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摘要】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根本上源于其社会文化的差异,但在其表象上则表现为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从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面阐述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之关系。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兴的西医科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变革,简单来说,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似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  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
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哲学思想中起着持久影响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可分割的。老子《
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也有人说成是“属性”)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哲人则认为宇宙是结构化的。这种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具体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现在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结构的具体化分析,也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曾经出现过颇为相似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仅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却是具体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组成”。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导致了中西医不同的发展方向。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开展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细胞学和分子学说虽然相似于中国的“象”,但相比之下中医的“象”更为抽象和复杂。
2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中医学优势所在
如果说连续和结构的观念对医学的直接作用决定了中西医发展的不同方向的话,那么从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和还原的观念则决定了医学这一门具体学科在中国和西方不同方向中的进一步升华。在中国,人们认为宇宙是个整体,所以人体的生理状况也是和自然环境高度统一的。“天人合一”就是这个道理。在西方也出现了一种类似的且很有影响的占星术,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医“天人相应”思想是视人体为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生生相息,宇宙中某一部位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变化,这是系统理念的表现。而占星术则认为天体的运动引起人体的变化,这是把人和自然相割裂的,就比如街上的噪音引起人的反应一样。所以在中医中可通过研究某些特殊部位如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来诊察疾病,通过望闻问联系五脏六腑出现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变化(也就是西方医学认为的病理变化),采取中药、针灸、理疗等整体治疗手段,达到气血和顺、阴阳平衡,使人的正气充沛、病症缓解和痊愈。
西方医学中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都是割裂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就是把人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分解,对疾病的研究也是先把人体和病原分开,再逐步深入地讨论。这就使得西医走上了与中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中医学在理解整个人体的同时,把内脏发生的微妙的病机作为诊断依据,却被后人理解为模糊化;而西方医学在精确地探讨人体内各部分细胞、分子状态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人的生命整体的把握,所以临床上多为“对症下药”。
3  传统自然观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   
闭合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得中西医在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法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医使用闭合的方式思考问题,认识世界也总是以自然社会为本位,改造自我以适应之。而在西方则是开放的思维方式,以自我为本位,改造自然社会适应“我”之需要。这种思维方式的区别也深刻地引起中西医特别是在治疗上的差异。中医针对的主要方面并不是疾病而是证,是通过增强人的抗病能力调整内环境,下一番扶正祛邪的功夫,病就可以痊愈,所以有着“异病同治”的说法。在这中间就可以看出“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即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适应天地间环境的变化。

首先,对构成物质元素的理解不同。西方自然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亚里士多德指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因此,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是有个体的,是有形的。而我国却是气一元论自然观,即世界万物是由连续的物质——元气构成,且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气是整体无形的。气能托起宇宙,气能穿透万物,在人体中气能推动血液,贯穿于五脏六腑之间,成为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次,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善于对客观世界加以整体理解,故在中医里有重阳则热、重阴则寒、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基础,在人体发病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中国哲学上不占重要地位的世界本原问题却是西方哲学所关心的。西方哲学认为天人各异,先辨其异,再求其合。其思维方式偏重于逻辑分析,侧重于对自然和自然观的思索,尝试对客观现象作出各种解释和说明,思维习惯于从个体出发,故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世界。由此造成了西方医学以机械观点看待疾病,强调各种致病因子,过分依赖检查结果和理化检验数据,完全用仪器等理化手段影响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强调以局部病灶诊治疾病,着重于从微观机制上研究疾病。18世纪意大利医生莫干仑和法国医生毕夏分别把疾病定位于器官和组织,而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创立的“细胞病理学”把疾病定位于细胞的变态。这些都表明西方医学侧重于点的研究。

中医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运动、变化及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于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方面一阴一阳间的相互独立相互依赖。只有保持相对阴阳平衡,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天人相应”不发生疾病。但是中医毕竟由中国
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同样受到道家儒家的影响,所以个别医者过度重视整体,忽略了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分析,忽视科学的逻辑推理及对具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如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使得中医学的解剖知识缺乏深入的探讨,因此使其无法从微观方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特定的科学、文化理念及哲学思维的背景中,由于社会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形成了中西医两大医学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这是建立中西医结合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其次,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论框架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实践中新陈代谢,在吸收中重构新的理论大厦。第三,它们中的某些要素经过改造可容纳到另一个理论体系中去,在相互补充中发展自己,如中医已吸收西医学的化验、影像学等检查方法;西医也已经把针灸和中药用于了治疗。
可以通过寻找二者之间的交叉点与共同点,然后逐渐将其分化、发展,使传统中医学在某些领域或局部真正实现与现代医学的理论统一。同时,因为中医学中的某一证往往包括了西医学的多种病,而一种病又常常涉及到多种证,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就应该先把中西医之间的“病”和“证”规范统一化。

西药的研究也是从分子量子的角度出发,而中医药在辨证之后往往可以因人而异制订出不同的配伍,所以中医辩证施治可以更好地为西医在整体上保驾护航。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某些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比单一疗法更为优越的疗效。中西医作为两门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各自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相互汲取与消化,一定能为人类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防治走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当中医药克服重重困难与循证医学一起翱翔时,它也定将赢得更重要的发展契机。



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


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

【摘要】 和法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
1  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3]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4]。”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
2  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
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
3  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
3.1  调和脾胃法  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2  调和肝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和降失常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
3.3  调和肝脾法  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
3.4  调和胆胃法  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
3.5  调和胃肠  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王旭高云:“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
4  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
4.1  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  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
4.2  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  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
4.3  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  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
【参考文献】
[1] 成无已.伤寒明理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68.
[2] 陈可冀.岳美中医学文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74.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肺 - Dr. O Chiu


肺 -  Dr. O Chiu
古人將人體各內臟器官,以一個國家來作比喻,使學生能具體地了解臟腑之間的關係。在《素問.靈蘭秘典》,心是君主。皇帝,而肺是相傅,即宰相。
在《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圖說》對肺的解剖描述是:「喉下為肺,兩葉白瑩,謂之華蓋,以覆諸臟,虛如蜂窠,下無透竅,故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因為肺的位置高於其他內臟,更覆蓋心臟,故稱為「華蓋」。「華」,華麗,「蓋」,護蓋,亦可解作帝王(即心臟)車駕的傘形頂蓋。 肺的形態是「虛如蜂窠」,「得水而浮」(《難經.三十三難》),說明肺的質地疏鬆和有氣藏於當中。 我們常用呼吸來形容肺的功能,便是出於這「吸之則滿,呼之則虛」。

肺的主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宣散衞氣;朝百脈,主治節。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悲,在液為涕。

心的運行方法是心臟收縮與放鬆,一「下」一「下」地泵血,從而產生心主血脈的功能。 同樣,肺的運行方法稱為「宣」和「降」。 「宣」是解作宣發,上升,四散,發散,「降」是肅降,向下,向內,清肅和通降。 宣發與肅降是肺運行的正常方式,既相反亦相成,沒有正常的宣發,則沒有正常的肅降,如此類推。心臟的收縮放鬆推動血的循環不息,肺的宣發肅降則使肺能負責全身的氣,司呼吸,通調水道等功能。

因為肺系(包括鼻、咽喉等)的病最常見,易被外邪(致病源)所侵犯,故肺又稱為「嬌藏」,「嬌」者,細嫩,脆弱。 幸好肺另一個生理特點是「清肅」,即清潔、肅清,指肺本身有能力去清潔呼吸道和肺中異物,使氣道潔淨和暢通。

肺主氣,司呼吸,《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肺者,氣之本」,意思是肺是五臟中與氣的關係最密切,是人體氣的主要來源。當肺吸入清新的空氣,在體內與脾胃運化而成的水穀精氣結合,便產生「宗氣」,而宗氣有促進全身各臟腑正常運作的功能。 另外,肺通過宣發和肅降,使各腑臟的 「氣機」有調節作用。肺為何能主氣呢?是因為肺「司呼吸」,即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氣體交換。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醫貫.內經十二官.形景說》指出:肺「乃清濁之交運」,中醫很清楚知道因為肺的宣發(即呼氣)和肅降(吸氣)運作,使外界清新的空氣,能進入肺與體內渾濁之氣交換,人才能生存。肺的宣發肅降正常,即氣道暢通,呼吸均勻自如。

通調水道:即肺有疏通,調節身體水液運行和排泄的通道,協助調節和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作用。方法也是通過肺宣發和肅降的機制。通過宣發,使水液和水穀精微向外,向上輸布致全身,外達皮毛,和負責「腠理」的開合(腠理是指皮膚和肌肉間的間隙,排泄出汗的途徑),調節汗液排泄,而肺的肅降,使水液向下,向內輸送,成為尿液的源頭,經腎和膀胱而排尿。故有「肺主行水」的講法。下周再談肺的其他功能。


肺的功能 - Dr. O Chiu
 
中醫理論很多,單單個肺就用了宰相和「華蓋」(即帝王出遊時頭頂把太陽傘,心臟是皇帝)。因氣道易受感染,便稱肺為「嬌藏」,即嬌嫩脆弱。現介紹「阿嬌」其他功能。宣散衛氣:肺通過宣發,使衛氣能散發於全身,而衛氣的功能是護衛全身肌肉,皮毛,溫養臟腑,和調節皮毛汗腺開合等。

肺朝百脈,主治節。《素問.經脈別論》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朝」解作會聚,朝向,肺朝百脈是指全身的血都朝向,集中於肺,經肺司呼吸後,進行清濁之交換,再將有清氣的血液通過百脈送到全身。當全身血液集中於肺,可視為肅降,向內的過程,之後血液離開肺而向外四散,可視為肺的宣發。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肺有協助的功能。

主治節。《素問.靈蘭秘典論》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傅」即輔佐,協助,「治節」即治理調節。肺又如何如宰相般助心(皇帝)來治理,調節全身?方法是肺主氣,司呼吸,從而調理全身各臟腑的「氣機」(即各臟腑本身氣的運行,如升,降,出,入),肺又助心來推動血液循環(朝百脈)和協助全身水液代謝(通調水道),故「肺主治節」是對肺各生理功能的重複描述可以刪去。

其志為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在臟為肺……在志為憂。」而肺主氣,故悲憂易傷及肺。在液為涕。《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藏化液……肺為涕。」鼻涕是肺的津液所化成,來滋潤鼻竅,維持嗅覺和清潔功能。在竅為鼻:即鼻是肺氣出入的通道。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肺主皮毛」。肺的宣發作用,使水谷精徵傳到皮毛,使皮膚滋潤,毫毛光澤。皮毛得到衛氣和津液,才能發揮抵禦外邪功能。全身的汗孔(毛孔、汗腺,中醫稱氣門、玄府、鬼門)的開合,由肺所宣發的衛氣主司,汗液的源頭也因肺通調水道而成。《素問.痹論》:「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合於肺。」可知皮膚與肺的關連。

從現代科學來看,中醫對肺的認識也很正確。肺的功用便是呼吸,負責氣體交換,中醫用「乃清濁之交運」,以科學用語「氧氣(Oxygen)」便是清氣,「碳氣(Carbon dioxide)」便是濁氣,「氣體交換(Gas exchange)」便是交運。「諸氣者,皆屬於肺」,因沒有肺提供的(氧)氣,全身各器官便沒有(氧)氣來運作。肺為「嬌臟」,清肅的特性是正確的觀察,人們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有痰,便是「清肅」的表現。朝百脈可顯示中醫對血循環系統的了解,不過肺本身並沒推動血液流動的能力,那是心的功能。呼吸的肺系會排出水,但肺本身沒有對水液調節的作用。雖然如《素問.舉痛論》說:「悲則氣消」,悲傷憂愁時人的確會「冇氣冇力」,但情緒反應是腦的功能,而不是肺。毛孔汗水的排泄也是受神經系統所支配,與肺無直接關係。

肺為「嬌臟」,所以我們要小心保護,最重要的是不可吸煙,另外在空氣污濁的地方停留可免則免。若經常在空氣清新的地方做帶氧運動就更好了。否則,只靠補健食物如冬蟲草等亦無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