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排酸療法
排酸療法打破一般人「生病就要吃藥、打針、開刀」的迷思,強調以自然、安全的方法,清除體內累積的代謝廢物,臨床成效立竿見影!中、西醫看不好,或是檢查結果正常,身體卻不舒服,不是這裡痠,就是那裡痛,被醫生歸為XX症候群或是某某官能症的人,往往排酸後,身體便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施氏排酸概念
人體的生理活動在新陳代謝後,會產生乳酸、尿酸、脂肪酸等各種酸性「代謝物」,這些酸性「代謝物」若未能順利完全排出,即會影響新陳代謝速率。經長期累積在體內,尤其是肌肉組織中,將造成生理組織改變,諸如緊繃、僵硬、纖維化等,會導致神經系統傳導不良,及血液循環受阻,嚴重時將造成器官和組織的機能失調,產生各式現象例如肌肉酸痛與肢體活動受限等。
施氏排酸即是直接在人體上,利用排酸棒以震壓手法把肌肉組織內的酸性「代謝物」,經由汗腺、呼吸、尿液、糞便等管道排出體外,使神經傳導恢復正常,血液循環順暢無礙,生理活動得以完整以提高各系統之功能,以達到自體癒療效果。
施氏排酸簡介
一.最新消息:
感謝廣大讀者熱烈迴響,在一片不景氣中,排酸療法第一版首刷3000本已經銷售一空!許多讀者藉由接觸到排酸,擺脫困擾多年的痼疾 ,令我們感到非常欣慰。為了服務許多買不到書的朋友,第一版二刷已於2008年12月火速上市,五南圖書的書泉出版社特地精心設計二刷的封面,希望讀者在瞭解排酸療法之餘,更能感到閱讀本書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二.震撼性的事實!!
猝死症、過勞死可以預防? 胃潰瘍除了是胃酸侵蝕胃,還有其他不為人所知的原因? 內臟受壓迫會造成不明發燒?到底是骨骼影響肌肉,還是肌肉影響骨骼?不是醫生,難道就無法減輕別人的病痛?打破傳統迷思,顛覆舊有觀念,讓排酸成為全民運動,使你不用當醫生,也能照顧家人的健康,成為解決疾病的〝大夫〞。由施銘親自著作,五南出版社發行的〝排酸療法〞,裡面有詳細的排酸理論與精彩案例!
源起:
施氏排酸是施銘先生經過40多年悉心研究所獨創的健康保健法,以其獨特的手法震壓肌肉,排除人體各種酸性廢物,使人恢復健康。
原理:
人類必須呼吸空氣、攝取食物及飲用水分等以維持生命,當這些生命必需品經過器官消化分解後,除了產生人體必須的養分供人體吸收之外,同時也會產生乳酸、尿酸與脂肪酸...等副產物。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酸性廢物大部分會經由人體自身的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系統排出體外,而少部分未及時排出體外的酸性廢物,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不僅影響人體酸鹼平衡,也會潛藏在肌肉,關節中,壓迫侵襲人體組織,導致神經傳導不良、血液循環不暢與新陳代謝功能不全,進而致使器官及組織機能失常。
施氏排酸是運用獨特的震壓手法,直接作用在人體的表皮上,將潛藏在淺層或深層肌肉的酸性廢物,經由汗腺、呼吸、尿液、糞便等管道排出體外,去除了酸性廢物的阻礙,才能使神經傳導恢復正常,血液循環順暢無礙,新陳代謝功能得以健全運作,同時使體內酸鹼度趨於平衡,並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提升,達到自體自癒的效果。
新書內容搶先曝光:
排酸理論有哪些?第一、酸影響肌肉、神經:身體排不掉的代謝物,我將它統稱為酸。酸可以氣體、液體、固體、晶體的方式存在。這些酸性物質中的氫離子是屬於結合狀態,因此不會引起血液pH值異常。當酸累積過多時,便會造成局部循環障礙、神經受壓迫、肌肉沾黏等,引起許多毛病,像是感到痠麻痛、肌肉無力萎縮、肌肉鈣化、肌肉緊繃、肌肉張力異常、疲倦等。
第二、肌肉、神經影響骨骼:例如脊椎側彎。我不採用一般直接調整脊椎的方法,而是調整肌肉神經,當身體左右肌肉張力平衡,脊椎側彎自然可以改善。還有一般認為棘手的退化性關節炎,最後的處理方式就是置換人工關節,但是以排酸的角度來說,其實發炎是因為關節周圍的組織發炎造成,只要將關節周圍的酸處理掉,退化性關節炎便不藥而癒。
第三、神經、骨骼影響內臟:例如胸廓扁平,無法擴張,會使內臟受到壓迫,無法正常蠕動,使心、肺功能降低,因此容易胸悶、疲倦、頭暈,甚至突然劇烈運動會引起暈倒、猝死。還有胸廓空間不足,可引起不明發燒,時間久了有可能會演變成血癌。藉由排酸使肌肉放鬆,胸廓不受壓迫,內臟空間增加,就可改善上述症狀。
第四、頭殼皮、神經影響五官(觸感式排酸):在頭殼皮上依觸感式的排酸來調整,可以影響五官的功能及形態,這也是西醫無法解釋的。例如:有嚴重鬥雞眼的一位小姐,在教室上課時,我就示範給學員看,我從耳朵旁邊使用引導的方式操作後,當場就恢復正常,而且效果還能維持長達48小時。
第五、震壓神經產生傳導與引導:例如月經不順,延遲了10天,小腹絞痛的王同學,我從大腿內側,股薄肌附近用壓法,可調整子宮頸位置;從恥骨到肚臍上3 吋引導,可加強效果,之後經血就順利排出。甚至更年期後的婦女,藉由傳導與引導,可以加強卵巢分泌激素的功能,減輕更年期後產生的症狀,改善生活品質,而不會因借助外來藥物而產生副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書中!
優點:施氏排酸能在短時間內使人改善健康,而且不必打針、不必吃藥,完全沒有任何副作用。
排酸後的生理反應
經過施氏排酸保健後,身體會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包括:「身體疲倦」、「精神興奮」、「皮肉疼痛」、「皮下瘀青」、「起疹子」、「汗量增加或汗味加重」、「腹瀉、排黑便或排氣」等現象,因每個人病況不同、體質不同,出現的反應也不同,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數天之後便會自然消失。略述如下:
一、身體疲倦:經排酸保健後,大部分人會有類似激烈運動過後的疲勞感覺,此時應該增加睡眠及休息時間,以使身體有充裕時間調整恢復。
二、精神興奮:經排酸保健後,一部分人會覺得精神狀態比平時稍微興奮,幾日內即會消失。
三、皮肉疼痛:排酸保健是直接在表皮肌肉上震壓,難免會有輕微的皮肉疼痛,幾日內疼痛感即會消失。
四、皮下瘀青:排酸保健是直接在表皮肌肉上震壓,不健康的微血管受刺激後,會在皮下產生瘀血,數日後即會逐漸消退。
五、瀉肚、排黑便或排氣:經排酸保健後,會強化新陳代謝、刺激腸胃蠕動。幫助腸內穢氣及宿便排出,因此一部份人會有瀉肚、排黑便或排氣現象,經數日後即會恢復正常。
六、汗量增加或汗味加重:對於平時都在冷氣房的人來說,流汗變得越來越不容易,體內廢物也減少一個排出的管道。排酸使皮下組織血液循環增加,汗腺分泌旺盛,促進體內廢物代謝,因此部分廢物會從汗腺排出。許多人在開始排酸後,發現汗量增加,有的還會汗味加重。但這只是一時的,過一段時間味道便會變淡,不用擔心。
排酸療法中的「酸」,指的是什麼?
根據病理學的研究,人體中酸鹹平衡與健康有極大的關係。酸鹼值必需平衡,身體才會健康。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約是pH7.35~7.45左右,亦即我們的身體當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化學元素屬於鹼性、百分之二十的化學元素屬於酸性。「酸」的形成原因很多,人體新陳
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大部份是體內
氧化作用所產生的有機酸類。
而我們的身體內,有四種主要排泄器官負責排泄的工作:大腸(排便)、
腎臟(排尿)、肺臟(呼吸)、皮膚(排汗)。因為外在或內在的原因,例如: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工作壓力、情緒失常和生活環境污染等,使排泄功能逐漸變慢,新陳代謝失常,就非常容易造成身體內酸性物質的堆積。體質變酸了,
酵素作用就會受到阻礙;內分泌失調了,荷爾蒙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因而引起各種慢性退化性疾病的產生。
酸性廢物在我們的身體裡開始堆積,漸漸地由氣體變成液體,久而久之又變成了結晶。結晶堆積在某處,該處的神經、血管、淋巴等代謝管道受到壓迫、造成阻塞,並開始侵蝕細胞組織,便導致神經傳導不良。而受壓迫的部份,因為無法得到適當的養分供給,導致細胞組織開始壞死,我們就會感到身體不適,例如:肌肉酸痛麻、疲倦、情緒低落或失眠等。
而「自由基」一如它的名稱,擁有自在活動的特質,因為它是人體內一種不安定的分子,必須靠著去掠奪其他分子的電子來穩定自己,所以,比起其他分子活潑許多。自由基往往伴隨著身體的氧化作用而生成,氧化又是一個人產生動能的必經過程,因此,人體內總是無時無刻地製造出自由基。
自由基有好有壞,但絕大部分對人體有害,因為在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變化,容易使組織喪失原有的功能,如破壞細胞中的DNA,將會加速老化,並有致病的可能,尤其是各種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甚至是癌症。
除了人體自然產生之外,還有許多外在因素,也是造成自由基快速累積的原因,如紫外線、電磁波、各種化學用品、污染的環境、不安的情緒、每下愈況的生活品質……等等。可以說,現代化的社會正是自由基的溫床,而抗氧化也成為現代人為健康而戰的嚴肅課題。
何謂酸性物質?
「排酸療法」中的「酸」,指的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身體內部正常運作中,所產生的堆積廢物。這些廢物,理論上應該隨著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排出體外,但難免因為代謝遲緩,多多少少會殘留在身體裡,一旦累積過多,就會造成生理老化。
舉例來說,就像煤炭燃燒產生熱量一樣,煤炭充分燃燒後會分解二氧化碳,如果燃燒不充分,就會分解出有害的氣體──一氧化碳。我們人體內的糖元,就是提供運動能量的煤炭,如果人體內氧氣供應充分,糖元充分分解之後,就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像自行車計時賽這種速度與耐力的運動,競賽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35秒左右,但需要體內迅速產生能量,這時若糖元得不到充分分解,就會生成血乳酸。而人體血液內血乳酸的堆積,會使人感到疲勞,導致肌肉收縮乏力,運動速度和運動頻率降低。
乳酸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提供能量作為肌肉的活動之用。一些需要在一至三分鐘內完成的大強度活動,例如:四百及八百公尺賽跑,都非常依賴乳酸系統來提供能量。乳酸在激烈運動過程中的堆積,確實會形成肌肉PH值的下降,造成肌肉酵素活性的降低,進而形成肌肉的疲勞現象。
在激烈運動後一至二小時,血乳酸的濃度應該就能恢復到休息時的狀態,運動後一至二天才出現的遲發性肌肉酸痛的運動者,血乳酸的濃度並不會有顯著的上昇;突然急遽增加運動量與強度、進行大量的肌肉離心收縮運動,造成肌肉纖維的輕微斷裂傷害,才是遲發性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
運動後的休息方式,對乳酸的排除效率也有明顯影響。運動時產生的乳酸,在運動結束後,大約有75%會成為有氧能量代謝的來源,只有25%左右會由肝臟與腎臟再儲存。因此,運動後應該要以慢跑或其他輕鬆的緩和運動來調節,這樣可以加速血乳酸送到肝臟儲存與氧化的反應,增加心臟與工作肌利用乳酸做為燃料的量,確實提昇血乳酸的排除效率。否則過多酸性物質不斷的累積在體內,久而久之便會行程病灶。
肌肉酸痛的原因
從運動生理學觀點來看,人類共有三個管道,用來支持運動的進行。這三個管道分別為磷化物系統、乳酸系統及有氧系統。磷化物系統提供瞬間動作所需要的「動能」,這種動能只能支持激烈運動幾秒鐘。該系統主要是以磷化物作為運動時的能量來源,因此乳酸的堆積量相當有限。
乳酸系統是糖類在無氧介入的情況下,分解成乳酸。此系統雖然能量產生效率並不十分理想,但至少可以提供人類在沒有氧氣介入的情況下,用來維繫生命,或是完成數十秒乃至二、三分鐘內,短而激烈的運動。乳酸的堆積並不是造成運動後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運動後排除的乳酸,有的可能會隨尿液或汗水排出體外,有的轉化成葡萄糖或肝醣,有的則會轉化成蛋白質與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
這三大系統所產生的「酸」,若無法有效的排泄出體外,輕微者會產生肌肉酸痛等現象,但累積久了之後,逐漸形成難以排除的結晶,便會開始侵蝕我們的健康。
震壓神經傳導與引導
所謂的排酸療法是利用排酸棒震壓全身肌肉,消除累積於體內的酸性廢物,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全身循環;同時刺激神經,使神經信號傳遞順暢,進而能使肌肉張力正常,恢復正常骨架,使內臟不受壓迫,功能正常。簡單的說,就是加強代謝,恢復身體健康的狀態。當然排酸也不是包醫百病,但只要是屬於酸過多的病(並非酸中毒,而是體內酸性廢物過多),效果往往是立竿見影。
震法與壓法是排酸最重要的手法。所謂的震法就是傳導,壓法就是引導。震法主要是促使深層酸性物質分解或浮至淺層,同時刺激運動神經,使肌肉鬆弛(例如施氏緊繃症)。至於壓法,主要是促使淺層酸性物質分解,同時可刺激感覺神經,藉由反射弧而使肌肉收縮(例如施氏肥胖症)。
哪些情況可以用震法呢?例如:肌肉鈣化,若阻礙運動神經,會導致相關的肌肉僵硬無力、萎縮。這時利用震法來刺激運動神經,使肌肉鬆弛,同時可以加強鈣化組織的分解,使肌肉變軟,恢復力量,同時長出肉來。另外像是腹腔水囊腫,也是可以用傳導的方法使其消散。
至於壓法的應用,以外痔而言,可以用引導的方式在大腿後側半腱肌、半膜肌的地方由下往上處理,刺激陰部神經,當場便能使外痔回縮。而胎位不正的孕婦,從恥骨到肚臍上約 3 吋的地方,以引導的方式刺激神經,就可以幫助胎位回到正常位置。另外像月經來時,經血無法排出,可用引導的方式,以壓法處理大腿內側股薄肌上下側,調整子宮頸位置,使經血不受阻礙而能很快排出。就像是轉動方向盤,可以使車輪胎左右轉一樣。還有來自嘉義的周先生,每天晚上要起床上廁所 7 〜 8 次,搞得筋疲力竭!經過數次壓法的自我保健,改善泌尿系統的功能,後來晚上睡覺只需起來 2 〜 3 次,睡眠品質大為改善。綜合傳導與引導的運用為一般常用的手法,必須依一定的步驟程序,方可達到效果。但也有例外,如全身肥胖無力(暫稱施氏肥胖症)只可使用壓法,全身緊繃(暫稱施氏緊繃症)只可使用震法。至於要如何判斷使用傳導還是引導呢?這也是利用觸感來決定。由以上可知,震壓的方法可以對人體產生很大的影響,引起體內變化,這是以往醫學所忽略的。
《施氏肥胖症》
有這種問題的人,體型肥胖,尤其是軀幹與上肢的上臂及下肢的大腿部分。觸摸時,會發現這些部位的肌肉摸起來特別軟,感覺裡面好像裝的是水,不像肌肉般結實,而且肌肉力量差,經常容易感到疲勞。它通常會出現在女性初經之後,因為此時女性的內分泌容易失調。
《施氏緊繃症》
有這種問題的人,體型偏瘦,肌肉較硬,但沒什麼力量,且無論怎麼吃都無法增胖。此外,還經常會感到全身疲勞,身體覺得緊緊的,不自在。
累積四十年的排酸經驗,我發現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是絕對必要的,舉例來說,曾經有一個駝背而且走路不太順暢的病人來跟我求助,她說自己常常會有呼吸不順的困擾。來我這裡前,她也曾經去醫院做過檢查,醫生雖然告訴她要多運動、爬山、呼吸新鮮空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她的症狀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引發膝、踝關節疼痛及臀部寬大。經過再次就醫後,醫生告訴她,她的踝關節韌帶鬆弛必須開刀,所以她就接受了踝部手術。 當我為她進行檢查時,便告訴她:「妳的臀部寬扁,通常會有婦科問題。」她才說之前因為月經過多而切除子宮。我發現她的左胸肋骨呈現異常塌陷,於是我詢問她之前是不是曾經受過外傷。經我這麼一問,她回想起多年前確實發生過一場車禍,而且那次車禍還造成她的肋骨變形、左胸塌陷。由於她變形塌陷的肋骨嚴重壓迫到她的心臟及肺臟,所以她的心、肺功能就不太好;加上之前聽從醫生的建議,勉強進行爬山等下肢運動,使得下肢肌肉在缺氧情況下又過度使用,於是酸性物質在下肢部位加速堆積,導致肌肉僵硬無力、彈性減低、韌帶鬆弛,最後造成下肢骨架變形、膝踝關節疼痛、臀部寬大以及月經異常等現象。
《排酸小叮嚀》
生產、拿重物、打坐等有可能使髖關節外擴,進而會引起臀部寬扁、下腹突出、婦科疾病,與下肢骨架變形引起的肌肉與關節毛病。
由這個案例大家可以發現,一個原本看似簡單的肋骨變形症狀,由於欠缺人體整體性的觀察,最後竟會使病人的情況變得這麼嚴重。所以這些年來我一直主張「人體整體性」,也就是在面對病人時,應該要將他的身體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全身性的調理,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人體的各個部位本來就是相
互牽連,任何一個部位的異常,往往就會引起其他部位的連鎖反應。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分布全身、聯繫內外,這就像是網際網路般將人體的各個部位聯繫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人體表面的皮膚、肌肉,一直到內部的器官、骨骼,每個部位都受到血液、神經的滋養與支配。因此當血液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受到酸性物質的阻礙而不順暢時,就會使人體的各個部位得不到營養供給及新陳代謝,進而引發病痛,危害健康。
西方醫學在治療疾病時,往往會分成許多專科,分別針對發病部位進行處理,但是這樣的治療方式卻很容易忽略掉人體的整體性與身體各部位的關聯性。雖然在醫學上,可以依功能的不同,而將人體區分成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多個系統,但是實際上人體各個系統間的關係仍然是十分密切且不可分離的。
舉例來說,人體的肌肉組織功能如果想要維持正常,就必須仰賴血液循環系統供給養分並代謝廢物,神經系統指揮支配,內分泌系統控制血液中的養分含量,骨骼發揮支撐功能,以及免疫系統提供防衛功能,以上這些系統對於人體肌肉組織功能的維持都非常重要,任何一個系統運作失常,就會影響肌肉組織。而肌肉組織如果受到影響,又會連帶地使人體的活動受限、骨骼變形、情緒低落,甚至引發精神疾病等。由此可知,人體的各個部位確實是息息相關且不可獨立看待。
排酸療法與西方醫學的主要差異之一,就在於它對於病人進行的是全身調理而非局部治療。排酸療法是透過排酸棒將震壓的力量作用於病人的全身體表,以刺激他的皮膚、肌肉、神經及血液循環系統,促使體內廢物加速代謝並使傳導機能趨向正常。透過針對這些系統由外而內的影響,可以提升人體的自癒能力,進而調節身體健康至平衡狀態。
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自古至今的醫學都強調運動的重要性,然而,沒有一種運動能夠真正地運動到身體的各個部位。而排酸療法則可以說是一種被動式的全身運動,透過排酸,可以使全身上下的肌肉都得到充分的運動,除了能夠加速病人的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提升心肺功能外,又不會對病人的肌肉或關節造成運動傷害。
施氏排酸(令人驚嘆的自然療法) - Yahoo!奇摩部落格
- 作者:許麗雯
- 出版社:高談文化
- 出版日期:2006/05/15
- 語言:繁體中文
排酸療法的操作方式,是透過排酸棒震壓病人的肌肉,清除沉積於皮下的酸性物質,因而活絡病人的神經傳導功能,促進循環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作,進而使人體的骨架回歸至正常形狀及位置,並提升內臟蠕動及功能,達到全身健康的目的。 一般坊間的指壓或腳底按摩等活動,力量無法真正地進入深層部位,除了容易造成工作者的職業傷害外,也不能夠將造成人體疾病的酸性物質震散、排出。為了達到深層震壓目的,在進行排酸時必須使用排酸棒或排酸指套。排酸棒或排酸指套是由不鏽鋼材質製成,它除了硬度較高以外,重量也比較重,因此使用時不用太大力量便能將力道滲透進去。
至於操作方法,「震」就是傳導,是用排酸棒做適當幅度的上下震動刺激肌肉;而「壓」就是引導,則是以排酸棒按在皮膚上,然後單方向直線滑動。傳導的刺激量大於引導,故肌肉硬的部位可用傳導或引導;而軟弱無力的肌肉則不堪傳導的刺激,只能用引導。但是在身體不同部位,因為肌肉形態不同,所以傳引的方式也不同。尤其在同一部位,只能以適當的力量震壓數秒鐘,否則刺激過度會造成肌肉發炎。在震壓時,持排酸棒的手可以靠在病人的身體上,能使排酸棒有穩定的著力點,此外在施力時不需使用太多手臂、手掌或手指的力量,而是要運用適當的身體角度及站位,使力量透過排酸棒的震壓桿進入病人肌肉內,方能事半功倍。
《排酸小叮嚀》
排酸時,如果在同一處肌肉進行太多次震壓,有可能會使該處肌肉發炎。初學者常常一發現皮下有硬塊(固態的酸),便拚命地用力震壓,想一次便將其打散;不但會使病人痛苦,也容易造成傷害。
排酸棒是由握柄、排酸板、震壓桿三個部分所組成。握柄的功能是讓工作者得以透過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將排酸棒固定於手掌心;排酸板的功能,是對於病人進行刮療,可以有效改善人體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使衰老的上皮細胞、堆積在汗腺及皮脂腺的廢物,以及皮下淺層的酸性物質等一併排出體外,並能促使人體的皮下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速度、使新陳代謝功能提升、讓皮膚變得更有彈性等;至於震壓桿的功能,則是對於病人進行傳導和引導,以使皮下深層的酸性物質被打散,由固體變成液體、氣體。排酸指套則可用於頭部、頸部及女性胸部。
排酸棒依據其震壓桿的數目及粗細不同,可以分成三粗棒、三細棒、二粗棒及二細棒四種排酸棒。三粗棒的震壓桿有三個,震壓桿的面積較廣,力量較分散且較淺,主要是運用於較軟或較薄的肌肉上,通常第一次進行排酸的病人,由於體內長期累積的酸性物質較多,因此建議先使用三粗棒進行排酸,以避免過於疼痛。三細棒的震壓桿也有三個,但是震壓桿的面積較小,力量較集中且深入,主要是運用於較硬或較厚的肌肉震壓上,當病人進行幾次排酸後,由於體內酸性物質減少,因此可以開始使用三細棒對其進行排酸;二粗棒的震壓桿有兩個,主要是運用於頭部肌肉的震壓上;二細棒的震壓桿也有兩個,主要則是運用於臉部肌肉的震壓上。
使用排酸棒時,手臂及手掌不需太出力,只需透過手指將排酸棒固定在手掌中即可,此時小指的位置是在排酸板的下方,扣住震壓桿,其他四指則是在排酸板的上方,握住握柄。記得在震壓時,掌握病人能承受的力量,不可太快或太用力。 排酸療法的原理是透過震壓的方式,使埋藏在皮下深層及關節周圍的酸性物質由固體變成液體、氣體,並透過呼吸、糞便、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體外,為了使這些酸性物質較容易被微血管吸收並排至體外,應該要請病人進行數次深呼吸。此外,震壓肌肉後,也應該要適度運用排酸板對病人的肌膚進行刮療,以使浮出至皮下淺層的酸性氣體能夠盡快經由汗腺排出體外。使用排酸板進行刮療時,基本的操作方式是將排酸棒側面立起,以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握住握柄,並以食指、大拇指夾住排酸板及震壓桿,再以排酸板對病人的肌膚進行刮療。
《排酸小叮嚀》
當氣候改變、季節變化、生理期來臨、感冒或疲勞時,人體會處於一種虛弱的狀態,此時舊疾容易復發,排酸時也容易感到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排酸時應該要改採刮療方式進行,以增進病人皮膚的血液循環功能及毛細孔通暢度,讓酸性物質加速排出體外。
以上是排酸棒使用時的基本原則,在實際震壓時,還必須遵循以下步驟,才能夠獲得最佳的排酸效果。首先,在進行排酸前,必須要先對病人進行全身肌肉與骨骼的檢查。因為人體許多疾病來自於器官或系統的功能不彰,基於「肌肉、神經影響骨骼」及「神經、骨骼影響內臟」,造成這些器官或系統功能不彰的主因是肌肉及骨骼出了問題,所以為了使人體的器官、系統恢復正常運作,達到全身健康的目的,必須先觀察全身肌肉與骨骼是否出現異常情況,接著才能夠透過震壓的方式進行調整。
排酸祕訣
中醫有經絡與穴位,西醫有神經;排酸則有感應線。
沿著感應線使用震法或壓法,可以影響特定器官或組織的功能。像是用觸感式排酸處理一些眼睛及鼻子問題,可以沿著其感應線處理。而由臍下約 5 吋到胸骨上凹處的直線,及在乳下約第六、七肋間隙的橫線,我稱為十字感應線。排酸過程中,若震壓十字感應線,可促進肌肉、神經傳導,提升身體前面的排酸效果,也可延長療效。還有泌尿、生殖系統的一些問題,可藉由大腿內側的感應線來調整。
另外就是帶狀疱疹,一開始身體可發現距離很近的 2 〜 4 粒鮮紅色疹子,而且感覺會癢。若在開始疼痛前排酸,處理相關肋間隙的位置,避開疹子,繞身體一圈用刮法處理,可在相關肋間隙顯現一條紅色感應線。因為將毒素由較大面積的皮膚散出,而不是集中在幾個點,如此可使疱疹不再惡化,病情好轉;而原先出現的疱疹,則會結痂後形成褐色斑痕,要等到一至二年左右才會消失。否則若等到開始疼痛則來不及,往往會痛苦一至三個月。
斜頸
有些兒童或少年在看電視時,頭總是歪一邊,家長還以為是斜視,但是帶去眼科檢查卻又正常。其實他們的問題是斜頸而不是斜視。原因是頸部兩側胸鎖乳突肌張力不平衡。通常一檢查,便可發現頸部一側肌肉較緊繃或有沾黏,同時其上下延伸的肌肉也是如此。排酸小組的王贊勳,當年在大陸的醫院實習,就曾幫有斜頸問題的嬰兒用推拿處理頸部,但是效果緩慢;而排酸則是全身震壓後,再對該側緊張的肌肉處理,就可使狀況明顯改善。
脛骨前肌沾黏造成 O 形腿
背部的棘肌若與脊椎骨沾黏,會使脊椎向該側彎曲;而小腿脛骨旁的脛骨前肌若與脛骨沾黏,時間久了會因拉扯而使脛骨彎曲,而成為 O 形腿。只要使用引導的手法,將其沾黏分離,就可解決。
頭痛
常見的頭痛,除了因為感冒造成外,若是長期緊張或受過外傷,甚至手提重物,都會使頭部肌肉拉緊而引起頭痛。時間一久,甚至會使顱骨變形。
眼睛無法閉合
很多人的眼睛閉起來的時候,上下眼瞼無法完全閉合,這時可以從耳後的感應線來處理。
手麻測試
以左側為例,左邊的肩膀自然垂下,頭盡量側偏向右肩,若左邊的手麻因此減輕;左邊的肩膀再聳肩,頭盡量靠近左邊肩膀,若左手麻的情形因此加重,則表示手麻的問題與頸椎有關。
人體試驗
在做過的人體試驗中,我曾經比較:刺激三陰交與大腿內側對於子宮頸的影響。我教學生自己與她的親戚實驗,分別刺激這兩個位置,然後學生藉由內診,感覺子宮頸的變化。結果刺激三陰交時,沒有反應;而刺激大腿內側,子宮頸則明顯上下蠕動。可見就是因為能使子宮頸活動,才使月經不順的婦女,排經順暢。
排酸之後的保健方法
經過振壓、刮療的「排酸療法」保健之後,雖然才短短三十分鐘,但視個人體質的差異,身體會呈現出不同的立即反應。有的人排完酸之後會感到相當疲倦;有的人則會呈現精神亢奮的狀態,也許隔天才會感到疲倦;但也有些人什麼反應也沒有,只會覺得身體很輕鬆、舒服。
除此之外,因病況的不同,每個人顯現於外的生理反應,也不盡相同。但不論出現哪種現象,數天之後都會因新陳代謝的自然排解而消失。排完酸之後,最常見到的生理反應包括:
一、身體感覺疲倦:經排酸保健之後,通常會感覺比較疲倦,甚至昏昏欲睡,建議在療程結束當天,增加睡眠與休息的時間,這種疲倦感即會消失。
二、精神異常興奮:有些人在排酸保健之後,精神狀態會比平常稍微感覺興奮,這種現象幾天內即會消失。千萬不要因為精神變得很好,就減少睡眠或休息時間,或過度活動消耗太多體力,還是要多補充營養、水分,加上適度的睡眠與休息,才不會在幾天之後特別疲累。
三、產生皮下瘀青現象:「排酸療法」是經由在表皮肌肉上施行深層振壓與刮療,不健康的肌肉或末梢神經,因為受到振壓的刺激,有時會在皮下產生瘀血的情形,如果肌肉組織鈣化的情形嚴重,瘀青的狀況便會十分明顯。那是因為不健康的細胞,因為振壓的刺激而紛紛死亡,不過,也同時刺激新細胞的再生。這種情形只要多休息、多補充水分,讓身體的自癒能力自然運作,數天之後就會逐漸地消退,不必太過擔心。
四、皮肉疼痛: 「排酸療法」是直接在皮膚上施作的一種療法,表皮和肌肉難免會因為壓力,而產生輕微的皮肉疼痛感,再加上因振壓排出而累積在肌膚表皮的「酸」,因毛細孔的排泄不及,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排出體外,因此讓疼痛的感覺暫時停留在皮膚表層,但幾天內,這種疼痛感即會消失。有些病人在經過幾次的療程後,完全不再出現這種疼痛感,原因是病人的排泄管道已經十分通暢所致。
五、腹瀉或排出黑便:經過「排酸療法」的保健之後,會強化病人的新陳代謝功能,並刺激腸胃的蠕動,將腸內的宿便排出,對於腸胃較敏感的病人來說,有時會因此出現腹瀉、排出黑便或濁尿等現象。這些現象都是在將體內長期累積的廢物清除,有益身體健康,病人只要多補充水分,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取量,數日之後,即會恢復正常。不過這些都是短期的現象,只要經過幾次療程後,這些現象都不會再出現。
六、排氣:由於排酸療法能有效的刺激內臟的蠕動功能,因此,許多因胃部或腸道累積過多氣體的情形,也會同時獲得緩解。所以,有些人在排完酸之後,會有較大量的排氣現象,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毋須擔心。這種狀況會隨著體內氣體的一一排除,幾天之後,身體就會感到較為輕鬆。
一般而言,排酸之後身體若出現上述反應,都屬正常現象,表示身體內確實正在進行新陳代謝,排出身體不需要的廢物,也就是排出堆積在人體內的酸性物質,我們稱之為「酸」或者稱為「自由基」。
由於「排酸療法」是一種「被動式的內臟振壓及深層的肌肉運動」,讓平常難以運動到的地方,藉者特殊的手法,讓細胞活絡起來,所以,剛開始接觸「排酸療法」的人難免會感覺較疲倦,就像不常運動的人,一次做太多的運動,會比較疲倦一樣,只要把握住多休息、多補充水分和維生素B群的原則,擁有健康的身體,絕非難事!
台湾排酸療法经络按摩棒
AC PRODUCT 排酸療法经络按摩棒