崗、崗下窩及內側緣和內上角、外側緣等。
肩胛間筋區:兩肩胛骨間的肌筋。
華佗夾脊筋區:脊椎兩側的肌筋。
後肋弓筋區:後胸肋弓及脅部。
(5)前胸廓筋區
胸鎖筋區:胸骨同鎖骨銜接部及鎖骨下肌筋。
胸骨前筋區:胸骨體、胸骨柄及胸肋關節肌筋。
肋弓筋區:前肋弓各肋面及肋間肌筋。
劍突筋區:劍突體及尖部肌筋膜。
游離肋骨區:11、12游離肋內體及其肋端肌筋膜。
(6)腰筋區
腰脊筋區:腰脊肌及筋膜。
腰三角筋區:髂脊與肋骨間肌筋。
(7)腹筋區:按九區劃分法基礎上加腹筋待檢部位。
腹部正中區:上中腹、中中腹及下中腹肌筋。
左側腹筋區:左上、中、下腹肌筋。
右側腹筋區:右腹上、中、下肌筋。
髂窩肌筋區:左右髂窩及髂前上棘附近肌筋。
下腹側深層緩筋區:左右下側腹足陽明緩筋
腹股溝筋區:左右腹股溝肌筋。
(8)臀骶筋區
髂脊筋區:沿髂骨脊周邊及其後外的肌筋。
骶筋區:骶骨後側正中及兩側肌筋(八髂肌筋)。
尾筋區:尾骨及骶裂孔肌筋。
臀筋區:臀上、中、下及內外側肌。
坐骨區:左右坐骨結節肌筋。
股關節筋區:股關節及其周圍肌筋。
(9)下肢肌筋區
股筋區:大腿根的腹側肌筋。
膝筋區:膝關節周圍的肌筋。
固筋區:窩淺中深層肌筋及其上下左右角附著肌筋。
小腿筋區:小腿前、後及兩側的肌筋。
踝關節區:踝關節周圍的肌筋。
掌遮趾筋區:掌部、遮部、趾骨各關節的肌筋。
足底區:足掌底面的肌筋。
四)軀體重點經筋區域檢查概述及檢查舉例
軀體的重點筋區,即高發的病灶區,是經筋查灶的常用檢查區域。
經筋學科對就診病人,一般分為廣泛性傷筋及局限性傷筋而分別給予行檢。廣泛性傷筋者,作多個部位經筋區域檢查,局限性傷筋行局部檢查。
經筋區域檢查,是經筋查灶法的基礎,經筋區域選擇,對廣泛傷筋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應按經筋病變演變規律,順藤摸瓜,將原發及繼發性病灶及區域,逐一檢查。例如,偏頭痛患者,除了對頭部的眶隔筋區、頸筋區及枕筋區行檢以外,應把頸肩的筋區同時行檢,常可發現頸肩部的傷筋牽連頭痛陽性病灶,是醫治筋性頭痛不可缺少的連續步驟。
區域經筋查灶,尤應注重經筋的起止附著點、交會點、狹窄點、成角點、拐彎點、磨擦點、受力點及應力點等。對經筋循入的溪穀、凹陷、縫隙等,應循著筋線的延伸方向加以追蹤診察,以圖查出隱蔽狀態的陽性病灶。例如,頭部眶隔筋區及額筋區之查灶,要對鼻骨內側的上頜額突,同淚骨之間的小筋膜,及內毗的肌筋,要作細緻的切撥探查;然後將指合力的拇指尖,向眶內上角探查大皺眉肌是否發生筋結;再把拇指尖沿著眶上沿,於眶上沿的中部及末部,探查眶沿的結灶。查完眶上沿,又於攢竹、眉間印堂、眉弓、童子及絲竹空等的,煮線行檢,爾後把查灶移向顳筋區查灶。
1.顳筋區查灶:顴筋區,是頭部顳側病灶高發區域。該區的肌肉短小、筋膜豐富,形成薄而弦緊狀態。宜採用拇指尖切撥的查灶方法。一般先從擷窩檢查伊始,用拇指腹揉撥法,對小皺皮眉肌進行檢查,順向耳前探索;然後對前顳肌、後顳肌、耳肌及顳筋膜行檢。檢查顳肌時,應從顳上線開始,沿著骨縫溝,探查顳肌附著;發現結點後,將指尖的半月形指甲尖,置在同額肌呈垂直切角,行切撥手法,將前額肌、後顳肌及肌間膜的索狀病灶查清。按照力學原理,顳區自上而下,常發現顳前、顳中及顳後三個索狀病灶的陽性體證,呈降落傘索狀分佈,由上而下地向顴弓深層集結。對於老年人及顳筋區呈現氣血瘀結郁滯的病人,應進行頸筋區的脈管狀況檢查,常可發現顳區淺層脈管異常變化,如脈管體積增粗、充盈度增加、管壁硬度異常等。若屬於頸三角的少陽經樞轉失調所致的,頸肩部肌筋鬱結,通過理筋法疏解頭頸部的少陽經脈,可獲得臨床滿意的治療效果。
2.頸肩筋區查灶:主要運用鉗弓手的揉捏法、鉗掐法及按揉法等手法檢查。
3.背、腰、臀、腿、肌筋豐厚的檢查:主要採用掌力及臂時力的按壓法、切撥法行檢。要在查明經筋各有定位的病灶基礎上,即查清病灶點之後,繼之對經筋的病灶線及病灶面,進行系統性查灶。例如,枕頸後側肌筋的陽性病灶,多同時伴存肩部崗上及崗下、夾脊部、腰部、臀三灶、三灶、小腿筋灶及踝病灶的遠端線性病徵形成。故需作線性及面性的查灶,系統瞭解病灶的全面分佈情況。
4.胸腹經筋查灶:主要運用鉗弓手對胸腹壁的肌筋、關節等行檢。常見的陽性病灶好發幹胸大肌、胸小肌、胸外斜肌的起始附著點、腹直肌起始點、腱劃及腹白線、半月線、腹肌同助弓交叉點及臍下五皺襞;骨與骨間的銜接部位,如胸鎖關節、硬軟肋之間的銜接部、劍突、游離肋端等,也常是陽性病灶的好發場所。檢查時必須加以甄別。
5.腹部筋區的查灶:腹筋區的經筋查灶,是中醫腹診的重要內容。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涵,較高的醫學實用價值,歷來為傳統醫學愛好者重視。近年來,中醫腹診專題研究工作活躍,國內外曾舉行多次學術交流活動。但從經筋學角度來探索腹診者,尚未見專題報導。
(l)腹部經筋查灶檢查物件,是腹部皮下的肌性經筋組織,及筋膜組織的病變反應臨床形證。故此,腹部經筋查灶,應在醫者對病人進行醫療常規體檢基礎上施行,彌補現行臨床醫療缺乏專門查筋辦法。
腹部經筋查灶,要對前腹及後腹腔的肌筋進行檢測,分淺,深兩個層次行檢。腹按九區劃分法分別探查;後腹控的探查,屬於中醫古典所稱的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

1. 常見的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使罐內形成負壓,以致罐吸附於皮膚或穴位,產生溫熱刺激,使被拔部位有充血、瘀血,以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法,盛行於唐朝、明清時期,用於治療癰疽腫毒。目前大陸上用以協助風濕痛、胃痛、咳喘、扭傷、腹痛泄瀉、神經性皮炎、面癱、毒蟲咬傷、癰疽之病患克服病痛。
罐的種類很多,有竹罐、陶罐、玻璃罐,亦有用口圈平整光滑的瓶罐、茶杯或竹筒等。常用的有火罐法、藥罐法、水罐法、走罐法、刺血拔罐法等。火罐法是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種,乃利用燃燒時火焰的熱力排出空氣,使罐內形成負壓,將罐吸附著在皮膚上的外治法。

竹罐 玻璃罐 真空抽氣罐
藥罐法也叫煮竹筒法,是把藥與竹罐一同煮,趁熱急按皮膚或穴位、患部的外治法。唐朝王壽所著的外台秘要,就已經有煮竹筒法,治療結核病的記載,所選取之藥,以芳香走竄、疏散風寒、行氣活血為主(如艾葉、紫蘇、防風、石菖蒲、白芷、當歸、生薑等),操作時要注意把罐內之藥水倒掉,以防止沸水燙傷,然後按壓在皮膚上。走罐法是在玻璃罐口,和患處周圍,塗一些潤滑油,按病情需要,即時用雙手推罐上、下、左、右滑動的外治法,此法可用以協助腰背竄痛。刺血拔罐法是拔罐與刺血作用於患部的綜合外治法,此法用在癰疽將潰、膿毒無以外發,或挫傷血腫等。
目前因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醫療器械紛紛出現,拔罐之工具有用橡皮塞封口的罐子,緊扣在需上罐的部位,再用注射器通過橡皮塞,抽出罐內空氣,使之產生負壓,即能吸住皮膚,或用抽氣筒套在塑膠罐的活塞上,將空氣吸出,抽氣罐漸漸演變為當今的負壓罐,也出現了電溫罐、磁罐等。

2. 拔罐部位的選擇
人之腰背肌肉平坦,且各臟腑皆在腰背有對應之區域,如肝區、肺區、脾區、腎區、胃區,故在背腰兩側輪流上罐,不影響工作或休息,並減少上罐時的疼痛,故為拔罐的最佳選擇區;而頭部範圍小,胸腹部皮肉嫩,四肢要勞動,除非必要,暫不上罐。
傳統中醫強調人體之陰陽平衡是藉經絡來協調,經絡學說中之奇經八脈,作用如湖泊,有溢蓄調節之作用,協助病人克服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人,更該協助其加強自我調節的功能,故要考慮疏通奇經八脈,尤其是任督二脈(因其有自己的腧穴)。督脈在背正中的脊椎線上,又以大椎及腰俞穴所在部位最為重要。
十二經脈中之六條陽經,皆經過大椎,而腰俞穴位在五臟六腑的下端,故大椎、腰俞為重要的上罐所在;胸前上罐不方便,故疏通任脈時,以尾閭穴,即尾根區,上罐較適宜。有些病如咳嗽,需在胸腹上罐,在華蓋區開罐才見速效,以迅速止咳;但若輕咳,不如在腰背區開罐,以減輕疼痛;風寒牙疼、風寒頭疼可在尾根區、臍中區上罐;發燒不退有可能腎水不足,水不能剋火,故可在腎區拔火罐,以增強腎功能,疏導腎經,以助降火。

3. 拔罐留罐時間的長短
拔火罐之吸力要達到一定的要求(也就是病人能承受的最大吸力),一般來說,也就是皮膚被吸起約2~4公分的高度。留罐時間約5~15分鐘,達到充血性罐或淤血性罐即可,在這幾分鐘內,有些患者皮膚出現水泡,又重複上罐者,在罐口部位出現黃、白、赤膿水,有些施術者用針挑破水泡,加速病氣的排除,但要注意防止感染。
有些施術者卻加長留罐時間為40分鐘,其所依據的理論是在靈樞‧營衛生會篇,這個章節一文中提到「人受氣於谷…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衛不體,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指出了人體內氣血沿經脈運行一周,約需半小時,一天二十四小時約運行五十周,所以留罐40分鐘,約為氣血運行一周的時間,經絡各處的病氣,就可能由罐口部被排除。臨床上視疾病性質及病體狀況靈活運用,例如有些過敏性哮喘、心下痞硬,拔膻中、巨厥10分鐘即起水泡,有的患者因酒後困乏、胃痛、拔胃脘5分鐘即起滿水泡,水濕、酒濕、感冒者易起水泡,而有的拔30分鐘亦不見得起泡。

4. 拔罐的方法
臨床上依據患者之情況,施術者選用具體的施術方法,以協助病人。有坐罐法、排罐法、走罐法、閃罐法、熨罐和滾罐,搖罐和轉罐、提罐、發泡罐、針罐、血罐、藥罐等。
把形成負壓的罐體,吸拔在體表的某一部位,或選好之穴位上,皮膚及淺層肌肉被吸拔至罐內,吸拔部位有皮膚潮紅或皮下瘀血成紫黑色之情況。此為坐罐法,是最普及也是使用最久之罐法;肩、腰、背、頭痛或疔疽排膿皆適用。依病情久暫及體質不同有輕、中、重三種拔罐法。一般以單手上提罐體,帶動肌肉為度。若用重手手法,留罐時間不宜過久,以免出現水泡。

排罐是以多個大罐,排列或交錯地吸拔於選定部位之一種增強手法,適用於腰背、胸腹、下肢等肌肉豐厚之處。

走罐又稱為行罐、推罐,是在施術部位或火罐口內,塗以適量介質,罐體拔於皮膚後,循著經絡(膀胱經)推拉罐體,可急可緩、可輕可重,但要柔和,以單手或雙手握罐體,下拉上推,與皮膚接觸的過程中,罐口把皮膚刮出紅色,適用於急症、熱症。直行走罐多用於背部,單手握罐體,做直線移動,以疏理膀胱經或用於大腿及小腿肚處(股四頭肌及比目魚肌)。旋轉走罐是單手握住罐體,做順時鐘或逆時鐘或8字形之旋轉,常用在腰骶、腹部或肩關節,可同時疏理多條經脈。走罐要注意罐內應保持一定程度的負壓。

閃罐法是把罐體反覆吸拔,開啟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通過彈性的一吸、一啟、一緊、一鬆,形成物理刺激,使皮膚經充血、不充血、再充血等階段,循環往復,以改善血液循環,臨床上在某處或某一穴位,反覆吸啟30~50次,施術者要隨時掌握罐體溫度。

熨罐與滾罐法是由閃罐法演化而來。當反覆閃罐,罐體發熱時適時將罐體翻轉,以燙手之罐底,按到所選部位或穴位,再迅速抬起罐體,用另一隻手掌,按壓所熨部位,一方面保護皮膚,一方面使「熱」力深透。而滾罐法是操作者手持罐口,在相應穴位和皮膚上滾動。

搖罐是罐體吸拔穴位後,用手輕按罐底,先順時針,再逆時針,輕輕搖動罐體各20~30次,力量要柔和,不宜快。轉罐為單手搖罐,向左作水平轉動達90°~180°,然後再向反方向轉動,反覆10~20次,以患者能耐受為度,如此均勻而有節奏的吸拔在皮膚上的罐體,使穴位區域反覆受牽拉,而增加了刺激量。

提罐是緩緩上提罐體,雖有力,但不將罐體拉脫為度,反覆上提拉動皮膚,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常用在胃痛不適、婦女痛經、肝鬱不舒脅痛、脘部腹悶。

臨床上有體瘦、頸短者,很難在斜方肌及頸部吸拔,故在施術部位(如斜方肌上緣、脛骨前肌群)塗潤滑介質,手握罐體,在罐口邊緣,由上向下輕刮,與走罐、閃罐法同時並用。

發泡罐是吸拔部位產生水泡,啟開罐後並無痛感,可以針挑破或不必挑破,1~2天後,組織自行吸收,此法需患者同意,並密切注意、防止感染。

罐內針,是針刺入特定穴位後,再在針上拔火罐,留針5~10分鐘,選用玻璃火罐,並隨時觀察罐內變化,此法不得用在胸背,以免造成氣胸。針外罐法是針刺後,起針以火罐吸拔針孔;行坐罐、針挑罐是在選好的穴位作常規消毒,用針挑破皮膚(刺痕淺)後用罐吸拔。梅花針罐是選好部位,經常規消毒後,以梅花針叩擊,見皮膚潮紅,略有血樣滲出物,隨後用大號玻璃罐吸拔。血罐是以消毒過之三稜針,刺破皮膚,吸拔出一定血液。該法適用於風熱感冒,急性扭傷,要密切注意出血量,身體弱者,吸拔時間不可過久,起罐後要塗龍膽紫藥水,以防止感染。

藥罐法是藥與罐同煮,可把活血袪風藥,如羌活、獨活、當歸、紅花、麻黃、艾葉、川椒、川烏、草烏、木瓜置鍋內煮沸,再放入竹罐或木罐煮10~20分鐘,取出後罐口朝下,以毛巾緊扣罐口,擦掉罐口熱水,立即吸拔,扣在選定之區域或穴位。

5. 拔罐的臨床應用
大陸學者張淳及王濱的臨床記載,拔火罐可協助患者克服的適應症有胃脘痛、腹痛、厭食、泄瀉、呃逆、噯氣、便秘、中風、面癱、精神情志病、心絞痛、高血壓、低血壓、咳嗽、哮喘、頭痛、頸肩部疼痛、胸痛、背痛、腰痛、下肢痛、腱鞘囊腫、痛經、經多、經少、經少、經遲、經閉、漏症、經行頭痛、黃褐斑、帶症、乳癰、產後身痛、閉尿、遺尿、癱瘓、肺炎、泄瀉、目赤腫痛、溢泪(不自主的流眼淚)、蕁麻疹、纏腰火丹(帶狀疱疹)及痤瘡等。他們治療41例風寒外襲型感冒,令患者取坐位,雙手撐床沿,裸露背部,在督脈及膀胱經,塗一層石蠟油,把罐體吸拔於大椎穴後,手扶罐體,沿督脈緩慢向下推移到至陽穴,再上推到大椎穴,共6~8次,留罐於大椎穴,同法沿膀胱經,循行於大杼穴與膈俞穴之間。坐罐留於風門穴,若有咳嗽加拔雙側肺俞,留罐5~8分鐘,總有效率95%。

河北省杜豁然及杜洪飛以針、灸配合拔火罐,協助30為痙攣性斜頸患者。
1983年福建省學者協助105位蕁麻疹(屬中醫癮疹、風疹塊之範疇,臨床上可分為風熱、風寒及陰血不足等型)患者,取神闕穴,每天拔火罐三次,每次3~5分鐘,三天為一療程,有效率達96%。
大陸學者協助180位泄瀉(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如水樣)患者,用閃火罐法,取龜尾穴(尾椎骨端),留罐5~10分鐘,一天一次,療效顯著。


小儿厌食症 不妨试试拔罐疗法

2005年1月1日 星期六

華陀捏脊法


华陀夹脊穴在中医属于经外奇穴,沿著脊椎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开5分,左右共三十四个穴,贯穿整个后背。上半部可治上肢及胸部疾病,下半部则可治下肢及腹部疾病,除了针灸效果好之外,用手指捏拿也可达到很好的疗效。﹁华陀捏脊法﹂即是徒手沿著脊椎两旁由下往上捏拿,通经活血,调和五臟六腑,对治局部的肩、颈、背、腰疼痛更是效果显著。尤其此法简单易学,立即见效,不必任何道具︵当然必须要有手指︶,以现代人养尊处优,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痛的情况看来,光是这一招就可走天下了﹗
先举例说明增加诸位的信心,再分解动作增加诸位的功力。话说自从学医后,自己懂得穴道按摩、针灸及食疗保养,一直平安无事,只是有时背部酸痛,又处于手搆不到的地方时,就有骚不到痒处之憾。在此情况下,往往得央求外子高抬贵手,帮我﹁华陀捏脊﹂一番。平时我老嫌他力道不够,捏起来像骚痒般,一点通体舒畅的感觉也没,后来在考执照期间,由于久坐K书,神经紧绷,整个背部僵硬,外子才刚往腰部一捏,我就痛得咬牙切齿,再继续往上捏,我真是痛得想一拳揍过去,捏完后如释重负,整个背部完全鬆了。还有一次不知怎麼搞的,脊椎忽然作痛,痛得我只能平躺,只要一起身,每走一步都痛得说不出话,别说自我针灸,连穴道按摩都感吃力。急中生智,央请家父帮我擦一些疏经活血的油膏,再﹁华陀捏脊﹂多次︵痛处加捏几次︶,捏完后即可起身,一两天后就全好了。︵完全没吃任何中西药哦﹗︶这两次经验让我真正领教到﹁华陀捏脊﹂的威力,实在太棒了﹗有此深刻体验,凡遇痛症病人,我免不了套用此招,有些病人还捏上癮了,会主动要求加此服务,其成效可见一斑﹗
每当出门在外,针灸不便时,此法更可小兵立大功。有一次在海外,琉璃光邱姊因為过劳,早年痼疾∣腰痛发作,我马上义不容辞地搬出﹁华陀捏脊﹂侍候,数声哀嚎过后,腰背便鬆了︵我猜应该是痛得很过癮吧﹗嘻嘻﹗︶,而且一夜好觉︵对了!睡前捏脊也可帮助睡眠哦!︶,隔天又生龙活虎、活绷乱跳了!嚐到甜头后,邱姊便迫不及待要把此法公诸于世,还特别找专业摄影师及愿意奉献﹁美背﹂的义工把分解动作拍摄下来,可谓用心良苦。希望这一招也能让诸位看官行走天下、无往不利!
动作分解及说明:
一、先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腰椎两旁的皮下组织︵也可从尾椎开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鬆一紧,由腰部开始往肩颈部有规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间断,让﹁气﹂能上下贯通,不致堵在某处。
二、到颈部时,手顺著脊椎滑下来,把气由上导到下,再重覆第一步,由腰或尾椎往上捏脊,至少做三次,之后再针对患处局部加强。若力道掌握得宜,三次后背部便鬆了,会有通体舒畅之感。症状较严重者在捏完后的几天内,背部还会有疼痛感,但会越来越轻鬆,不必担心!
三、遇到肌肉僵硬、阻塞严重的情况,被捏者可能会疼痛难忍,此时动作可放缓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开︶,让对方可喘口气、放鬆一下,免得事后翻脸或飞拳相向。还有手指甲不宜过长,免得刮伤被捏者。
四、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婴儿则建议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两旁按摩即可。
五、捏脊时间不拘,但饭后不要马上趴著做,以免因压迫反造成肠胃不适。
附註:马来西亚琉璃光杂誌也曾在一九九九年12月的创刊号中介绍此捏脊法,不过它是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和我所学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我想功效应是相同的。

图一:从尾椎开始拇指往下压,食指、中指在上

华陀捏脊法(转)
图二:往肩颈部方向,拇指不可离开背部
华陀捏脊法(转)
图三:至肩颈部时,手顺著脊椎滑下来。
华陀捏脊法(转)


捏脊是促进夫妻感情的最好良药(武国忠)

宋美龄是著名的长寿老人,活了106岁。我在读她的传记时,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她每天都要找自己的专职按摩师给她按摩后背,而且她对按摩师说不用做手法,给她抓一抓就可以。很多长寿的老人,也有经常按摩后背的习惯。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捏脊。
    脊背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部位。从生理解剖看,脊柱中有脊髓,这是大脑的延伸,神经从脊髓分支出来,散布到全身各处,大脑通过脊髓和神经网络指挥全身的活动。从经络方面看,脊背正中间是督脉,督就是“都督”、“总督”的意思,督脉就是总督全身阳气的一条经脉。脊背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膀胱经是人体循行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阳气最盛而又怕寒。膀胱是州都之官,与肾相表里,统摄全身的水液代谢。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更重要的是,膀胱经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联系着其他的腑脏。肺腧、厥阴腧(就是心包腧)、心腧、膈腧、肝腧、胆腧、脾腧、胃腧、三焦腧、大肠腧、小肠腧、膀胱腧都在膀胱经上,分布于督脉两侧。所谓“腧”,就是“输”,比如,肺腧就是肺脏的转输、输注之穴,对于保养肺部和治疗肺脏的疾病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他腑脏的“腧”穴也是如此。捏脊疏通全身气血的大枢纽,同时把五脏六腑的气机疏通一遍。
    “捏脊”,其手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椎骨。前面讲了脊背是人体阳气运行的重要通道,在脊背上稍微摆弄摆弄,哪怕只是自己把手伸到背后去挠一挠、掐一掐、捶一捶、拍一拍,或者把脊背在墙上轻轻撞一撞,对健康都是有益无害的。当然,如果在脊背上捏一捏,连皮带肉捏起来,效果则更好。如果只是普通的保健“捏脊”,不管沿什么方向都是捏不坏的,只有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一点,必须从上往下捏。
    古时候,“脊”是通“积”的,也就是说“捏脊”实际上就是“捏积”。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古人讲“息者为积”,人体的气血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内感七情、外感六淫邪气,势必出现淤积、堵塞。哪里堵塞得最多呢?背部。我们捏一个健康人的脊背,会发现他脊背上的皮肉很松软,一提老高。而一个身体肥硕,明显有湿热壅滞或寒湿壅滞的成年人的脊背就不是那么容易提起来了。并不是因为他肌肉结实,而是因为他体内的淤积造成了皮肉的粘连。我们捏积,就是要把这些粘连捏散,把淤积在背部的粘连组织捏开。脊背这个人体大枢纽的气血通了,自然百病不生,而我们身体上一些或大或小的毛病,也会消失。我所用的“捏脊”的方法,跟普通的“捏脊”也有些不同,我是用双手同时捏起脊背两边的皮肉,沿着一个方向捏,每捏三下,就要使劲往上提一下,这叫“捏三提一”。如果手法到位且被捏着体内粘连比较重的话,往往到了往上提的时候,被捏者皮肉都会有“啪”的一声响。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普遍都提高了,成人很多都存在着食积的情况。临床上是通过看脂肪厚度来判断是否成人积食的。当身体只需要吃二三两米饭就饱了时,我们非得吃半斤,怎么办?脂肪只好堆积到腰腹部了,甚至不光堆积在我们的腹部,像脂肪肝、血脂高等病在中医看来统统都是脂肪积聚起来的,当人体的五脏六腑出现积聚时,后背会形成一个反射区。所以给成人捏脊的时候,我们要趴下来,从上到下捏。有一句话叫“人过四十气变虚,阳气由下往上欺”,气的运行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气是向下顺着走的,我们要把气降下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后背捏一捏,不仅能消耗脂肪,还能降火。捏脊的时间,全天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必拘泥。至于次数,一般以5次为宜,如果感觉舒服,非常想再捏捏,那么,再多捏三五次也无妨,养成一个定时捏积的好习惯,久久行之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夫妻之间捏一捏,生活中有再大的苦恼和烦闷,也都会被爱人的双手消弥于无形,不仅对身心很有益处,还能增加夫妻感情。    
    其实,捏脊岂止只增加夫妻间的感情呢?儿女给父母捏一捏,能抚平父母一生的“积劳”,很多慢性病,不知不觉间也会被捏跑了。父母有了子女的这份孝心,自然能健康长寿地安享天伦之乐了。


更具体的各椎骨错位导致的病症图

华陀捏脊法(转)
 
黄帝内经》养生小秘密 (转) 

 
1. 养生的秘诀之一是不要使自己过于劳累。当人体过度劳累时,阳气会亢盛过度,阴精逐渐消耗。如果这样多次反复,则阳愈盛而阴愈亏。阴阳失去平衡,人就要生病了。
2. 养生的一大秘诀是不要发怒。人在大怒的时候,阳气向上涌,血随气升而淤积于上半身,与身体其它部分阻隔不通,就会致病。
3. 春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多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多病在四肢。
4.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气太盛,则阳气受损而为病;如果阳气太盛,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气太盛表现为热性病症;阴气太盛表现为寒性病症。
5. 人体全身有大的关节12处,小的关节、骨缝354处。人体生病时,这些是邪气客居的地方,因此,治病时自己可以在这些地方采用针灸、刮痧、拔罐等方法,祛除邪气。
6. 诊脉最好的时间是清晨,这时候阴气未被扰动,气血也未受到扰乱。
7. 做梦与健康:阴气盛则梦见大水;阳气盛则梦见大火;上身气盛则梦见飞腾;下身气盛则梦见下坠;肝气盛则梦中发怒;肺气盛则梦中啼哭。
8. 阳气太虚的人,最危险的时候是阴气极盛之夜半;阴气太虚的人,最危险的时候是阳气极盛之中午;寒热交错的病,最危险的时候是是阴阳交会的清晨。
9. 辛味走气,气病不可多食辛味;咸味走血,血病不可多食咸味;苦味走骨,骨病不可多食苦味;甜味走肉,肉病不可多食甜味;酸味走筋,筋病不可多食酸味。
10. 久视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阳气不伸而伤气;久坐则血脉不畅而伤肉,久立则劳于腰膝而伤骨;久行则劳予筋脉而伤筋。
11. 形体安逸但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经脉;形体安逸精神也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肌肉;形体劳苦但精神愉快的人,病多发生在筋;形体劳苦而精神苦闷的人,病多发生在咽喉。
12. 春季治病多取各经的络穴;夏季治病多取各经的俞穴;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季治病应多用药品,少用针刺。
13. 望面部颜色变化可以知道生的什么病:黄色、赤色为热病,自色为寒病,青色、黑色为痛病。
14. 五实五虚。五实:脉盛是心受邪;皮热是肺受邪;腹胀是脾受邪;二便不通是肾受邪;胸闷是肝受邪。五虚: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泄利是肾气不足;气少是肝气不足。
15. 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这时外邪就容易侵入人体。
16. 为什么未病、小病容易治呢?这是因为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著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停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即可治癒。
17. 如果秋天咳嗽,是因为肺受了外邪。如果是其它季节咳嗽,是各脏传给肺的。春天肝先受邪,夏天心先受邪,秋天肺先受邪,冬天肾先受邪。
18. 人身的阳气主护卫于外,阴气主营养于内。凡不利天气伤人,外表阳气最先受邪;凡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华陀捏脊法(转)
 
佛、道、儒、易、医

 佛、道、儒、易、医,其理相通。佛讲因果,心治为上;道讲清静,返朴为真;儒讲济世,仁爱救人;易讲阴阳,效法自然;中医讲调养;扶正固本。皆博大而精深,佛道亦是医,上医亦是佛道也。
    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其如良医。其与良医者,内疗双亲之疾,外救他人之苦,中得保身入世;或德至大医之修,明阴阳变动之妙,晓五行运化之机,通万物去就之理,窥天地造化之奥,全获人生之境界也。


華陀捏脊法-----鄭姝如

華陀夾脊穴在中醫屬於經外奇穴,沿著脊椎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開5分,左右共三十四個穴,貫穿整個後背。上半部可治上肢及胸部疾病,下半部則可治下肢及腹部疾病,除了針灸效果好之外,用手指捏拿也可達到很好的療效。「華陀捏脊法」即是徒手沿著脊椎兩旁由下往上捏拿,通經活血,調和五臟六腑,對治局部的肩、頸、背、腰疼痛更是效果顯著。尤其此法簡單易學,立即見效,不必任何道具(當然必須要有手指),以現代人養尊處優,不是這兒疼,就是那兒痛的情況看來,光是這一招就可走天下了﹗

先舉例說明增加諸位的信心,再分解動作增加諸位的功力。話說自從學醫後,自己懂得穴道按摩、針灸及食療保養,一直平安無事,只是有時背部酸痛,又處於手搆不到的地方時,就有騷不到癢處之憾。在此情況下,往往得央求外子高抬貴手,幫我華陀捏脊一番。平時我老嫌他力道不夠,捏起來像騷癢般,一點通體舒暢的感覺也沒,後來在考執照期間,由於久坐K書,神經緊繃,整個背部僵硬,外子才剛往腰部一捏,我就痛得咬牙切齒,再繼續往上捏,我真是痛得想一拳揍過去,捏完後如釋重負,整個背部完全鬆了。還有一次不知怎麼搞的,脊椎忽然作痛,痛得我只能平躺,只要一起身,每走一步都痛得說不出話,別說自我針灸,連穴道按摩都感吃力。急中生智,央請家父幫我擦一些疏經活血的油膏,再華陀捏脊多次(痛處加捏幾次),捏完後即可起身,一兩天後就全好了。(完全沒吃任何中西藥哦﹗)這兩次經驗讓我真正領教到華陀捏脊的威力,實在太棒了﹗有此深刻體驗,凡遇痛症病人,我免不了套用此招,有些病人還捏上癮了,會主動要求加此服務,其成效可見一斑﹗

每當出門在外,針灸不便時,此法更可小兵立大功。有一次在海外,琉璃光邱姊因為過勞,早年痼疾∣腰痛發作,我馬上義不容辭地搬出﹁華陀捏脊﹂侍候,數聲哀嚎過後,背便鬆了我猜應該是痛得很過癮吧﹗嘻嘻﹗,而且一夜好覺 (對了!睡前捏脊也可幫助睡眠哦!),隔天又生龍活虎、活繃亂跳了!嚐到甜頭後,邱姊便迫不及待要把此法公諸於世,還特別找專業攝影師及願意奉獻﹁美背﹂的義工把分解動作拍攝下來,可謂用心良苦。希望這一招也能讓諸位看官行走天下、無往不利!


動作分解及說明:

一、先用雙手拇指及食指夾起腰椎兩旁的皮下組織(也可從尾椎開始),食指及中指在前導引,拇指下壓並往前推,一鬆一緊,由腰部開始往肩頸部有規律地捏。最好不要中途間斷,讓﹁氣﹂能上下貫通,不致堵在某處。

二、到頸部時,手順著脊椎滑下來,把氣由上導到下,再重覆第一步,由腰或尾椎往上捏脊,至少做三次,之後再針對患處局部加強。若力道掌握得宜,三次後背部便鬆了,會有通體舒暢之感。症狀較嚴重者在捏完後的幾天內,背部還會有疼痛感,但會越來越輕鬆,不必擔心!

三、遇到肌肉僵硬、阻塞嚴重的情況,被捏者可能會疼痛難忍,此時動作可放緩或稍停片刻(但手指不可放開),讓對方可喘口氣、放鬆一下,免得事後翻臉或飛拳相向。還有手指甲不宜過長,免得刮傷被捏者。

四、大人小孩均可捏,小嬰兒則建議用食指及中指沿脊椎兩旁按摩即可。

五、捏脊時間不拘,但飯後不要馬上趴著做,以免因壓迫反造成腸胃不適。

附註:馬來西亞琉璃光雜誌也曾在一九九九年12月的創刊號中介紹此捏脊法,不過它是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和我所學的方式略有不同,但我想功效應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