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的手指末端無緣無故地麻了?」
「為什麼我的肩,手臂扯着痛?」「我的頭轉動到某個角度就特痛,而且還頭暈,視物模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早起床,我的手指麻痹了,僵硬了,怎麼回事?」
以上的情況是否都有發生在你身上呢?如果有的話,你很有可能患上了頸椎病。過去頸椎病可能只是困擾着中老年患者,隨着時代的進步,電腦的廣泛應用,每天在辦公室電腦陪着你,或以打電子遊戲為第一要務的你,會否開始覺得頸部的疲勞愈來愈多。這就是年輕一輩頸椎病的開始了。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以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表現的疾病,稱其為頸椎骨性關節病,簡稱頸椎病。
由於人類脊柱中,頸椎體積最小,強度最差,活動度大,活動頻率高,單位面積承重大,隨着年齡的增長及各種急慢性勞損的累積效應,逐漸導致頸椎間盤髓核脫水、退變,纖維環膨出、破裂,頸椎間隙便窄,椎間韌帶損傷、鬆弛,造成椎體不穩,骨膜受到牽拉和擠壓,產生局部微血管破裂與出血、血腫。
隨着血腫的機化和鈣鹽的沉着,最後形成骨贅。當突出的椎間盤與增生的骨贅刺激或壓迫鄰近的脊神經根、椎動脈或脊髓,使其產生損傷、無菌性炎症、修復後反應等,就出現了頸椎病的臨床症狀。現代醫學將頸椎病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在香港來說,常見的頸椎病有主要是頸型、神經根型和椎動脈型。
改善供血缺失
「為什麼我的肩、手臂扯着痛?」這是頸型頸椎病的病人常見的症狀,頸部可常有疼痛、痠脹及沉重不適感,可向枕部及肩背部放射,頸部肌肉緊張、僵硬感,而且頸項局部有壓痛。這是椎間盤退行性變得早期,髓核與纖維環脫水變性,椎體不穩,刺激後縱韌帶和椎體神經末梢而誘發的。
「為什麼我的手指末端無緣無故地麻了?」這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表現,常見一側頸肩上肢反復發作的疼痛、麻木,昂頭、咳嗽時症狀加重,手指麻木,活動不靈。其病因是髓核向後外側方突出或鈎突關節處的骨刺突入椎間孔,引起對神經根的壓迫,常因寒冷、勞累、睡眠不足而引起。
「我的頭轉動到某個角度就特痛,而且還頭暈,視物模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是椎動脈頸椎病最典型的表現,頭頸的活動到某一角度或位置,出現頭痛、頭暈、視覺障礙、耳鳴耳聾,頭痛多為一側,呈跳痛、刺痛。這是鈎椎關節增生及椎體不穩,關節鬆動,使橫突孔出現移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出現—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發病的。
中醫理論認為,頸椎病的產生,是感受外邪、跌仆損傷、動作失度,使頸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使頸部疼痛、僵硬、痠脹;肝腎不足,氣血虧損,筋骨失養,氣血不能養益腦竅,而出現頭痛、頭暈、耳鳴、耳聾;經絡受阻,氣血運行不暢,導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狀。故頸椎病與督脈和手、足太陽經密切相關。
在治療頸椎病時,一個對策是先用巨刺法配合運動針法,先針患者的後溪穴,然後讓患者運動其頸項,向上抬頭,向下低頭,向左轉,向右轉,再作迴旋的頸部運動,並一邊做運動時一邊再給患者在穴位上施加運針手法,讓其針感加重。隨着穴位上的酸、麻、脹等針感增加時,患者頸項的疼痛會得到緩解,局部活動受限的頸項活動度增加。繼而近部取穴,以活血通經為法,針其頸夾脊、風池、天柱、肩井,遠部取穴配合穀、外關。並在頸項部的穴位接駁電子針灸治療儀器,促進頸肩的氣血流動,活血祛瘀,疏導經絡的痹阻。
為何要先針後溪穴?後溪穴為八脈交會,且為針刺麻醉的選穴之一。「後溪督脈內眦頸」,意思是說後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穴,並與督脈相連,能治療頸項,眼睛目內眦的疾患。因而選其為巨刺法的取穴點。在後溪穴施加運針手法能迅速疏導經絡,緩解患者頸部的牽扯不舒感。而近部的頸夾脊穴分布於頸項,能緩解頸項局部的肌肉緊張,並調整經絡的傳導,從而緩解頸部的肌肉強直、痙攣的狀況,促進頸部血液的循環,改善供血供氧缺失的狀態。
發病年輕化
針灸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已為國內外醫學界所公認。目前,醫學界將鎮痛方法分為三類,即藥物鎮痛,腦內刺激鎮痛和針灸鎮痛,三類的方法均可激活內源性鎮痛物質,針灸鎮痛則以其安全簡便,不會破壞機體組織,也不引起機體其他功能的紊亂而受到醫學界重視。針刺鎮痛開始於穴位深部感受器的興奮,針刺訊號必然沿着一定的外周徑路和中樞徑路逐步傳導到腦的高級部位,從而形成針感並產生鎮痛和針刺鎮痛效應。
現代生理學認為,任何一種感覺均依賴於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腦的高級部位對感覺信號的識別,感覺和針感也是如此。大量的電生理學研究結果初步表明,中樞神經的各級水平,如脊髓、腦幹、丘腦、和皮層等均參與了針灸鎮痛的過程。因而針灸能有效地緩解和消除疼痛,並能改善麻痹的症狀。
頸椎病可以說是現代常見的疾病,頸椎病的發病年齡已經逐漸年輕化,我碰過最年輕而已有自覺症狀的病人只有十七歲。我想頸椎病的發病年齡還會繼續向前推進。
很多白領在辦公室坐着時習慣於駝着背、哈着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使頸椎處於長時間的向前屈的勞累狀態,頸後肌處於強直狀態,違背了頸椎前突、胸椎後突的生理曲線。請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舒適狀態。腰部挺直,雙肩後展。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常用椅背頂住後腰稍作休息。
工作間隙隨呼吸做提肩動作,每隔五至十分鐘應抬頭後仰休息片刻,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繃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描圖、繪圖等專業設計人員可調整工作台傾斜十至三十度。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導致的肌肉疲勞。
如假期或空閒的時間可到泳池游「蛙泳」,一周兩次,每次三十分鐘,也能有效緩解頸椎病的不適和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