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主受納通降 喜潤惡燥 - Dr. O Chiu
胃處於橫膈膜之下,腹腔中,是容納食物的器官。在《靈樞.腸胃》形容「胃纖曲屈,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胃上接食道,接口為賁門,賁門的「賁」,與「奔」相通,有投向、奔湊之意,食物從此門奔入胃中,故稱賁門。胃出口下通小腸,接口為幽門,幽門之「幽」,解隱藏,深隱之處,因這出口不明顯和距離入口最遠。
胃的生理功能是胃主受納,腐熟水穀,胃主通降,以降為和,而其特性是喜潤惡燥。
胃主受納:受納是指承受、接納和貯存,腐熟是指食物在胃中,經過初步消化,如與胃酸混合和經胃部肌肉的運動,而形成食糜的意思。食物從口而入,經食道,通過賁門而進入胃,停留於胃進行初步消化,《靈樞.玉版》說:「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
腐熟水穀
初步消化的過程便是「腐熟水穀」,產生的物質是「食糜」,才能通過幽門傳下小腸,其中有用部分為精微,要經脾的運化才能營養全身,故脾與胃在中醫理念中經常是一同出現,脾胃代表了消化系統。
中醫十分重視脾胃的功能,在《素問.玉機真藏論》提出「五藏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即五臟所收藏的氣血,皆是從脾胃所腐熟的水穀而來,沒有運作正常的胃,身體就沒有了健康,如《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說到「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胃氣之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當中「元氣」便是抗病能力。
西醫對這有很詳細的研究,若腸胃不適而引起機體營養不良,則免疫系統也不能正常運作,例如蛋白質不足夠,機體的免疫細胞、巨噬細胞、補體系統、免疫球蛋白 A 抗體濃度也會下降。其他營養素如鋅、硒、鐵、維生素 A、C、E,即使是微量缺失,也會減弱機體的免疫系統。
中醫在診治病人時,十分重視「胃氣」,即脾胃的功能,亦常以胃氣的強弱去預測病況的發展,如《景岳全書.雜證謨.脾胃》說「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而察胃氣的方法是觀察舌質和舌苔的情形。
胃主通降,以降為和:通是暢通,通順,降是下降,指食物要通過胃才能進入小腸,作下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若胃失去這通和降的能力,則會出現食量減低、納呆、厭食,同時出現口臭、腔腹脹悶,疼痛,和大便秘結等,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濁氣在上,則生腹脹。」
陰陽合作
胃喜潤惡燥:中醫認為胃要正常地腐熟水穀,需要胃的陰陽合作,而胃陽負責蒸化,胃陰負責濡潤,簡單地看可以是指胃肌肉的蠕動,和胃液胃酸的分泌,才能讓胃進行其消化功能,而足夠的胃液胃酸便是胃的喜潤(濕潤)特點。中醫的腸胃燥熱包括口舌乾燥、口渴欲飲、大便秘結等,接近西醫的缺水情形。
中西醫對胃的理解大致相同,不過現代醫學知識比較詳細,包括胃酸有殺菌作用,而胃消化的目的是把食物分解成細小的分子,來方便小腸吸收。胃容量可隨飲食變大,作為緩衝區域,把一餐餐的食物暫時容納於胃中,消化後再以一個平穩的速度傳送到小腸來消化吸收。
胃下有六腑 - Dr. O Chiu
胃之下是小腸,六腑之一,是腹腔中用作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器官。
小腸外形呈回環迭積狀,上端連接胃的幽門,下端經闌門與大腸相通,闌解作遮攔,意思是食物中的營養成份(中醫稱作精微)在此被阻攔,不要浪費進入大腸而排走。有一種減肥藥名為賽尼可 Xenical,作用是減少小腸消化脂肪的能力,因此約三成被吃進身體的脂肪,因未曾消化而不能被小腸吸收。脂肪進入大腸後,因為大腸不能吸收,會導致腹瀉而達到減輕體重之目的。
在《靈樞.腸胃》中對小腸有很詳細的描繪,「小腸後附脊,在環回周迭積,其注回腸者,亦附於臍上,回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人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
小腸的生理功能有二,包括主受盛和化物,二是泌別清濁。
小腸主受盛
小腸主受盛和代物:受是接受,盛是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是徹底消化,變化,化生。小腸主受盛是指小腸是接納經胃部初步消化後之飲食的盛器,而這些「食糜」會停留在小腸相當長的時間。小腸的化物功能,是指把「食糜」再加消化,將水穀化為「精微」而吸收,故在《素問.靈蘭秘典》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另一個小腸功能是泌別消濁,泌是分泌,別是分別,清是指水谷精微,有營養的東西,濁則是糟粕,食物的殘渣。泌別清濁是指小腸把消化後的食物,分別為有用的水穀精微和無用的食物殘渣,把水穀精微吸收,把殘渣推過闌門進入大腸。張介賓在解釋《素問.靈蘭秘典論》指出:「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小腸有吸收水份的功用,因而有「小腸主液」的說法。
西醫對小腸的解剖比較詳細,小腸開始的首25至30公分,稱為 Duodenum Digitorum「十二指腸」,因為早期的解剖師估計這一斷的小腸長度大約為十二隻手指 Digits 的闊度。十二指腸儘管是小腸最短的部分,但大部分的化學消化都在這節發生,包括膽汁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酵素都在十二指腸與食物混合。十二指腸通過內分泌功能,它能調節胃的排空時間,讓食物能循序地從胃通過幽門而進入。
接着十二指腸的是 Jejunum「空腸」,稱為空腸是因為在解剖時,這一節腸通常都是空空如也的,jejunum 字根解作肚餓。十二指腸是以化學消化功能為主,空腸的功能是繼續化學消化和開始吸收,靠的是空腸內黏膜層有許多環行皺紋衣,上面有無數細長絨毛似的結構Villi,而每一條絨毛有更多更細的微細絨毛 Micro-villi,加上空腸2.5公尺的長度,形成一個極之大的接觸面去消化吸收食物,吸收可以是被動的,如果糖,也可以是主動的,如各類的氨基,縮氨酸和葡萄糖等。
空腸迴腸分界不明
空腸再續下去便是 Ileum(原意解鼠蹊、腹部側邊),現今稱是「迴腸」,迴是解作迴轉,迴圈,彎彎曲曲,稱為迴腸是因其回環迭積的外狀。這節是小腸最後的一節,長約2至4公尺,下接闌門與大腸相通。這節的主要功能是吸收維他命B12和大部分膽鹽,也消化和吸收空腸未吸收盡的養料。
結構上空腸和迴腸的分界並不明顯,因此傳統中醫並沒有把小腸細分成不同的段落,而功能上中西醫對小腸的理解也相近,主要是用作消化和吸收養料。
上接闌門 下接廣腸 - Dr. O Chiu
大腸是六臟之一,位於腹中,因其直徑比小腸大,故稱為大腸,是一個管道器官。結構上包括回腸和廣腸(即今日稱之為結腸〔Colon〕和直腸〔Rectum〕)。Colon 原意解作大腸,但中文譯作「結腸」,不知是否因為 Colon 一字在標點符號上代表了句子的「結束」,故稱為結腸。回腸則上連接闌門,接受小腸傳下來的糟粕;下接廣腸,廣腸下端為肛門。
對大腸的形態:在《靈樞.腸胃》的描述是:「回腸當臍,在環回周葉積當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傅脊,以受回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能在數千年前有如此詳細的大腸記錄,可見中醫當時的水準。
大腸的生理功能:傳導糟粕和燥化。在《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傳導,是承接於上和傳送到下的意思。「變化出焉」即將糟粕化為糞便,全句即是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剩下的食物殘渣與水液,再吸收其中殘餘的水液,形成較乾燥的糞便,傳送到大腸末端,經肛門而排出體外。
胃的降濁延伸
中醫認為大腸的功能,是與胃、肺和腎有關。胃主通降,以降為和,故大腸的向下傳送是胃的降濁功能的延伸。肺主宣發和肅降,而肅降作用亦主導了大腸功能,如唐宗海在《醫經精義.臟腑之官》中說:「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另外,腎的功能亦能影響到大腸,如腎陰不足則使腸液枯涸而便秘,腎陽虛或封藏失可時而見泄瀉,故有「腎主二便」之說法。
西醫對大腸結構的描述比較詳細,結腸分為四節,首先是 Ascending colon 升結腸,接着是 Transverse colon 橫結腸,再落是 Descending colon 降結腸,和 Sigmoid colon 乙狀結腸(Sigmoid解作S形,譯作乙狀可謂神來之筆)。升結腸和橫結腸又稱為右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又稱為左結腸。中醫的回腸現今稱為結腸 Colon,而回腸之下是廣腸(因為其直徑較廣闊),現今稱為直腸 Rectum(解作筆直),長約12公分,功能是用作暫時存儲糞便的地方,本身並沒有任何吸收(養份或水份)的作用。
大腸長約1.5米,當食糜從胃入小腸後,來到大腸時絕大部分的養料和九成的水已被吸收,這糟粕是以食物中較難消化的纖維為主,在大腸中水液繼續被吸收,而大腸則分泌黏液,加上大腸中布滿了有益的良性細菌,糟粕便變成了正常的大便。
直腸入面布滿很多張力感應器官,當直腸入壁感受到被糞便充足的壓力,人便有排便的衝動,這時若因緊張或其他因素而不去排便,直腸所發出的排便感就被適應下來,慢慢地形成便秘,結腸內的糞便因停留過久,水液過度被吸收而變硬。
便秘診斷謬誤
很多人對便秘的診斷有誤解,通常每周少過三次大便,排便時困難或排便後仍感到不完全的排清已是便秘。便秘時排出的糞便是一粒粒狀分開的,或條狀但表面凹凸不平。若想清楚什麼是正常(和不正常)大便,可上網看一看 Bristol stool chart 布里斯托大便圖表,對比自己的大便,便知道自己的身體情形。
從糞便看健康 - Dr. O Chiu
在《素問.靈蘭秘典》中提到「大腸者,傳道之管,變化出焉」,當中「變化出」的是什麼?是人類的固體排泄物,人類的糞便。液體排泄物是汗和小便,氣體排泄物是呼出二氧化碳和放屁。
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叫「末代皇帝.溥儀」,其中一幕是一個宮女拿着小溥儀的便便給大醫看,大醫望了一回,便說溥儀的情形和治療方法。詳情不記得了。看的時候我覺得很好笑,但讀醫後才知從大便情況真的是可反映出身體體的病情,不可不注意。現代版的《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當中的第四問便是問有關大小二便的情況。
糞便是什麼?大便的結構中,大約六、七成是水份,其他是細菌、消化不到的纖維、少量的油分和腸道脫落的細胞。為了能客觀和方便比較,西方醫學在1997年發表「布里斯托糞便圖表(Bristol Stool Chart)【圖】,把糞便的型態分成七大類。第一類是分開的、硬、粒狀(如果仁),並且排出時很困難;第二類屬條狀,但凹凹凸凸,像很多粒狀黏在一起;第三類是條狀,表面或有小裂紋;第四類是條狀,像蛇一般,表面平滑柔軟;第五類是軟綿綿而一堆堆,仍清楚分開的,容易排出;第六類是蓬鬆分散,邊界不清、糊狀的;第七形是水狀的。首兩類是屬乾結便秘,第三、四類是正常大便,五到七則是不同程度的肚瀉。
便秘與泄瀉
健康正常的排便,包括時間和糞便的情況。能每日排便,當然是最好,若要經常三、五日或更疏才去清理腸道大便,中醫已定為便秘。因為要用作科研比較,西醫的診斷標準比較清晰,便秘是(一)每周少過三次排便,或(二)排便困難,例如四分之一時間以上是需用力「谷」,或(三)感到未能全部排出糞便。
便秘的原因很多,便秘時的大便通常比較乾燥、硬、短身條狀,或乾結如羊糞(本人未見過,羊糞被形容為草莓樣),造成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都是經過同一個過程來,那便是因為食物在腸道,尤其是大腸,移動太慢,停留的時間太久,糟粕中的水分被大腸過量吸收,而造成乾和硬化了的大便。愈乾和硬則易從條狀分裂成塊狀,塊狀增加了的表面面積,就更易被大腸再吸乾水分而裂開成粒狀,如第一和第二型的大便。
便秘的相反是泄瀉,即肛屙,指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甚至如水一般瀉出。泄和瀉有程度上的分別,古人說「泄者如水之泄也,勢猶舒緩;瀉者,勢似直下,瀉下較猛」,不過現代用語已沒有這古典含意了。
西醫肚瀉的定義是大便比較稀疏和流質,甚至水樣,每日大便重於200克,或大便次數每日三次或以上。中醫對泄瀉時糞便的形容,包括瀉下如水,如白色稀水、如漿汁、稀便,和夾雜不消化食物等。
宜標本共治
肚瀉的原因很多,造成稀稠或水樣的糞便,有幾個機制,例如分泌性泄瀉,是腸道被霍亂毒素干擾,因而不能吸水或主動滲出電解質;滲透性泄瀉是因食了太過多高濃度食物引起,食物從腸道中滲透性吸水;移動性泄瀉是腸道運作速度太快,未有足夠的時間來吸水;發炎性泄瀉是腸道因發炎而不能吸水。
記住,便秘或泄瀉都是一個徵狀,背後有其原因,治療時要考慮標本共治方可。
大便的顏色是深啡色,是因膽汁所造成。大便變黃或淺黃色可能是與肝膽問題,因而減少膽汁排泄。變黑色最要小心,可以因糞便中有血,或食物中鐵質太高引起。醫生大夫常叫人注意飲食,但我們的排出物更能反映我們的健康狀態,下次去時可多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